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高校社科联的功能定位与工作机制创新

    doi=10.3969/j.issn.1001-8794.2014.08.008

    【摘 要】成人高校社科联具有成立时间短,组织能力强,规模小、人员精,重教学、轻科研等特点,作为发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一支组成力量,成人高校社科联应结合自身特点,把握其在高校、社会、人才三个方面的功能定位,积极研究引导机制、协调机制、激励机制、评价机制等工作机制的创新,提升成人高校整体社科水平,助推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和发展。

    【关键词】成人高校;社科联;功能;工作机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团体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794(2014)08-0028-04

    【收稿日期】2014-04-14

    【作者简介】华晓宇(1978-),女,浙江宁波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计算机教育。

    高校社科联是高校党委领导下的学术性群众团体,是高校党委和行政联系社会科学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是高校开展社会科学研究与教学工作的重要力量,其主要任务是开展理论研讨、学术交流、课题研究、社会科学普及活动,促进学校教学质量与科研水平的提高。作为发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一支组成队伍,成人高校社科联应结合学校特点,准确把握自身的功能定位,利用自身优势,积极研究工作机制的创新,助推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和发展。

    一、成人高校社科联的现状与特点

    成人高校社科联一般挂靠在科技处、科研处等部门,只具有社会团体的性质,不具有行政管理的职能,不配专门编制,由挂靠部门明确工作人员负责社科联的具体工作,这些均与普通高校社科联相似。但是,由于学校性质不同,成人高校社科联与普通高校社科联还存在一定的区别,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成立时间短

    相比普通高校社科联,成人高校社科联成立的时间并不长。全国第一个高校社科联——广西师范大学社科联于1991年成立,而宁波市第一个成人高校社科联——宁波教育学院社科联2009年才成立,宁波市第二个成人高校社科联——宁波广播电视大学社科联于2013年底成立。普通高校社科联经过20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形成了一套比较有效的工作模式和机制,而成人高校社科联工作仍处于学习和熟悉阶段,有的甚至还处于入门期,要充分发挥社科联的作用,有一定难度。

    2.组织能力强

    成人高校需要根据社会需求灵活调整专业设置,一般与社会联系较为紧密。成人高校社科联社会网络较广,组织活动能力较强。例如,教育学院作为中小学教师培训基地,需要根据中小学教师的需求,组织开展各个层次的培训活动。为确保培训活动优质高效,需要邀请社会精英、知名专家,并配备工作人员做好组织管理服务工作。在长期的教学和管理过程中,社科联成员与社会各界有广泛的信息交流,在教师中和社会上有一定的影响力。

    3.规模小,人员精

    成人高校社科联的会员一般为本校工作的社会科学工作者,由于成人高校通常规模比较小,教职工人数少,因而成人高校社科联的成员数量少,规模也相对较小。成人高校的学生大多数利用工作之余的时间来学习,学习目的明确,理解力较强,但机械记忆力差,他们以工作为重,用于学习的时间相对较少。受生源情况限制,成人高校的教育工作比普通高校困难得多,教师要使出浑身解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高效学习。成人高校社科联成员具有较强的敬业精神,乐于奉献、刻苦钻研、精益求精,数量虽少,却颇为精干。

    4.重教学,轻科研

    成人高校的学生来源比较广泛,有在岗职工、高中毕业生、全日制在校生、社会青年、中小学教师、干部等,他们的政治面貌、学历层次、社会背景、经济来源、职业、年龄、婚姻状况等千差万别。成人高校的教师需要练就扎实的教学基本功,以应付各种类型的学生,他们在为成人、社会人员开展大量教学活动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因此,成人高校社科联开展科普活动、教学培训方面的力量确实比较强。但是,由于成人高校教学任务重,除学历教育之外,成人高校还承担了相当数量的继续教育、岗位培训、专业培训等任务,社科联成员往往重视教学而忽视科研,造成科研意识不强,社科联研究队伍薄弱,学科带头人少,科研力量也比较分散,很少承担重大课题。

    二、成人高校社科联的功能定位

    成人高校社科联作为学术性的群众团体, 虽然规模小,但具灵活性,能适应不断变化的条件,符合高校创新科研管理的需要。开展成人高校社科联工作,能够增强学校科研力量,促进学科融合和学术创新,助力学校特色的培育,扩大学校影响力。根据成人高校的自身特点,社科联的功能应主要定位在以下三个方面。

