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激励机制的问题分析与优化策略

    熊蕾

    [摘 要] 事业单位激励机制的合理制定和有效实施,不仅能够极大程度地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责任心和归属感,还能促进事业单位整体发展水平的提升,为社会经济进步做出贡献并提供有力支撑。但目前,事业单位激励机制在制定和实施方面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和形式化,导致激励机制并没有在事业单位发展过程中发挥出应有价值,甚至加大了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成本,降低了事业单位的整体经济效益。所以,需要事业单位相关人员能对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作出全面了解,结合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工作人员的工作及发展需求等方面,制定优化策略。文章就事业单位激励机制的问题作出分析,提出几点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 事业单位 激励机制 优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C962 文献标志码:A

    事业单位是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不以盈利为目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杜会服务组织。随着事业单位改革的推进,事业单位的体制机制得到很大程度的创新发展,但是事业单位在改革和发展过程中,也呈现出一定的问题。尤其是激励机制并不能最大程度地激发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新性,也无法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导致很多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并没有体验过事业单位带给自身的基本权益和福利。这种情况会加剧人才流失,使事业单位的整体工作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下降,对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造成十分严重的影响。所以,为了有效完善目前不健全的激励机制,需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能够先全面分析影响激励机制发挥应有价值的相关因素问题,其后了解事业单位的实际运营水平、单位的发展目标、工作人员的实际需求等方面内容,并将相关分析结果进行综合考虑,制定最佳优化策略。

    一、事业单位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

    (一)绩效考核制度不完善

    绩效考核是影响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兑现绩效工资的主要依据,也是激励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的绩效考核制度应考虑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岗位配置、工作人员的实际工作能力等方面内容。但目前,很多事业单位的绩效考核过于简单,并不能有效地反映工作人员的实际工作表现。首先是不公开单位绩效考核制度内容,很多基层工作人员并不了解相关内容。其次,单位工作人员的绩效考核过程缺乏公开化和公平性,大多数情况下,绩效考核制度仅流于表面,并未真正落实到实际工作过程中。除此以外,绩效考核多以单位领导的主观意志为主,没有细致量化的客观依据,无法令工作人员信服,这都使绩效考核工作的公平性和可行性受到质疑。

    (二)工资分配方法不合理

    目前,很多事業单位在利益分配过程中缺乏自主权,多数情况下均按照国家及有关部门下发的统一工资制度标准和相关要求执行。这种工资分配方式使工作人员的实际工作业绩和工作能力不与其所获得的工资成正比,甚至出现同一岗位下,只要职称级别高,所获得工资也相对较高的问题,致使多数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降低,进而增加了事业单位人才流失的概率[1]。

    (三)激励机制管理模式单一化

    事业单位受到人员编制管理制度、传统发展观念等方面的影响,导致激励机制管理模式存在较强的单一性。比如非在编人员所享受到的相关工资福利待遇与在编人员不同,且明显低于在编人员。这种情况会使非在编人员心理不平衡,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会形成较为消极的工作态度和错误的工作理念,长此以往只会降低事业单位的整体运营水平。除此以外,事业单位的激励方式也较为固定,多数事业单位的激励方式仅采取物质奖励,忽略了工作人员的心理需求和精神追求。

    (四)缺乏健全的组织文化体系

    组织文化体系的建立对帮助工作人员树立正确发展观念、形成良好道德品质、提高工作主动性等方面均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但目前,很多事业单位在组织文化体系的建设和实施方面,缺少重视度和可操作措施,导致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难以意识到激励机制对留住人才、促进单位发展的重要性[2]。

    二、解决事业单位激励机制问题的优化策略

    (一)更新发展观念,完善激励机制

    事业单位通过分析影响激励机制发挥有效价值的相应问题后,应明确意识到有效建立和实施激励机制对降低人才流失、提高事业单位运营能力、促进事业单位长远发展的重要作用,进而更新发展观念,形成正确的发展意识,为后续优化激励机制提供有力的支撑。完善激励机制需要以工作人员的立场和实际需求为出发点,结合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事业单位的发展目标等方面,完善现有的激励机制,促使激励机制更具公平性、科学性和人性化。

