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以来珠江三角洲学校体育的兴起与发展

    李斌 庄弼 饶纪乐

    

    摘 要:对近代以来珠江三角洲学校体育的兴起与发展进行了梳理与总结。鸦片战争后,珠江三角洲的有识之士何剑吴、康有为和梁启超等提出了德、智、体全面教育的观点,以敢为人先的精神举办了珠江三角洲乃至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学校体育”运动会,开启了珠江三角洲学校体育现代化的历程,经历了民国时期的艰难、建国后的摸索、改革开放后的全面推进。如今,珠江三角洲学校体育现代化格局初现。

    关 键 词:体育史;学校体育;珠江三角洲;学校体育现代化;近代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5)03-0112-07

    Abstract: The authors collated the rising and developing of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 region since modern times, and summarized the following: after the Opium War, such men of vision as HE Jian-wu, KANG You-wei and LIANG Qi-chao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 region put forward the opinion about comprehensive moral, intelligent and physical education, held “school sports” games that had an epoch-making significance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 region and even in the history of China based on the spirit of “dare to be the first”, and initiated the course of modernization of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 region, which had gone through difficult times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 period, exploration after the founding of China, and comprehensive progressing after reform and opening. Nowadays, the structure of modernization of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 region has taken into shape.

    Key words: sports history;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Pearl River Delta;school sports modernization;modern times

    珠江三角洲处于广东珠江水系出海口一带地域,范围包括广州、佛山、中山、江门、惠州、深圳、东莞、珠海,是中国最重要的开放门户,珠江三角洲是中国现代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是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的先行试验区。如今珠江三角洲地区已经成为当代广东国民经济发展中最为发达、最具活力的地方,同时也成为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先行地区。在这个地区,学校体育发展如何,本研究作了梳理与总结。

    1 萌芽阶段(1840—1910年)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就是在珠江三角洲的江面上展开了一场以大刀长矛为代表的农业文明与以坚船利炮为代表的工业文明的较量,鸦片战争失败后,现实迫使人们思考。在这种内忧外患背景下,珠江三角洲一些开明的人士,率先发出了要求变革和向西方学习的呼声,成为中国教育早期现代化的先导。正如毛泽东[1]所指出的:“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失败那时起,先进的中国人,经过千辛万苦,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洪秀全(广东花县人,今广州花都区)、康有为(广东南海人)、严复和孙中山(广东中山人),代表了在中国共产党出世以前向西方寻找真理的一派人物。”在这一潮流的影响下,珠江三角洲地区也开启了学校体育现代化的进程,主要是通过基督教青年会、华侨以及外商相继传入,当时的真光书院、培英学堂、培正学堂、南武学堂等是最早一批开展近代西洋田径、球类运动的学校。

    1.1 重视体育在学堂(学校)的开展

    由于珠江三角洲在地理位置上的优势,它接受西方文化包括西方的近代体育比较早,在清末教育改革之前60余年,西方的新式教育就已经在珠江三角洲开始传播开来,其标志是1839年广州教会学校——马礼逊学堂的开办。在早期的岭南学堂(建于1884年,广州珠江南岸河南东隅康乐村,于1904年重建)、南武学堂(建于1901年,广州龙溪首约,今南武中学)对体育非常重视,出现了不少的著名人物,包括岭南学堂的李为趟,南武学堂的陈彦、许民辉、丘纪祥。

