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新媒体思维提升地方电台新闻采编效能

    李文文

    【摘 要】在媒体融合的背景下,地方广播电台的新闻采编人员需要清晰认知新环境下各种媒体形式之间的相互协作关系,在实际应用中强化自身的新媒体思维,立足当地,充分发挥传统媒体满足社会共性需求、反映主流价值观内容的优势,将真实性、权威性的特点发挥到极致,积极应对新媒体环境中可能充斥着的信息冗余,与新媒体形成优势互补,在竞争与合作中共同成长。

    【关键词】新媒体 自媒体思维 地方广播电台 新闻采编效力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网络新媒体的发展,传统广播媒体在经历了一段发展低谷后,通过与新媒体的融合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数据显示,我国广播频率数量、节目制作能力和综合覆盖率近年来持续提高,传统广播媒体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不断提升。①

    地方广播电台在应对新媒体的崛起过程中,可以主动学习、借鉴及融合各类新媒体形式、技术及其内容的生产和传播特点,培养“互联网+”思维,立足于区域新闻内容、着力于精耕新闻采编,在内容生产和包装上形成独特优势,在与多样化的新媒体发展中实现合作共赢。

    一、面对网络新媒体,地方广播要有清醒的认识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网络新媒体的定义: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以网络为载体进行信息传播的媒介。新媒体正是立足于互联网将人与人、人与信息互动交流而形成的无界限传播网络,借助数字化技术而产生的多样化的数字媒体形态,形成了各形态特定的运行模式和结构。

    这一定义清晰地表明了新媒体的内容传播是以受众为主体,基于媒体和个人的所见、所闻和观点诉求,借助数字科技以及网络技术,主动参与到新闻和信息的收集、分析和传播的一种途径。简而言之,网络新媒体使信息传播出现下列特性:信源主体多样化、信息内容个性化、信息传播多向化、传播技术数字化、传播效率即时化。

    网络新媒体的高速发展为受众带来了多元、便捷的信息获取渠道,地方广播电台作为“四级办台”体制中的最基层媒体机构,应该立足于自身的优势:1.拥有长期凝集起来的权威性和公正性;2.节目编排时间快捷、灵活;3.作为最基层地方媒体的区域贴近性,在快速展示和挖掘地方性信息上具有明显优势。通过借鉴网络新媒体在信息获取、内容包装和传播方式上的特点,创新地方电台新闻采编工作的渠道、内容及方法,增强自身的竞争力。

    二、 明确定位把握导向,以贴近性赢得受众

    在新媒体平台海量信息的冲击下,听众一方面渴望获取各类信息,另一方面内心也充斥着因信息超载所引发的信息过载焦虑。而作为党和人民喉舌的地方广播电台,在引导社会公众舆论方面有着特定的优势和能力,在信息筛选、报道把关以及议题设置上仍然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选题上,地方广播电台需要明确自身定位,在学习网络新媒体对内容的点击量、转发率等数据指标考核的同时,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以自媒体为主体的网络新媒体传播内容松散、可信度差、缺乏重大事件深度报道的短板。2016年,笔者所在的湖南省湘西自治州龙山县广播电台围绕县委、县政府在政务公开和城市提速升级方面的总体安排,以《政务之窗》栏目为阵地,以党的群众路线和城镇化建设工作为支点,策划了黔张常铁路、龙永高速、企业“营改增”、县城社区网格化管理、美丽乡村等一系列专题报道。通过这些专题报道,将权威性的内容推送给听众,避免听众通过不完整的自媒体信息进行揣摩从而导致误判。通过深度解读和简短精辟的点评,让人们在获取信息的同时形成正确的认知。例如:笔者在“美丽乡村”专题中,通过邀请村中的长者讲解、介绍传统习俗的由来及其存在的独特价值,邀请专业人士完善活动的设计,明确提示参与者在活动中应注意存在的卫生安全问题。节目播出后吸引了众多周边城镇居民参与到该乡村的特色活动中。

    在以个人为主体的自媒體信息传播中,其内容虽然带有以人推己、以己推人的“我”的特性,但小到个人的柴米油盐、衣食住行,大到企业经营发展的各种信息,既是以“个人”为代表的部分人群的诉求,也是政府政策、制度执行在“个人”身上的解读。

    因此,在发挥传统媒体精致化整合宣传内容的过程中,地方广播电台在策划时政新闻报道时,既要以正确的舆论为导向,更要以群众需求为出发点、以群众视角为切入点,将政府的方针政策、制度的报道与民计、民生无缝对接,让政府政策性新闻既具权威性,更具亲民性。

