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惑”论:主体性的既视感

    内容摘要:自弗洛伊德以来的精神分析学对主体性的既视感(Deja vu)成因,即怪异、熟悉的陌生感(uncanny)阐发了精神分析学的研究和解释,本文梳理了脉络并认为“恐惑”很好地概括了“uncanny”内涵。

    关键词:弗洛伊德 恐惑 家与非家

    一.引言

    自从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在1919年发表《论恐惑》Das Unheimlich 以来,初期此“恐惑”不受重视,及至1970年后西方许多思想家、批评家、理论家对此作出许多关注和解读,但与此同时这也推动了“恐惑”一词进入广泛的讨论和研究;进入21世纪以来,对于“恐惑”的研究进一步深入到各艺术领域的研究。其内涵把握不易,本文尝试对“恐惑”理论做一个源起和发展的梳理,尝试对比比较来获得新的观点用以理解其内涵。

    二.“恐惑”与弗洛伊德

    弗洛伊德心理分析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压抑的复现”(the return or recurrence of the repressed),或“重复的冲动”(repetition compulsion)。1919年,弗洛伊德在《恐惑》(“Das Unheimlich”)一文中阐述的“恐惑”。事实上,弗洛伊德并非是第一个使用这个“恐惑”,而是出自德国心理学家恩斯特·詹池(Ernst Jentsch)于1906年发表的论文《论恐惑的心理学》,探讨分析了德国小说家霍夫曼作品《沙人》,尤其是明显的恐惑感如何产生(Jentsch7-16)。詹池在分析中指出,“恐惑”感产生于心智的不确定性(intellectual uncertainty)。弗洛伊德在1919年的《论恐惑》中表达了与詹池不太一致的观点,弗氏通过词源、词义的例子,为暗恐奠定心理分析学的解释;同时以《沙人》为例,阐述暗恐的表现特点及其与心理历史的关联,同时解说何为“复影”(double);并将现实生活中的暗恐和文学中的暗恐做比较和区分,进而说明暗恐在社会和文化中的普遍存在(童明109)。弗承认詹池的观点是“无疑正确的一种”(Freud 220),但是他从词源学的角度考察了德语原词“unheimlich”的含义,他援引了各方词典的释义,指出unheimlich 的主要语义是:非家的、不熟悉的、不受控制的、令人不适的、令人惊悚的。

    国内研究者如王素英在《“恐惑”理论的发展及当代意义》一文中总结了《沙人》的故事梗概,童明在《西方文论关键词:诡异/非家幻想》对霍夫曼的这部作品作了一番梳理和介绍,以把握原始内涵。童明称《沙人》应该译为《沙魔》,因为贯穿全文的“Sandman”是一个魔鬼、邪恶的形象,并把重点放在论述弗洛伊德着重的复影(double)上,他认为“沙魔现象是以“复影”的方式复现的”(童明 110),复影的出现在产生“恐惑”的过程中起到了非常的作用。

    总体而言,对于霍夫曼《沙人》的简介和叙述,弗洛伊德将“恐惑”的意义进一步延伸,认为“恐惑”就是那种把人带回到很久以前已熟悉和熟知的事情的惊恐感觉(the return of the repressed)。在现实生活中,幼年时对一件事的恐惧,随着成长、随着对这件事的深入理解就会被克服,弗洛伊德称之为“现实的检验”,在文学作品中,由于作品与读者的疏离感和陌生感以及想要知道接下来发生什么的欲望,这种“恐惑”的感觉会被压抑。文学作品的“恐惑”更高于现实生活中的“恐惑”,包含更广,前者囊括了后者的全部,而且包括了更多,包括了现实生活中没有的“恐惑”现象。

    “恐惑”的恐怖与崇高两面性理解和解释,可以发现“恐惑”状态的根本在于人存在状态的不自由,曾经出现过的恐惧/焦虑/疑惑,会形成心理状态的历史,会攫取人现在的存在。而恐惧不安的原状态深深地根植于个人记忆中;它不仅以阴郁可怖、恐惧的形象出现,也以正面的、光明的形式出现。对于魔鬼、魂灵的畏惧,对于祖先神灵的崇拜,只是“恐惑”的一体两面,自由的状态前提是承认不自由,认识不自由,治疗心理阴郁乃至疾病,就是克服不自由。

    三.后弗洛伊德的“恐惑”

    弗洛伊德之后,他的“恐惑”理论沉寂了一段时间,直至1970年后,有一系列文章关于“恐惑”发表。王素英在文章中梳理了托多洛夫、德里达、西苏等人于1970年后刊发的文章并指出,前人文章对“恐惑”概念的发展起到了深远的影响,是使“恐惑”迅速走向理论化的进程。弗洛伊德在《论恐惑》一文开宗明义提请我们注意,“传统美学历来关注美丽、漂亮、崇高,但忽略对情感的研究,更对厌恶、苦闷等负面情绪疏于论述;而美学应关注的不仅仅是美丑,还需要情感。”(219)弗氏在精神分析学和文学批评的交界之处取得了融合,甚至可以说他开篇的主旨思想就是蕴含现代性的反思。弗洛伊德之后的文学批评家解读了他想要表达的观点,即忽略的负面情绪的美学无法是完整的美学。

