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书法教育的学科规范与课程定位

    杨文霖

    摘要:中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传统文化的传承要从小做起。书法教育对培养学生的书写能力、审美能力和文化品质具有重要作用。基于此,通过对书法与书法教育、中小学书法教育的必要性进行分析,找出中小学书法教育的问题,提出中小学书法教育困境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汉字;中小学;书法教育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21-

    引言:书法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在2009年9月30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了《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小学生本应该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但现在很多人对书法一无所知,国家虽然对这一问题越来越重视,但目前仍旧存在许多问题。本文正是由汉字的起源说起,分析中小学书法的必要性、存在问题以及提出一些建议。

    一、中小学书法教育的必要性

    (一)坚定文化自信

    书法是中国文化的核心,这是中华传承了上千年的瑰宝,书法从材料的选择以及书写方式都体现出了独属于我们东方的人文精神。中国书法申请世界文化遗产的成功,也显示出了世界对于中国文化的认同以及赞扬。王蒙先生曾说过“书法教育的过程,就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过程”。中小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希望,传统文化的继承人,需要从小就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学习书法的过程就是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学习书法有助于青少年坚定文化自信,培养爱国情操。

    (二)提高审美能力

    书法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其艺术价值不可言喻。鲁迅先生曾说过“中国文字有三美,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书法取法自然,在每件作品的字体结构和线条中都蕴含着大自然的美。正如卫夫人《笔阵图》中所言:“横如千里阵云,隐隐然其实有形。点如高峰坠石,磕磕然实如崩也。撇陆断犀象。折百钧弩发。竖万岁枯藤。捺崩浪雷奔”。学习书法能使学生在发现大自然之美的同时也能联想到书法艺术之美风格之美。在书法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不断观察、临摹名家作品,最后用以创作,从而潜移默化的受到熏陶,从形式美到内涵美,不断地文化积累让中小学生丰富了头脑、提高了审美能力从而树立更高的精神境界。

    (三)增强身心健康

    在现在这个快节奏的世界,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心理状态也越来越浮躁。学习书法对青少年的身心发展有很大的帮助。书者在进行书法创作的过程中,首先,就要静心,凝神静心,意在笔前,同时书法创作的过程也是抒发情绪的过程,书者的创作作品很大情况下反映了作者当下的心情,因此学习书法有助于青少年抒发自己的内心情感;其次,书法学习过程中也会增强书者的身体健康。写字首先就要保持正确的书写姿势:头正,腰直,臂展,脚平。正确的坐姿可使书者气韵通顺,精神饱满。书法家自来长寿,88岁的柳公权,85岁的欧阳询,81岁的虞世南以及77岁的颜真卿。因此,学习书法有利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二、中小学书法教育学科定位分析

    (一)普及书法教育的认知度

    书法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汉字更是记载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因此不论是谁都应该重视和传承这一文化,而不是让它在时间的流逝下成为小众艺术。现在推行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全面发展,但书法却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只有各个层面都真正重视起来,书法教育才可以获得应有的发展。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小学生是中华民族的未来,因此,全面提高书法教育的認识度与认可度,势在必行。

    (二)加大书法专业师资力量

    书法作为一门学科,应与美术、音乐、体育一样,设立专门的书法教师资格证和独立的书法编制。这样既解决了中小学生书法专业教师短缺的情况,又解决了书法专业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问题。学校也可以通过外聘书法专业教师的途径,对现在任教书法课的教师进行统一培训,系统学习书法理论知识、书法专业知识、书法教育的方法,实行书法教育准入考核制度,通过考核的教师可以兼任书法教师。设立书法成为独立学科,普及书法教育是解决中小学书法困境的根本措施。

    (三)书法课程系统化、规范化

    首先,要求提升书法课的地位使之成为独立的学科;其次学校或省市要有相对权威的正规教材以及分阶段制定书法课程。小学一到三年级,由于学生的理解水平与动手能力的不足,此时应以硬笔书法为主,三年级的学生可以适当的接触软笔训练,为以后软笔书法的学习打下基础。小学四到六年级的学生正处于书写的重要阶段。这时不仅要求他们正确书写硬笔字,还要做到规范美观端正。且在此基础上,软笔书法的学习也应该提上日程,在临摹方面,多数人选择从“欧颜柳赵”入手,其中又以学习颜真卿的《颜勤礼碑》为数最多。学生在临摹过程中,教师应时刻注意规范美与艺术美的界限。七到九年级的书法教育则应该在小学书法教育的基础上得以拓展与延伸,不能只局限于楷书临摹,还要进行初步的楷书创作。这既是进一步提高了临摹水平,也是对之前所学习的内容进行一种检验。除此之外,学生还可以自主选择感兴趣的第二字体进行学习,推荐作品有隶书《曹全碑》《乙瑛碑》、行书《集王圣教序》等。在这三个不同年龄阶段,进行针对性的学习,使学生在了解碑帖的艺术美的同时,还要让学生了解这些碑帖的书家作者以及时代背景,让学生对书法产生更大的兴趣。

    结论:书法教育不同于其他学科知识教育,在课程设置、教材编写、师资培养方面应注重它潜移默化的文化传播作用。教育主管部门应鼓励中小学推广书法教育。书法目前在社会特别是中小学中的普及程度虽然还远远不够,但是只要我们每个人愿意去接触去了解书法,总有一天书法教育会在全国甚至全世界有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浩男. 中小学书法教育应走出应试的误区[N]. 中国书法报,2020-12-15(003).

    [2]高明爽. 集束成光 烛照书香——“烛光计划”走进贵州省捐赠培训活动侧记[J]. 思维与智慧,2020,(24):34-35.

    [3]石松. 德艺双修 诗书育人——中小学书法教育浅议[J]. 书法赏评,2020,(06):6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