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移云”背景下提升高职会计专业人才质量路径分析

    李佳楠

    “大智移云”背景下,高职会计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人才质量,是为了适应未来会计行业发展的大方向,满足企业对高职学生的从业能力需求,也是为了推动学校自身发展,意义重大。

    2013年8月,中国互联网大会上“大智移云”时代的概念被提出,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现代化科技的发展及推广,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环境都逐步发生了变化,社会经济逐步从“自动化”转变为“智能化”,并朝着“智慧化”的终极目标迈进。社会形势的转变,对于教育领域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在“大智移云”背景下,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着新的定位,新的目标,为了提升人才质量,势必要展开教学改革,寻求一条新的人才培养道路,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一、“大智移云”背景下提升高职会计专业人才质量的必要性分析

    (一)适应未来会计行业发展的大方向

    “大智移云”时代的到来,对于会计行业产生了全面的影响,当前,超过90%的世界 500 强企业都有了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计划,或者已经完成了这一计划。在全新的时代背景下,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等新兴技术对于社会生活、社会经济都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传统会计朝着管理会计、共享会计、人文会计、智慧会计等方向转变,会计人员职能发生转变,在新的财务工作模式下,会计人员从繁复简单的记账、报账工作中解放出来,利用财务工作成果为企业管理层制定决策提供参考依据,这要求会计人员必须有开阔的数据视野,能够基于企业发展需求明确数据整合、处理、分析的方向,兼具IT 能力、业务能力、社交能力及合作能力,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

    (二)满足企业对高职学生的从业能力需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会计行业逐步朝着科技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在这一就业背景下,高职会计专业毕业生明显优势不足,高职必须正视这个问题,基于自身的教育定位,创新人才培养定位,以满足企业对于高职学生的从业能力需求。人力资源是企业占据市场竞争战略高地的关键性要素,企业为了寻求更好的发展,希望能够聘用优秀的会计人才,希望员工具备过硬的业务能力,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和道德修养,能够迅速适应企业环境,胜任相应岗位的工作任务,具备创新能力,能够在会计岗位上有效引进应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化科技。

    (三)经济转型期急需发挥会计人才的作用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世界经济交流愈发频繁,竞争日益激烈,我国处于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国内企业要想有效应对冲击,就必须转变运营模式,而会计人才在企业结构调整上发挥着重要作用。财务工作是企业运营的命脉所在,而会计人才则是企业坐稳财务运营大关的关键,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为社会输送大量优质会计人才,有助于企业顺利度过转型期,推动社会经济转型升级。

    (四)促进高职院校自身发展

    会计专业是高职院校的基本专业,80%高职都开设有这一专业,学校之间竞争激烈,如何在众多院校中脱颖而出,成为会计专业中处于前沿水平乃至于领头羊的高职院校。提升会计专业人才质量,也是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需求,在“大智移云”背景下,高职院校应该直面挑战,基于会计行业发展形势,制定前瞻性的教学计划,创新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学体系,全面提升学生的理论知识与业务技能水平。

    二、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会计专业是财经类专业中人才输出量最大的一个,但实际上,社会上仍存在极大的高素质会计人才缺口,在数量上,会计人才供需是匹配的,但是在对接度上,存在较多的问题,高职院校培养出来的会计专业毕业生,无法满足企业经济管理的需求,毕业生由于在业务能力、职业素养、知识应用能力上无法胜任会计岗位需求,无法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这种人才供需不匹配的现状,应该及时扭转。

    具体来说,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存在以下问题:1.教育重理论,轻实践。高职院校的定位虽然是输出应用型人才,但是在教育过程中,“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普遍存在,大部分学生都能够掌握会计相关理论知识与技能,但是由于缺乏实践,职业态度、职业能力培养受阻,无法满足直接就业需求;2.教学方式落后。在会计专业教学中,教师沿用传统教学模式,一味向学生灌输理论知识,学生被动接收,学习效率较低,虽然说当前引进了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技术,但成效有限,而且,受限于实训条件,实践教学方法单一,教学质量有待提升;3.教学内容缺乏创新。会计专业课程数量多,教学內容交叉重复,缺乏创新,部分内容遗漏,课程之间关联性不足;4.人才质量评价体系不健全。在会计专业人才质量评估上,仍采取以成绩论英雄的评估模式,考核结果不够全面客观。