    在当时,教会学校和民办私立学校都极为重视学校体育的开展,对珠江三角洲学校体育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是宣传西方近代体育和组织体育活动,尤其是对田径、球类和体操等在珠江三角洲学校体育的开展和普及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据《广东省志·体育志》记载:光绪三十一年(1905),华侨教育家谢英伯、李蕴石在广州开办南武公学,足球成了学生课外的主要活动。光绪三十三年(1907),从海外归来的同盟会会员谢逸桥、温靖侯等集结革命力量,在嘉应州的松口温仲和学堂内设立一所体育学堂,以传授军事知识和技能为主[2]。二是把西方最新的体育理论、体育技术、运动会的组织方法和竞赛规则等直接向华人传播,从而为珠江三角洲早期体育运动的发展培养许多人才。如真光、培英和培道等聘请了外籍体育教师;还有在早期的体育学校聘请洋教官培养了一些老师。如1909年6月,广州创办私立广东女子体育学校(后并入省立女子师范学校),培养了一批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小学体育教师。三是建设体育设施。教会学校引进体育器械,推动体育基础设施的建设,当时作为租借的广州沙面,外国人兴建了游泳池和网球场。华侨也积极投资建设体育场地,对南武学堂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何剑吴(1876—1939年,广东番禺人,我国体育教育先驱,著名教育家)校长积极提倡新学制,不仅重视德智,更重视体育,他将西洋出版的体育图书杂志亲自翻译,并付诸实践,现在南武中学的操场,就是何剑吴当年组织一些华侨投资建设的。虽然教会学校和基督教青年会在体育文化方面的活动,带有中国半殖民地社会的烙印,但它客观上还是为近代学校体育早期的传播与开展打下了基础。

    1.2 珠江三角洲代表人物的学校体育思想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经历长达数十年的近代教育改革,这一改革,对珠江三角洲近代学校体育的产生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在波澜壮阔的近代教育改革中,珠江三角洲曾涌现了许多先进人物。康有为于1891年在广州长兴里创办了万木草堂,万木草堂创办之初,康有为就主张“脱前人之窠臼,开独得之新理”[3]。草堂的命名,就含有培植万木、为国家培养栋梁之才的意思。1891年3月,康有为撰写了《长兴学记》作为万木草堂学规,以《论语》“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为纲,对学生施以德、智、体教育。在体育方面,除规定上体育课之外,康有为又将体育与习礼结合起来,寓体育于礼仪音乐之中,并举行兵操和射击练习。培养出一批著名的维新变法的人才,其中梁启超、麦孟华、徐勤等成为戊戌变法的骨干,由于万木草堂明确提出中体西用为办学宗旨,而且采用中西并重的教育内容,对当时的教育教学影响很大。

    梁启超(广东新会人)师承康有为,也非常强调学校教育的重要意义,甚至认为要使国家富强,“条理万端,皆归本于学校”[4]。他认为学校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人才,也不是开民智,而是培养“新民”,就是培养新的国民。在他的维新思想中,非常重视发扬尚武精神。在他著的《新民说》的第十七节《论尚武》,专门讲尚武和锻炼身体、振作精神的问题,对学校体育教育也产生了积极影响。他曾专为8~12岁的儿童拟出一个功课表,把每天上下午的学习时间和内容分为12段,下午开始的第7段是:“一点钟,复集,习体操,略依幼儿学操身之法,或一月或两月尽一课,由教师指导,操毕听其玩耍不禁。”[5]他说:“知人之精神与体魄,皆因所习而有非常之变化。以故,近日学校,盖注于德育与体育两途,若惟重教授者,今则尤重训练。”[6]

    康有为和梁启超从资产阶级的需要出发,提出了德、智、体全面教育的观点,主张学校教育在重视德育、智育的同时,也应重视体育。他们不但是这样主张的,而且在珠江三角洲这片土地上也进行了一些努力和尝试,这是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创举,尽管康有为、梁启超所提倡的思想和内容仍然没有脱离封建教育窠臼,但对珠江三角洲乃至我国近代学校体育的兴起和发展产生了非常有益的启蒙作用。

