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拳之味”的文化寻绎

    金玉柱+张再林+王岗

    摘要:以“味”文化为切入点,在“味”的哲学理念下提出“拳之味”的理论命题。研究认为:“拳之味”是拳种风格特征的形象化表达,是“拳之特性”与“我之理解”的文化融合,是“意的注入”到“式的形成”的文化生成;“味之拳”是体悟拳种技法精妙与深邃的通达之道,是理解武术“技击原理”与“文化本真”“技术外展”到“精神超越”文化生产的体认路径,具有形下与形上沟通的桥梁作用;“味道”是拳之“有味之道”的理解与把握,是中国武术演练的理想方式与终极目标。

    关键词:体育文化;中国武术;身体哲学;味道;时代价值

    “味”是中国哲学概念独特的审美范畴,滋养并生存在中国艺术文化的各领域,以味论诗、以味论书、以味论画、以味论乐等已成为文人墨客常态的文化审美追求,“言艺必言味,论美必尚味”也就成为艺术领域的审美理想。自从先秦以来,便有关于“味”的言论,如,老子的“味说”、庄子的“味外味”,以及唐代司空图的“诗味理论”,南北朝时期刘勰《文心雕龙》中“味”的审美思想,梁钟嵘的“滋味说”,清代陈廷焯的《白雨斋词话》中的“词味论”等,都从不同角度对“味”进行美学解读,“味”俨然成为了评判艺术文本的重要尺度。对于“拳之味”的论说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就有相关学者提出,“从整体的全局着眼,安排动作结构的进退闪展、起伏转折,使套路充满生机,独具一格,不仅表现了完成这样一个套路所需要的动力,而且也表现了技击的哲理性和结构的艺术性,寓美于其中,也正是人们常说的有味”。“武术竞技套路技术创新应在武术的“四击”“八法”“十二型”上下功夫,在武术的手、眼、身法、步的变化上下功夫。可惜,现在有些教练员和运动员忽视了这一点。有的随意表现,没有尚武意识,动作空,没有回味”。“武术的一招一式,只要功力到了,怎么打都够味”。“没精打采,神气不足的演练,不能代表中华民族的风格。‘精、氣、神是武术之宝,武术的‘味儿就应该出在其中”。以上诸位专家学者所特指的拳中之味,不是酸也不是甜,而是一种感觉、一种意味、一种境界,也就是说当你演练一招一式时,能使你在内心甚至在精神上产生一种愉悦的感受,通过拳之感进入更深层次的知觉系统。味与拳的内在契合最终促使味逐渐融入拳之中,并且形成以“拳之味”为审美特性的表现形式,拳有味还必须“以味味之”,也就有“味之拳”的形成,从而“味”以双兼的特性贯通了品与练这两个领域。所以,味与气、意、神、趣、兴、象、镜等中国武术众多悟性范畴有着同样的知识性地位,因为“拳之味”体现了一种形下与形上沟通的桥梁作用。当下中国武术发展面临种种困境,主要的原因是文化模仿下的自身味道的缺失,所以对拳之味的哲学解读对于中国武术的发展具有理论和实践的指导意义。

    1“拳之昧”的哲学释义与文化表达

    1.1“拳之味”是拳种技法风格的形象化表达

    中国武术有近129个拳种,每个拳种都有着独特的技法风格特点,也就是说有着不同的“味”,然而它们的组成要素都是一样的,也就是“手眼身法步,精神气力功”,不同的拳种通过对这8个方面进行适当的分配、调整、组合,再经过习武者日积月累的研究与琢磨,最终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拳种类型。中国武术按地域特色分为三秦武术、三晋武术、八闽武术、古越武术、燕赵武术、中州武术、燕京武术、巴蜀武术、荆楚武术、齐鲁武术等十大地域武术。地域武术与自然地理、气候条件、饮食习惯等有着紧密联系,因此不同地域的拳种也就形成了独具风格的自身特色和深厚的地域文化内涵,也正因为如此,中国武术才形成了拳种林立、百花齐放的局面。拳种味道各具特色,因此也就有了刚柔相济,行云流水的太极拳;形如游龙,转似鹰盘的八卦掌;迈步如行犁,落脚如生根的形意拳;双拳密如雨,脆快一挂鞭的翻子拳;刚烈威猛,灵巧绵密的南拳;冷弹脆快硬,沉长活柔巧的通臂拳;舒展挺拔,功架整齐的查拳等。