    三、“大智移云”背景下提升高职会计专业人才质量的路径分析

    (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1.以“学生活动为中心”组织教学活动。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学生占据教学主体地位,教师应该以“学生活动为中心”,组织教学活动,以引导者、辅助者的角色,指引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主动思考、探索、实践。鉴于学生生活经历、成长背景、知识基础的差异,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分层教学法,因材施教,以学生取得进步为目标,将其分为不同层次,设计不同层次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完成具有一定挑战性的任务,从中获得学习成就感,树立信心,逐步成长。在教学方法上,可采取“成果导向” 教学法,基于“大智移云”时代企业会计人才需求,制定学习目标,明确学生毕业时在专业知识、业务能力、职业素养上应达到何等要求,以最终结果为依据展开方向设计,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教学活动。

    2.以企业社会需求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在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企业财务工作内容发生变化,会计需要完成不同于以往的工作任务,高职院校应该基于企业社会需求,重新确立人才培养目标。经过广泛的人才市场调研,我们发现,企业所需求的会计人才,必须全面掌握财经专业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具备应用专业知识去分析、探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与道德修养,社交能力、业务能力强,具备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勇于接受、学习新事物,学习新的会计理念、技术,具有敏锐的嗅觉,能够察觉到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对于会计行业的影响,从而积极学习相关技术,将之应用于工作实践中,能够有效适应会计行业发展变化,适应会计职能转变,具备良好的数据分析、处理能力,能够基于企业发展管理决策需要,展开会计工作。

    3.以能力为本位制定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当前社会竞争激烈,人才流动大,企业奉行“能者居之”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对于人才输出源头的高职院校来说,提升人才质量,提升毕业生专业能力,就是应对这一社会环境最好的策略。为了达到这一目标,高职应基于企业社会需求,构建体现职业能力本位的课程体系,确定每一门课程的能力标准,再根据职业需要,将一门课程细分为不同能力模块,确定相应的能力标准,在课程设计上,采取项目核算、项目任务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领悟,形成职业态度,提升职业能力。为了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学习能力,学校应该在专业课程教育中,引进现代化教学手段,构建线上+线下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开拓的平台,同时,增设大数据分析技术、互联网应用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安全等课程,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打造复合型会计人才。

    (二)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教学模式

    1.课程教材立体化。邀请会计专业教育专家、企事业单位、会计师事务所等,共同参与到会计专业教材的编写中来,优化教材结构,适应项目化、任务化教學需求,全面展现会计专业知识要点。在教学内容选择上,应该选择典型真实的案例,以前瞻性角度展开解读,基于学生认知规律安排学习任务,先提出项目或任务,让学生完成项目,再基于实践经验补充理论知识,练习专业技能。

    2.课堂教学立体化。更新教学手段,引进云课堂、蓝墨云等信息化教学手段,创新教学方法,基于教学需求灵活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任务驱动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等,提升教学效率,丰富课堂内容,应用互联网引进会计行业当前咨询,助力学生了解行业发展现状,明确学习目标,提升其学习积极性。同时,深化校企合作,邀请会计行业专家、会计事务所及企业财务骨干,走进课堂,讲解专业案例,或者将课堂搬到企业财务部门、会计事务所,以真实职业环境,丰富学生感性认知,增强其职业素养,打造立“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体系,丰富校内模拟实训、校外实习基地实训、社会实践与市场调研等实践活动,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实践条件。

    3.课程考核立体化。采取全过程、多元化的人才质量评估体系,细化考评指标,基于学生在课堂、社会实践、实习、实训中的表现,给出合理评价,提出合理建议,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大智移云”背景下,财务工作在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等技术的支持下,逐步转型升级,简单且重复的工作,将由计算机等机械设备完成,财务人员的主要工作,从之前的核算监督,逐步变为了应用财务工作成果为企业管理层提供决策支持,确保其生产运营管理决策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优化企业经济效益,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而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高职院校作为行业技术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基地,必须基于社会形势转变,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面对“大智移云”背景下财务人员综合素质要求的变化,学校应该尽快开发一条新的人才培养路径,全面提升会计专业人才质量,确保其能够适应财务岗位要求,提升专业对口就业率。

    (作者单位:湖南民族职业学院)

    本书是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一般课题《“大智移云”时代高职会计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课题编号ND205989)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