    1.3 开学校体育活动之先河

    1906年1月10日,广州东校场(今广东省人民体育场),召开了“广东省大运动会”,以田径为主,包括跳高、跳远及跑步等项目,由南武学堂何剑吴等人倡议。参加学校基本都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包括南武学堂、随宦学堂、岭南学堂、时敏小学、求是小学等47个学堂,这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早按照国际规则举办的大型省级运动会之一。她比第一届全国运动会早了4年,比第一届远东运动会早了整整7年。这场运动会能够举办,得益于当时很多学校都开设了体育课,而且也开办了各种体育活动的运动会,具有举办这场运动会的基础。该次运动会的组织是对奥运会的模仿,使广东人“敢为人先”的精神特质在学校体育的历史上找到了佐证。该次运动会在赛场的布置上模仿了雅典1896年奥运会的赛场布置,当时雅典运动场四周使用了白色的大理石了,而该次运动会是用白色的绸布围成一个运动场。这种模仿和学习,说明了领先于国人的近代体育意识,也说明了学校体育在珠江三角洲一定范围内得到广泛的传播[7]。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倡导留学的第一人容闳(广东中山人),于1870年建议幼童留美,开创了政府派遣中国学生留学的历史先河,被洋务大臣曾国藩、李鸿章誉为:“中华创始之举,抑亦古来未有之事”。自1872年开始,留美幼童共四批120名,其中广东籍84人,占70%;江苏21人,占17%;浙江8人,占6.7%;安徽4人,占3.3%;福建2人,占1.7%;山东1人,占0.8%。可见留美幼童的分布于早期中国各地受西方文化影响的程度基本一致[8]。其中,广东籍的学生大部分都来自于珠江三角洲,这些幼童在美国学校上学,住在美国人的家中。容闳积极支持他们参加各种社团和体育活动,使他们迅速融入美国社会,回国后,对学校体育在珠江三角洲的传播也产生了积极影响。一位美国友人讲:“我们玩的各种游戏,他们都感到新颖,他们都是排球、足球、冰上曲棍球的好手,尤其是溜冰,他们的技术达到了顶峰。”[9]

    如果中国近代史不是以鸦片战争为开端,那么体育在中国人的心目中还不会如此重要,鸦片掏空了清政府的国库,也摧残了国人的身心,人们背负了“东亚病夫”的耻辱,正是在这种深刻的社会背景下,唤醒了那些先进中国人要以强身健体的方式改变民族的精神面貌。可以说,在这一时期,以近代西方体育的传入为主要标志之一的珠江三角洲学校体育得以兴起,取决于教会学校、华侨和商人的“办学之风”和“重体之风”以及珠江三角洲的有识之士何剑吴、康有为和梁启超等提出的德、智、体全面教育的观点,以“敢为人先”的精神举办的“广东省大运动会”在珠江三角洲乃至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

    2 缓慢前行阶段(1911—1948年)

    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五四爱国运动标志着中国现代民族主义的生成,政治上以反帝爱国为启蒙的思想家们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坚决批判旧的制度、思想、道德和文化,倡导西方资产阶级的新道德、新观念,给新思想的传播打开了闸门,在这种时代背景下,珠江三角洲也在积极学习和引进西方学校体育的基础上,对本地区的学校体育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自1903年颁布《奏定学堂章程》,规定大、中、小学堂均“宜以兵式体操为主”,每周2~3课时的体操课,兵式体操一直是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这些内容过于呆板和枯燥,且教育的目的还是教育学生“忠君”,遭到社会的猛烈抨击,毛泽东在《体育之研究》中曾尖锐地指出:“教育发令,学者强应,身顺而心违,精神受无量之痛苦……”[10]1919年“全国教育联合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改革学校体育案》,于1922年颁布了“壬戌学制”和次年公布了《新学制课程标准》,从此以后,“体操科”改名为“体育科”,根据民国政府的教育政策与制度,珠江三角洲的很多学校相继也取消了兵式体操,代之以田径、球类、体操等体育项目。在这一时期,虽然“中洋体育”的争论仍然激烈,但很多学校也重视武术的开展,1923年,佛山精武会创办元甲小学,发展学生武术。1934年,广东省第四次教育会议通过《广东省中、小学校体育实施方案》,提出早操、正课的目的,珠江三角洲地区都规定中学寄宿生及走读生的早操时间,并要求各校每学期开学时进行身体检查一次。以后,高小和初中增设童子军课,每周2学时。童子军课内容有结绳、旗语、野营、行军和一些日常生活知识等。

