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古今说

    doi=10.3969/j.issn.1001-8794.2014.08.010

    【摘 要】党的十八大报告高屋建瓴地指出,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这一论断,既明确了当代教育的根本使命,又进一步丰富了培养人才的深刻内涵,具有深远的意义。“立德树人”是我国历代教育几乎共同遵循的理念。探究一下“立德树人”的内涵、历史由来及当代含义,很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立德树人;内涵;历史由来;当代含义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794(2014)08-0036-03

    【收稿日期】2014-02-24

    【作者简介】常贵想(1972-),男,山东巨野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中国文化史、地方史、职业教育。

    党的十八大报告高屋建瓴地指出,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这一论断,既明确了当代教育的根本使命,又进一步丰富了培养人才的深刻内涵,具有深远的意义。“立德树人”是我国历代教育几乎共同遵循的理念。探究一下其内涵、历史由来及当代含义,很有现实意义。

    一、“立德树人”的内涵及历史由来

    1.“德”的内涵及历史由来

    “德”是中国传统核心价值观范畴之一,自古以来“德才兼备”往往是对于一个人的最高评价。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培养人的道德品质,视德育为育人工作重中之重。有关“德”的内容及内涵,古代文人贤达多有论述。

    “德”,会意字,从甲骨文来看,从“行”字,表示与行走有关,寓意人在行走时用眼睛直视前望,双脚不偏离道路,直达目标。在西周金文中,又加了一个“心”的象形,表示走路时要用心,时刻要小心,以免走弯路和邪路。从“德”的构型来分析,“德”的本意为顺应自然、社会和人类客观需要去做事,不违背自然规律去发展社会和自己,后来指人们共同生活及行为的准则和规范、品行、品质。

    《尚书》中提到“九德”:“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强而义。”这是做人的最理想标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易经》)把人具有的高尚道德品质与天地自然容纳万物之气相提并论。儒家

    思想最推崇以“德”为核心的西周之礼为道德标准,“厚德载物”历经锤炼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精神遗产。有感于此,清华大学的校训定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提倡把人学习进取之心与大自然之容纳万物之气融为一体。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语的辑书,书中集中阐发了孔子及其弟子关于做人、从政等等方面的主张。此书提及“德”的地方有38处之多,可见对“德”的重视程度。譬如,“德不孤,必有邻。”(《论语·里仁》)意为:无论治国做人,只要不缺乏良好的品德和治国理念,就会有好邻居来相处。说明了良好品德的重要性。“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意为:治国的人如果能用道德教化的手段来推行政令,自己就像是北极星一样,群星自然都环绕在它的周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意思是:用政令来诱导、用刑罚来整顿人民,人民只是暂时地免于犯罪的罪过,却没有廉耻之心;用道德引导人民,用礼制去同化他们,人民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有归服之心。这都说明了道德教化的无上威力。在孔孟的儒家眼里,“德”应包括忠、孝、仁、义、温良、恭敬、谦让等美德,并主张“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礼记·大学》)历经春秋战国时代的百家争鸣,在中华大地逐渐融合成一种民族认同、博大精深的有关“德”的价值观,即谦和好礼、勤俭诚信、见利思义、仁爱孝悌、精忠爱国等,这些美德已成为华夏民族性格的一部分,至今仍渗透在中华民族的骨肉里,世代相传。

    司马迁在《史记》一书中探讨了政治道德,主张治国以教化为主,刑罚为辅,特别是君主要以身作则,以德化民。他通过秦皇、汉武的统治比较,提示了为君之道,通过循吏和酷吏的比较,提示了为臣之道。他赞扬具有良好道德品质,又能建功立业的政治家如周公、萧何,又颂扬处于下层社会的游侠,认为这些人“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己诺必诚,不爱其驱,赴士之厄困,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史记?游侠列传》)。认为这些人虽地位卑贱,但个人行动表现出来的重友谊、讲信义,助人为乐、舍己为人,一诺千金、扶危济困、刚强正直、伸张正义,不自夸、不图报的美德,值得颂扬,名垂青史。司马迁还在《赵世家》中记录赵氏孤儿的故事,宣扬主仆之间、朋友之间的忠义之道。

