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男子跳马优秀运动员两跳动作组合的特征

    赵元吉

    

    摘 要:运用文献资料、录像资料等,梳理当今世界男子跳马运动员的动作选择趋向及变化规律,对男子跳马优秀运动员两跳动作组合特征进行研究,结果发现:(1)2013版FIG国际体操评分规则对于跳马项目的调整较大,动作价值普遍贬值1.0分,在此基础上对踺子上板类动作进行升值,意在倡导此类动作的发展;(2)国外运动员善于采用“前手翻”接“空翻两周”动作,我国运动员倾向于采用“多度转体”类动作,踺子上板类动作的使用频率较低;(3)“前手翻类”与“侧手翻类”组合仍为当今世界优秀运动员的首选,两次世锦赛运动员共使用了3种动作组合形式,空翻类动作的使用比重依然较高,3次大赛两跳难度价值组合共出现8种形式,拥有绝对难度价值组合仍是夺冠的基础;(4)不断提高落地稳定性的同时,结合运动员特点开发新难度动作,尤其是6.0以上难度动作,采用最佳“两跳组合”方式是提高我国运动员跳马竞争力的关键。

    关 键 词:竞赛与训练;男子跳马;世界优秀男子跳马运动员;两跳动作组合

    中图分类号:G83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5)05-0129-04

    Abstract: By means of literature and video analysis, the author sorted out the trend of selection and the pattern of change of movements performed by world excellent horse vaulting male athletes, studi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mbinations of two horse vaulting movements performed by excellent horse vaulting male athletes, and revealed the following findings: 1) in the 2013 edition of FIG International Gymnastics Scoring Rules, big adjustments were made to the vaulting horse event, movement values were depreciated by 1.0 point universally, on such a basis, movements in the Arabic spring board category were appreciated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such movements; 2) foreign athletes are good at using the movement of “forward handspring” followed by “double somersault”, while Chinese athletes tend to use movements in the “multi-degree turn” category, rarely use movements in the Arabic spring board category; 3) the combination of a movement in the “forward handspring” category with a movement in the “sideward handspring” category is still the first choice of world excellent athletes today; 3 movement combinations were used by athletes in two World Gymnastics Championships; the percentage of movements in the somersault category used is still high; totally 8 combinations of two vaulting difficulty value movements appeared in 3 major games; having an absolute difficulty value combination is still the foundation for becoming a champion; 4) developing new difficulty movements according to athlete characteristics, especially movements with a difficulty value of 6.0 or higher, and using the optimal “combination of two vaulting movements”, while constantly improving landing stability, are the keys to increase the horse vaulting competition power of Chinese athletes.

    Key words: competition and training;mens vaulting horse;world excellent horse vaulting male athlete;combination of two vaulting movements

    男子跳马曾是中国奥运优势项目,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一度涌现出多位优秀跳马选手。雅典奥运会之后,罗马尼阿的德拉古莱斯库、波兰的布拉尼克以及韩国梁鹤善等一批优秀运动员一直占据着男子跳马的“统治地位”,他们凭借高难动作组合、较高的完成质量,屡次获得优异成绩[1]。我国男子跳马项目开始陷入低迷,尤其是2004年至今没有运动员闯入世界顶级赛事的决赛。为此,本研究以2013—2016奥运周期举行的第44、45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和中国第12届全运会跳马决赛的资料,以2013年国际体操联合会颁布的体操评分规则的变化为依据,在遵循跳马项目制胜规律的基础上,对当今世界男子跳马比赛的特点进行分析,探索当今世界男子跳马比赛两跳动作组合特征及趋向,分析我国男子跳马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以期为我国男子跳马竞技水平的提升提供参考。

    本研究以第44、45届世界体操锦标赛(以下简称“世锦赛”)及我国第12届全运会男子跳马单项决赛阶段前8名(共计24名)运动员,在比赛中完成的两次试跳动作(共计48跳)为研究对象。运用录像观察(详细观看第44、45届世锦赛及我国第12届全运会跳马比赛的录像)、文献(以2009年和2013年FIG(国际体操联合会)男子竞技体操评分规则的变化为依据)对各种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

    1 2013版国际体操评分规则中男子跳马项目评分的变化

    国际体操评分规则对竞技体操技术的发展起着导向和制约的作用,FIG通过评分规则的调控,引导运动员和教练员编排动作和准备比赛的方向,是处理赛事纷争、解决矛盾的依据。体操规则反映了体操技术发展的趋势和人们对体操技术发展的愿望[2]。每次规则的变化,都会牵动着体操技术的发展。