    抗日战争前,珠三角的广州、中山、佛山、顺德、东莞、台山等地学校体育基础较好,而且,很多学校的体育活动开展已相当有规模,如真光女中的垒球、排球、田径,培英中学的排球,培正中学的篮球、排球,南武中学的田径、排球、足球,在历届省运会、全运会和远东运动会上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1938年,因日军入侵,珠三角的一批中学疏散到粤北和粤西山区继续教学。如国民大学附中、长城中学、庚戌中学迁罗定,侨三中迁乐昌,教忠中学迁郁南。教会中学除部分迁澳门外,培正、培英、协和、真光等8校迁连县,联合组成基联中学。上述学校利用当地自然环境开辟体育场地,因陋就简,制作体育器材设备,进行体育课教学和开展课外体育活动。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外迁的学校先后回迁珠三角。但8年战祸造成的创伤十分深重,原来的体育场地、设施多成废墟。原有体育教师,在战乱中疏散各地,转业谋生,因此当时体育师资严重缺乏,要恢复正常体育教学困难重重。据许民辉关于赴粤辅导体育实施概况的《报告》称,当时“小学体育教员多非专校出身,所授课程均未能依照部颁标准,敷衍因循,影响国民体育基础至钜。”广东省教育当局提出“健康重于作业”的口号,指示各校注意学生健康,增添体育卫生设备,但经费无着,学校无法执行。1947年6月,广东省为准备参加第七届全运会,举行了第十五届省运会。参加者多数是大、中学生,珠江三角洲的培英、培道、协和、真光等中学和省立女师的选手获较好名次,但运动成绩远低于抗战前。

    总体上看,尽管1911年辛亥革命之后这段时期社会动乱,但却是珠江三角洲学校体育内涵和面貌发生较大变化的一个阶段,一方面,中国的思想文化、价值观念在与西方以现代化为核心的文明体系的冲撞、交汇中,形成了一个多层面的初具现代化取向的体系,即学习科技改变制度与观念(特别是价值观念)。在珠三角,西方体育和中国传统体育内容经历了一个艰难融合的阶段,传统体育和西方近代体育内容都成为学校体育的流行内容,例如田径、球类运动、游泳以及具有岭南特色的武术、舞龙、舞狮等。另一方面,抗战开始前,以现代化的快速发展为后盾,是珠三角学校体育发展较快的时期,学校体育已具备一定的基础,开始朝着规范化的方向发展,各地设立了专门管理体育的组织,诞生了其它许多体育方面制度和规章。

    3 初步形成学校体育体系阶段(1949—1965年)

    新中国成立后学校体育的性质和地位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成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组成部分,通过对前苏联学校体育思想及模式的学习与移植,不断充实和完善,初步形成了完整、系统的学校体育体系。

    3.1 确立学校体育的重要地位

    1950年,为了使体育教师尽快适应新社会、新体育的工作,开始组织体育教师学习各种体育技能;1951年5月,广东省文教厅颁发《增进小学生健康的意见》,要求注重体育活动,加强体育实施。1956年,教育部在各地自编教材的基础上,以苏联十年制学校体育教学大纲为蓝本,编订了中国第一套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珠江三角洲各中、小学依照大纲进行教学,学校体育很快出现了崭新面貌。同年,中共中央正式提出“德、智、体全面发展”教育方针,珠江三角洲不少乡村中学建起了新校舍,开辟、扩展了体育场地,学校体育活动蔚然成风。小学普遍推行少年广播体操,并开展以活动性游戏为主的体育活动;中学以开展广播体操和社会较为普遍的运动项目如球类、田径等为主的体育活动。

    在引进苏联“劳卫制”之后,珠三角也掀起了大中小学校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的热潮。但受1958年“大跃进”浮夸风的影响,学校“劳卫制”测验中片面追求指标数字,弄虚作假。在1959年至1962年三年经济困难时期,根据中共中央和省委关于贯彻劳逸结合原则的指示,珠江三角洲的学校抓了卫生保健工作和生活管理工作,坚持了早操或课间操和一节体育课,取消了课外体育活动,停止了“劳卫制”测验。1962年,随着经济形势的好转,珠江三角洲中、小学开始恢复两节体育课,课外活动也逐步开展。1963年1月29日,省教育厅、卫生厅、体委、共青团省委联合发出《关于加强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改善学生健康状况的联合指示》。当时珠江三角洲一些学校中开始进行体育教学改革工作,体育课质量有所提高,课外体育活动比较活跃。但部分学校对学校体育的认识及其条件还不是很充足,因此也存在一些问题。据当时对增城县、佛山市和广州市11所小学的调查,县、市重点小学体育教学质量较高,有比较完整的教学计划,能按大纲要求内容上课;但部分学校没有按教学大纲内容上课,缺乏教学计划,不写教案上课,甚至根本不会写计划、教案,连教材也看不懂,因此体育课的组织差,示范不正确[11]。

