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娄烨电影中的青春与时代感塑造

    张海城

    纵观中国的电影史,娄烨的叙事电影具有“横”与“纵”的比较意义。国产电影在第五和第六代导演的奋斗中获得了国际影坛的竞技入场券。娄烨作为第六代导演的代表,虽然始终与高票房无缘,但他特立独行的风格以及多次荣获国际大奖的事实反应出他对电影叙事的执着探索态度。[1][2][3]与国内外其他影人相比,婁烨对电影叙事的探索一直处在待完成状态,他具有超前的电影创作意识。第六代导演的存在是中国发展的时代证据,他们接受的知识教育、生活成长的环境与上一代存在着很大差距,其电影中所描绘的世界也与前代大不相同。第六代导演的作品作为中国电影史中的一部分,它们的“不同”为国产电影的发展提供了新的阐述与展现路径。所以,娄烨对叙事电影的探索清楚地说明了国产电影正变得越来越多元化且充满活力。[4][5]

    对于“第六代”命名,普遍认为“第六代”是一个因文化的姿态、创作风格的相对一致,使其在 90 年代成为一个带有“先锋性、前卫性、青春性”的创作群体。田永刚在《第六代导演的生存与前路》中认为:60年代与70年代出生的导演被电影界称为第六代导演,且于80-90 年代之间在北京电影学院或中央戏剧学院接受教育,在 90 年代左右出现在人们视野并被认知的电影人。[6][7]而更多的学者对“第六代”导演这个群落的称呼提出质疑,他们认为第六代的整体特征并不符合其代际的命名。目前一致公认的观点是:他们是由两个彼此不相关却又有一定联系的创作群体组成:一个是由北京电影学院 85-87 级部分毕业生组成的创作群体;另一群体是一批毕业于戏剧学院或艺术学院的青年艺术家与青年电视工作者。[9][10]

    一、 娄烨的人物评价

    娄烨的影片一般都给人一种“迷幻”的感觉,在无限的遐想中夹杂着现实的烙印,这是一种思想上另类的感觉,但演员刘烨对其充满质疑并反驳道:“我不同意这种说法,他是一个很深沉的人,他的脑子里总是充满想法,如果可以用一个形容词来形容他,我觉得不俗这个词最为贴切。”刘烨曾经连续3次强调了娄烨的不俗,“他是一个绝对不重复的人,不,更确切的说是导演,他的每一部影片都不会有从前的影子。”刘烨很直白的说过,虽然我身为主演,但是他并没有看过《紫蝴蝶》,但娄烨的影片总是可以让他有深刻的记忆,“它能给观者带来无限的想象与憧憬,然而不管影片想表达的主题是什么,它总会让你感受到你的所有想像都是可以成立的”。[11]

    娄烨所选取的题材多数为现实的题材,他追求可以生存还原的影片,所以自觉的扬弃一些民族以及个人的神话,完美挣脱历史文化的约束,将人从众多符号中解放出来,暴露出生命最真实的状态,他的影片从主题、人物、内容包括一些摇滚表现都和这一时期第六代的影片十分相似。

    “他为人非常深沉,想法总是充满在他的脑子里,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他,不俗最为合适”。[12]娄烨是一个绝对不重复的人,他的每一部影片都是全新的题材,不会重复从前的影子。他的作品可以给众多观者带来无限的憧憬和想象。一直以来观众和众多影评人对娄烨都比较关注,作为第六代导演的代表人物,他近年来作品不多,但都构成了热门话题。与许多力求浮出水面,进入主流,获得更多电影观众的新生代导演不同,娄烨似乎仍然是一位沉浸于自己的世界、与俗世保持距离的隐者。与频频出现在主流媒体上的贾樟柯等青年导演相比,娄烨显得格外低调;应该说娄烨所坚持的是作者导演路线,他痴迷于对电影视听语言的创新尝试,在影像风格上保持了自己的执着探索;娄烨电影中的人物好像也都是非常失落的,他们总是缺乏安全感,人物好像很近,但是心灵却很远,具有存在主义色彩。电影中人物在生命的存在中遭受孤独、承受孤独,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反应了萨特“存在先于本质”的命题。“如果说以前对娄烨电影,人们更多的是一种直觉的感悟与欣赏的话,那么最近看了他引起巨大争议的电影《颐和园》,似乎真正接近了他。”[13][14]

    二、 无所归依的青春解读

    从《周末情人》《危情少女》《苏州河》《紫蝴蝶》中,不难发现娄烨是一个痴迷于时间的导演,其电影喜欢在较大跨度的时间范围内展开故事;而《紫蝴蝶》和《颐和园》在空间运用上,也跨度颇大。在时空关系的组合中,他试图探索、展现作为个体的人的漂泊之旅。在一个复合的时空关系中,在存在反差的人物生命状态中,表达自己对生命的体验。[15]

    娄烨电影表述体系中的主人公都是18-30岁左右的年轻人,而且这种青春不是阳光明媚的青春,而是充满了迷惑与沉重的青春,是无所依靠的青春,青春命题构成了娄烨拍摄电影的表述主题之一,亦是认识娄烨艺术电影的重要桥梁。

    在他的电影处女作《周末情人》中,这种无所归依的青春有着鲜明的呈现。影片拍摄采取了回忆模式,在过去与现在的时空关系构造中,阐述了主角的迷茫、冲动、激情与暴力的青春时期,人物的情感基调是冲动且充满迷茫的,他们在摇滚、斗殴,感情纠葛中,最后酿成了一场悲剧。多年之后,当主人公们回忆往事的时候,留下的只有无奈和叹息。对比而言,电影《苏州河》更是如此,影片采用旁白的形式,讲述了一段“我”听到的、并用摄影机加以修饰之后呈现的都市爱情悲剧;影片中关于主人公的生活,无论是快递员马达,还是两位女性的角色——美美与牡丹,还有那条很不干净的苏州河,无论是景色还是人物,完全与以往描述上海的电影的那般漂亮摩登完全不同。影片主人公在爱、欺骗、秘密与谎言中穿行;快递员马达是一个迷失了方向的人,好像一具行尸走肉,他没有热情的青春,缺乏理想;直到牡丹唤醒了他,但是他最后找到牡丹了吗?似乎一切还都是解不开的谜。

