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文本辨疑

    朱加权

    语文教材,是学生学习语文的起点和根本。虽说语文教材只是语文学习的例子,但它会对学生的语文学习产生重大而深远影响,因此语文教材的在选文是慎之又慎。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1(人民教育出版社)第三单元第8课《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选自《梁实秋散文选集》(百花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是我国现代著名散文家梁实秋先生的经典作品。然而,从现代汉语和语文教学的视角出发,我们会发现所选的这一文本中存在大量不符合现代汉语规范的现象,现列举出来,以示辨疑,以供商榷。

    一、辨疑与商榷

    1.遣词不当

    (1)梁任公晚年不谈政治,专心学术

    “专心,形,集中注意力:~一意/学习必须~。”(《现代汉语词典》

    现代汉语中,“专心”是形容词,后面不能带宾语。而文本中“专心”后直接名词“学术”,这是动词才能具有的性质;前半句“不谈政治”,这是谓+宾语的结构,逗号前后结构一致,也表明“专心”在此处已是动词。

    (2)“演讲”与“讲演”

    ①我很幸运地有机会听到这一篇动人的演讲。

    ②他的讲演是预先写好的。

    ③但是读他这篇文章和听他这篇讲演,那趣味相差很多,就之乎读剧本与看戏之迥乎不同。

    ④我在听先生这篇讲演后二十余年。

    ⑤这一篇讲演分三次讲完。

    上面列举了文中出现的“演讲”“讲演”五个例句,都存在使用不当的问题。对于这两词以及相关的“讲稿”《现代汉语词典》是这样表述的:

    “讲稿,名词,讲演、报告或教课前所写的底稿。讲演,动词,对听众讲述有关某一事物的知识或对某一问题的见解:登台~/他的~很生动。”“演讲,动词,演说;讲演:登台~。”

    “一篇动人的演讲”“这篇讲演”“他的讲演”“一篇讲演”的“讲演”与“演讲”都应为名词,充当主语或宾语。但从《现代汉语词典》的释义中可以看出“讲演”与“演讲”均为动词,语义相同,不能被“一篇”修饰。①③④⑤处都应改为“一次”。②处“预先写好的”应该是名词“演讲稿”, 即讲演、报告或教课前所写的底稿,简称“讲稿”,而不是动词讲演。

    鉴于文本中“讲演”或“演讲”较多,此处就不再一一列出。

    (3)随后走进了一位短小精悍秃头顶宽下巴的人物,穿着肥大的长袍,步履稳健,风神潇洒,左右顾盼,光芒四射,这就是梁任公先生。

    “左右顾盼”《现代汉语词典》没有收录。从语义看,应为“左顾右盼”,《现代汉语词典》上释义为“向左右两边看:他走得很慢,~,像在寻找什么。”这与梁任公上台后的神态一致。此处用“左右顾盼”属现代汉语不规范用词。

    (4)他的声音沉着而有力,有时又是宏亮而又激亢。

    “沉着,形,镇定,不慌不忙:~应战/勇敢~。”“洪亮,形,(声音)大;响亮:~的回声/嗓音~。”

    此句中主语是“他的声音”,“沉着”“有力”“宏亮”“激亢”四词用来表明声音的特点。而“沉着”指人物的镇定,不忙不忙,这是心理活动,不能用来描写声音;根据语意,可能是“低沉”;“宏亮”查无此词,此处应形容声音的响亮,是“洪亮”的误用! “激亢”写的是梁先生讲演时激昂高亢,但“激昂”不能与“声音”搭配,“高亢”又与“洪亮”赘余,此处使用“激亢”有误。

    (5)活画出一出悲剧。

    “活画”,无此词。“活化”语意太远,此处无法解读,属误用。

    《现代汉语词典》第590页对“活”的解释的一项较多,其中义项4(形,活动;灵活:~水/~页/~塞/~靶子)和义项5(形:生动活泼,不死板:~气/~跃/这段描写得很~),有利于理解作者的表达,即梁任公先生十分生动、灵活的将这一出悲剧展现在大家面前。

    2.搭配方面

    (1)记忆力便又畅通。

    “记忆力,名,记住事物的形象或事情的经过的能力:~强/~弱。”“记忆,1.动,记住或想起:小时候的事情有时还能~起来。2.名,保持在脑子里的过去事物的印象:~犹新。”这里“记忆力”与“畅通”搭配不当。“畅通”的是“记忆”,而不是“记忆力”。

