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下天津建设自由贸易港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建议
华欣 吕成双
【摘 要】 为使天津自由贸易港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充分发挥“先行先试”功能,形成疫情下自由贸易港开局的新亮点,总结世界自由贸易港的共性特点,从共性与差异两个角度入手,分析疫情下天津自由贸易港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加快天津自由贸易港建设的建议:逐步放开外资市场准入;取消对境外服务贸易的限制;着眼于高新产业发展;创新管理模式与制度;优化税收措施。
【关键词】 天津;自由贸易港;共性;多元化;自由化
0 引 言
2019年底新冠肺炎疫情(以下简称“疫情”)来袭,我国乃至世界经济受挫。2020年4月14日國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计2020年全球经济预计萎缩3%,发达国家经济将萎缩6.1%。此次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影响比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还大,为20世纪30年代世界经济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从贸易角度看,2020年第一季度,我国进出口总额为6.57万亿元,同比下降6.4%,其中:出口额为3.33万亿元,同比下降11.4%;进口额为3.24万亿元,同比下降0.7%;贸易顺差983.3亿元,减少80.6%。我国作为出口货物份额世界第一、进口货物份额世界第二、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的国家,如何纾缓贸易额衰退,是有待研究的现实问题。天津自由贸易港作为我国对外开放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对话世界的重要窗口,应在疫情期间发挥“先行先试”功能,形成疫情下自由贸易港开局的新亮点,助力我国经济加速回暖、贸易额稳步回升。
1 天津自由贸易港建设轨迹
天津是我国北方著名的工商业都市和港口城市,是我国对外开放战略中第二阶段(1984―1991年)沿海开放城市和经济开放区的先行者,也是新一轮对外开放“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港口。天津在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的历程有以下5个阶段。
(1)第一阶段。1984年党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建立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最初规划的规模仅有33 km2,位于天津市以东50 km。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主要任务是引进并吸收先进技术和现代管理经验,扩大出口增加外汇收入,积累建设资金满足国内生产需要。
(2)第二阶段。1991年国务院批准在天津港区内建设保税区,开发面积为5 km2,其功能定位为“保税仓储、出口加工、转口贸易”,是我国北方规模最大的保税区。
(3)第三阶段。进入21世纪以来,天津港在保税区的基础上增设了出口加工区和保税物流区。2008年天津滨海新区建成了综合保税区,规模达到195.63 hm2,集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与保税物流区为一体,是税收政策最优惠、功能最齐全、开放程度较高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
(4)第四阶段。2014年12月国务院决定设立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天津自贸区”),总面积为119.9 km2,分为天津港片区、天津机场片区、滨海新区中心商务区。天津自贸区的设立,实现了亚欧运输通道高效连接,海陆空多式联运高效便捷,国际贸易和投融资业务聚集,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