    “拳之味”是习武者不断追求的习武目标,从刚入门着手练习基本功、基本技术、基本招式,到一招一式的形成,再到有“味”的产生,拳种风格特征有了一定的表达,拳越练越有感觉,越来越能举一反三,越来越能随心所欲,这是对所练拳术的一种深刻的理解,也是对技法特点的全面掌握。也就是说“习武者已经超越了一般的规矩绳墨之束缚,不再局限于某些具体的技术规则的限制,有味的武术演练在一定程度上或者说已接近或已达到‘化乎规矩的水平”。有没有味,也就是说拳的技法风格有没有得到很好的展示和演练,有没有使得拳之形象得到完美表达,这是一个持久的过程,只有通过“夏练三伏,冬练三九”的长年“细嚼慢咽”和反复“品尝体味”,才能最终演练出拳的真实之味。这种味最终将会是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一种庄子所言的“大味”。

    1)拳之味是“拳之特性”与“我之理解”的文化融合与表达。

    与西方不同,中国传统文化自古提倡“万物一体”,人与物、道都在“一体之内”。“万物一体”之“一体”并不是悬空的命题,亦不是意识营造的境界,而是在身之体得到体现,在“身体力行”之中得到证明。承认人与物之间的开放性,天地、万物、他人都可以进入我,我也可以进入天地、万物、他人。所以,不论物也好,道也好,与人接触便有了人之味。

    武术亦是如此,地域的差异形成南北不同的武术风格与特色,如黄河流域及其以北地区地势多平坦,自然环境较为恶劣,由此形成了擅长腿法、功架大气、节奏流畅、潇洒豪迈、多窜奔跳跃的“拳打四方”的北方拳种;与之相比,长江以南地区气候适宜,地势多样,南方人口密集,地少人多,形成了手法灵活多变,步法桩步稳固,拳势激烈劲悍的“巧、稳、柔”特点,产生了以南拳、南刀、南棍等“拳打卧牛之地”为代表的南方拳种。站在地域的角度是如此,从具体的个体来看亦是如此。如从太极拳的历史流变与传承来看,首先由温县陈家沟的陈王廷在家传拳法的基础之上,基于太极阴阳之理念,创编出一套刚柔相济、内外兼修的拳种。清末,太极拳开始对外传播,陈长兴首传外姓弟子河北永年人杨露禅,杨学成后,逐渐根据自己的理解,衍变创编出杨氏太极拳;武禹襄创编出武式太极拳;吴鉴泉创编出吴式太极拳;孙禄堂学武式太极拳后,创编出孙式太极拳等。认真分析不同的分支流派,每一个武术家所创拳种,无不是根据自己的理解,在原有基础之上进行了开拓与创新,融入了自己的风格,拳之味也各不相同。无论是传拳者还是习练者,每个人都不同程度以生产者的身份与创拳者发生关系。武汉体育学院温力认为:习拳与书法、绘画有许多相通之处。郑板桥论及向扬州画派大师石涛学画时,称石的兰幅“极多亦极秒”,但板桥先生告诫人们学时只能是“学一半,撇一半,未尝全学”。“非不欲全,实不能全,亦不必全也”。“十分学七要抛三,各有灵苗各自探。这里所说的“灵苗”与“自探”就是习拳者在拳种风格特征基础上的各自理解与继承。

    2)“拳之味”是“意的注入”到“式的形成”的文化生成与表达。

    中国武术的一招一式并非纯粹形式符号,而是习武者构造出的有灵之物,拳的每一式禀阴阳而动静,体万物以成性,达性而通变。拳式之中是有生机的,是人可以行、可以居、可以游的意义世界。招式中有阴阳、有生机,这些形式拥有独立自足的内涵。不过招式并非现成,招式中阴阳、生机亦非现成,它需要习武者的创造。

