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基于图式理论的初中英语阅读预测策略教学

    马凌霞

    摘 要:阅读历来是初中英语教学的重点,也是语言学习的基础。本文选择英语阅读策略中的预测策略为切入点,以图示理论为理论基础,探讨了预测发生的心理过程及其重要作用。

    关键词:预测; 图示理论; 初中英语阅读

    一、引言

    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教育部,2001)在五级目标中明确提出,(初中毕业生)要能根据阅读目的运用适当的阅读策略。因此,各种版本的初中英语教材均增加了阅读策略的教学内容。预测作为一项重要的阅读策略,也是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重要方式之一。根据图式理论,预测的过程就是学习者提取已有背景知识或者图式,联系文本信息,不断比较、验证、修改的过程。(柏佳瑜,2015)在日常教学中,巧妙運用预测策略,培养学生的预测能力,对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对于预测策略的使用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如:

    1.预测策略的忽视。部分教师仍然没有将预测策略运用到英语教学中的意识,也没有认识到预测对于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作用,从而不能激发学生头脑中的已有图式,不能引发学习期待并使学生保持探究兴趣。

    2.预测策略的不当运用。在实际教学中存在着部分教师只是要求学生泛泛地预测即将要学习的内容,或者只是给几个孤立的信息要求学生进行预测,并没有提供明确指向和相关线索,学生并不知道要预测什么;又或者是教师对学生给出的预测没有给予及时的反馈,甚至是没有回应,这样的反馈只是一个教学设计上的“花架子”,对激活学生的已有背景知识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没有任何作用,此时的预测并没有真正发生。

    二、预测发生的心理过程及重要作用

    根据影响力深远的图示理论,预测的过程即是阅读者提取已有的背景知识,或者“图示”,联系文章信息,不断比较、验证、修改的过程。余中伦(2013)指出阅读过程中预测的心理过程包含五个阶段:第一阶段:引发预测的语言单元激活读者的先前知识或共有信息;第二阶段:在持续阅读活动中,预测内容产生;第三阶段:在持续的阅读活动中,预测内容被修正;第四阶段:预测基础上的语篇理解;第五阶段:在理解基础上,随着阅读活动的继续,进入下一个预测环节。由此可见,预测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阅读者本身的经验和背景知识。预测实际上联系了阅读者的新旧知识,简化加速了新信息的处理过程,因此提高了阅读的效率。

    预测策略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提高英语学习水平上具有重要的作用。首先,使用预测策略能够在提高学生阅读速度和效率的同时,还可以让学生明确阅读的目的。学生凭借自身已有的经验及相关背景知识语言技能结合文章内容,能够预料文章大意,避免细枝末节信息的干扰,将注意力放在主要信息上。其次,预测策略能够使学生把握文章的整体结构。不管是描写文还是记叙文,各自有其书写的规范和模式。熟练掌握阅读技巧的学生,甚至能在识别文章的体裁之后,凭借本身已有的对这类文章体裁的知识,大致预料文章的组织和走向、各章节段落的内容和作用,并选择相应的阅读策略处理不同的段落。最后,预测活动需要学生思维活跃、积极参与,因此不但可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也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

    下面就以译林版初中英语7A Unit7 Reading - Going Shopping为例,结合教学实践,简要谈谈如何应用预测策略组织阅读教学。

    三、预测策略的实施

    1.读前预测,激发学习期待

    阅读过程并不是对书面语言信息进行简单解码的过程,而是输入信息和读者头脑中已有知识(图式)的动态交互过程。读者通过一系列的思维活动,预测文章的语篇信息,并结合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共同形成对语篇信息的理解、预测和验证。读前进行预测,有利于有效激活学生头脑中的已有图式,激发学习兴趣,形成学习期待。

    (1)利用文章标题进行预测。通常情况下,标题会高度概括和总结整个语篇内容。读者通过阅读标题,往往能够激活已有图示,初步推断文章的主旨大意。除此之外,副标题、段落首尾句、文章中出现的插图、图表等也可以揭示文章的部分大意, 给阅读者的预测活动提供线索。

    本单元阅读的标题是Going Shopping,在向学生展示标题后,将学生分成4人小组, 根据该标题提出6个他们想在文章正文中找到答案的问题,引发学生开展头脑风暴。例如:

    Who wants to go shopping?