    例如:笔者在采写家乡高速公路项目专题过程中,第一时间获得立项信息后,先策划推出了专题报道,全景式地回顾了高速公路立项过程,访谈了历届政府部门负责人,梳理、提炼众多的项目历史资料,高频率地报道政府关于项目的政策和相应的施工安排。然而这一组事关县城几十万群众福祉的新闻专题推出后,却事与愿违地没有在当地形成阶段性的热点话题。困惑中,微信里的一条高数量点赞的国道沿线居民乔迁庆贺的信息激发了笔者的灵感,将朋友圈中的热点话题与高速公路项目实施的政策报道相结合,让宣传报道内容有故事、有话题、有亲和力。在新闻编辑策划会议上,笔者与一线记者一同筛选、分析各自微信朋友圈中与高速公路项目相关联的热点信息,将政府征地、施工筹备的政策与居民置业、发现新商机等生活信息相关联,结合记者实地采访,最终形成了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系列报道。重新策划后的专题,报道内容立足于“个人”身边的日常生活,故事化的表述更深入人心。

    网络新媒体借助技术的变革,在广阔的世界里找到了“同声相求、同气相求”的通道,他们相互拥趸、彼此取暖,强化着个性和自我。②作为最基层的媒体机构,地方广播电台在发挥新闻的贴近性上具有天然优势,着力挖掘与所在区域受众相关的利益、需求的新闻内容,进行整合,方能与电台听众形成情感上的共鸣,有效实现新闻节目内容传播价值的提升。

    2016年6月,湘西自治州龙山县耶镇发生特大洪水灾害,我们策划了广播专题《24小时坚守》,通过记录一名普通记者:依靠朋友第一时间获取灾情信息、一线报道灾情发展情况、报道结束后艰辛的回“家”之旅、抢救突发状况的家人的过程,将救灾一线的人、事、情融合在一起。整篇广播作品再现了灾难面前普通人物的真实反应。广播节目内容借助微信、微博迅速传遍整个县城,让大家在第一时间切身体会到了救灾工作中每位参与人员所付出的努力。这次专题报道的策划成功,首先是抓住了报道中人的关键因素。通过记者“寻求帮助、一呼百应”的经历,生动刻画了一个普通人强烈的求生欲望和对平安度汛的渴望,与听众形成情感共鸣,让自发的传播过程油然生发。

    三、 在创新采编思维上的进一步思考

    在网络新媒体内容中有一种新的认知叫做“头部内容”③,它一方面内容具有可读性,另一方面是占据了推送的首要位置,可以获得绝对多数的点击和阅读量。传统媒体必须要学习新媒体的操作方法,把当地受众最需要、最受关注的节目内容优先推送到最显眼的地方。

    做精做深,并依据搜索引擎的原理给节目内容贴上合适的关键词和对应的分类标签,让受众在有需求的时候能够搜索获取。在新媒体环境下,广播节目内容的生产,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形成长板,力所能及地开发使用博客、微博、微信公众号或在其他音频、视频平台开通账号,与新媒体结合,拓展更多的传播渠道。其次,以个人为主体的新媒体作为一种人与人之间相互联系的社交平台,其行文上包括标题、文章结构、内容构成都有自身的特性。我们在现有稿件的基础上,依据不同新媒体形态的阅读特点,调整标题以直接展示核心内容、揭示作者的立场或者制造悬念,在最短的时间内“抓”住受众的眼球并吸引阅读。内容要以模块化呈现,将一篇深度报道分解成相对独立的信息或观点模块,满足碎片化阅读的特点。尤其要重视对内容评论的关注,在这个人人可表达观点的生态环境中,借助内容评论可以分析出我们是否真正理解平台和受众、我们的采写角度是否合适,应该还可以补充哪些受众期望了解的信息,从需求角度找到自我完善的机会。

    四、结语

    在网络新媒体蓬勃发展的今天,作为地方广播电台,在我们的新聞采编过程中,必须要坚守作为党和群众喉舌的职业使命,坚持新闻真实性,充分发挥新闻贴近性的特点,敞开心扉去拥抱自媒体,培养新媒体思维,借助新媒体和社交媒体的传播形态,及其内容个性化、传播即时化、互动性强等特点,打造有观点、有故事的新闻,与新媒体共同迎接数字化时代的挑战和机遇。

    注释

    1. 张常珊 :《中国广播发展现状观察与前瞻思考》,《中国传媒科技》,2014年第5期。

    2. 喻国明:《媒介革命——互联网逻辑下传媒业发展的关键与进路》,人民日报出版社,2015年2月第1版,第5页。

    3.钛媒体:网易财经频道,《马东说只有做头部内容才能赚钱,然而长尾理论并非处处适用》,2016年7月7日,http://money.163.com/16/0707/09/BRC4899T00253B0H.html.

    (作者单位:湖南省湘西自治州龙山县广播电视台)

    (本文编辑:林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