    一招一式呈现出阴阳,“意”则赋予了招式之生机。意是人之意,拳皆是“意之所在”,当拳被理解为“意之所在”,此弱化了的形式则湮没于不断强化的实质(阴阳、意)。虽然招式的“形”构成了拳的唯一的媒介,但招式之间的“意”才是拳之真正的本質,“意”生形,“意”在“形之中”,也就是说我们在演练拳式的过程中要通过可见之形,使不可见之物涌现出来。梅洛·庞蒂在《知觉现象学》一书中提到,人之身体与世界是不可分的,因为身体有着最初的意向性,这种意向投射我们的过去、将来以及人文环境、物质情景等等,它使我们置身于所有这些关系之中。所以我们的身体不仅是几何学综合的可能性条件,而且也是构成文化世界的所有表达和所有获得的可能性条件。从现象学来看,一招一式的中国武术在这种动态的“意义场”中,身体已经是一种与“世界共在”、不断生成、在时间中展开的“身体场”。

    中国武术的味也正是在“意”的注入下,并在其不断作用和影响下,才有了意味,才有了武术之意象、意境等论说。“武术意象是一种艺术化物象,是武术拳家们外化和物化了的意识客体,它以‘意为主导,以‘象为基础,在‘象中有意,‘意中有象的意象交融中,成为了一种艺术化的意识客体”。也正是随着意的注入,再到象的形成,中国武术之味最终在武术的一招一式中显现出来,才最终生成。习武者通过这种身体练习持续的进行创作、生成,意象、意境才被不断的丰富和充实。习武者的创造力、人之本性,人之心意生成“拳”之有味,拳有味是因为意有味,意不仅表现为意义,还表现为意味。拳之味的真正到来则需要“以味味之”,也就是味之拳的真实意义。

    1.2“味之拳”是体悟拳种技法精妙与深邃的通达路径

    1)“味之拳”是理解武术“技击原理”与“文化本真”的体认路径。

    “味之拳”之“味”在这里属于对武术的直观感悟,悟性体验式品评鉴赏、判别区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武术中的一些审美悟性范畴如气韵、韵味、神韵、意趣神思、体性、形神、意象、虚实等,固然也不是靠纯理性逻辑的分析,而是要靠直观感悟式的品之、味之,这在中国文化艺术领域已经成为共识。

    “味之拳”就是用身体去悟拳,习武者与拳相感而通达为一,味之、感之,即不断的“进入”,与拳为一体,体会其式的起始、过程与结束。所谓“味拳”即指习练者对某一拳种功理、功法、要领精微之处的切身理解和揣摩,亦即对其精髓或真谛鞭辟入里的研究和把握,加之技术层次的长期研味、磨炼以及灵动的掌握,正如烹饪大师对一道菜进行无数次的调味。从王广西。删总结的形意拳3种境界可窥其一斑:“练精化气是武学第一境界,是换力的过程,即将浑身的拙力逐渐消去,而代之以刚猛的劲力;炼气化神是武学的第二个境界,习武者要完成易筋功夫,练出暗劲;练神还虚是武学的最高境界,要完成易髓功夫,练出化劲。”又如,八卦掌九节劲的练习,“八卦掌将人身部位分成9个节,即头为梢节、腰为中节、下腹为根节;手为梢节、肘为中节、肩为根节;足为梢节、膝为中节、胯为根节。八卦掌将9个节的运劲使力贯以掌法,初学八卦掌者是很难体味到9节劲的协调配合,整体发力的,正如歌诀:‘软中求硬好,缩小绵软巧,要讲九节劲,言明得知晓。掌拳肘和腕,肩腰胯膝脚,手眼身法步,此是武艺招。周身要整劲,慢慢往里找”。一个“找”字透露出理解武术“技击原理”与“文化本真”的体认路径。不论形意拳明劲、暗劲、化劲的3个阶段,还是八卦掌“九节劲”的寻找,充分表达了技法攻防技击之“真”,因为他们如烹饪大师调味一样需要不停的调试、不停的寻找,最终达到技术的娴熟与透彻。