    1.立足高校,活跃校园学术氛围

    作为群众性团体组织,成人高校社科联不拥有大学管理系统所赋予的制度化学术管理权力,但是成人高校社科联有义务也有能力为活跃校园学术氛围发挥更大的作用。成人高校中的社科人员一般相对比例较大,他们以学术研究与理论教学为主,这种师资布局为社科联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成人高校社科联应立足本校的现实条件,以提升高校整体学术水平为目标,发挥自身优势,营造学术氛围,推进学科建设;开展各类课题研究,着眼于提高学校整体社科研究水平;搭建社科交流平台,促进学科与学科之间、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联系、沟通、融合、创新,以实现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的共同发展。

    宁波教育学院社科联自2009年起创办学术年会,每年确定一个主题,从不同学科的角度开展研究,学术年会分专题研讨和学术大会两个层次,构筑了多学科、高层次的学术文化交流平台,推动了学术交流和学术创新。除学术年会之外,成人高校社科联还应积极搭建其他形式的合作交流平台,如:学术沙龙、研讨会、学术刊物、网站等。小型专题学术研讨活动,要求围绕一个主题发挥专家学者的智慧,允许发表不同的学术观点,优势互补,方法互鉴,专题深入,讲究实效;组织相关专业交叉学科的会员举办学术沙龙,力求从多学科、多侧面、多视角研究问题,相互启发,催生创新。

    2.服务社会,推动社科普及工作

    一批教学能力强、能够与时俱进又热心服务社会的师资力量,是成人高校的优势所在。成人高校应挖掘本校优势,在传播社科知识、推动社科普及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积极推荐教师参与公益讲坛,既为群众增强社科文化和思想道德素质提供平台,又能扩大社科联的影响力。以宁波市为例,成人高校社科联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活跃在“文化百科大讲堂”“天一讲坛”“社科讲坛”等公益讲坛,他们的讲座经常是座无虚席,深受市民群众的喜爱。

    “送教下乡”、“送培下乡”和“送书下乡”也是成人高校社科联进行社科普及的重要途径。成人高校社科联联合教师培训管理部门进行“送教下乡”,给边远地区的教师带去精彩的教学观摩课及专家讲座,传递先进的教学方法与理念,加强城乡教育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提高农村教育水平,促进城乡均衡化发展。“送培下乡” 则是社科工作者下乡为农村居民开展培训,普及社科知识。如宁波教育学院社科联多次聘请专家到宁海深甽镇为一线教师开设国学素养、礼仪修养、论文写作等专题讲座,以提升农村教师的人文社科素养。除此之外,社科联可以组织编写科普读物,参加地方社科普及周活动,开展咨询服务,宣传社科知识,进一步推进社科知识的普及。成人高校社科联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开展社科知识普及活动,这样,既能服务社会,又能扩大社科联的影响力,拓展社科联的发展空间。

    3.引领人才,促进科研成果转化

    社科人才是社科联存在的根基,成人高校社科联应发现、培养和扶植一批热心社科学术研究的专家与学者,建立、发展、壮大具有多学科背景、有活力和创新能力的社科研究队伍,使社科联成为造就优秀社科学术人才的大舞台。社科联要增强对人才的凝聚力,促进优质科研成果的转化,就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为学校社科研究工作者服务,鼓励和支持全校社会科学工作者深入开展社会科学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积极创造条件开展校内合作交流,打破学科、院系间的交流障碍,促进学科间的融合创新。开展相关调查活动,要了解实际工作中值得探讨研究的热点难点问题为学校社科研究工作者提供新课题,同时注意本校优势学科的研究,为学科建设服务。二是充分倾听和反映学校社科研究工作者的意见、愿望和要求,维护社会科学学术团体和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合法权益。三是围绕新形势下的理论和现实问题,组织对策研究,并转化成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研究成果,理论联系实际,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思路和建议,成为党和政府的智库。