(5)第五阶段。自由贸易区在开放程度、协调发展成效、自由化程度及制度创新等方面存在局限。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赋予自由贸易试验区更大的改革自主权,积极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天津抓住时机起草完善《中国(京津冀)自由贸易港建设方案》;2019年10月,天津市印发《关于支持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创新发展的措施》。可见,天津在积极申建自由贸易港,有望在2020年我国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时开始建设天津自由贸易港。
2 天津建设自由贸易港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投资自由化程度低
与世界自由贸易港的全要素自由相比,目前天津自由贸易港的投资自由化程度不高,主要体现在负面清单数量上。虽然2019年天津在打造自贸区改革开放新高地中,深入落实自贸试验区外商投资负面清单管理模式,促进投资贸易自由化,负面清单已从122项精简至37项,但从长远来看,负面清单还需要进一步调整缩减以适应自由贸易港的建设。2019年1―8月,天津自贸区新增外资企业190家,实际利用外资仅有14.5亿美元,还没有专业机构为外商投资项目服务;因此,在对外商投资的服务和引导力度上仍需加强。2.2 贸易服务措施仍停留在便利上
2.2 贸易服务措施仍停留在便利上
天津自贸区的便利化主要体现在公司注册和设立方便,以及通关便利上。2019年前3个季度,天津港保税区新注册市场主体3 750户,注册资本916.7亿元;2019年11月,天津市人民政府发布,已累计实施100多项贸易便利化措施,通关时间压缩到32 h。对标国际自由贸易港的贸易自由化,在天津自贸区内的跨境交付、境外消费、自然人移动等模式的服务贸易仍有限制措施,因此,天津要建成自由贸易港不能只注重贸易便利化水平的提高,更要有高水平的贸易自由化。
2.3 国际化营商环境尚需完善
世界银行最新发布的《2020年营商环境报告》指出,中国营商环境总体得分77.9分,比2018年上升4.26分,排名跃居全球第31位,比2018年提升15位,首次进入全球前40位,位列东亚太平洋地区第7位,仅次于日本。这说明我国的营商环境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有一段差距。天津建设自由贸易港应在跨国贸易、合同执行、税制环境、知识产权保护、投资者保护等方面为新兴产业提供最优质服务,破解现行自由贸易区在5G、区块链、人工智能、虚拟现实(VR)技术、量子通信等新兴产业缺失的难题,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
3 世界典型自由贸易港的共性特点
3.1 投资高度自由化
世界自由贸易港在公司注册流程方面便捷高效,主要表现在投资的便利性上,自由化程度高表现在负面清单数量少、全要素自由流动上。新加坡自由贸易港的产业开放在国际上是最自由的,除国防军工产业外,对外商投资几乎没有负面清单,且在投资待遇上享有与本国国民同样的政策。除金融领域外,其他产业领域投资占比没有限制。由此造就了本国产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与对外贸易的经济份额占国民经济的比重相当。
3.2 服务贸易形态多元化
服务贸易自由化涉及范围更广,包括金融、通信、教育、旅游等,其形态多元化,世界贸易组织将其分为4种:第一种是境外人员出入港口的流动,例如迪拜港就有不少欧美人占主要股权的石油基金投资人,新加坡自由贸易港也有其他国家执业的律师提供服务;第二种是投资的商业存在,例如外国公司在港区内投资建厂所产生的经济利益,香港经济自由度指数连续25年位居全球第1,在全球经济体中位列第3,为境外的投资提供了优越的营商环境,促使外商更愿意在香港投资;第三种是跨境线上交付,在港区内可通过互联网实现对外国消费者的服务;第四种是允许境外人員来港区自由消费。
3.3 货物通关便利化
自由贸易港通关的自由便利化是港区内大流量经济活动的支撑。据测算,新加坡国内有70多个保税仓库,30多个工业区享有关税减免,构成了8个自由贸易区。要实现通关便利化,就要有配套的技术保障。新加坡自由贸易港通过国际贸易平台实现货物快速进出,全程实现无纸化全自动作业;港口网连接当地政府的职能部门、运输企业、船舶公司,后勤保障能快速作出反应。这都充分体现了世界先进自由贸易港在紧随信息革命的时代步伐。
3.4 资本流动自由化
资本流动自由是世界自由贸易港的共性之一,离岸金融市场快速发展促使资本自由流动。离岸金融的特点是便利自由且具有高度的国际化,可不受国内金融制度限制,在抵税免税的基础上成为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重要驱动力。世界自由贸易港的离岸金融有4种模式:(1)内外分离式,以纽约自由贸易港、东京自由贸易港为代表;(2)内外一体式,以伦敦自由贸易港、香港自由贸易港为代表;(3)渗透分离式,以新加坡自由贸易港为代表;(4)国际型模式,以巴哈马群岛、开曼群岛为代表。
3.5 人员出入港便利化