    这种阶梯型的境界提升,以及“寻找”的习练态度则需要用身体不断去体味、研磨,并且做到持之以恒,也只有这样,才能逐渐提高对中国武术外在层面的认识,最终实现对中国武术内在层面的理解,真正感受到中国武术的“精妙”与“深邃”。“只有体悟,习武者才能真正地理解到不同的拳种是基于对武术技击的不同假设或命题,而套路的招式、动作正是对这种武术命题的具体演绎。”这里的体悟实际上就是一种“研味”“体味”,中国武术也正是通过身体的妙悟及研味,才能真正领会拳论中的“精骛八极、心游万仞”“静如山岳,动如江河”“形如游龙”视若猿守”等的文化精神。

    2)“味之拳”是武术“技术外展”到“精神超越”的文化生产路径。

    形意拳家尚济认为:“从学拳练拳的过程来看,应该先由少到多,细心体会每一拳式的特点和实质,反复练习,然后再由多到少,从不同的拳式中找出其共性、本质的东西,进一步精心研究,融于一体,形成自己得心应手的一两个拳式,这一两个拳式乃是发展了的拳式,是真正的自己的拳式,虽只有一两式,实则包含了许多个拳式。拳经云:‘准备万般一旦无,千着不如一着熟,手急还需应之早,过后见势不如无。”也正是因为体悟,静态的视觉意象被转化为动态的味觉意象,实际对习武与品味者来看,也增加了难度,同时也激起了浓厚的求知欲望。进而也只有通过不断的咀嚼、用心去体味才能悟其“象外之象”“味外之旨”等精神层次的超越。

    又如《芗师语录并歌要》中多处写到“持环得枢,机变无形、收听视内”“满身空灵意,不容粘毫羽,有形似流水”“无形如大气,神绵觉如醉”“螺旋力无形,遍体弹簧似”“变化形无形,周身意无意”等;又如《上善若水:王氏水性太极拳讲记》中强调:“阴阳相济、流水无形”。都是在说习练太极拳招式过程中,不能一意在架子里转,因为任何架子都是框架,要把你身体的僵块通通去掉,不去掉不行,要求太极拳要变流水之性,有了水之性以后,才有了气体,这样的动,无形无相,抓不住它,因为它流通了,流通了就无所不通。这正是“大象无形,大音无声”的一种精神超越,也充分显示了中国武术强调身体之道,其身体也就真正成为了中国哲学本体论“道”的真正所指和表征。拳无拳,意无意,见相非相,见形非形,是一种下意识的形而上。这正契合庄子的“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的“肉身成道”之身体理念及精神超越。

    中国武术以“离形去知”的技法理念,以追寻身体之道为终极目标,是一种并非笛卡尔式实体化的身体而是“走向世界”的行为化的身体,是一种“万化根乎身”的身体修行。程大力认为:“中国古典文论,用‘玩味‘体味‘研味‘寻味‘咀味等术语来描述审美体验,武术同样如此。如果你见过行家看人行拳,你会很容易发现,观赏者如同面对着泼墨山水或奔放的舞蹈表演,在演练者完成诸如一个漂亮的动作之后发出的‘好的赞叹,亦犹如见到书法大师精绝和淋漓酣畅的一笔一般。而演练者,那般沉醉,那般得意,又与创作中的书画家一般无二。”中国武术也需要不断地体味有限招式观照无形的“能”,以及那种“即入即出”的惟妙惟肖,无限隽永的拳味才能滋生出来。

    所以,练拳最高的境界是可以将全部拳法寓于一招一式之中,拳之招式被揉进了习武者的身体,成为了一种身体的精神延展。也可以说,拳作为一种物和身体是没有距离的,正如味觉需要介人对象一样,是习武者个人化的身心体验,达到了一种人与拳的高度合一。或许可以说,只有以“味”的态度去对待拳,拳的一招一式才能脱离表象、数字统治(西方评分标准),才能让中国武术从退隐之处呈现出来,简言之,“味之拳”可以让拳自身到来。