    北宋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一书中也对人的道德品质进行了探讨,认为:“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是故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能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资治通鉴》卷一)他又强调政治道德,认为君王和辅臣德才兼备,政治才能清明,君王和辅臣无才无德,政治必定混乱。他认为“信义”是立国之本,失信于民,国运必不能长久。他主张:“夫信者,人君之大宝也。国保于民,民保于信;非信无以使民,非民无以守国。是故古之王者不欺四海,霸者不欺四邻,善为国者不欺其民,善为家者不欺其亲。不善者反之,欺其邻国,欺其百姓,甚者欺其兄弟,欺其父子。上不信下,下不信上,上下离心,以至于败。”(《资治通鉴》卷二)他认为“齐桓公不背曹沫之盟,晋文公不贪伐原之利,魏文侯不弃虞人之期,秦孝公不废徙木之赏”堪称政治道德“信义”的典范。

    近代教育家蔡元培认为:德育实为完全人格之本,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为恶,无益也。陶行知也指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否则,没有道德的人,学问和本领愈大,就能为非做恶愈大。”他进一步指出,德育在于“建筑人格长城的基础”。他又指出“公德”和“私德”的区别,强调良好公德能使国家、集体兴旺发达,没有公德会导致“多数人只顾个人私利,不顾集体利益,则这个集体的基础必然动摇,并且一定要衰败下去”。“私德”最重要的是廉洁,因为“一切坏心术、坏行为,都由不廉洁而起。”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古代,“明德”指人具有完美的德行。纵览历史,多少志士仁人穷其毕生以企达到“明德”的最高人生境界,但真正达到“明德”程度的人真是廖廖无几。舜帝是古代著名的德圣,名列封建社会“二十四孝”之首,堪称明德的典范,但也只能是传说中的人物。

    2.“立德树人”的内涵及历史由来

    “立德树人”,“立”就是“树”,“树”就是“立”,“立德”即树立德业,“德”字为先,“树人”在后。“立德树人”是我国历代教育几乎共同遵循的理念。

    “立德”是我国历史上所谓的“三不朽”之一。《左传》载有:“太上有立德,其次有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意思是:人生最高的境界是立德,即有高尚的品德并实现自己的道德理想,其次是为国建功立业,实现事业追求,再次是著书立说把思想主张传承给后人。三国时魏朝的李康在《运命论》中论道:“若夫立德必须贵乎,则幽、厉之为天子,不如仲尼之为陪臣也。”唐朝的孔颖达认为:“立德,谓创制垂法,博施济众,圣德立于上代,惠泽被于无穷。”这些都说明了“立德”的重要性。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一树一获者,谷也;一树十获者,木也;一树百获者,人也。”(《管子·权修·第三》)这是现在“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最早论述,说明了培养人才的长期性和艰辛性。

    二、“立德树人”的当代含义

    人类社会发展到现在,整个世界复杂多变而文化多元,但“德为才之帅”,“德”是立人之本,立国之基。因此,整个国家和民族都必须花大气力搞好“四德”建设,即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道德、个人品德四个方面的建设。

    1.社会公德建设

    社会公德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应该遵守的公共行为准则,是维护社会秩序、保证社会稳定、促进社会进步的最起码的道德要求。当今国家大力宣传弘扬良好社会公德,社会公德是群众关心、各界关注、全民关爱的。但现实情况却不令乐观。老人大街上摔倒无人敢扶,许多轻松出手就能帮助别人的情形,往往视而不见。甚至一些见义勇为者救人反被怀疑成肇事者,受尽刁难和折磨。许多人感叹世风日下,社会公德沦丧。当然,这只是表面现象,社会主流是积极向上的,大多数公民还是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的。现在的社会公德要求全体社会成员: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作为文明社会的一员,每个人都应从内心深处理解并体现在行动中,自觉遵守社会公德,不做“缺德”之人。