    (2)不少人从此对于中国文学发生了强烈的爱好。

    “发生,动,原来没有的事出现了;产生:~变化/~事故/~关系。”“产生,动,由已有事物中生出产的事物;出现:同事之间关系处理不好就会~矛盾/~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

    “发生了强烈的爱好”中“发生”与“爱好”搭配不当。将“发生”改为“产生”,或将“爱好”改为“兴趣”。

    3.句式杂糅

    (1)他的书法很是秀丽,用浓墨写在宣纸上,十分美观。

    “很”,副,表示程度相当高,“是”表判断,“很”不能修飾“是”,两者不可连用。这里是将“他的书法很秀丽” “他的书法是秀丽的”两个句子杂糅在一起。

    4.语序不当

    (1)清华学校请他作第一次的演讲

    “他”是兼语,“清华学校请他”,“他作第一次的演讲”。这里“第一次”包括两层意思:一,这是他在清华学校作的“第一次”演讲;二,这也是清华学校“第一次”请他作演讲。文本中“清华学校请他作第一次的演讲”却不能表达出来,这属表意不明。若改为“清华学校第一次请他作演讲”或“清华学校请他作的第一次演讲”都较为准确。

    (2)听讲的人不知有几多也泪下沾襟了。

    “几多,(方)1.代,疑问代词,a.询问数量:~人?b.表示不定的数量:在他身上,父母不知花费了~精力,~钱财。2.副,多么:这孩子~懂事!”

    “几多”在现代汉语中属方言词,相当于“多少”;“几多”在文言中也有“多少”含义,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本文中“不知有几多”应修饰“听讲的人”,充当定语,属文言句式的定语后置,不符现代汉语语法规范,应为“不知有几多听讲的人也泪下沾襟了”。

    5.并列不当

    (1)过去也有不少显宦,以及叱咤风云的人物,莅校讲话。

    “显”,有名声有权势地位的,如显达、显赫、显贵。“显贵”指声名显赫,地位尊贵的人。所以,“显宦”与“叱咤风云的人物”并列不当。“显宦”是有名声有权势地位的官员,他们也可能是“叱咤风云的人物”,两者有交集,中间用“以及”连接,构成并列关系,有不合逻辑之嫌,可直接改为“过去也有不少叱咤风云的人物”。

    6.成分赘余

    (1)大约在民国十年左右。

    “大约”“左右”重复赘余,应删除其一。

    (2)先生尝自谓“笔锋常带情感”,其实先生在言谈讲演之中所带的情感不知要更强烈多少倍!

    “言谈”从何而来?是“言谈举止”?文中只有“讲演”,不涉及“言谈”,因此,此处“言谈”脱离语境。

    (3)我很幸运地有机会听到这一篇动人的演讲。

    “很幸运地”“有机会”存在赘余的嫌疑。“有机会”听到,就是一件“很幸运的”事情,这里可以删去一个。

    (4)于是我想起了从前的一段经历,笔而记之。

    “经历,1.动,亲身见过、做过或遇到过:他一生~过两次世界大战。2.名,亲身见过、做过或遇到过的事:生活~。”

    “经历”是“亲身见过、做过或遇到过的事”,语意中含有“从前”意味,“从前的一段经历”略有赘余,可改为“这一段经历”。

    “笔而记之”,“笔”与“记”间应为修饰关系,可理解为“用笔记下来”,“笔”属文言现象中名词作状语。没有语病,但也不符现代语言规范。在梁实秋的文章中,这种文白相间的句子很多,虽然这些句子不能说有语病,但与现代汉语的语言习惯也相去甚远,又如:

    (5)但是读他这篇文章和听他这篇讲演,那趣味相差很多,就之乎读剧本与看戏之迥乎不同。

    “就之乎读剧本与看戏之迥乎不同”文言意味太浓,不符合现在语言习惯;“就之乎”这种说法现已不复存在。

    (6)他真是手之舞之足之蹈之。

    “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出自《毛诗卷第一·国风·郑氏笺》:“永(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意为手臂和双足皆在挥舞跳动的样子,形容情绪高涨到极点。但这样句子太文言化,完全可以用“手舞足蹈”这一成语来表达。

    7.主客颠倒

    (1)但是他们没有能留下深刻的印象。

    这里“他们”指代不明。是“显宦”“叱咤风云的人物”,还是清华学校的学子?让读者无法判断。照语言逻辑,应指前文的主语,即“莅校讲话”“不少显宦,以及叱咤风云的人物”。但从文意看,应是“显宦”“叱咤风云的人物”的讲话没能给清华学子“留下深刻印象”。因此这句不合逻辑,存在主客颠倒的问题。可改为“但是他们没有能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8.篇章问题