    1.3“味道”是中国武术演练的“理想方式”与“终极目标”

    中国传统思想中的“道”不同于认识论意义上的“真理”,它不是对世界万物的反映,而是世界万物自身的呈现。我们以“味”“感”的态度迎接、看待、对待万物,所以,不仅有“形”之物有“味”,而且无形之道、理、性、情、象亦皆有味例。对于中国武术来说,同样需要“味道”,同样需要用“味道”去“身之所亲”。对隐含在中国武术一招一式中“味”的体察,就是体察形而下的“道”,从而在“形而上”和“形而下”之间架起了一座感性沟通的桥梁。

    拳之演练的是否有味道则是习武者境界高低的判别标准之一。所以拳非小道,是中国思想大系统之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中国思想大系统的具体体现。这也契合哲学家张再林的观点:“对于中国古人来说,美与其说是一种贝尔所谓的视觉化的‘有意味的形式不如说是一种我们所谓的味觉化的‘有味道的形式。同时,这种作为‘有味道的形式的美,一如对味道本身的分析所示,其具有‘亲体性‘咸和性以及‘品味性这3个主要理论特征。”“传统武术的道,即是最伟大的武术家在武术运动中所表现的最佳运动技术与为人方式等。武术之道,即是人们进行武术运动、处理武术文化范畴内的一切事物的最理想的方式,是最伟大的武术家进行武术运动的根本智慧。”武术家通过一招一式的习练去体验武术之道,不仅实现着实然与应然、超越与内在相统一的方向,也不断赋予武术“道”与“味”的实质关联。武术之道味,指道之为道的东西对人之存在的相亲性。传统武术由“着熟”进入“懂劲”再由“懂劲”进入“神明”时,原来的形式招架逐渐化为习武者“我有胸中十万竿,一时飞作淋漓墨”的情景之竹,这就是一个由形及化的悟道,亦是一个由“有形”升至“无形”的“过程”。孙禄堂先生在《拳真述要》曾记述:“他早年开始习拳,即闻知‘拳即是道,但无甚体会,直练至暗劲、化劲阶段,才有悟得。”所以说,对隐含在中国武术一招一式中“味”的体察,就是体察形而下的“道”,进而道与味的结合是道自身的要求,也就不难理解道味之味是道的核心、主旨、本质。

    “以味论拳”可以说是运用具象、意象进行的整体知觉思维,一招一式之中也正是有“象”,有“意”,才有“味”。中国武术自古有着“师法自然”的创拳理念,如象形拳、形意拳、太极拳、八卦掌等等。从大自然的生化演变中获得灵感与启迪,武术取天地间物象,以及各种飞禽走兽的形象、动作、攻防意蕴,融入自己拳术的招式之中。“比类取象,拟万物之形,取万物之意,以象形为外势,以传神为内意”。武术家们自古就深谙这个道理,“拳之象”不是确定、固定的东西,不是己然、已成的东西,是一种由感而得,一种象中有拳、有我的复合体,它不但可以尽我之意——“我的意味”,也可以尽拳之意象——“拳的意味”,从而达到“物我同一,心领神会”的境界,進而达到“道”的理解。

    中国武术作为味的存在,需要“知味”“解味”“得味”。这也就意味着在习练武术的过程中,应深化、深入到拳道的核心处,拳味、道味才能完全呈现出来。王宗岳在其著名的《太极拳论》中总结到,拳技“虽变化万端,而理为一贯,由着熟而浙晤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着熟一懂劲一神明就是一个不断味道的过程。

    2“拳之味”的文化启示与时代意义

    2.1“拳之味”的文化表达体现实践智慧

    “拳之味”的文化追求,全面反映中国人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审美情趣、行为定势,充分显示中国式的“实践智慧”。首先,追求“味道”的中国武术蕴含极为丰富的文化内容,它注重“味”的追求,更强调“味”的思维,我们必须以“味”的态度迎接、看待、对待万物,以及把握拳之味拳中之“意味”。

