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时代国企新闻宣传的“破”与“立”

    尹彩帆

    摘要:从融媒体时代新的媒介生态环境出发,结合国有企业的独特属性,指出其正确审视“破”与“立”问题的必要性,认为融媒体时代下国企新闻宣传工作必须破除思维局限、突破薄弱环节、破除同质化倾向,同时又要坚定地“立”原则、“立”格局,打造融媒体时代下的新闻宣传发展之路。

    关键词:融媒体;国企;新闻宣传

    (一)破解思维局限

    在传统模式下,国企的新闻宣传往往集中于内部的信息传递,而忽略了企业外部形象的塑造。而在新的市场环境下,国有企业在做好基础业务、为国计民生提供持续力量的同时,也应当重视外部企业形象的塑造。只有突破了这一思想局限,才能最大程度发挥融媒体技术的价值。当然,考虑到部分国有企业的涉密性特点,在对外宣传中也应当权衡好各类信息的密级,在做好涉密信息保密工作的同时,应当采用更加“接地气”的媒介语言,将重点放在国企的公益性活动、社会贡献、典型人物事迹的灵活化传递中,向社会传播负责任、有担当的企业形象。

    (二)突破薄弱环节

    一直以来,基层工作都是国企新闻宣传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在融媒体时代,基层群众接触信息的渠道更加多样,其价值观也面临着多元化的冲击,因此运用“接地气”的方式做好基层新闻宣传,是赢得群众支持的基本手段。在传统模式下,国有企业新闻宣传存在“高高在上”的倾向,没有落实“三贴近”原则,也没有将基層最真实的工作生活状态纳入到采编内容体系中来。即使是对一些会议类的消息报道,也多集中于单一的消息报道,缺乏对工作的具体解读,使得基层群众对信息的理解存在“一知半解”的状态,从根本上弱化了国企新闻工作的内在价值。融媒体时代,严格落实“三贴近”原则,突破新闻宣传的薄弱环节,是实现思想政治引领与国企企业文化提升的重要手段。

    (三)破除同质化倾向

    同质化问题会直接使得新闻宣传的吸引力与影响力受到抑制,同质化也是国企新闻宣传中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在传统的宣传模式下,受限于技术条件的限制,简报、企业专报、宣传栏等是国企新闻宣传的主要渠道,负责新闻宣传工作的人员也长期采用同种工作方式。在融媒体时代,各类社交媒体的井喷式发展带动了新闻宣传方式的变革,很多国有企业的新闻宣传部门虽然开通了专门的社交媒体宣传平台,但是对具体的业务内容并不熟悉,因此在内容建设上有失偏颇。而对于国有企业来说,其内部信息源本身就具有趋同性,在这种专业技能缺失的现实背景下,新闻稿件往往一稿多投,使得社交媒体等新媒体平台中的内容并未与传统渠道形成显著的差别,同质化问题较为突出。破除这一倾向,显然是在融媒体时代营造宣传矩阵、拓宽宣传渠道的必然举措。

    (一)“立”原则,把握总方向

    在融媒体时代,宣传舆论的专业性门槛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多元化主体的交互参与成为新时期的重要特征,舆论场域不断扩大的同时,也意味着优质与劣质信息较差相融的情况更加突出。国有企业之所以要开展新闻宣传工作,就是通过正确的舆论引导使得基层员工了解国有企业发展的总方向,引导其自觉约束自身的工作行为,契合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同时,也向社会传递现代国有企业的社会形象。因此,在更加复杂的舆论背景下,牢牢守住坚定的发展总方向,是国有企业开展新闻宣传工作的基本原则。与民营企业相比,我国国有企业在经济属性之外,也拥有更加明确的政治属性,因此必须把握正确的政治导向,坚决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自觉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信任、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

    (二)“立”全局,构建大格局

    优质的新闻宣传工作可以凝聚起企业内部的强大力量,在融媒体时代,新闻宣传工作应当立足于企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构建起“大宣传”的格局,形成宣传合力。一方面,要构建起“齐抓共管”的全局观,即不能局限于特定的新闻宣传部门而“闭门造车”,而要调动起各部门的协调力量;另一方面,要构建全员参与的新格局,使得广大员工主动参与到宣传工作中来,将由上到下的单向传播转化为上下互动的全方位传播格局。

    融媒体时代,国有企业的新闻宣传工作迎来了新的媒介生态,传统的舆论格局也在很大程度上被颠覆。对于国有企业来说,其作为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的重要市场主体,更应当把握好融媒体时代的发展态势,正确审视“破”与“立”的问题,既要保持用于勇于革新的态度,又要守住国有企业发展的落脚点,让新闻宣传工作真正成为培育国有企业文化、营造正能量舆论环境的新平台。

    (作者单位:内蒙古国合电力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