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观视域下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探究

    王彦鹏

    

    

    摘 要 教学活动的有效设计是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是落实核心素养、变革教与学的重要途径。通过对活动观的内涵分析,阐释了高中英语文学阅读教学活动的设计原则,并结合实例展示了英语阅读教学活动设计的具体策略,旨在提升英语阅读课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

    关键词 高中英语 活动观 核心素养 阅读教学

    阅读课作为高中英语教学中的重要课型,对学生能力的发展和素养的形成都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英语阅读是搜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之一,它可以拓宽人的视野、激发人的想象力,丰富人的心灵,从而使人更好地认识自我、更富有同情心,更易理解他人;阅读和知识加工储备还能使人们在面对复杂的形势时更具有判断力[1]。因此,如何在英语阅读课上设计出有效的教学活动应是广大英语教师不断探索的问题。

    一、活动观的理论分析

    活动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本形式,是人与人、人与周围事物相互交流与影响的过程。以活动为中心的教学思想经历了一个长期演变、发展的过程,它是在不断批判以灌输、记诵、被动接受为特征的旧教育体系的过程中逐步确立起来的。活动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建构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操作性的学生主体活动为主要形式,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動思考、主动实践为基本特征,以实现学生多方面能力综合发展为核心,以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提高为目的的一种新型教学观和教学形式[2]。高洪德认为学生的活动主要是学习,学习活动是获得知识、技能和价值观念,实现自身成长的过程。教师教学则是帮助学生满足自身成长和社会发展需求的活动[3]。活动构成教与学过程的行为总和。王玉林提出语言实践是靠一系列活动实现的。活动应包括教师活化教学内容以及激活学生思维、兴趣和主体参与意识,以调动学生的身体器官和认知结构参与言语行动[4]。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提出六要素整合的英语学习活动观。它是指学生在主题意义引领下,通过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等一系列体现综合性、关联性和实践性等特点的英语学习活动,使学生基于已有的知识,依托不同类型的语篇,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促进自身语言知识学习、语言技能发展、文化内涵理解、多元思维发展、价值取向判断和学习策略运用[5]。

    基于以上分析,以活动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改变高中英语课堂中存在以灌输、讲授为主的教学形式和学习“碎片化”的现象,有利于改变教学中只重视知识技能培养而忽视对学生能力发展的倾向,有效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考和主动实践,最终实现培养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

    二、英语课堂教学活动设计的基本原则

    (一)设计的目标应指向学科核心素养

    《课标》明确提出,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旨在培养和发展学生在接受高中英语教育后应具备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等四个维度的学科核心素养。学习活动是为达成学习目标而采取的、具有一定学习功能的一系列学习行为的总和。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和活动时,应融合内容、思维、语言等多维度的学习目标,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略有难度的学习活动,以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使学生能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新的发展阶段,实现素养的逐步提高。

    (二)设计应指向主题意义的探究

    阅读在本质上是一种主题意义的赋予与个体意义的创造,是读者理解世界、认识自我、获得带有个性生命意识的一种方式[6]。语篇研读是阅读教学的起点,教师应通过对语篇的充分研读确定语篇主题,并以主题意义探究引领整个教学过程。学生通过对语篇表层信息的获取与梳理,分析写作内容与写作目的,从而实现领悟主题意义,升华个人情感和价值观的目的。

    (三)设计应指向学生的自我体验

    学生是语言教学中的主体因素,无论是目标的确定还是活动的设计,都需要教师从学生的视角出发,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课堂活动。学生的自我体验也反映了语言学习实践性的特点,即学生在教师创设的真实情境中进行语言实践,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感受英语使用的形式和情境,从而内化所学知识。

    三、基于活动教学理念的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译林版《牛津高中英语》模块八第一单元的Reading部分,语篇的第一部分介绍了经典文学的定义及其影响;第二部分是对英国伟大作家Charles Dickens的简单介绍及评价;第三部分则是对他的代表作《Great Expectations》的介绍。本节课的聚焦点是语篇的第三部分,其故事背景为1812年圣诞节前夕至1840年冬天,以自传式写作手法介绍了孤儿Pip从7岁开始的三个人生阶段。此小说贯彻了Dickens文以载道的风格,透过小说中孤儿Pip跌宕起落的人生经历,表达他对生命和人性的看法,深刻揭示了友情和亲情的可贵。《Great Expectations》承载了主题语境“人与自我”及“人与社会”之下的文化和育人价值,以及很多可供学生深层挖掘并引发学生思考的信息。