    (二)增强激励方式多样性,保障人员工作积极性

    事业单位可以在实施物质激励方式的基础上,增加精神激励方式,同时优化物质激励方式[3]。首先,事业单位应对工作人员的基本工资、绩效工资、福利等方面进行深入了解,改变传统平均分配模式,结合事业单位的自身发展水平、岗位设置、工作职称、工作人员实际需求等方面,制定不同类型的物质激励方案,让工作人员能够真正感受到事业单位对自身工作价值的肯定。其次,增加精神激励方式,事业单位要为“想做事、能做事”的人员提供发展的平台,单位管理层要加强对工作人员的能力关注和分析,在制度上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保障人才的成长。在工作中多对工作人员进行测评、沟通、交流,了解工作状况,对突出表现的工作人员给予肯定、表扬。积极协调、帮助解决员工在工作和生活上碰到的难题,并通过开展培训工作、加强单位建设等方式,在提高工作人员综合能力的基础上,促使工作人员能够感受到单位对自身的重视度,对单位有认同感、归属感,进而增强工作人员的工作动力。

    (三)实施多元薪酬分配制度,确保工资合理性

    薪酬分配制度的单一化水平会对事业单位的稳定发展造成较大的不良影响,所以,为了促使薪酬分配制度更加合理、全面,事业单位管理人员需优化完善分配制度,促使其更加多元化[4]。首先,管理人员应有效归类单位内的所有岗位,明确薪酬待遇应根据岗位的变化作出相应的变化,使薪酬待遇更具多样性和合理性。其次,管理人员还需进一步考虑自身单位的类型,根据单位的经费来源和相关情况,对单位内不同岗位的薪酬待遇进行合理分配。

    (四)优化绩效考核制度,增强人员工作动力

    事业单位还应改进、优化现有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以保证绩效考核在实施过程中,具有较强的实效性和可操作性[5]。(1)对工作人员的考核应该在考核“德、勤、绩、效、廉”的基础上,重点考核工作业绩、工作任务量、突出成果。(2)应制定多种针对不同性质岗位,同时具有客观性和可量化的绩效考核方式。(3)绩效考核过程及绩效考核结果应体现出较强的公开透明性,并有效接收工作人员对绩效考核相关内容的反馈,以进一步改善绩效考核内容。

    (五)建立健全的组织文化体系,提高工作质量

    事业单位应意识到加强组织文化建设的有效性和必要性,进而通过采取相关措施建立健全的组织文化体系,为提升单位整體的工作质量提供推动力。(1)物质方面。管理人员应注重单位的品牌形象,加强单位品牌形象建设,促使工作人员能够提高集体荣誉感和工作责任心。(2)制度方面。通过明确单位发展需求、了解工作人员的工作内容和相关要求,进一步加强文化建设的开展力度。制定全面有效的工作制度。(3)精神方面。通过组织事业单位内部讲座、设立文化宣传栏、发放单位文化发展手册、开展文化交流会等方式,将发展理念、工作作风、职业道德等方面内容落实到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生活中,帮助工作人员形成正确的工作意识,拥有较强的工作认同感和归属感。

    (六)扩增事业单位晋升方式,提升事业单位发展水平

    事业单位应有效扩增岗位晋升方式,在原有通过行政管理晋升的基础上,增加通过技术管理进行岗位公开晋升的方式。这样不仅能够改变原有晋升模式的单一性,还能为事业单位留住更多具有高技术的工作人员,对降低单位人才流失、提升单位发展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

    三、结语

    综上所述,事业单位激励机制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公平性和合理性,不仅能够满足工作人员的实际需求、增强工作人员的工作动力,还能加快事业单位的发展速度,促进事业单位为社会提升整体效益作出有效贡献。所以,需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先分析目前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通过完善激励机制、增强激励方式多样性、实施多元薪酬分配制度、优化绩效考核制度等方式,进一步提高激励机制的实施效果以及事业单位的整体运营水平。

    参考文献:

    [1]孙伟.事业单位激励机制的优化策略[J].理财(财经版),2018(5):10-12.

    [2]潘娟莺.事业单位人才激励机制问题探析[J].环球市场,2019(30):250.

    [3]朱玉娟.浅谈事业单位人才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投资与创业,2019(9):154-155.

    [4]谢兆辉.小议事业单位激励机制[J].人力资源,2019(14):117.

    [5]刘秀华.我国事业单位人力资源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J].全国流通经济,2019(24):99-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