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言语形式视角下的初中语文教学策略

    熊招凤

    [摘? ?要]教师应从整体规约、外在形态、内在结构等方面引导学生关注文本言语形式,让学生感知作者在谋篇布局、遣词造句中的智慧,为提升学生的语用能力奠定基础。

    [关键词]初中;语文;言语形式;策略

    [中图分类号]? ? G633.3? ? ? ? [文献标识码]? ? A? ? ? ? [文章编号]? ? 1674-6058(2019)34-0014-02

    语文课程中的语言文字训练决定了教师绝不能将教学停留在理解内容层面,还需要从文本的言语形式入手,引导学生感知作者在谋篇布局、遣词造句中的智慧,这样才能提升学生的语用能力。

    一、基于整体规约,感受词语运用的精妙

    大家作品中的每一个词语都散发着独特的表达魅力。我们不能仅从语法和修辞的角度对这些词进行审视,还需要立足于整篇文章的内容对它们进行研究,这样才能探寻出这些词语运用的精妙。作者会按照整体语境和风格来选择词语,这种整體性的规约是引领学生进行语言表达的重要准则。

    比如在分析杨绛名篇《老王》中的“我们当然不要他减半收费”这句话中的“当然”一词好在哪里时,很多教师从语段入手让学生感受这个词语中包含的作者对老王的怜悯之情。但我们在分析词语时不仅要能说出使用它的好处,更要能够辨析出不用它的坏处。为什么此处的“当然”不能调换成其他的词语呢?这就需要学生从文本整体的语境和规约出发,对这个词语展开全面的考量。纵观整篇文本我们会发现,文章中作者不仅赞扬老王虽身处底层却还能保持善良的品质,还流露出自己对社会底层人士的悲悯情怀和自我反思。课文中的老王虽然具有善良的品质,但与作者之间有着身份上的差异,无法成为朋友,而这便成了作者在言语运用时的规约。从这个角度来看,课文中的“当然”形象地展现了“我”源自于心底的优越感,展现了“我”与老王相比较为优渥的生活条件,从而将“我”与老王的阶层进行鲜明的划分。如果将“当然”改成 “坚决”,虽没有违反语法规则,影响通畅程度,但基于文本整体语境和规约考量就会发现这种表达局限在某一种意味中,情感的张力显得较为单薄。

    用这样的方式来进行感知和推理,这篇课文中很多词语背后的意蕴就能够顺势挖掘出来。比如“他蹬,我坐,一路上我们说着闲话”中的一“蹬”一“坐”就将两人之间身份的差异描述了出来;“可是过些时老王病了,不知什么病,花钱吃了不知什么药,总不见好”中的两个“不知”表现出作者其实本身就没有“知”的欲望。

    一篇完整的文章如同一个活生生的人,语段与语段之间、句子与句子之间、词语与词语之间存在着血肉一般的关联,在整体语境的浸润下,就能生发出全新的价值和意蕴。

    二、基于外在形态,概括语句表达的意蕴

    丰富意蕴的呈现一方面要借助于语言内容,另一方面要借助于语句外显的形式。因此,要想感知语句,需要从外显的组织形式入手。著名作家汪曾祺就说过:“作品的语言照出作者的文化修养。”“语言的美不在一个一个句子,而在句与句之间的关系。”的确,语句的组织形式背后有着严谨的语法规则,阅读教学应该着力引导学生感知言语形式的内在特点,从语句组织的角度多维地感知其内在丰富的意蕴。

    比如《背影》一文中“父亲因为事忙……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这个语段看似是用质朴寻常的语言来叙事描述,但其实是运用了独特的言语方式,这才使得语句中蕴藏着巨大的表达张力。很多人都将这个语段中父亲的形象冠以“爱”和“关怀”的名义,其实并不精准,原因就在于并没有能够从言语表达的特殊性出发开掘其内在的丰富意蕴。我们不妨这样来解析这段话语,这段话本身的表达起点是“父亲决定不送,让人陪着”,但中间经历了四次否定:对茶房先生不信任的“再三嘱咐”,对茶房先生彻底否定的“终于不放心”,对自己否定茶房先生这一认知的否定,对自己认知的再次否定。所以最终父亲决定“还是自己去送”。

    基于这样的分析与认知,我们不难看出这个语段的描写使父亲犹豫、踌躇的形象跃然纸上,使这份独特而别样的父爱活生生地展现在了语言文字之中。在多重否定下,父亲对“我”的情感就不再是简单的“爱”,而是更加立体而多元的“爱”,这份爱包含着对即将远行的儿子的不放心以及不能一直照顾儿子的遗憾等。

    然而,问题的关键就在于,这种丰富而立体的爱,是靠哪一个词或者是哪一句话表达出来的吗?显然不是。教师只有深入语段内部,将外显形式中所展现出来的心态、意念以及感情等挖掘出来,才能真正让学生探寻到文本表达的内在真意。

    三、基于内在结构,把握文本的核心主旨

    关注结构是学生把握文本的重要途径。文章一般可以分为:表层板块——文章最原始单位下字词的表达;基层内容——文本的语言所展现出来的意蕴和情感;情境模型——文本深层次的结构特征。也就是说,作者有了创作目的和表达素材,才会有初步的文章构思过程;而通过最终的统一整理,才能形成文章的情境模型。从这个角度来看,文本的内在结构并不仅仅指向传统意义上的段落层次,还指向层次结构中所蕴藏的逻辑关系。

    以朱自清的经典散文《荷塘月色》为例,整篇文本依循着作者的踪迹进行描写:出门之后经过小径,然后遇到荷塘,最终归来。从文本内容表现出来的情感来看,作者的情思从原本的“不静”,到“求静”“得静”,再到“出静”,呈现出一个圆形的结构。这种外显结构和内在结构的高度契合,恰到好处地展现了作者内在的情感。在分析文本结构时,我们不仅要对作者的创作思路进行概括,还要提取和感知蕴藏在文中的意蕴和情感。

    那这篇散文在表达上究竟有着怎样的独特之处呢?首先,文章一开始作者就写到自己的心情“颇不宁静”,顺势想到“日日走过的荷塘”,便将脚步移向了荷塘,这是第一次转折;但“热闹是它们的”,作者认为自己不属于它们,不能获得与它们一样的“热闹”,将情感的表达迈向了第二次转折……作者试图从虚幻的世界中得到解脱,但最终还是要重新回到现实之中。这样作者就在描写自己想要脱离,但又被不断拉回的这一过程中,将整个文本简化为一种经典的结构模式,即“逃脱—重回”,并且形成了这篇散文的经典言语表达模式,即“……但是……”,作者试图运用否定、否定、再否定的方式展现自己内在意识的不断挣扎之态。

    著名教育家李海林先生说过:学习语文就是将文章当成“言语作品”来学习,教师需要锻炼学生统一语言学习动机、增强言语表达效果的心智。教师需要从文本中提炼出作者的情感变化轨迹,为学生感受并真正悦纳作者的表达智慧做好充分的准备。

    语文教学的根本是言语教学,而言语教学必须要向言语形式研究伸展,否则就会导致言语教学始终停留在分析内容和情感的尴尬之中,进而无法让学生体悟言语表达的智慧。从学生的学习实践来看,言语表达的智慧绝不是学生一读就能读出来的。教师要适时地点拨与引导学生关注文本言语形式,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经历从词语到语段再到篇章的拓展,进而在训练中提升他们的语言实践能力。

    (责任编辑 农越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