    文章标题为《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但这一标题不太合适。

    从题目语法结构看,“记”是谓语动词,“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是宾语,且宾语是偏正结构,“演讲”是宾语中心语,这题目表明这是一篇记“演讲”的记事散文。

    从文章内容行文看,文章以“梁任公先生晚年不谈政治,专心学术”展开全文,以“有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的学者,求之当世能有几人?于是我想起了從前的一段经历,笔而记之”结束全篇,行文当中,作者着力表现梁任公先生的“有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文中对《箜篌引》《桃花扇》《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精彩描写,也是为了突出梁任公先生的性格气质和修养。所以,这其实就是一篇写梁任公的散文。虽有记事,但“记事”只是“写人”的方法和手段,“写人”才是根本。因此,若是给本文拟题,《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不能很好地概括文章内容;若是以《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为题来写作,本文则在行文中没有紧扣“演讲”,有跑题之嫌。

    二、认识与处理

    1.有关“规范”

    这里涉及到现代汉语“规范”的问题。规范是指“约定俗成或的明文规定标准”,规范具有明晰性和合理性,现代汉语的使用也不例外。这里不得不讨论现代汉语语法规范的形成问题。

    中国古代的语法规范是约定俗成的,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化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1898年《马氏文通》的出现,才有了中国第一部汉语语法的完整著作,但本书研究的还是文言文。五四运动,白话文正式登上历史舞台,现代汉语的规范问题才随之而来,直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才走向了成熟。而普通话是“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这里的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应包括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著作、党和国家的重要文献、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的著作等。即便是他们的作品,也不能说其中全部用例都是规范的,因为即使是典范的著作,毕竟也是个人的作品,也只是个人使用语言的反映,其中难免会有一些不规范的词句。鲁迅的作品中就有一些不合规范的地方,《记念刘和珍君》中如“记念”一词的使用,“先生可曾为刘和珍写了一点什么没有”“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等句子,都存在一些语法不规范的问题。因此,在现代汉语语法规范正式形成前,出现如《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讲演》文中的语言不规范现象是常见的,也是可以理解的。甚至可以这样说,正是这一批在白话文运动中成长起来的知识分子们,为了配合白话文的传播,写作出来了白话散文、小说、诗歌、政论等,成为语言研究者所依据的研究文本,从而促进了我国现代汉语语法规范的形成。

    一旦现代汉语语法规范形成,我们的一切语言行为,都应该遵循这一规范,口头言语交流如此,书面语言运用亦是如此。我们不能违反规范,违反它就会出现语病。因此,我们的语文教学应该重视对学生的语言规范性教育,让学生养成说普通话,写规范字,用规范语的习惯。

    2.如何处理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讲演》这样文本的出现,让高中语文教学出现了挑战。一方面,它是大家的经典作品,人物形象突出,语言感染力强,格调高雅,值得中学生潜心学习;另一方面,它的确存在很多与现代汉语规范相违背的地方,若不能辨别,全面吸收,就会对中学生的语文学习产生重大而深远影响。如何处理这两方面的矛盾,就成为语文教学回避不了的问题。

    既然不可回避,我们不妨坦然面对。教师可以设计“旨在引导学生在学习语言时能从实际出发,不迷信权威”的教学活动。在实际教学中,教者可以设计相对相成的阅读活动:指瑕与借鉴。“指瑕”是为了学以致用,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找出大师作品中不规范之处,来强化自己的规范意识;“借鉴”是为了欣赏提升,让学生学会抓住人物特征,精选典型细节,写出人物的风神。做到不回避,巧处理,让教材中的瑕疵成为教学的凭借,真正实现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作者通联:安徽舒城中学]

    核心素养不限于学科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核心素养,需要让他们具备系统的、结构化的学科知识和技能,能够灵活运用学科思想方法、探究模式和价值观念。因此,修订后的内容标准部分强调了用学科大观念或大主题来统摄课程内容,重新梳理学科知识的内在关系,根据高中阶段学生年龄特点精选内容,重新梳理学科知识的内在关系,根据高中阶段学生年龄特点精选内容,突出学科知识和技能的结构化和关联性。同时,注重学科实践在课程内容部分的重要地位,强调学科思维方式和探究模式在课程内容学习中的渗透。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2017年版)教师指导·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