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从《文心》寻得“新课标”中关于阅读的方法

    李筱恬

    从“新课标”各学段目标与内容的篇幅来看,关于阅读的部分,内容最多。阅读在语文教育过程中的重要性可见一斑。下面将阅读部分可与《文心》相联系的学段目标与内容概括为以下四个教学点。

    一、态度

    一个人无论做什么事情,首先要拿出端正的态度,才有成功的可能。“新课标”第一学段的第一个阅读目标就是“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文心》中的第一篇《忽然做了大人与古人了》其实对于态度的问题已经有了很巧妙的对策。一年级的学生和七年级的学生在面对难以理解的文本时一样是缺乏兴趣的,这时就需要师长的及时引导,将文本内容与学生已有的生活实际相结合,从而调动学生的阅讀兴趣。有了阅读的兴趣才能有动手翻阅书籍的欲望,也才有保护爱护图书的需求。

    二、朗读

    关于朗读,“新课标”第二、三、四学段都有“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要求。在很多中小学生的意识中,对于朗读的积极性并不高,甚至年级越高的学生越不愿意主动在课堂上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而且“读”了这么多年,学生并没有真正掌握朗读的技巧、领悟朗读的意义。其原因有二:一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并没有十分系统地对于朗读作出专门的讲解和训练;二是学生对于朗读的重视程度不够。《文心》中国文老师王先生说:“读,原是很重要的,从前的人读书,大都不习文法,不重解释,只知在读上用死功夫。他们朝夕诵读,读到后来,文字也自然通顺了,文义也自然了解了。一个人的通与不通,往往不必去看他所作的文字,只需听他读文字的腔调,就可知道。”由此可见朗读对于语文学习有多重要。

    三、词句

    “新课标”中每个学段都对词句注明了目标与内容,层次体现为“了解—理解—推想—体味和推敲”。《文心》中振华同学对于词类的收集和比较的做法就很值得借鉴。“譬如说,见到‘学习一词,同时就想到‘练习‘研究‘探究‘考究‘用功等词来……”“我把这些一串一串的词在胸中自己细加比较,同一串的里面,哪个范围最广?哪个范围最狭?……”“胸中词类贫乏,张冠李戴,把不适切的词来用,等于把一件不合身段的自由布长袍单夹棉通用,喜吊都是它,怪难看的。”换种说法就是要理解语汇的运用是分场合分语境的,使用时要各得其所,才亲切有味。这就要求学生要广泛地阅读,不能仅仅局限于课文的学习。

    四、文章

    我认为“新课标”中对于四个学段的目标,要求学生对课文的阅读有一个“先读进去,再读出来”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一不断提升的过程中,学生无疑是主体。当然,教师对于学生阅读活动的参与具有指导意义。《文心》中的《文章病院》一篇中,朱志青同学和其他几位同学对《中学生杂志》中的“文章病院”一栏进行了阅读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告诉了王先生,王先生抓住时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这有助于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质疑,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此同时,也让学生对写文章有了更多的认识。教师应当给这样的学生创造发展的机会,让他们体会到阅读的趣味,萌生表达的欲望,这就是“先读进去,再读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