    《紫蝴蝶》中的青春更具存在主义色彩,依玲、伊丹英彦、丁慧和司徒都身不由己地被卷入了一场战争的漩涡,战争改变了他们的命运,丁慧在哥哥被日本人杀害之后来到上海,参加了抗日的地下组织,并与身边的谢明产生了感情。也许可以说丁慧找到了自己为之奋斗的事业,她的青春是具有方向的,可是最后娄烨却用丁慧和谢明那句“可是,我们为什么要战斗?”,让观众对丁慧理解的可靠性进行了质疑甚至颠覆与消解——青春依旧无所归依。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娄烨上述电影的青春表述,那就是:他电影中的青春几乎都是缺乏明确方向的,无所归依的青春。

    三、 娄烨电影的表现时代解读

    (一)尴尬失语的第六代

    娄烨进入影坛之时,正逢中国电影的市场化转向,所以他毕业之后很长时间没有影片拍摄工作,他似乎被中国主流的电影边缘化了,娄烨本人切身体会到了青春的无序。

    在《我的摄影机不撒谎》的拍摄中,娄烨曾谈到了当时的处境:“毕业后的好长一段时间似乎大家都没什么事儿可干,都在闲着,除了每天喝酒吃饭和聊天,平时也老不碰面。只有一阵子,在每个周四的下午,大家会结伴去科影一起看电影。在那个时候,我们这些85班的还没拍过电影的导演、美术、摄影们,已经在这个社会上混了很长时间了。就好像所有的那些历史上的‘青年电影导演一样,当时的我们事实上并不太清楚自己想要拍一些什么样的电影,只是觉得电影应该不是当时的那样,可能因为我们这‘一拨人只是相信我们自己眼中看到的‘世界”。[16]娄烨在之后的电影艺术创作中,将面对社会变革的那种青春的失落与无助通过自己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来加以呈现,所以,在一定的程度上展示了年轻人无所归依的影像效果。

    (二)青春,成长,失落的80年代

    如果说娄烨因无片可拍造成青春的失落感是其影片中无所归依的青春的外在因素的话,那么,人们不禁要问:娄烨为什么在这么多年里,对无所归依的青春依旧热衷,无法释怀?事实上,有人曾对他提出质疑,认为他的电影是故弄玄虚,本来作为导演,光鲜无比,有名有利,上述行为只是为赋新词强说愁;更有人指出,娄烨为什么就不能心平气和讲述一个充满热情的故事,他的电影为什么不能屈尊更为接近大众的口味,为什么将一个原本极具票房潜力的《紫蝴蝶》,拍成了一个具有探索性的、让人困惑不已的文本?

    或许,提出上述问题与质疑的人,都没有真正地理解娄烨。按照作者导演研究的思路,对一位作者导演的研究应该探求他的成长过程,然后在细致的分析中梳理、分析作者电影表述之终极成因。那么,要理解娄烨,除了他的个人性格因素之外,其所成长的时代绝对是一个不能忽视的关键因素。

    按照常规,娄烨应属第六代导演。第六代导演大体上毕业于20世纪80年代末,娄烨是1989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的。应该说整个80年代是第六代导演人生成长最为关键的时期。80年代是中国思想最活跃的一段时光,中国经历了改革开放,西方思想大量涌入。第六代导演早期电影,大多反应的是20世界90年代早期都市青年的生活,较少涉及80年代的生活。但娄烨比较例外,他的处女作《周末情人》主要讲的就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上海青年的生活。加上自编自导的这部《颐和园》,在娄烨为数不多的电影中,20世界80年代似乎成了他注重表现的时段。[17]

    结语

    娄烨注定是中国电影史上的一个特殊且独立的电影人,为了演绎出完美表达自己想法的作品,他往往会独立制作并花费大量心思;其所拍摄的大量影片是第六代导演作品迈向成熟的显著标志。

    参考文献:

    [1][2][4]赵一凡.从胡塞尔到德里达——西方文论讲稿[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26,16,20.

    [3]南帆.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批评99个词[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7:224-131.

    [5]朱刚.二十世纪西方文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65.

    [6]文刀.尴尬“第六代”[J].中國文艺家,2003(10).

    [7]田永刚,贾新刚.第六代导演的生存与前路[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4).

    [8]李正光.“以丑为美”:第六代导演的审美观[D].中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6.

    [9]郑洞天.“第六代”电影的文化意义[J].电影艺术,2003(01).

    [10]王先云.王小帅电影论[J].韶关学院学报,2007(05).

    [11]吴莉.小人物的“史诗”:贾樟柯电影的叙事艺术研究[D].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7(05).

    [12](美)珍妮特·玛斯琳;乐涛译.纽约时报:平静的绝望,然后是决心,决心,http://ent.sina.com.cn/m/2007-04-24/1124

     1531033.html,2007-04-24.

    [13](美)安德鲁·哈格曼.流动的意识:《苏州河》的跨国界故事片叙述模式[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1).

    [14]Rupert Read,Paul Clark.Reinventing China:A Generation and Its Film[M],Hongkong: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kong,2005.

    [15]Robert Stam etc.A Companion to Literature and Film[M].Beijing:Peking University Press,2005.

    [16][17]赵一凡.从胡塞尔到德里达——西方文论讲稿[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