    宁波教育学院社科联依托本校优势学科和优势资源,先后建立了“宁波市基础教育教师发展研究基地”和“宁波市基础教育发展研究基地”。 基地整合了高校理论工作者、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学校管理者和一线教师,完成相关项目和子课题的研究。在基地研究过程中,带动一支学术队伍的成长,出版了多本著作,为上级政府的决策提供了参考。

    此外, 成人高校社科联要完成学校党委、学校行政以及上一级社科联交给的各项任务,配合科研部门组织开展和指导全校社会科学学术研究活动,管理、协调本会会员及本会所属各社会科学学术研究团体,还要发挥智库功能、“外联内合”功能,从而促进学术资源整合,推动学科建设,引领学术繁荣。

    三、成人高校社科联的工作机制

    1.引导机制

    成人高校社科联应整合学校社科学者、专家力量,突破专业、学科、院系的限制,发挥学术引导和服务作用,为社科研究创造良好的环境。一方面,成人高校是上级单位和政府部门的智囊团,要引导专家、学者深入开展决策咨询研究,为政府提供咨询服务,推进成果转化,发挥智库作用。成人高校教师教学任务繁重,社科联应建立科学的引导机制,为教师从事社科研究做好上级部门政策和信息的引导、研究方向和选题的引导、研究方法的引导、成果转化的引导,以提高研究质量,减少研究成本,缩短研究周期。同时,要引导学术活动朝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的方向发展,引导专家、学者研究社会发展急需解决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社科联把握好正确的方向,在加强学风教风建设、提升人文素养、强化育人等方面也起到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通过宣传,社科联要引导人民群众投身于继续学习、终身学习的队伍,有利于学习型社会的构建。合理的引导机制也能够促进成人高校社科联自身健康、可持续发展,并建设成学习型组织,而不是徒有虚名的摆设。

    2.协调机制

    社科联的“联”字即意味着桥梁纽带作用。成人高校社科联尤其要加强协调机制,发挥“联”的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科、领域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社科联从全局角度出发构建协调机制,注重以现实问题为中心,以研究项目为载体,以动态化的跨学科研究基地和研究团队为工作机制,因研究问题而聚集,因项目变动而流动,利于学科和领域之间的融合和沟通,利于开展跨学科、跨领域的研究活动,又能保持各学科的相对独立。由于成人高校教师数量少,建立良好的协调机制,能够提高教师工作效率,提高学校整体水平。

    一方面,成人高校社科联要加强与外界的协调。成人高校社科联由于自身条件所限,要加强与上级社科联和政府部门的联系,争取获取更多的关注和支持,也要为上级社科联服务,接受上级社科联的指导,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学术活动并完成相关工作,比如,争取更多的课题立项和更多的经费资助;要加强与兄弟单位社科联和社会各界社科研究工作者的联系,积极开展交流合作,互通有无,共同发展;还要协调成人高校与社会的关系。成人高校深入社区将成为发展趋势。社科联要加强与社区的联系,满足社区成员各种需求,有利于创建学习型社会。成人高校要积极开展社科普及活动,服务社会,在课题实施过程中要协调基层开展调研活动。 另一方面,要协调成人高校内部的关系。成人高校教师进行科学研究往往“单打独斗”,科研力量分散,难以进一步提升科研实力,社科联要进行人力资源的整合,开展跨学科团队建设、学科带头人培育、基地建设,促进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共同发展,实现资源整合的最大化。例如:广播电视大学社科联整合人力资源,能够提升下属电大参与社科研究工作的积极性;教育学院社科联整合下属教师进修学校的团队力量,能够促进学科建设。

    3.激励机制

    成人高校由于规模较小,总经费有限。社科联建立完善的经费管理制度和科研奖励制度,尽可能加大经费投入,加强科研成果奖励,能够提高教师的积极性,激发教师从事社科研究的热情。完善的激励机制要有短期激励,更要有长期激励。科研成果的周期各有不同意义,深远的重大成果往往需要更长的研究周期。短期激励是奖励研究周期短、相对独立的成果,长期激励是奖励研究周期长,影响力大的成果。完善的激励机制要有物质激励,更要有精神激励。教师在物质方面往往没有过多的要求,教师精神层面的满足感更能激发教师的科研热情。奖励科研创新,为有潜力的青年教师申请高层次的科研项目创造条件,师徒结对帮助有能力的青年教师早日出高质量的成果,等等,都能给教师带来极大的满足。完善的激励机制要有正面激励,也要有负面激励。不能按时完成科研任务的,要批评教育、降级甚至调离岗位。教师有了触动,才会有行动。在激励同时要注意把握奖励力度,以免形同虚设。激励机制还要常做常新,既要建立常规激励机制,即评选先进单位、先进工作者、优秀成果等,又要不断创新,不定期地设立新奖项,为教师提供研究的动力,保持教师的研究热情。