    2013年新规则对于跳马、自由体操、吊环和双杠的难度价值分进行不同程度的降低。跳马项目单个动作的难度赋值的降幅最大,总体难度价值贬值1.0分,此举意在解决多年来男子6个单项D分不平衡的现象,平衡男子体操各项目在全能和团体比赛中的分值比重[3]。但也有部分动作得到了一定的升值,如“前手翻前屈2周转体180°”增值0.2分,“侧手翻后团2周360°旋”增值0.2分。2013年新规则对于原规则中长期处于“无人问津”状态的“直接跳”组别的7个动作进行了删除,重新整合了前手翻类动作,将踺子上板类动作按第一腾空转体度数重新进行了组别划分,同时明确了“踺子上板转体180°动作比类似的向前跳的动作的难度价值高0.2分(原为0.1分)”以及“踺子上板转体360°动作比类似的楚卡哈拉动作的难度价值高0.4分(原0.2分)”的规定[3]。此举意在鼓励踺子上板类动作的发展。

    2 运动员跳马比赛动作的分布特征

    依据现代跳马动作的结构、技术特点及技术发展规律,可将跳马上板动作结构划分为前手翻、侧手翻和踺子上板三种类型[4]。对运动员所采用动作类型的统计显示,运动员上板动作的类型呈不均衡分布的特征。第44、45届世锦赛运动员多采用前手翻类、侧手翻类动作,比例分别为37.6%和46.9%,另有少数运动员采用踺子上板类动作。在我国第12届全运会跳马单项决赛中,前两类动作使用比例更高,分别为43.8%和50%,仅1位运动员采用了踺子上板类动作。

    虽然2013版规则意在鼓励运动员更多地采用“踺子上板类”动作,以达到跳马比赛动作类型的均衡,但短期内不会有大的改观,“踺子上板类”动作依旧呈现“少人问津”的局面,前手翻类和侧手翻类动作依旧是目前国内外运动员首选的动作。

    1)前手翻类:前手翻及雅马西塔(即山下)类型动作。

    前手翻及雅马西塔(简称“前手翻类动作”)类型动作包括前手翻及在其基础上发展的多度转体动作或多周空翻动作或空翻复合转体动作等。统计显示,3次大赛跳马决赛共出现6组前手翻类动作,可归纳为两类动作组合:第1类为“前手翻”接“空翻两周”组合;第2类为“前手翻”接“多度转体”组合。国外运动员8人次采用第1类动作组合,我国运动员两类动作组合的选择较为均衡,比例为3︰4。

    2)侧手翻类:第一腾空加转体90°或180°(楚卡哈拉或卡萨马楚)。

    第一腾空加转体90°或180°(简称“侧手翻类动作”)类型动作包括侧手翻及在其基础上发展的多周空翻动作或多度转体动作或空翻复合转体动作等。第44、45届世锦赛运动员对于侧手翻类动作的选择表现出普遍求稳的特征,所选动作难度较低。比赛中共出现15个侧手翻类动作,其中5人次选用了难度价值为5.6的“直体卡萨马楚转体540°”动作,另外有4人次选择了使用难度价值为6.0的“屈体后空翻两周”动作和“直体卡萨马楚转体720°”动作。

    我国运动员对于侧手翻类动作的选择更倾向于多度转体类动作,未出现多周空翻类动作,且8名运动员中7人采用“直体卡萨马楚转体720°”动作,1人使用“直体卡萨马楚转体540°”动作。从比赛实况可以发现,我国运动员在使用此类动作时还存在着第2腾空普遍较低、空中身体控制较差、空中转体度数不足、落地稳定性较差等诸多问题。

    3)踺子上板类。2013版规则将踺子上板类动作进行了重新分组。原有的组别动作被划分为“踺子上板第2腾空向后类型动作”、“踺子上板第1腾空转体180°、第2腾空向前类型动作”及“踺子上板第1腾空转体270°或360°第2腾空向后类型动作”3类[5]。研究数据显示,全运会仅有1名运动员选择“踺子后手翻”动作,两届世锦赛也仅出现了5人次4类踺子上板类动作,国内外运动员,特别是我国运动员对该类动作的使用还相对较少,新规则对于踺子上板类动作的导向性作用尚未在最近几次的大赛中显现。

