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研究

    摘要:“互联网+”时代背景对课程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混合式教学模式结合了线上学习和线下课堂学习的优点,顺应了课程改革的新方向。本文以《生物分离与纯化技术》为研究对象,在“互联网+”背景下,对混合式教学模式和效果进行了分析,为“互联网+”背景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推广提供借鉴。

    关键词:互联网+;混合式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003-2177(2020)10-0078-02

    “互联网+”就是“互联网+行业”,是利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平台,使互联网和传统行业发生深度融合,创造新的技术,产生新的效益。“互联网+教育”就是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广泛应用[1-2]。目前,各大院校全力推行网络课程等信息化教学手段。《生物分离与纯化技术》课程是一门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的应用课程,怎样利用“互联网+”把《生物分离与纯化技术》教学变的让更多得学生更高效地学习,因此,以线上教学和线下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应运而生[3-6]。

    1目前《生物分离与纯化技术》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传统教学模式满足不了社会对学生的要求

    生物技术自身以及在各领域广泛应用、快速发展,其中生物制药技术是各国于21世纪优先发展的产业。生物分离与纯化一般包括生物产品的提取、纯化、产品加工、质量检测等一系列所需的单元操作技术,与生物制药上游和中游课程相比,具有实用性强、应用面广的特点。由于生物产品具有复杂性、特殊性、质量要求严的特性,在生物制药行业的总投入中占50%~90%,因而生物分离与纯化技术成为了生物制药发展的瓶颈。可是,有些毕业生在工作岗位上暴露出的问题显示,生物分离与纯化技术的传统教学方式方法未达到预期的目的,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对学生要求的“职业能力”,在原有模式下学生的就业和发展受到很大的限制。

    1.2 课堂教学形式单一,教学手段缺乏灵活性

    目前,多媒体教学是信息化教学的基础手段,也是很多高校普遍使用的教学手段。但是,随着“互联网+教育”的快速发展,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不断更新并多样化,部分教师对“互联网+教育”的认识不到位和存在一定的偏见,使得在《生物分离与纯化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还没有得到很好的应用,与实际的教学并没有实现真正地有机融合。

    1.3现代化的教育教学工具应用不充分,缺乏互动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有墨云班课、网易公开课等学习平台,这些教学工具的使用可以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使学生能够使用各种资源并且可以碎片化的进行学习,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同时网络教育能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最大程度地提高教学质量。但是,目前部分高校的老师对现代化的教育教学工具的使用还很少,并缺乏学习者与线上授课者之间的实时互动沟通,没有摆脱固定的授课时间和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也没有向多维度互动循环的良性生态教育体系前进[7]。

    2 “互联网+”背景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的实施

    2.1“互联网+”背景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

    《生物分离与纯化技术》是一门培养学生生物分离与纯化技术能力的专业课,在理论知识方面主要是让学生掌握生物分离与纯化技术的基本知识点,在实践技能方面主要是对学生的设计技能和设计构思的培养,使学生进入工作岗位 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素养,在实际岗位上具有创新和创造思维。根据本门课程的特点,“互联网+”混合式教学模式就显示出它的优势,它利用视频、图片、动画等能清楚的展示分离与纯化各种设备的结构以及相互之间逻辑关系、工艺流程,以及可以实现虚拟仿真和现实的结合,可以给学生提供开阔的思路,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兴趣。

    通过对“互联网+”背景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认真研究和现在实施课程的深入分析,并借鉴国内外高等学校的成功做法和经验[8],以及企业实际的需求,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对《生物分离与纯化技术》进行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9-10]。三个阶段依托于“互聯网+”混合式教学模式,形成相互支持的循环总体。