    3.2 重视学生体育锻炼

    1953年,广东省文教厅、青年团华南工委、体总广东分会颁发《关于推行学生体育锻炼标准的联合通知》,要求首先在省辖市和重点县的中等学校中有条件、有步骤地推行体育锻炼标准。1954年9月,根据中央体委公布的“劳卫制”预备级暂行条例,结合全省实际情况,制定了广东省“劳卫制”预备级项目标准和实施办法。公布以后,珠江三角洲七市有很多学校推行,到1955年发展到186所。

    1964年,全国体育工作会议决定将“劳卫制”改称“青少年体育锻炼标准”。省教育厅要求全省各中学更广泛地推行该“锻炼标准”。当年广州市有83所大、中学校推行“锻炼标准”。1964年7月18日,广东省人民委员会发出《关于开展群众性体育运动、提高体育运动技术水平的指示》,要求各级学校“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积极开展课外活动。组织多种运动队和锻炼小组”,并规定“全省大、中学生体育运动会,每年举行一次”。1965年,珠江三角洲涌现了一批体育先进单位,如广州市宝源中约小学、肇庆市岩前小学、顺德县西山小学、佛山市第二小学等,被选派出席了全省文教系统先进单位和先进工作者代表会议[11]。

    新中国成立以后,学校体育作为改善和提高民族青少年健康水平的一种手段,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珠江三角洲学校体育由此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期,一方面,体育被列为学校教育的三大任务之一,珠三角各地都开始重视学校体育在教育中的地位,虽然发展还不全面,但学校体育的活动逐步制度化,学校体育的内容逐步规范化,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另一方面,受到社会主义及计划取向下政府主导的发展范式的影响,学校体育在当时也成为一种政治工具,“锻炼身体、建设祖国”成为社会发展的导向,因此全国自上至下都十分重视学生体育锻炼,珠江三角洲也不例外,根据中央的要求,颁布和实施了许多关于加强学生体育锻炼的政策和标准。总体上看,这一时期珠江三角洲学校体育已初创基业,为进一步促进珠江三角洲学校体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4 曲折发展阶段(1966—1977年)

    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在“停课闹革命”声中,珠江三角洲各地学校体育工作基本处于瘫痪状态,部分地区学校体育有零星开展,但大多是不被重视的。1968年,解放军“毛泽东思想宣传队”进驻学校,体育课逐步恢复,但由于政治运动和所谓“开门办学”的冲击,教学时间没有保证,课外体育活动往往被劳动或军训所代替。不少学校也把体育课改为“军体课”,1970年8月,广州市“中、小学教材编写组”编写了一本《军体》,被指定为中、小学体育教材。1972年3月,全国体育工作座谈会颁发了《关于试行<体育锻炼标准>的意见》。之后,珠江三角洲部分市、县中、小学校中也开展了这项工作,同年初,广东省体委派出4个组到12个县、市对学校体育进行了调查, 发现珠三角不少中学和很大一部分小学没有专职体育教师,同时存在教材不统一,场地和器材不足,体育经费很少,教学质量不高等问题[11]。1973年,珠江三角洲地区和部分县教育局配了专职体育干部,大多数地区师范学校办了体育班,积极培训师资,在现有教师中,通过调整,增加了一批专职体育教师,不过缺乏体育师资的情况仍较严重。1975年3月26日,国务院批准在全国公布施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试行条例》,珠江三角洲部分中学野营拉练、民兵训练和学军活动等有所开展。总体上看,自60年代中期开始,从中央到地方体育的各级行政管理部门被破坏,学校体育科研、学校体育机构被撤销,体育场地被捣毁,《劳卫制》被迫下马,有些县甚至撤销了体委,完全停止了有组织的体育活动,如此等等。珠江三角洲学校体育在这一时期走过了一段曲折而艰难的历程.

