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怎样当好县级新闻媒体记者

    覃志猛

    摘要:融媒体时代,媒体之间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其实就是新闻记者水平的竞争。笔者在县级媒体单位当新闻记者已经有十余年,十余年的时间笔者发表的新闻作品累计超过1000条(篇)。怎样才能当好县级新闻媒体记者呢?在此笔者浅论自己的一些体会和感受,供各位县级新聞媒体记者朋友参考。

    关键词:新闻媒体:政治思想;采访技巧

    县级新闻媒体记者必须坚持党的领导,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新闻工作者政治思想必须端正,必须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毫不动摇地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宣传党的方针政策。

    县级新闻媒体记者要始终坚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挖掘素材。无论刮风下雨,无论城内乡村,只要有好的新闻线索,都应义无反顾地深入采访第一线,用饱含真情和激情的文字弘扬真、善、美,鞭策假、恶、丑。如2005年3月,笔者到兴宾区正龙乡现场采访农民张德南参加新农合后,获得报销3000元的大额补助,大大减轻其因治病而给家庭带来的经济负担。随后笔者又到兴宾区新农合办进行了全面采访,了解兴宾区整体参加新农合的具体情况。写好稿件后向《人民日报》《广西日报》进行了投稿。不久,这两份报纸以《兴宾区51万农民解患病之忧》为题进行了大力宣传,为兴宾区农民首次参加新农合的激情提供了强大的舆论支持。2004年,笔者在来宾市柳来路经常看到一个残疾人在摆象棋摊点(其实是在骗人下棋赌博)。而在不远处的地方也有一位残疾人,却是用自己的技术为市民修理自行车。两个都是残疾人,却形成鲜明的对比,于是笔者写了《同是残疾人? 不同人生观》的短评,在《广西日报》刊发后,引起反响。

    “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多出精品、争创一流,始终是我的人生坐标”,一位名记者曾这样说过。笔者认为,县级新闻媒体记者工作一开始,就要在思想上做好吃苦流汗的准备,有时候凌晨四五点钟就要起床写稿了。来宾县一中原副校长陆万春,是一位优秀的班主任。多年来他所带的高中毕业班高考成绩一直名列柳州地区前茅。2002年9月,笔者对他进了采访,在他身上没有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故事,其实陆万春的成功取决于对学生深深的关爱。采访结束后,笔者冒着近40度的高烧进行了写作。不久,《桂中日报》《来宾日报》以题为《春风拂煦桃李艳》的报道,对陆万春进行了大篇幅的宣传,此篇文章见报后在来宾县教育界引起强烈反响,许多老师纷纷表示向陆万春老师学习,在教育教学中要用“爱心”当头。2003年7月的一天,当时雷雨交加。笔者随同原兴宾区副区长黄汉东深入桂中现代农业示范区进行采访。接近示范区时,1米多深的雨水拦住了我们的去路,采访工作难以进行,笔者便冒着瓢泼大雨下车,不顾当时的电闪雷鸣,左手撑伞,右手单独拿着摄像机,用珍贵的摄像镜头记录了示范区的严重灾情。几分钟的画面拍摄后,我全身已经湿透,差点点就掉进了附近的大河里。示范区的灾情通过电视画面宣传后,立即引起了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

    多年的县级媒体新闻从业经历告诉笔者,掌握采访技巧十分重要。采访中,记者“嘴巴要甜”,要学会如何让当事人自己开口说的方式技巧,面对不同的人群也要选择不同的沟通渠道。提前准备好要提问的问题,抓住重点,激发被采访人主动提供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采访后回来写稿子,要根据采访笔记,提炼主题,谋篇布局,字斟句酌。

    合格的新闻记者,必须要有过硬的业务水平,不仅要向书本学习,更要从实践中汲取营养,善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做好县级新闻媒体记者,做事一定要认真。新闻采访中,对于新闻中涉及到的时间、地点、人名一定要准确。

    要做好县级新闻媒体记者,工作起来还必须要眼快、手快、动作要快,反应要快,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要有像老鹰一样的“眼睛”,在高空观看随时发生的信息资源;要有“四只耳朵”,随时听见身边人所讲的每一句话,从而唤醒新闻的“源泉”。

    (作者单位:广西来宾市兴宾区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