    (一)激活背景知识

    上课伊始,教师通过展示中国经典文学作品的图片让学生回顾已知,激活相关的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吸引学生认知和情感的投入。随后,教师播放一段有关Charles Dickens的视频片段,其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内容对其本人和他的代表作有了一定的了解,以此导入主题。随后教师引导学生谈论以下问题:What is your favorite literature? Among all the classical heroes in literature, who is your favorite one? And why?

    [设计意图] 该活动促使学生根据图片和视频对语篇的主题进行合理预测,同时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了解作者和作品的背景信息,激活了语言图式,形成了关于文学方面的一个小语义场,为后续的阅读和语言表达奠定基础。

    (二)获取文本内容

    获取文本内容是英语阅读课堂活动的基础,对学生探究语篇内涵,建构主题意义具有重要作用。在学生阅读小说之前,教师可引导学生阅读语篇导语部分,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也可以让其明确什么是经典文学及阅读经典文学的意义,进而增进学生后续阅读投入水平,促进其对阅读内容的深入领悟。因此,教师让学生阅读语篇的前两段,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What is classic literature? What is the authors opinion about reading literature? Do you agree with the author? Why?

    [设计意图] 学生对阅读文学经典的意义理解可以提升他们的阅读动机。文章的前两段向学生介绍了阅读文学经典的意义,即Classics are the antiques of the literary world.They are the examples of great writing and wisdom.And one of the greatest writers is Charles Dickens.同时,学生就“文学经典就是伟大的智慧”这一观点展开讨论的过程,既发展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又促进他们更加深入领悟了阅读经典文学的意义。

    (三)梳理小说主线

    课文对小说的介绍过于简单,虽在文末点明主题,但未让学生有深刻的领悟。如果学生对小说情节了解甚少,势必会影响课堂活动的效果。因此,笔者在阅读活动过程中为学生补充了小说部分重要章节,让学生了解情节梗概。同时,要求学生记录阅读过程中的种种问题,以便在课堂上进行分析与讨论。师生一起梳理并提炼小说的核心要素——人物(character)、背景(setting)、象征(symbol)、情节(plot)、主题(theme)等。然后,师生再就核心人物的故事情节,即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等,展开讨论,完成语篇的结构框架(见表1和表2)。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表格帮助学生梳理和获取教材语篇中所提供的基本要素,为后续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奠定基础,同时该活动也帮助学生积累一定的语言表达,提供语言支架,缓解学生后续的写作压力和紧张情绪。

    (四)体悟文学作品的语言

    教师帮助学生深度理解文本内涵,推断隐含意义,如写作意图,同时赏析关键语言。教师可以设计参阅性问题,以创设情境,使学生在深化理解文本内容的过程中内化语言。该活动所涉及的语句出现在语篇第三部分的第三自然段:He has a rigid idea of what it means to be civil and to be a gentleman, and is embarrassed by Joe because he does not fit these.教师引导学生赏析文本语言,激活其思维和想象,加深对故事内涵的理解。通过设问:Why did Pip have a rigid idea of what it means to be civil and to be a gentleman? How do you understand the word “rigid”? And when Joe came to see him, why did he feel embarrassed? 引导学生结合故事内容讨论其深层含义,让学生感受fancy education and money是如何改变一个人的思想和行为的。

    [设计意图]文学作品不仅语言优美,而且蕴涵丰富、深刻的内涵,遣词造句都有特别用意。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推断作品中人物或作者的意图,并表达自己的观点,进行鉴赏,甚至创作[7]。学生要理解文中rigid(僵硬的、固化的)的含义则需要学生基于隐含信息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逐渐领悟到该词体现了Pip进入上流社会后更爱慕虚荣,且扭曲地理解a real gentleman的含义,甚至看不起比自己地位低下的朋友,这无疑是金钱给他带来的思想上的转变。

    (五)分析作品核心人物

    人物形象的核心是人物的思想性格,人物描写的角度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正面描写,又叫直接描写,就是直接描绘、刻画人物,主要包括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细节等描写。侧面描写也叫间接描写,通过描写对象周围的人或物来衬托,使人物更形象、更鲜明[8]。在提供的补充材料中有对核心人物pip的大量语言、动作和心理的描写,教师通过提出相关问题,引导学生品读具体人物。教师提出的问题如下:How did the author present the main character at the beginning? What kind of person do you think he is ?

