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股权激励效果探究

    杨朋朋

    

    

    【摘? 要】现代公司制度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导致所有者与管理者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成为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问题。论文从委托代理理论、激励理论和公司治理理论对股权激励的实施效果进行了研究,特别是对股权分置改革后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多元化态势及股权激励提出具有指导意义的建议。

    【Abstract】The separation of ownership and control in modern corporate systems has led to the principal-agent relationship between owners and managers becoming an important issue in the corporate governance structure. This paper studies the implementation effect of equity incentives from the principal-agent theory, incentive theory and corporate governance theory, especially the diversified situation of listed companies' equity incentives after the share-trading reform and the suggestion of guiding significance for equity incentives.

    【关键词】股权激励;公司治理;激励效果

    【Keywords】equity incentive; corporate governance; incentive effect

    【中图分类号】F272.92;F721? ? ? ? ? ? ? ? ? ? ? ? ? ? ? ?【文献标志码】A?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号】1673-1069(2020)11-0100-02

    1 影响股权激励的因素

    通过总结相关学者的研究,影响股权激励效果的因素归纳为三个方面:法律制度、市场环境、内部治理。

    1.1 法律制度

    国家法律制度是影响股权激励的首要因素,每一次法律制度的修订都对股权产生深刻影响。2006年,证监会发布了《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为我国的股权激励提供了规范性的政策依据和保障。良好的法律制度为企业探索激励股权具体步骤提供了依据,但是有时也限制了企业根据自身特点来设置股权激励制度。这就要求企业需要深入研究透彻法律制度,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实践性更强的措施。

    此外,法律规定的变化也会影响激励效果,因为公司重新按新规定调整原股权激励方案都会产生大量的成本。最后,相关监管法规之间存在漏洞,监管法规和监管措施跟不上股权激励的迅猛发展,会给部分公司借“股权激励”之名,行个人私利的机会,这将违背股权激励的初衷。

    1.2 股票市场环境

    股权激励制度来源于股票市场中的一种衍生金融工具,这种激励制度的产生的条件是存在成熟完善的股票市场。股票市场越成熟发达,其有效性就越明显。在强势有效的市场中,股价基本反映公司经营业绩,经营业绩是高管管理能力和开拓能力的重要体现。因此,从交易行为来看,股价能有效地衡量高管的量的贡献。而在弱势有效的交易市场中,股价并不能及时有效反映公司真实经营管理状况,也就降低了股权激励的有效性。此外,股权激励行权价的制定,股权授予数量的确定,高管的业绩考核等都紧密联系在股票市场中。因此,股票市场的有效性对股权激励的有效性有很重大的影响。

    1.3 高管为主的内部治理

    根据杜邦财务分析法,股东权益报酬率即销售净利率和总资产周转率将直接影响公司股东收益,这两项指标反映了高管的营运管理行为,而权益乘数反映了高管的融资决策行为,也直接影响着股东收益。此外,高管的投资行为决策也将间接影响企业的未来价值。股权激励通过减少高管的短视行为,降低经营者和股东之间委托代理成本的同时,实现公司业绩的稳步增长,股东收益的增加。股权激励效果评价体系如图1所示。

    结合图2能够对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强度进行简要的分析。虽然,股权激励在我国的实践和推广已经卓有成效,但是激励的核心问题——激励强度仍旧不高。在明确标示标的股份占全部股本比例的215个公司中,激励强度的平均水平为3.18%,仍处在一个较为温和的激励强度范围内。

    在我国,股权激励占股比例的上限为10%,能够实现这一激励强度的公司寥寥无几。只有约五分之一方案中激励强度超出了5%,这说明我国上市公司对于股权激励的效果仍主要持观望态度。相应的,股权激励在我国的实践效果也存在巨大的提升空间。股权激励水平的提升能否真的能对管理者发挥激励作用,提升公司治理效率、降低代理成本,从而使公司业绩得以提升?这一问题的解答需要实证的检验。

    2 激励案例相关问题的对策

    珠海某电器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空调生产制造的企业,同时也是珠海市国资委管理下的一家国有控股公司。该公司最早探索出“区域销售公司”和“直营专卖店”销售模式,在利用股权激励销售人员的同时控制住产品销售渠道,成为典型案例,不过近年来随着市场情况变化也出现了新问题。

    通过分析该公司近年来股权激励实施效果和企业财务会计报告,发现如下优势:该公司股权激励明显地减少了早期仅重视高管短视做法。股權激励实现了提升业绩、降低成本的目的。但也发现了以下不足:该公司仅用净利润作为考核指标,过于单一,不够立体,且用当年年底经审计的每股净资产值作为行权价格,并未考虑发展前景、市场保有率、研发成本等,导致行权价格制定过低。不同高管收入差距大,高管与普通员工之间股权激励收入差距大,并不利于企业内部团结以及生产效率的提高。对此建议措施如下。

    2.1 扩大股权激励范围

    电器公司的股权激励主要是针对公司的高层管理者和核心技术人员,而不包括该业公司的一般员工和非技术员工,可见其激励范围是较窄。适当扩大激励范围,平衡内部收入结构,对公司未来意义重大。

    2.2 激励指标多样化

    在电器公司股权激励办法中,对激励对象制定的行权条件考核主要依据是会计类指标,如净利润增长率、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没有将市场导向标准引入考核体系中,注重眼前利益,忽视企业的长远利益。市场类指标以股价为代表,还包括市场总价值、市盈率等。结合了市场指标,激励方案才能充分利用市场的有效性以提升激励效果。

    2.3 完善内部治理

    该电器公司对于高管的激励由于比例多且高,需要监督与约束机制。这种约束机制可以尝试董事、高管人员相互制衡监督的措施,从而防止出现内部人控制或者“合谋”等损害激励效果和公司利益的行为。这种监督的有效性主要依靠健全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

    股权激励是一种长期激励机制,由于我国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时间总体较短,本文的研究时间跨度较小,所以研究结果带有一定的局限性,随着越来越多的公司实施股权激励计划,未来可以积累充足的样本量和较大的时间跨度对其整体效果作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胡婉丽,汤书昆,肖向兵.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和企业业绩关系研究[J].运筹与管理,2014(06):118-123.

    【2】李维安,李汉军.股权结构、高管持股与公司绩效——来自民营上市公司的证据[J].南开管理评论,2016(05):4-10.

    【3】李增泉.激励机制与企业绩效——一项基于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会计研究,2010(01):24-30.

    【4】吕长江,郑慧莲,严明珠,等.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制度设计:是激励还是福利?[J].管理世界,2019(09):133-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