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思想建设的分析

    胡荣荣

    中图分类号:D64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20)05-062-02

    摘 要 通過对加强高校思想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分析,针对新形势、新任务,不断开拓高等院校思想建设新思路。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高等院校 思想政治工作 精神文明

    党的十八大提出积极培育和践行“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战略任务。把涉及国家层面、社会层面、个人层面的价值要求形成三位一体的总体要求,高等院校作为为党和国家的建设培养合格梯队人才和可靠接班人的坚强阵地,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宗旨来引领思想建设,凝魂聚力,通过教育引领,将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这些精神动力源源不断地传递给青年一代[1]。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等一系列会议,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战略高度,对于建设教育强国、对于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人民满意的教育作出全方位部署,对新时期的大学思政教育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形成了系统完整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具有高度的政治性、思想性和针对性,是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标。是高校开展工作的重要指导,点燃了高校教育工作者心中的激情。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要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紧密结合。要建设人民满意的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首要任务就是要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全校各级党组织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牢固树立为社会主义事业培育人才的理想信念,把立德树人作为学校工作的根本,培养出忠于党忠于祖国的实干青年。

    在整个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是推动一个国家进步的最深层的力量。如果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作为纽带,一个国家就失去了凝聚力,向心力。在新的历史时代,深厚的爱国情怀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度认同。高等院校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思想建设,要加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注重队伍建设,教师充分发挥榜样示范的作用。

    把立德树人作为学校工作的根本。高校立德树人的核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意识形态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德育教育中起主导作用。要求首先要有“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师资队伍和管理队伍,切实地增强高校德育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高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是传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媒介,也是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热心人和引路人。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人生道路的选择,个人品德素质的提高,都起着十分积极的引导作用在,因此,在以德树人过程中,首先要将师德师风作为首要标准,党员教师要与党同心同德提高党性修养,把理论学习作为永恒的课题,要带头学习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捍卫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上不动摇。培养出一支有高度的政治自觉、有深厚的知识底蕴、精湛的业务水平的教师队伍,是以德树人的关键。立德树人要求高校教师队伍及管理队伍传导主流意识形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教书育人全过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用自己敬业的工作作风和严谨的治学态度,用自身的人格魅力点燃学生去追求真善美,形成向上的力量、向善的力量。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种子在大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培育结果[2]。

    二是做到教育引导学生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思想建设,不是空泛地读理论说道理。蓬勃朝气的大学时代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每一个青年人成长在不同的空间,都有自己不同的世界观,也有自己的机缘和际遇。面临千变万化的世界,面临当今多元的价值观,面临互联网信息的鱼龙混杂,面临着西方社会思潮在无孔不入地渗透。大学生接触到大量的信息无法快速甄别优劣,思想上产生疑惑和偏差,会怀疑、动摇自身的信念。这就要求高等院校的教师转变传统的德育教育模式,筑牢政治信仰,不断更新原有的知识体系,保持对中华文化的深度认同和吸取,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要以人为本,从关爱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等细微处着手,与学生平等地沟通,做学生的知心人、亲近的人,拉近和学生的距离,滋润学生的心灵,潜移默化地积极引导学生。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使学生在实践中感知、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达到“平常日用不离道,百姓日用而不知”的程度,成为日常工作生活的基本遵循。

    三是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权和话语权。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学校宣传思想战线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权和话语权,忠于党忠于人民;要发扬旗帜鲜明讲政治的优良传统,勤于学习、勤勉工作、开拓创新、团结奋斗,突出思想引领、重视队伍建设、密切联系师生、勇于开拓创新;自觉承担起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凝聚民心民力、培育高校新人、振兴民族文化、展示高校形象的使命任务;不断增强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打造高校品牌,以更响亮的主旋律、更充沛的正能量,切实为推动高等院校教育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为建设特色鲜明、一流的高水平大学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

    这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学校要担负起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唱响中国梦的宣传教育责任,推动宣传教育工作重大部署、重要任务的落。实创建健康高雅、和谐向上的文化氛围,。通过宣传教育,凝聚正能量,提振精气神,加强团结和引导,加强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激发高校师生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将知识分子和接班人凝聚在党的周围[3]。

    四是弘扬大学校园文化,开拓舆论宣传阵地。

    每所大学的校园文化都独具其自身的鲜明的特色,也是校园文化的魅力所在。中国已迈步走向世界舞台中央,弘扬大学校园文化,向全国、全世界展示朝气蓬勃的中国青年一代,向世界展现一个全面、真实、立体的中国。弘扬大学校园文化,并且积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入大学校园,积极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开展多渠道的德育教育。在活动中引导人,在活动中塑造人,在学生喜闻乐见的校园文化氛围中润物细无声,生动具体地呈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把广大师生团结和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之下。

    弘扬大学校园文化,也需要积极主动地让全社会、让周围群众了解和接受我们。每一位宣传思想工作人员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指示储备、不断在工作中反思和实践探究,真正成为在理论上、思想上、文采上有水平、让人佩服的行家里手。充分挖掘学校内的丰富素材,讲好我们身边教师学生的故事,用“接地气”的语言和方式展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学校的故事。只有大学生从身边人身边事中感受到幸福生活,发自内心为我们国家、社会的发展而自豪,从而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党的领导和国家的发展,身体力行地回馈社会、回报国家,自觉行动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传播者。这就是高校立德树人的最高追求目标。

    参考文献:

    [1][2][3]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164+171+165.

    [4]刘占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养成和生活载体[J].教学与研究,2018(4):45.

    [5]马珂琦,徐友门.新时代高校讲好中国故事地内容定位与路径选择[J].中国高等教育,2019(2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