    2.职业道德建设

    职业道德是指社会上从事某类职业人应具有的最起码的职业操守。职业道德方面应重点加强“三立”:即立官德、立师德、立学德。

    (1)立官德。古语有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作为国家代表的政府官员,本应是人民大众的公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其本职要求。政府官员应具备起码的政治修养、职业素养和自身涵养。官德不立,何来官威,何来民信?但现实社会中一些官员贪污腐败达到了令人触目惊心的地步,无疑大大损害了党和人民政府的形象。

    (2)立师德。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担负着为社会培养人才的重任。立德树人,师德为范,立德先立师,树人先正己。教师必备的品德应包括民族精神、人文特质、科学理性、开放胸襟、务实作风。广大教师应恪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职业信条,守住思想底线(公民道德),看清道德红线(教师职业道德),不触摸道德高压线(社会公德),这样才能达到为人师表,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才会更加灿烂光明。

    (3)立学德。作为未来接班人的广大青年学生必须树立“学德”,即在年青力壮时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和行为习惯。现在的社会日益富足,社会的不良诱惑也无孔不入,对广大学生的负面影响不容小觑。青年学子要自我自强、自我加压、付诸实践、努力去做,事事亲躬身,变“要我做”为“我要做”,努力做到“让家长放心不揪心,让学校省心不费心,让自己开心不烦心”,在加强各方面知识能力学习的同时,养成高尚的情操和情趣。平时要善于自省,要达到孔子所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的生活境界。

    3.家庭道德建设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尊老爱幼是应有的家庭道德,“百善孝为先”,当然父母对子女的教育要“严”字当头。如今的孩子任性难管,一方面是家庭管教太松,“养不教,父之过”,孩子的不争气,多与其父母教育的方式有关。当然这里面最主要的是独生子女问题,特别是溺爱孩子的问题,当然还有社会大环境的影响。

    中国古代的家训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有许多可以借鉴教育子女的内容。家风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润物无声地影响着子女的心灵。抓家风教育是一个很好的途径。做为家长也要不断学习提升自己。教育孩子要善于讲道理引导,现在的孩子个性较强,家长也要用自律来约束自己,粗暴蛮横的家长作风要不得。家长还要做到自我提醒,按家庭规定的要求做,事情多做自我反醒,树立良好家风,注重自身修养,注意行为举止,传承家庭美德,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加强制。这样才能树立良好的家庭道德,培养接班人。

    4.个人品德建设

    中国古代社会论修身,注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个人、家、国一体。做为担当复兴中华民族重任的现代人,要树立“中国心”,大力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传承“民族魂”,正确认识国家民族的历史和未来,紧跟时代步伐,将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紧密结合,培养诚信守法、平等合作、勤奋自强的观念,提升个人品德修养,把健全人格、培养国家意识、文化认同结合起来,在内心深处构筑强大的理想信念和道德支撑,培养汇聚中华民族共同的历史、文化、生活方式的归属感与认同感的爱国情感,才能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三、结束语

    “立德树人”是当今中国教育界的大事,也是关乎整个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事。深刻理解并把握“立德树人”的深刻历史内涵及现实意义,全国人民齐心协力,立德树人,为国家民族建功立业,复兴中华民族的中国梦定会成功实现。

    【参考文献】

    [1]杨伯竣.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2]张岂之主编.中国传统文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The Comments of Moral Cultivation and Training Personnel in the Past and Nowadays

    CHANG Guixiang

    (Heze Home Economics Career College, Shanxian 274300,China)

    【Abstract】It was pointed out in the report of the 18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that Moral Cultivation and Training Personnel is the basic task of Chinese Education. The judgment does not only explicits the fundamental mission of the contemporary education, but also enlarges the connotation of the talent fosters with farreaching significance. Moral Cultivation and Training Personnel is almost the common principle in China's ancient education. It is of very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explore the connotation, history and contemporary meaning of Moral Cultivation and Training Personnel.

    【Key words】Moral Cultivation and Training Persennel; connotation; history; contemporary meanings

    (编辑/樊霄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