    踺子上板类动作的突出优势在于,与其它动作二次组合,可以在不增加第2腾空转体度数的情况下创造新难度动作,以提高动作的难度价值,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考虑到尤尔琴科动作与卡萨马楚及前手翻接前空翻动作难度价值基本相同,将踺子后手翻动作与前手翻类动作和侧手翻类动作进行转换,对于提升动作难度价值及开发新难度的意义不大。因此,可将踺子上板转体180°和转体360°前手翻两类动作与发展较为成熟的前手翻类及侧手翻类动作进行合理嫁接,在不增加第2腾空转体难度的情况下,可获取额外0.2~0.4的难度增值。如“李小鹏跳”(难度价值6.2分)就是由“踺子转体180°”动作与“前手翻接直体前空翻转体900°”动作(难度价值6.0分)进行的二次结合。又如,“谢尔博转体720°”(难度价值5.6分)亦是通过“踺子转体360°”动作与“楚卡哈拉转体720°”动作(难度价值5.2分)来进行的二次结合。

    3 运动员跳马“两跳”动作的组合特征

    2013版规则对跳马项目5个动作组别进行重新划分和编组,取消直接跳动作组别,保留原规则中的第Ⅱ、第Ⅲ组别动作,重新整合踺子上板类动作。此举意在鼓励运动员多元使用各组别动作,以期使沉寂多年的“踺子上板类”动作与“前手翻类”及“侧手翻类”动作并行发展的良性局面。

    1)组别组合特征。

    关于组别组合形式,统计发现,男子跳马5个动作组别进行任意两两组合,最多可产生10种组合形式(Ⅰ与Ⅴ、Ⅰ与Ⅳ、Ⅰ与Ⅲ、Ⅰ与Ⅱ、Ⅱ与Ⅲ、Ⅱ与Ⅳ、Ⅱ与Ⅴ、Ⅲ与Ⅳ、Ⅲ与Ⅴ、Ⅳ与Ⅴ)。但因规则要求“第2腾空动作必须使用不同方向空翻动作,即向前的空翻动作或者向后的空翻动作”[5-7]的限制,使同方向的两个动作组别不可进行组合。国内外3次大赛共出现4种组合形式。分别为“前手翻类”组合“侧手翻类”、“前手翻类”组合“踺子后手翻类”、“侧手翻类”组合“踺子后手翻类”、“侧手翻类”组合“踺子转体180°类”。前手翻类与侧手翻类动作因其发展较好及可选难度动作数量较多而倍受运动员青睐。踺子转体类动作虽拥有0.1~0.2分的升值优势,但因为该类动作所含动作环节较多以及容易导致失误,使得众多运动员望而生畏,少有人问津。

    关于组别组合数量,在4种组合方式中,使用“前手翻类”组合“侧手翻类”形式的运动员占绝大多数,第45届世锦赛和中国第12届全运会均达到7人次,比例为87.5%,而3次大赛获得冠军者均是采用此种组合形式。此外,国内外3次大赛共有3人次使用“前手翻类”组合“踺子后手翻类”的两跳组合形式,仅有1名运动员选择使用“侧手翻类”组合“踺子后手翻类”动作。从3次比赛动作组别组合数量可以看出,“前手翻类”组合“侧手翻类”的两跳组合方式,仍为当今世界优秀运动员的首选,在短时间内将不会发生较大变化[8]。

    2)动作组合特征。

    在动作组合形式方面,空翻类动作是指在以横轴为界面进行的横向翻转1周以上,加或不加转体,如“旋”空翻类和“直体托马斯”等。转体类动作是指在以横轴翻转1周的基础上,复合多度纵轴转体而成的动作形式[4]。从以空翻和转体类动作为分析视角的跳马两跳动作组合来看,国外两次大赛运动员均使用了3种两跳动作组合形式,我国运动员则无人采用“空翻”与“空翻”组合形式。

    动作组合数量方面,第44、45届世锦赛均有3人次使用“转体+转体”动作组合形式,第12届全运会我国运动员更倾向于使用该类组合。在“空翻+转体”组合的选择上,国内外运动员无大的差异。从“空翻+空翻”类动作组合的使用数量来看,国外运动员有5人次选用了此类动作组合,我国的运动员则无人问津。众多研究表明,空翻类动作在落地稳定性方面较易控制,且空翻类动作在可使用数量和新难度价值开发等方面都优于转体类动作,因此,从这一方面来讲,可以预见,在未来的大赛中选用空翻类动作的运动员将会越来越多。

