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B 训练提升中学生心理弹性的实践探索

    李佳育 孙远刚

    〔摘要〕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探讨了OB训练对中学生心理弹性的影响。采用随机取样的方法,向大连市某中学发放问卷240份,得到有效问卷223份。随后进行Connor-Davidson弹性量表测试,选取得分前30%的个体40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实验组20名中学生进行四周OB训练辅导,另20名中学生作为对照组不作任何干预,实验前后均采用Connor-Davidson弹性量表测量被试的心理弹性。结果:经过四次的OB训练后,Connor-Davidson弹性量表表现为差异显著。结论:OB训练能提升中学生的心理弹性,帮助他们正确对待压力生活事件。

    〔关键词〕OB训练;心理弹性;中学生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20)15-0019-03

    中學时期是人一生发展中至关重要的时期,个体在这一阶段自我意识高涨且容易出现自我评价较高的倾向。由于心理发展尚未成熟,中学生在学习和人际交往中会面对大大小小的挫折,体验到较强的挫败感,心理弹性就成为他们生存与发展的关键能力。虽然我国对于中学生心理弹性的关注越来越多,但主要关注对象是有症状的特殊学生,而非一般群体。OB训练干预技术(Outwarard Bound Training)把心理弹性当作适应性的动态过程,在训练过程中能够满足中学生的某些心理需求,如归属、被接受,使成员放下心理防御,进行自我探索,动态提高心理弹性水平。

    一、相关概念

    (一)心理弹性的概念

    目前,涌现出了比较多的关于心理弹性的研究。从物理意义上来讲,弹性是指由于外力施加影响而产生变化,在外力停止作用时会恢复原样。后来,“弹性”一词被心理学借用,心理弹性(Resilience)也称心理韧性,目前公认的心理弹性的概念有三种:一是过程论[1],认为心理弹性是个体面对逆境时积极适应的过程,全程是可以进行动态调整的,也是发展变化的;二是结果论[2],认为心理弹性是应对逆境后的个人发展结果,是个体在高危情境中所表现出的积极适应和发展结果;三是特质论[3],认为心理弹性是个人能力的特质,是个体面对逆境时能合理解决问题的心理素质。由这三个定义可以看出,心理弹性包括两个要素,一个是个体遭遇逆境,另一个就是个体成功应对。从生命发展的全程看,任何个体成长过程中都可能面对糟糕的事情,但是最后他们仍能成长为健康的成年人,是因为心理弹性发挥了作用。

    (二)心理弹性的理论

    关于心理弹性的理论,Kumpfer、Richardson、Garmezy所提出的心理模型被广泛认可。Kumpfer以社会生态和个体-过程-情绪为基础建立模型[4],该模型认为心理弹性由三方面构成,分别是环境特征、个体特征和心理弹性重组。心理弹性的整个作用过程又可以拆分为三步:第一步是风险因素和环境保护因素相互作用;第二步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第三步是结果输出的过程。

    Richardson模型认为,当个体遭受逆境时会动用身边一切有利的资源[5],来让自己的身体和心理适应外界以达到平衡状态,如果平衡被打破,就会出现如下四种状态:心理弹性重组、回归性重组、缺失性重组、机能不良重组。

    Garmezy提出了三种理论模型[6],分别为补偿模型、预防模型和保护因素模型。补偿模型认为保护因子与危险因子虽然不互相作用却共同预测心理弹性的发展;预防模型认为,压力与心理弹性之间是曲线关系,中低等的压力环境下,心理弹性会增加,高压力的环境下,心理弹性反而会降低;保护因素模型认为存在可以减少压力的因素,并与压力发生交互作用,避免不良后果的发生。

    (三)OB训练的概念

    OB训练干预技术也称心理OB训练、拓展训练,是一种运用认知心理学、情绪心理学、行为心理学及心理咨询、治疗与卫生等学科的基本原理,通过创设情境让个体参与其中,在完成“任务”的同时培养受训对象良好的心理素质,提升心理健康水平的心理训练方法[7]。OB训练通过团体内的人际交互作用,使成员在共同的活动中彼此交往、相互作用,在一系列心理互动的过程中探索自我,尝试改变行为,学习新的行为方式,改善人际关系,增进适应能力,预防或解决生活中的问题。OB训练可以为个体提供各种团体经验,帮助个体学会在团体中有效地发挥自己的作用,减轻压力和焦虑,并在与团体其他成员的互动中获得满足感。OB训练的小组成员利用团体互动的模式增进对价值观和目标的理解,学习或忘记某些态度和行为,在互动中激活自己的内部状态(认知、情感和觉醒),改变或缓解自身的潜在冲突状态。

    (四)OB训练的核心理论

    OB训练有三个核心理念[8],这三方面相互统一,形成逐步递进、相互促进、不可分离的关系。(1)体验激发情绪,创设活动情景和活动项目,使团队成员在活动中体验认知、情感和情绪上的变化,最后由教练对成员产生的情绪进行积极引导。(2)行为改变认知,团队成员参与活动后,获得新的体验,教练要注意引导成员进行分享总结,成员通过自己的感悟及与同伴的交流互动,对自己的认知进行调整,促进认知的提高,使行为上的改变上升到认知层面。(3)习惯积淀品质,通过多次活动的强化训练,成员反复体验认知、情感和情绪上的变化,最终习得良好的习惯,使行为和认知方式上的改变积淀为个体的心理品质。

    相较于个体心理咨询,OB训练是一种比较有效和经济的方法,具有实践性、高效性、趣味性、普及性、易迁移性等特点,在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应用广泛。

