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听说训练构建探析

    薛彩银

    初中语文教学侧重于培养并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能力,集中体现在听说读写这四个方面,且这四者属于相辅相成的关系,语文教学通过听说读写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开展听说训练有助于课堂教学的顺利实施,也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与书面表达能力。本文立足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现状,简要分析初中语文教学中听说训练的思路构建策略。

    一、重视课堂教学,启发学生思维

    传统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课堂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所讲过的知识内容,对生字和生词进行统一讲解和复习。这种教学模式单一、刻板,没有兼顾到学生的学习意愿,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另外,师生之间没有形成良好的交流互动,学生很难有机会表达自己的个人意愿,容易积累难题,进而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需要将听说训练纳入教学计划中,通过提问的方式提高师生之间的交流频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围绕教材内容设计出有启发性的问题,鼓励学生积极踊跃发言,使其思考过程更清晰,语言表达更加流畅。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应全面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对教学疑难点进行针对性讲解,切实提升初中语文教学实效性。

    例如,在《木兰诗》一文的教学中,《木兰诗》体裁为汉乐府诗歌,主要记叙了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故事,教学目的是引导学生感受古代民歌的语言特点,促使学生掌握更多的汉语言知识。在课堂教学环节,教师可对学生提出一些问题:“第三段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将东西南北市都写到了。为什么不在一个街市上将所有东西买齐呢?这样写不烦琐吗?”学生在听到教师的问题后,会对问题进行分析与思考,促使师生之间的思维发生碰撞,可锻炼学生的听说能力。学生经过充分思考之后回答问题,教师可就此做总结:“不繁琐,这样描写渲染出战前紧张的气氛,表达出战事的紧迫之感与家人对木兰从军的重视程度。同时这也是乐府诗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法。”

    二、教学联系生活,衔接课堂内外

    语文是一门社会性的语言类学科,促使学生通过文章阅读、字词赏析习得为人处世的基本道理,通过语言的表达、文章的品读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现代初中语文教学中,部分教师与家长过分重视考试成绩,将考试成绩的高低视作衡量学生优劣的唯一标准,这也是应试教育的重大弊端。在这种教育背景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讲解教材知识,忽略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教师自身应重视语文教学中的听说训练,并以此为主题设计教学思路,构建完善的教育教学内容。教师应理论联系实际生活,对课堂教学进行合理拓展,结合生活经验锻炼学生的听说能力。教师可为学生布置一定的教学任务,促使学生将学习成果在课堂中展示出来,以此提升学生的听说能力。

    例如,在学习《社戏》这一课文后,教师应带领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总结,并设置一定的練习题目,深化巩固学生的知识印象。教师可借助此文让学生总结生活中存在的或者地方性的风土人情,鼓励学生就民风民俗做一个三分钟的即兴演讲,帮助学生理解《社戏》的主旨思想。学生围绕民风民俗、童年趣事构思演讲稿,在三分钟之内流畅、清晰地表达出自己的思想观点,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听说能力。学生在课堂表达过程中的良好表现,可消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时常产生的紧张、害羞等不良情绪,促进学生的快速成长。

    三、结合实际情况,实施分段训练

    教师自身应认识到听说能力的培养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有极强的针对性,即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年龄特征、性格爱好等实施分段训练。针对七年级的学生,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脱稿演讲,全面分析学生的性格特征,并且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类,设置不一样的演讲主题,对表达能力薄弱的学生进行针对性指导,使不同类型的学生都能获得进步。针对八年级的学生,教师可采用分组学习法锻炼学生的听说能力,教师可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引导学生在组内探讨教师布置的学习问题,让学生在讨论过程中进行自主学习、自主总结,最终运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心得体验。借助这种教育教学,可帮助学生克服紧张、畏惧等消极情绪,促使学生将自己所要表达的内容完全融入到文字中,有效提升学生的书面语言表达能力。针对九年级的学生,教师可让学生自主选择某一话题进行自主演讲,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与空间,推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在学生自主演讲过程中,教师可将指导重心由演讲内容转移到演讲仪态中。

    四、结语

    总之,听说训练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关键内容,因此,如何更好地构建初中语文听说训练思路值得广大教师努力探究。教师应意识到培养学生听说能力的重要性,并将其作为教育教学的重要任务,以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者通联:江苏连云港市灌云县小伊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