    3)难度价值组合特征。

    2013年新规则对于跳马、自由体操、吊环和双杠的难度价值进行了不同程度的降低,跳马项目动作难度价值降幅最大,整体降值1.0分,此举意在打破多年来男子6个单项D分不平衡的现象,权衡男子体操各项目在全能和团体比赛中的分值比重。

    (1)难度价值组合形式。跳马项目拥有“难度制胜”和“一锤定音”的特点,运动员两跳动作难度价值是其实力与能力的体现。难度价值是衡量运动员实力的重要标志,选择合理的难度价值组合是运动员制胜比赛的重要保障。表1显示,2013-2016奥运周期3次大赛运动员所采用的难度价值组合形式多达8种。其中第45届世锦赛出现了难度价值较高的多种组合,6.4+6.4高难组合多达2人。第44届世锦赛中难度价值组合则为5种,但难度价值较低。

    (2)难度价值组合数量。表1统计显示,第45届世锦赛运动员两跳难度价值组合以“6.0+6.0”居多,达到4人次,使用“6.4+6.4”的当今最高难度价值组合的人数也达到2人次。而第44届世锦赛两跳难度价值组合以“6.0+5.6”和“6.0+6.0”为主,比赛结果以韩国运动员梁鹤善凭借最高难度价值“6.4+6.0”的两跳组合毫无悬念摘得桂冠。数据统计和赛事结果表明,里约奥运周期,男子跳马比赛中拥有两跳组合难度价值优势依然是夺冠的基础。我国运动员最高难度价值组合为6.0+6.0,缺乏6.0以上超高难度价值,从跳马项目比赛的特征和制胜因素来讲,在国际赛场上尚不具备争金夺银的实力。

    4 结论

    1)2013年FIG国际体操评分规则对于跳马项目调整较大。跳马动作的难度赋值整体贬值1.0分,对部分难度较低的动作进行删减,对动作组别进行重组和细化了规范性要求,在此基础上对踺子上板类动作进行了0.1~0.2分不等的价值升值,此举意在倡导此类动作的发展,以达到各组别动作协调发展,百花齐放。

    2)动作分布方面:(1)国外运动员对于侧手翻类动作倾向于选择多周空翻类动作,对多度转体度数较高的动作较少使用,我国运动员集中于使用多度转体类动作;(2)前手翻类动作的选择,国外运动员多为“空翻两周”动作,我国运动员对于此类动作的选择较为均衡;(3)国内外运动员对于踺子上板类动作的使用率仍然较低,但踺子上板类动作具有便于与其它动作二次组合的特点,且是规则导向,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3)国内外3次大赛共出现4种动作组别组合形式,“前手翻类”与“侧手翻类”组合的两跳动作组别组合形式,仍为目前的主流组合形式,在短时间内应该不会发生较大变化;两次世锦赛共出现3种动作组合形式,国外运动员选择较为均衡,我国运动员多选择“转体+转体”组合,“空翻+空翻”组合则无人问津;3次大赛运动员两跳难度价值组合共出现8种形式,我国运动员最高难度价值组合为6.0+6.0,难度价值偏低,缺少竞争力。

    4)拥有绝对难度价值组合仍是夺冠的基础。在不断提高我国运动员完成质量的同时,根据运动员的自身条件注重开发新难度动作,尤其是6.0以上难度动作,进而探索最佳两跳组合方式,是提高我国男子跳马竞争实力的路径之一。

    参考文献:

    [1] 刘林生. 第40届世界体操锦标赛男子跳马比赛技术的研究[J]. 辽宁体育科技,2008,30(1):52-53.

    [2] 王厚雷. 竞技体操评分规则的演变对体操技术发展的影响[D]. 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7:26.

    [3] 张涵劲,曲鲁平. 2013国际男子竞技体操评分规则变化特点与成套动作编排价值取向[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3,28(3):261-267.

    [4] 俞继英,张健. 竞技体操高级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36.

    [5] 国际体操联合会. 男子竞技体操评分规则(2013-2016年)[S]. 国际体操联合会,2013.

    [6] 刘炼. 体育院校大众艺术体操教学课程的改革——从社会需求的角度[J]. 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4,30(6):90-92.

    [7] 郭秀文,郭蕾. 从2013年版国际评分规则看艺术体操的发展动向[J]. 体育学刊,2014,21(2):125-128.

    [8] 祝文钢,周曰智. 当今世界男子竞技体操动作的发展态势[J]. 体育学刊,2015,22(1):109-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