    Where and when does he or she want to go shopping?

    What does he or she want to buy?

    Who does he or she buy things for?

    Does he or she go shopping alone?

    Why does he or she want to go shopping?

    讨论结束之后,教师收集3个提问最多的问题写在黑板上,然后要求学生快速阅读文章,找出这3个问题的答案并集体讨论。

    上面的教学活动要求学生根据标题分组合作进行头脑风暴提问问题,其实质就是引导学生根据标题预测文章的主要内容,帮助他们形成预测的习惯和意识。随后收集问题让学生快速阅读,对自己之前的预测进行验证。该活动除了让学生根据文章标题进行预测外,还可以根据文章副标题、段落首尾句、插图、图表的形式开展。

    (2)利用文章体裁进行预测。文章体裁决定其所用词汇、句法以及篇章结构,不同体裁的文章其词汇、句法、组织也有差别。学生若熟悉文章的体裁特点可以预测这类文章的组织结构,加速理解。

    就Going Shopping而言,该文为两段情景对话,遵循情景对话的对话结构。该结构首先就可以判断出对话双方的关系,例如该文中第一段对话双方分别为shopkeeper1和Amy,第二段为shopkeeper2和Amy,由此也可以简单预测到Amy分别在两家不同的商店里进行购物。教学时,教师可向学生详细介绍情景对话的特点, 提示他们不要忽视文章题材的重要性。

    2.读中预测,深入理解文本

    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恰当运用预测策略,引导学生保持积极思维状态,充分调动已有图式,预测文章走向及具体情节内容,促进文本深入理解。

    (1)利用语言知识及上下文进行预测。教师将文章全文打印在一张A4纸上,将其揉成纸团并分发给学生。学生以4人小組形式一起阅读纸团上的内容,在不展开纸团的前提之下记录下他们能够在纸团上辨认出的所有单词。以记录下的单词为基础,组内讨论并猜测文章大概内容。在讨论结束后,教师随机提问几组学生预测的结果。随后让学生展开纸团验证他们的预测是否符合文章的内容,或者有没有哪些内容是可以通过记下的单词预测,但是没能推测到的。

    (2)利用Prediction Diagram进行预测。在对初学者或阅读能力较弱的学生进行阅读教学时,我们也可以使用Prediction Diagram设计教学活动,以便帮助这些学生更直观地理解预测的过程和效果。

    3.读后预测,拓展思维方式

    预测策略不仅可以运用于读前和读中活动中,也依然可以在整个阅读结束后运用预测策略拓展学生的表达思路和思维方式,为输出活动做好铺垫。以Going Shopping为例,阅读结束后,教师可以通过小组问题“If you were Amy, would you look for Christmas presents for your friends by yourself ? What would you do? ”以及进一步深入的追问“Would you choose the expensive gift than the cheap one for your friends?If you dont have enough money, would you buy the gifts that matches your friends very well but not cheap?...”通过提问引发学生对整个语篇内容的深入思考,对自己可能的行为进行预测;并且进行小组交流和集体分享,挖掘Amy的行为中蕴含的积极价值观。通过预测和小组深入讨论,培养学生正确的金钱观和价值观。

    四、结语

    预测是阅读教学中一项重要的微技能。教师要重视并善于运用预测策略,引导学生对阅读文本进行积极预测,主动进行意义建构,激活大脑中的有关图式,实行对阅读文本的深入理解。此外,教师还需要帮助学生掌握通过标题、图片、视频、图标、上下文语境等各种途径对文本进行预测的方式,培养学生的预测能力,提高阅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