    4.评价机制

    评价机制是推动科研管理创新,优化研究资源配置, 建构现代科研管理制度的重要内容。评价制度可以说高校教师教学、研究工作的指挥棒。是否有科学合理的社科研究评价制度,关系到成人高校能否沿着正确的方向进一步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如果没有合理的评价机制,成人高校教师往往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学工作中,而忽视科研工作。因为教学工作出成果快,可以领取课时费,科研工作出成果慢,发表论文还要贴版面费。即便是重视科研工作的教师,也往往重数量,而轻质量。为完成考核任务,教师进行低质量的仿制而敷衍成文,而没有沉下心来通过长期积累研究创新。事实上,科研成果的数量并不能全面反映教师的科研能力。因此,建立完善的科研评价制度,营造健康的学术氛围,能够提升学术质量,进而提高社科联和学校的地位。当然,既要评价成果本身的价值,如学术价值、社会价值、科学性、创新程度等,又要评价成果的学术影响力。

    【参考文献】

    [1]徐燕刚,庾光蓉. 高校社科联的管理定位与管理策略探析[J]. 天府新论,2009,(6):100-102.

    [2]彭正文.高校社科联的功能定位与创新发展思路[C]//湖南省社会科学学会.湖南省社会科学学会2008年度研讨会论文集.湖南省社会科学学会,2008:4.

    [3]陈厥祥. 试论创建高校社会科学联合会组织的意义——以浙江万里学院社科联为例[J]. 浙江社会科学,2009,(10):114-118,129.

    [4]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改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意见(教社科[2011]4号)[Z].

    [5]何鹄志.关于社科联的特性和功能剖析[J].求索,1995,(4):51-55.

    [6]梁杰.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深入推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N].中国教育报,2012-11-22(1).

    [7]张德祥.1998-2007年中国高等教育结构发展变化的制度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9,(12):1-7.

    [8]昆明理工大学成人教育学院.成人高等教育管理理论与实践[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4 :160.

    [9]柳沙玲,龙海明.论高校社科联学术管理机制的健全与创新[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147-151.

    [10]周建松,陶永诚,邢运凯.论高职院校社科联的工作平台与机制创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36):27-32.

    [11]杨文博,郭莹.论新形势下高校社科联工作对策建议[C]//中共沈阳市委、沈阳市人民政府.第九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经济管理与人文科学分册).2012:5.

    [12]周奇.高校教育科研管理中激励机制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1,(2):102-104.

    [13]徐燕刚,庾光蓉.高校社科联的管理定位与管理策略探析[J].天府新论,2009,(6):100-102.

    [14]周瑞超.现阶段高校科协、社科联的困境与出路:以广西为例[J].前沿,2011,(6):7-9.

    [15]杨红秀.高校社科联可持续发展的几点思考[J].高教论坛,2012,(6):135-137.

    [16]刘志力.基层社科联在社科界的定位及在社科研究中的作用浅析[J].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10,(2):35-39.

    On the Innovation of Functional Orientation and Working

    Mechanism of Association of Social Sciences in Adult Colleges

    HUA Xiaoyu

    (Department of Research, Ningbo Institute of Education, Ningbo 315010, China)

    【Abstract】Association of social sciences in adult college is young while it has strong organizational capabilities. The association is small and members are highly qualified. Members pay more attention to teaching than research. As a branch of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development of college composition forces, based on the above characteristics, association of social sciences in adult college should grasp the functional orientation of college, society and talents. It should actively analyze the innovation of working mechanism, such as guide mechanism, coordination mechanism, incentive mechanism, evaluation mechanism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college social research level, to promote the prosperity and development of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Key words】adult college; association of social sciences; function; working mechanism;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academic organization

    (编辑/樊霄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