    5 全面推进阶段(1978—1991年)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并指出:“要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12]1979年,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广东、福建在对外经济活动中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并决定在深圳、珠海、厦门、汕头试办经济特区,广东省成为全国最早实行对外开放的省份之一,这是珠江三角洲现代化进程中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学校体育从此也步入了良性发展的正轨。

    5.1 加强制度建设和管理

    一方面,以机构、队伍建设为突破口。1978年,广东省教育厅成立了体育卫生处,加强对全省中小学体卫工作的领导。珠江三角洲的市、县(市)区成立体卫处、科、股,镇有专人分管体卫工作,各学校均成立领导小组。1978年成立了广东教育学会学校体卫专业委员会,同时,建立和健全各种体卫管理制度和评估标准,以评估促落实。另一方面,以体育考试为突破口。1982年,广东在全省重点中学招生高中生考试进行了加试体育的试点实验;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珠江三角洲各地积极创造条件,选择有条件的市、县(区)进行试点工作。1991年珠江三角洲各地基本都推行了初中升学考试进行体育考试,并提出建立体育考试试题库的研究。这一时期,学校体育竞赛活动也形成制度,各地学校运动会和体育活动频繁。

    5.2 改善学校体育教学条件

    改革开放后,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全国率先推进改革,将教育作为地区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目标,也将学校体育纳入整体规划,将学校体育活动场地设施等作为检查验收的项目之一,大大改善了学校体育的教学条件。

    5.3 探索素质教育的体育教学模式

    珠江三角洲地区,频临港澳,对外交流和获取世界学校体育发展信息具有天然的优势。探索了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体育教学形式,有“高中专项体育教学”、“分层递进教学”、“创造性教学”、“情景教学”、“快乐教学”、“形象教学”、“竞争教学”、“合作教学”等,体育课出现了生动活泼的局面,早在1985年珠江三角洲就有很多学校开展了高中体育选项教学实践。这些改革的成果在全国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各地也纷纷过来学习和借鉴。

    6 现代化格局初现阶段(1992年至今)

    2008年珠三角整体城镇化水平达到80%,创造了29 745.58亿元的GDP总量,占全省的比重从1980年的50%提高到84%,占全国的比重也由2.6%提升到12%,成为我国乃至亚太、全球最具发展活力、最有发展潜质的经济区域之一[13]。雄厚的经济基础为珠江三角洲学校体育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物质保障,学校体育的思想观念、师资队伍、课程改革积累了很多成功的经验,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珠江三角洲学校体育现代化格局初现,已然成为文化建设的重要部分。

    6.1 观念先行,学校体育改革取得显著效果

    珠江三角洲是全国快乐体育的发源地,是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的先行者。特别是2007年中央七号文件颁布以来,广东省在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工作中,以宽广的视野、独特的视角谋划学校体育改革,先进的教育观念不断转化为教学行为。当前,以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核心,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氛围已逐步形成,珠江三角洲各地各校都将学校体育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和特色,重视发展学生的个性等,对体育课程和教学改革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学校体育改革取得显著效果。如广州越秀区先后被认定为广东省教育强区、广东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全国首个区域教育发展特色示范区,2010年被教育部评为“全国阳光体育先进县(市、区)”。深圳南山区2001年成为国家首批课程改革实验区,2010年被教育部评为“全国阳光体育先进县(市、区)”。

    6.2 制度保障,提升学校体育活动空间和地位

    一方面,保证学生体育活动的空间。2006年8月广东省教育厅颁布《广东省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标准(试行)》,对学校班额、生均占地面积、师资学历等提出具体要求,此标准包涵很多学校体育的内容,如二十二条规定:“学校须按国家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省教育行政部门公布的校历安排课程,组织教育教学,课时符合国家规定。”珠江三角洲各地中小学校都根据标准要求提出措施,保证了学校体育活动的空间和地位。

    另一方面,提升学校体育的社会认同和地位。1998年,全国逐步实施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珠江三角洲各地也全面实施,而且各地根据自己的实际制定了符合本地区的体育考试方案,例如深圳市中考体育采用“1+1”模式(一个必考科目、一个选考科目)。2007年,广东省举行全省学校体育工作会议,对中考体育进行了改革,提高了中考体育占总成绩的比例,由原来30分提高到60分,目前珠江三角洲已经有多个地市正式执行此标准,进一步提高了学校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这些政策措施的推行,一是针对广东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对珠江三角洲学校体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二是将学校体育工作纳入到政府规划和建设中,并根据实际情况,设定了具体的执行标准,逐步完善了学校体育的制度、活动空间,从而突出了学校体育在教育中的地位。