    [设计意图]参阅性问题的设计有助于提升學生的思维水平,挖掘人物性格特征,领悟主题意义。针对主要人物Pip的分析,学生的答案呈现三种层次且逐步深刻:第一层次,Pip只是一个爱慕虚荣的人;第二层次,虽然他因虚荣而一度迷失,但最终恍然大悟,明白了亲情和友情的可贵;第三层次,该篇小说是作者晚期的作品,这一时期社会黑暗,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正是对当时社会弊端的反映和对人情世态的写照,体现了作者批判现实主义的写作风格。由此可见,学生对该篇小说主题的领悟逐层递进,由浅入深。

    (六)评价文学作品,挖掘主题意义

    阅读文学作品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从文学作品的角度,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是指学生从作者的视域思考作品的故事和情节,对文本内容进行分析、推理、质疑、评论、解释等,从而提出个人的观点和想法。评价文学作品能够让学生深刻理解文学作品的意境和韵味,领悟其深刻的主题意义。该篇小说的中文标题被译《远大前程》,但主人公在拥有了金钱与教育之后并未获得美好的前程,所以教师提出以下问题:Did Pip have a successful future after receiving a higher education? Why? What does it really mean to be a gentleman? If you were Pip, what would do after getting such a large fortune from a stranger? 让学生分组讨论。

    [设计意图]以上问题均是开放的、富有挑战性的、没有唯一答案的问题,能够促进学生多层次、多角度的思考问题,最大限度地启发学生的思维。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深刻领悟到真正意义上的绅士不是拥有金钱和华而不实的教育,而是应该拥有一颗同情之心、爱他人之心和一颗善意之心。在这一活动中,学生不仅内化了所学语言,并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而且还在情感和价值观方面得到提升,进而更好領悟文本主题意义。

    (七)读后迁移创新

    对于故事性较强的文学作品,可以通过读后续写活动实现读写技能之间的协同效应,反刍其原文的内容和语言。课文的最后的三个问题:Does Joe forgive Pip? Does Pip get the girl of his dreams? Will Pip ever find out the identity of the person who gave him the money? 给学生的续写活动留有充足的空间。教师让学生依据对作品的理解,完成读后续写的活动。

    [设计意图]王初明认为读后续写具有三项促学优势,即激发学生表达动机、凸显语境作用和借力互动促学,产生拉平效应[9]。续写是对输入性信息的再创造,充分体现了从读到写的延伸和拓展,有效实现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的迁移。

    教学活动的高质量设计是落实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提升教学效果、实现学科育人的重要举措。以活动为中心的高中英语文学阅读教学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有助于学生开拓视野,丰富知识和增长见识。与此同时,学生在教师创设的基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迁移问题的一系列具有目标性、层次性、实践性特点的活动中,发展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和学习能力,实现深度学习,促进英语学科素养的形成。

    [参 考 文 献]

    [1]王蔷.核心素养背景下英语阅读教学:问题、原则、目标与路径[J].英语学习(教师版),2017(2):19-23.

    [2]田慧生.关于活动教学几个理论问题的认识[J].教育研究,1998(4):46-52.

    [3]高洪德.英语学习活动观的理念与实践探讨[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8(4):1-6.

    [4]王玉林.综合训练,均衡发展——英语课堂教学基本模式探析与重构[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2(6):11-18.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13.

    [6]魏玉平,余小卫,魏之宁.例谈高中英语课外阅读之英美散文的导读视角[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7(12):31-35.

    [7]黄远振,黄睿.中学英语文学体验阅读:理念与策略[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2(6):10-13.

    [8]消欣.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立体刻画[J].课外语文,2003(1):96.

    [9]王初明.读后续写何以有效促学[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5(5):753-762.

    (责任编辑:武 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