    本尼特等合著的《文学、批评和理论引论》一书中,对于“The Uncanny”单独列了一章,其中建议了十三种可能形式,国内有学者已经将其译为中文,分别为重復、奇怪的巧合,(甚至在一般意义上可以说,事情命中注定要发生)、万物有灵、拟人—这其实是一种更特殊的特别人性化、自动作用、性别身份的极端不确定性,即无法确定一个人是男性还是女性,或者表面上是一种性别而实际上却是另一种性别、一种被活埋的恐惧、寂静、通灵术、死亡、死亡驱望、灵魂、语言。

    以上比较可知,关于“unheimlich”的几个方面要素是关于记忆、想象、历史、感受、自我与他者的研究。弗洛伊德通过词意词源展开了讨论,由此引申出后续的一系列概念。家与非家即异化和熟悉之间的矛盾同一性,事实上展现了关于记忆与假想的研究,日常记忆被忘却或者是压抑、暂时隐藏,就造成了被压抑的事情的记忆“非自觉性”,自己想要忘却的记忆已然似乎忘却,但是在不经意间显露,这就造成了一种困惑和畏惧的体验,即对于当下非限制性的空间熟悉感的尝试理解,和因此引发出的尝试理解却因为被压抑的记忆无法完全唤起而遭遇失败产生的畏惧之情。家与非家并存、熟悉与陌生并存,构成了人类关于存在的超验性体验。

    四.恐惑的中文与中文的恐惑

    国内有学者如唐宏峰的《怪熟的遭遇:晚清小说旅行叙事之研究》一文分析了中国晚清小说叙事中的恐惑特征;the uncanny 译为怪熟,表达了一种矛盾辩证,“怪熟”一词是仿造拉康生造 extimité(内部的)和exterieur(外部的),借此传达既陌生又熟悉的感受;何庆机、吕凤仪《幽灵、记忆与双重性:解读的‘怪异》(the uncanny 译为怪异)一文用恐惑为关键词解读了美国作家福克纳的短篇小说《献给艾米莉的玫瑰》。该文主要从恐惑的主要特征“双重性 (the double,即复影)”,“诡异性”切入分析小说的叙事,认为双重性是理解小说真谛的一把钥匙。

    “Unheimlich”应该译为中文“恐惑”比较妥当,因为“恐惑”由两个层面的意义,一是“恐怖、可怕、畏惧”,一是“困惑、疑惑”。自弗洛伊德开始直至后弗洛伊德的“unheimlich”概念,译为英语“uncanny”。英语译法“un-canny”虽然字面上对应了“un-heimlich”,但是“canny”的英语释义是“careful;cautious;knowing;skilled”,加之于否定前缀则失去了德语原意中“home”的意义,语义上产生了偏离,而前面述及“unheimlich”和“heimlich”的关键是德语“heim”即“家园”的中心语义,认知的现象告诉我们被压抑的复现有家和非家的两面,因此从“家/非家”和“熟悉/疏离”来把握“恐惑”的核心要素是十分合理的。

    弗洛伊德在《论恐惑》中还着重解释和分析了强迫重复,强迫以及重复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核心概念。《超越快乐原则》一书关键信息认为,强迫行为是打开直觉层面的最重要钥匙,“强迫”在潜意识里处于支配地位,而“重复”则是从本能冲动中走出来的,很可能是与生俱来的。本能的本能——一种强大到足以凌驾于快乐的冲动原则,为心灵的某些方面提供了他们的守护(Pontalis 77)。

    有关个体主体性的重复、强迫、记忆、感受的研究构成和解释了这样一种神秘的心理现象,其中文名称不甚统一,说明学界对此的研究仍旧方兴未艾,虽然“诡异”“暗恐”更为贴近“uncanny”的音译,就音义结合层面是可取的。而“恐惑”这一译法可以把握了核心的要素和概念,形象地提示了综合要义,相比于“诡异”的译法更为全面和妥当。

    参考文献

    1.Bennett, Andrew, and N. Royle. 2016 "An introduction to literature, criticism and theory.".

    Freud, Sigmund 1976 The" Uncanny". New Literary History, 7(3), 619.

    2.Jentsch, Ernst 1997 On the psychology of the uncanny (1906) 1. Angelaki: Journal of the Theoretical Humanities, 2(1), 7-16.

    3.Pontalis, J. B, et al The language of psycho-analysis. Karnac, 1977.

    4.关贞兰.“恐惑”理论国内外研究述评.广东第二師范学院学报 36.2(2016):72-77.

    5.何庆机,吕凤仪."幽灵、记忆与双重性:解读《献给艾米莉的玫瑰》的“怪异”." 外国文学研究 6(2012):127-136.

    5.唐宏峰."怪熟的遭遇:晚清小说旅行叙事之研究." 现代中文学刊2.4(2010):33-43.

    6.童明.暗恐/非家幻觉.外国文学 4(2011):106-116.

    7.王素英.“恐惑”理论的发展及当代意义.当代外国文学35.1(2014):131-139.

    (作者介绍:蒋磊,宁波大学2016级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