自由贸易港的开放程度,很重要的一部分是进出港人员的便利化。在新加坡工作的外籍人员出入境十分便利,仅有36个国家未获免签权,其余国家均入境免签。在引进人才和人才培养模式上,对在世界顶级大学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海外学生设立国家科学奖金,提供重点科研机构和政府部门工作的机会。
3.6 简税制与低税率化
对标国际标准,自由贸易港的税收共性是简税制、低税收和零关税。香港自由贸易港税收制度简单易行,仅有物业税、薪俸税和利得税。迪拜自由贸易港对在港投资企业实施免征税措施,外资也可在本国企业中完全控股,所得利润可在自由贸易账户上自由流动。新加坡自由贸易港的税率是世界上较低的,对国家鼓励型企业可减免税收。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2016年全球贸易报告》表明,我国的平均关税率为11.1%,在136个评选国际中位居117位,属于关税水平较高的国家。
4 建 议
天津要在疫情后实现经济的“再复兴”,就要搭乘自由贸易港建设的“顺风车”,突破现有自由贸易区的发展困境。应加快天津自由贸易港建设,结合世界自由贸易港的共性特征及自身现状,不能照搬照抄世界自由贸易港的发展模式,也不能将现有的自由贸易区简单升级,要找准具有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的切入点。
4.1 逐步放开外资市场准入
外资市场准入条件主要包括负面清单、外资的限制和股权比例,以及外资引进的流程。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天津应进一步优化和调整负面清单以适应自由贸易港的建设。我国对不允许外资投资的部门及对股权有限制的行业规定外资股权占比不得超过50%,包括农、林、畜牧等传统行业;外资在国内设立金融机构的股权限制比例超过30%,对敏感行业(如航空业)更是严格审批。对外资的种种限制不利于对外开放和外资的灵活运用。因此,天津建设自由贸易港要在防范业务风险、保障信息安全的原则下,逐步放开外资市场准入条件,简化外资引进流程并设立外资投资专业服务机构,加大外商投资项目落户自由贸易港的引导服务力度;提高外资的股权比例,利用外资以创新驱动打造产业竞争新优势,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市场竞争水平,在自由贸易港形成企业的聚集,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4.2 取消对境外服务贸易的限制
对外服务贸易的开放不能完全效仿新加坡自由贸易港的全面放开,天津建设自由贸易港经验不足、能力有限,尤其是涉及国家敏感行业,开放难度会更大,在贸易自由化中不确定因素很多,风险与机遇并存;因此,要分层次、分阶段适时取消对境外服务贸易的限制,逐步实现“自由贸易区+金融+离岸贸易+离岸金融”自由贸易港的建成。自由贸易港要实现“一线全面放开,二线严格守住”,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外,企业可增加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产品的保税维修服务业务,为境外服务贸易提供售后保障。
4.3 着眼于高新产业发展
天津经济的增长不仅要靠现有传统行业的支撑,更重要的是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自由贸易港的建设为天津经济增长打开了一个新的窗口。利用港区免税等政策优势引进区块链、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技术、量子通信等大数据技术,打造新兴产业群基地,是已有自由贸易区的更高升级。要实现港内新兴产业的兴起,更重要的是要有配套的创新研究院和高端人才,鼓励人才引进,实现港内人员流动自由,完善出入境、通关等配套政策措施,也可对核心外籍人员设立绿色通道,着力打造自由贸易港离岸新兴产业园。
4.4 管创新理模式和制度
要从天津本地需求和特色出发,避免与其他地区形成同质竞争。中央应协调好与地方的关系,赋予地方改革自主权,放权给地方政府,地方政府放权给自由贸易港,明确专职监管人员。加强现有自由贸易区各片区的功能协调,合力打造自由贸易港,逐步建立起与自由贸易港相适应的法规和制度体系,重新修订《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条例》,在制度的保障下提高防范风险能力。
4.5 优化税收措施
在自由贸易港区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内对企业间的服务贸易免征增值税,吸引国外企业投资。不仅要对企业的税制提供优惠,还要实施个人所得税的减免,体现出对高端人才的重视,构建自由贸易港人才的“蓄水池”。在短期内可借鉴国内粤港澳大湾区吸引国内外顶尖人才的个税政策,对在自由贸易港工作的稀缺高端人才,其个人所得税的缴纳税额高于其按应纳税所得额的15%计算的税额部分,由当地政府财政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