    6.3 特色建构,引领学校体育课程建设

    新课程实施以来,广东省教育厅于2002年印发了《广东省九年义务教育新课程实验体育教学指导意见》,2010年又制定了《广东省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新阶段体育与健康教学指导意见》,提出珠江三角洲学校要率先全面完成课程标准要求,并结合学校实际,改革创新,积极开发校本教材,每校力争有自己特点的教学特色,普通中小学努力按照课程标准要求进行体育教学,开齐体育课。经过探索和实践,珠江三角洲很多学校依据地域和学校的特点,探索和创新了独特的体育课程内容体系:小学阶段,1—2年级的4节体育课,采用2+1+1模式,即2节常规体育课、l节学校体育传统项目或体育特色教学课、1节形态课。3—9年级的3节体育课采用2+1模式,即2节常规体育课、l节特色学校项目课。高中体育课的选项教学中,把学校特色体育项目作为必修必选项目,从而使每个学生都能通过体育课教学掌握到体育特色项目的技术、技能[14]。特色也是基于地方传统和学校特点,如佛山南海九江中学的龙舟、南海西樵镇民乐小学的武术和舞狮都是聘请当地校外有名的师傅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作为教师,不仅提升了学校的体育特色,同时有效弥补了体育教师不足问题,很多学校通过体育特色带动其他方面的工作,将特色体育项目作为校本课程,编写了校本教材,与校园文化相结合,渗透到师生的思想和行为当中。这些学校的特色获得了家长和社会的广泛好评。

    6.4 加强体育教师培训工作

    新一轮课改自实施以来,珠江三角洲各地均按照要求开展教师培训工作。除了正常的3级培训外,为了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教育改革的需要,珠江三角洲部分地区积极探索体育教师培训新路子,例如,东莞市从2008年开始对全体中小学体育教师进行全员培训,所有教师均必须通过114个课时的专业培训,培训内容围绕教师基本技能,旨在发展教师的五个能力(完成一节体育公开课、自编一套广播操或健美操、编排一个学校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掌握一套队列队形动作、撰写一篇论文)[15]。通过学习,提高了体育教师专业化水平,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珠江三角洲毗邻港澳,在版图上是中国的南大门,在精神上则是开风气之先的南风窗。这块土地,曾是民主革命的策源地、改革开放的试验田。这些特性,都内化成了珠江三角洲学校体育的品质。这种品质也促使珠江三角洲学校体育在社会历史发展方向上认同了现代化的时代趋势。珠江三角洲学校体育的兴起与发展值得梳理与总结。

    参考文献:

    [1] 《毛泽东选集》第2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469.

    [2] 广东省志编委会. 广东省志(体育志)[M]. 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7:123.

    [3] 汤志钧. 康有为政论集(上册)[M]. 北京:中华书局,1981:131.

    [4] 梁启超. 梁启超选集[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63.

    [5] 苏竞存. 梁启超的尚武思想与民族体育的醒觉[J].体育文史,1989(3):22-26.

    [6] 梁启超. 新民说[M]. 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128.

    [7] 费勇. 广东体育精神[M]. 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8:51.

    [8] 田正平. 留学生与中国教育近代化[M]. 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46.

    [9] 刘真. 留学教育(第1册)[M]. 台北:台湾编译馆,1980:33.

    [10] 李力研. 论毛泽东体育思想的来源[J]. 体育与科学,1992,13(6):7-8.

    [11] 广东省志编委会. 广东省志(体育志)[M]. 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7.

    [12] 陈昆满. 历史的选择——探索中国现代化道路的艰难历程[M].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1:26.

    [13] 钟明华,冯增俊. 教育现代化的伟大实践——广东教育发展30年M]. 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8:6.

    [14] 吴键,章柳云. “课改万里行”广东两地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调研报告[J]. 体育教学,2010(10):4-11.

    [15] 庄弼. 制度创新 改革引领 不断提升——广东省中小学体育教研工作概述[J]. 体育教学,2010(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