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建立健全内控制度的必要性

    孙苹

    摘要: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可通俗解释为借助事业单位会计信息以及内部会计工作的展开,对单位经济活动的规划、调整、约束、监督、控制等的相关方法,其作用是最大限度保护事业单位资产的安全性,强化其经济管理水平。本文通过了解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现状,探讨内部控制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中的必要性,同时,基于事业单位展开内部控制的不足展开相应分析。

    关键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健全内控制度;必要性

    针对事业单位来说,其内部控制是围绕财务管理活动展开的自我约束以及相应调节的内在机制,在财务管理体系健全和财务工作的运行方面发挥了关键的作用。如今,在市场经济体制逐渐优化的大背景下,事业单位的职能出现了一系列改变,其实际经营范围也在逐渐扩大,收入来源呈现多样化趋势,收支管理的复杂性愈发突出。

    财务视角下内部控制制度的基本特征

    1.内控制度需要达到有效的目的

    内部控制需要最大限度地完善内部资源优化工作,降低在日常工作的资金支出数量及成本消耗,实现以更低的投资比例得到更多效益。

    2.财务与其他部门联动

    内部控制的关键在于其全面性,主要是由于内部控制制度包含多类日常事务,涉及财务控制联动的部分。基于目前内部控制发展实际情况,需要确保内部控制在单位日常活动中的覆盖,借助优化资金控制和内部控制制度相结合的方式展开监管,以达到内控要求。

    3.适应内外部环境

    事业单位在实际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过程中,自始至终要贯彻因地制宜的原则,确保所制定的相关内控机制与事业单位内外部环境需求相吻合,在确保内控制度适应性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结合事业单位的各项事务,以便顺利开展相关事务。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现状

    1.财务管理预算控制工作稍显不足

    财务预算是事业单位关键的内部控制路径,单位的年度经费预算简单来说就是这个单位一年中的财务法规。但是,事业单位内部执行部门涉及的预算范围十分有限,相关部门预算项目的细化程度差强人意,对具有一定经费审批权力的人往往难以实行约束,造成难以有效核实预算支出。另外,事业单位预算编制的计划性较少,一旦发生追加调整预算的情况,暴露了预算整体约束力形同虚设的弊端。

    2.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不足

    虽然大部分事业单位已经设立了相应的内部财务管理制度,但是,鉴于管理制度以及体系不够健全,出现了管理层内部控制意识较弱,制度执行力度较差等情况。一些领导对财务内部控制的认识存在片面性,造成事业单位制定的财务管理制度往往是将领导视为规范[1],在具体操作中,相关工作缺乏对应的规范制度。

    3.单位财务管理活动的监督审查力度不足

    事业单位财务人员是执行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的人员,在具体工作中,会收到单位管理层和外部因素的制约,财务工作者无法基于单位财务制度以及年度预算开展工作,导致工作中的随意性问题突出[2]。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实施内控制度的必要性

    1.强化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针对内部控制制度中的审批制度和集体决策需要引起事业单位的重视。比如,购置大型资产、投入基本建设等,需由相关专家对项目展开可行性的分析和论证,且通过相关领导集体决策通过后方能实施。同时,将决策上报给上级主管部门以及财政部门进行审批也需要备案,防止事业单位由于投资失败带来财政资金的损失。

    2.强化会计信息质量和财务管理效率

    事业单位要围绕所有经济业务流程进行认真梳理,基于审核、不相容岗位分离等制度,设置相应岗位的规定,基于岗位中的风险控制点以及财务管理中的漏洞,完善风险防范路径。

    3.减少贪污舞弊行为的出现

    事业单位在完善内控制度的基础上,要逐一控制单位内部的所有风险点,降低事业单位内部工作者的贪污舞弊情况。严格遵循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经办人员在对办公设备采购的过程中,要基于政府采购程序,在网上完成采购手续后,货款是通过财政局和人民银行开展结算的方式直接打入供应商账户,防止经办工作者滥用资金支付权,最终导致不良现象的出现。

    事业单位优化内部控制的操作措施

    1.优化会计队伍建设,强化财务工作者的综合素质

    当前,事业单位内部财务队伍的整体素质差强人意。比如,一部分具備丰富工作经验的的事业单位财务工作者,往往在理论基础上还不够扎实,加之随着国家财务法规、财务制度、工作手段的逐渐创新,造成其无法迅速和目前的要求相适应[3]。另外,年轻队伍往往具备坚实的理论基础,工作经验还无法达到要求,与事业单位对财务工作的实际要求难以契合。所以,事业单位需要最大限度地强化财务工作者的知识体系以及技能培训的力度,创造机会让其和最新的财务知识接触,培养年轻骨干,为会计队伍注入新鲜的血液,强化团队的活力。

    2.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改善单位内部管理体系

    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作为全体工作者行事的规范以及标准,能够有效地强化单位资金的应用效益。根据目前事业单位的具体情况,需要着重强化内部控制工作,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完善相关管理制度。通过将笼统的财务制度细化为单项具体的管理制度,包括了资金的使用制度、报销制度等多个方面内容,强化相关费用的收支管理制度,明确财务工作者的职责。

    3.完善监督机制,优化内部审计工作

    在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中,在建立健全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之余,还需要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完善监督机制,实现事前预防以及事后监督的双作用。事业单位通过建立内部审计监督部门,监督、检查财务管理活动以及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情况,便于确保财务活动的公开性、透明性。

    结束语

    面对我国市场经济逐渐发展的大背景下,事业单位作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驱动力,优化事业单位的内控制度建设工作意义重大。基于事业单位内控制度建设的不足,需要进一步强化对内控制度的认识,确保内控工作的顺利展开。

    参考文献:

    [1]唐大鹏,孙晓靓,王璐璐.内控视角下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财务管理模式优化探析[J].财务与会计,2017,000(002):62-64.

    [2]潘如芹.新形势下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控管理的必要性与对策[J].经济学,2018,001(002):21-22.

    [3]李雪萍.新《事业单位财务规则》探析——基于财务管理改革视角[J].会计之友,2012,000(035):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