    挥拳之性与人之性的融合,努力做到拳我无间、拳我一体,所以说拳非小道,而是大道。《岳忠武王形义拳要诀》中指出:“形意拳者实合五纲十二目,统一全体之功用也,取诸于身内,则使全体自强不息,中庸所谓博厚配地,高明配天,悠久无疆是也;取之于外,则使四体百骸,内外合七道,诚者自诚,而道自道也。以拳之应用,则内中之气独能伸缩往来,循环不已,充周其间,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洁内华外,洋洋流动,上下四方,无所不有,无所不生,至此,拳内真意真劲,诚中形外,而不可掩矣。”这和中国武术的“味”的文化追求和哲学意味是志同道合的。借用阮纪正的话:“这种身体感知的思维方式迥异于西方重分析的思维方式,因为这种身体思维体现了一种‘过程论不是终极论;生态论不是个体论;有机论不是机械论;生成论不是构成论。”因为“拳之味”的形成是需要演化生成、循环往复,而不是执着于当下的状态或者是既定的标准;需要有进有退、有升有降,它强调“自我自足”“自我圆融”;需要整体配合,生生不息、它强调“情景交融”“虚实相生”;需要内外合一,身心一体,它强调“体用一体”“显微无间”。

    2.2“拳之味”的文化表达体现生命指向

    “拳之味”的文化表达体现了一种感悟、亲近人自身的当下生命指向,是一种唤醒渐进不己的生命意义,自觉师法之以发挥自己生命之潜能,使生命饱满富足,亦是授拳之性而成性之过程,在习拳过程中真正感悟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如,一些拳师言道:“这个拳打的不错,很有味道!”“为什么传统太极拳一套拳练一辈子也不腻,就是因为传统太极拳有内涵,越品越有味,每一天、每一年都会有不同的体会和感悟。”“通过这些年研究太极拳、练习太极拳,我觉得太极拳文化品位极高,是一种高品位的拳术”。也正是这种在不断“品味”“体味”的练身、修性的过程中,这种敏感的身体意识能够对身体习惯与身体感觉进行身体美学维度上的诊断分析,不仅可以把身体压抑和产生压抑它们的社会条件一起克服掉,而且还能为饱受身心疾苦的现代人提供一剂良好的治疗处方。

    从武术的套路编排与演练中更能感受生命的全息节律,“武术套路的结构、布局讲究有始有终,象征着生命的过程、始终;武术套路的演练过程跌宕起伏,象征着生命过程的多姿多彩、平凡而富有激情;武术技法所展现的虚实、动静变化,象征生命的矛盾统一。武术酷似一部生命交响曲。节奏的跌宕起伏,似疾风暴雨,似行云流水;急则刚猛暴烈,缓则飘逸轻灵;轻如雪花鋪地,重如泰山压顶。另有形容武术演练节奏的12型:动如涛、静如岳、起如猿、落如鹊、站如松、立如鸡、转如轮、折如弓、快如风、缓如鹰、轻如叶、重如铁,其所展现的也是武术艺术的生命节奏,是一种生命的律动”。中国武术展现彻彻底底的注重身体体验的哲学,是一种身体行为性的象征,其最终发现的是对生命意义的揭扬,是为了通达世界的“真、善、美”;是一种亲近人自身的当下生命指向,是一种良知良能的大写身体文化。

    “味”以双兼的特性贯通了品与练这两个领域,“味”的实现是拳得以显示和评价的主要标准之一,具有知识性的地位。然而,当下的中国武术发展所造成的种种困境也正是缺少对自身之味与味道的追求,缺少了自身的文化主体性意识。所以作为享誉世界的“中国符号”,复魅中国武术的文化价值和文化力量,应不以牺牲自我为根本,积极实现本真性的回归。也只有这样中国武术才会“够味”,才可以绵绵不断地召唤人来品尝,才可以使人不断地回来。被称为“机械的复制艺术”“奴隶的形象”“千人一面、千篇一律”“模式化、边缘化”的发展趋势才会被遏制,“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言说才能被遮蔽起来,味道十足的中国武术才会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