    2.2课前

    通过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教师将《生物分离与纯化技术》课程分解为生物产品的预处理、固-液分离、初步纯化、高度纯化和成品加工5个学习情境、12个学习子情境,26个单元操作技术。教师将授课PPT、视频、相关教学案例、动画、任务单、课前练习、相关知识网页链接等整理并提供到教学资源库中。教师对学生进行分组,并对每个小组布置相应的教学任务,让每个小组的学生都带着任务进行课前预习,了解相关的教学内容。与此同时,小组内部的学生也要根据教学任务进行组内的分工,进行问题的分析和解答,对于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与教师在线沟通进行解决或在课上听取教师的讲解[11]。

    2.3课中

    在此阶段教师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首先,由学生根据小组内部的自主学习和讨论内容,进行汇报,其他小组提出问题,通过组间的相互提问、解答,对知识点进行深化学习和理解,以完成组间的协作学习;然后,由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和汇报情况进行评价,对重点、难点、疑点等知识进行探讨并予以解决;真正做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12]。

    2.4课后

    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汇总,给予评价,通过“互联网+”及时反馈给学生,让学生及时的查漏补缺,确定知识点的完全掌握,提高自己,并将结果反馈给教师;同时,教师也要进行自己的教学反思评价,教师可根据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这样,通过应用“互联网+”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以达到教师学生共同提高的目的。

    2.5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在“互联网+”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教学中,不再以传统的最终考试成绩对学生进行评价,这样可以解决对学生单一评价的弊端。建立完整的科学的评价体系,将“结果评价”改为“过程评价”,是一种“重过程,轻结果”的评价方式,激励学生以学习为目的,帮助学生调整学习状态,控制学习过程,增加学习自信心[13]。学生的评价体系主要包括在线自主学习情况、任务单完成情况、解答问题情况、讨论参与度、自测成绩、课堂表现、实操情况、提问次数等。

    2.6实施效果

    通过“互联网+”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生物分离与纯化技术》中的实践应用,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明显提升,积极进行汇报与讨论,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预言表达能力、分析能力、解决问题以及团队协作能力。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混合式教学模式对教师的要求更高,教师除了增强责任心外,要不断学习知识,丰富自己,来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需求,通过这样的方式也最大化地促进了教师水平的发展和提升[14]。

    3 结语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来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培养适应“互联网+” 时代社会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践顺应了“互联网+教育”的需求,实现了在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的结合,并进行优势互补,实现了教学方式的多样化,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并能根据学习者自身实际情况真正实现个性化学习,为学生终生学习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Rooney,J.E.Blen ding learning opportunities to enhance educational programming and meetings[J].Association Management,2003(5):26-32.

    [2]Young,J.R."Hybrid"teaching seeks to end the divide between traditional and online instruction[J].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2002(3):33.

    [3]周雨青.“互聯网+”背景下的课堂教学[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6(2):10-12.

    [4]林雪燕,潘菊.基于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与实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2):15-20.

    [5]王峥,苏小红.MOOC+SPOC混合式教学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7(1):91-94.

    [6]孙曼丽.国外大学混合学习教学模式述评[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153-160.

    [7]秦楠.“互联网+”背景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7.

    [8]童卫军,姜涛.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平台建设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6(1):107-110.

    [9]阳雯,向曙曦,李蕾.基于移动端的混合式教学研究[J].文学教育上,2017(4):140-142.

    [10]余建波.如何开展混合式教学的设计与实践[J].中国教育网络,2017(8):72-73.

    [11]张茂聪,秦楠.互联网+教育:内涵、问题与模式建构[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6(3):22-28.

    [12]范江波,张学辉,张建兵.以混合式教学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7(42):166-167.

    [13]侯建成,张巍,范红艳,等.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中形成性考核体系的构建[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16):124-125.

    [14]任军.高校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推进策略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7,27(4):74-78.

    (责编:杨梅)

    基金项目:内蒙古自治区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课题项目(NZJGH2019083)

    作者简介:王海峰(1981—),男,内蒙古锡林浩特人,硕士研究生,副教授,从事生物技术教学和科研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