    二、研究过程

    (一)研究目的

    探索并构建一套易于操作并能够提高中学生心理弹性的OB训练模式,提高中学生的心理弹性水平,促进心理健康。

    (二)研究假设

    根据文献综述和大量调查研究的结果作出如下假设:采用OB训练的方法对中学生进行干预,可以提升中学生的心理弹性水平。

    (三)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2007年肖楠、张建新[9]翻译并修订的Connor-Davidson弹性量表(中文版),量表有25个条目用于描述个体过去一个月内的心理感受,采用李克特五点量表评定法。量表共三个维度,即坚韧性、力量性和乐观性,其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是0.91,具有较高的信效度[10]。

    (四)研究程序

    首先,采用随机取样的方法向大连市某中学分发问卷240份,收集有效问卷223份,回收率93%。接着,在Connor-Davidson弹性量表得分前30%的个体中最终确定40人为研究对象,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人,两组在性别、生源地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组织实验组接受四次不同的OB训练,每周一次,每次90分钟,每次活动都是按照小项热身、中项、大项、分享的流程进行;对照组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除了OB训练之外,为提高辅导效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还对个别组员进行了访谈。OB训练结束后,对所有组员进行后测,观察组员干预前后的变化。

    (五)OB训练的内容

    本次干预共进行了四次集中的OB训练。第一次的主题是“打破人际距离”,通过“滚雪球”“解手链”“无声数字”等项目,促进队员之间相互了解,通过拉近队友的身体距离缩短他们之间的心理距离,使他们初步体验沟通的重要性,掌握有障碍情况下的沟通要领。第二次的主题是“学会适应”,通过“乌龟与乌鸦”“一分钟的价值”“捆绑过关”等项目,让团队成员在思想上和心理上都能真正地适应现实的环境。第三次的主题是“信任与合作”,通过“信任背摔”“穿越电网”等项目,让队员体验到团队合作能够提高效率,促使队员之间相互信任、相互帮助。第四次的主题是“挫折与潜力”,通过“十指抬人”“法柜奇兵”等项目,使队员懂得在面对巨大困难时如何发挥团队潜能,提高每个队员的抗挫能力,同时让队员们体验“没什么是不可能的”,充分发掘自身潜能。

    三、研究结果

    根据对数据的统计学分析,在OB训练的干预之前,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Connor-Davidson弹性量表得分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8,p>0.05)。说明被试具有同质性,可进行干预和组间的比较。对实验组20名学生干预前后的Connor-Davidson弹性量表得分进行配对样本t檢验,结果表明,OB训练干预后,实验组20名学生Connor-Davidson弹性量表得分要显著高于干预前的得分,t=17.142***,df=19,p<0.001。

    四、讨论分析与结论

    从效果评估的结果来看,OB训练可以显著提升中学生的心理弹性水平:在干预前,实验组和对照组心理弹性总体水平没有显著差异,两组数据的源头是相同的,实验的数据是有价值的。通过四次OB训练的干预后,实验组成员的心理弹性总体水平有显著提高。由此可见,OB训练活动方案是有效的,能够提升中学生的心理弹性水平。

    心理弹性是每个人都具有的潜能,通过训练是可以习得的。本次干预取得较好效果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OB训练的效果评估方式。本研究采取的是让中学生进行主观评价和心理测量相结合的方式,并未采用观察报告等形式,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实验者效应对团体心理辅导的影响。

    (2)OB训练营造的团体氛围。OB训练强调每一位成员都是团体中重要的一分子,营造了温暖、平等、真诚和安全的团体氛围,帮助成员快速适应环境,进行有效沟通,增强团队凝聚力,缓解团队成员的压力和焦虑状态,从而提高心理弹性。

    (3)OB训练带来了高峰体验。OB训练活动中,成员克服困难、顺利完成任务后,体验到发自内心的胜利感和自豪感,增强了面对逆境时的信心。

    五、研究不足与展望

    本研究对中学生心理弹性的测量有一些不足的地方,例如,实验的总体样本偏小,在实验过程当中可能有误差;无论所面对的是逆境还是心理弹性因子,两者都不是静态的,会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而本研究只采取横断面的数据或单一应答结果。

    综上,心理弹性作为中学生维持个体良好适应的重要因素正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而OB训练有助于提升中学生的心理弹性水平,帮助他们科学应对生活中的压力事件。这应该成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今后关注的重点。

    参考文献

    [1]王滨,罗伟.心理弹性发展的研究进展及评述[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127-130.

    [2]路晓倩,麻彦坤.心理弹性研究回顾与展望[J].天中学刊,2011(1):136-140.

    [3]刘亚男,崔丽霞.心理弹性评估的现状和未来[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S4):167-171.

    [4]马伟娜,桑标,洪灵敏.心理弹性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述评[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1):89-96.

    [5]席居哲.基于社会认知的儿童心理弹性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

    [6]席居哲,桑标.心理弹性(resilience)研究综述[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2(4):314-318.

    [7]孙远刚.OB训练技术概论[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5.

    [8]曲婉琳.谈OB训练干预技术及其应用[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8(4):75-76.

    [9]于肖楠,张建新.韧性——在压力下复原和成长的心理机制[J].心理科学进展,2005,13(5):658-665.

    [10] 邱婷,谭文.心理弹性的文献综述[J].社会心理科学,2012(4):9-13,33.

    (作者单位:辽宁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大连,116029)

    编辑/于 洪 终校/纪 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