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城市化·都市

    毕圣囡

    作为“第五代导演”的杰出代表,霍建起虽然执导生涯开始较迟,但仍然是不可多得的优秀导演。霍建起成功的原因很多,首先得益于他多年的电影美工经理身份,其次是其妻苏小卫一直在幕后为他创作相当有吸引力的剧本,第三则得益于霍建起优异的导演天赋。但最为根本的原因,还是霍建起具备着异于常人的敏锐嗅觉,以至于他的成名作《那人那山那狗》敢于大胆启用当时正在中央戏剧学院读大学二年级的刘烨和陈好。这两位演员后来都成为影响整个影视界的巨星。从这一角度看,霍建起的导演嗅觉的确不同凡响,这一嗅觉也体现在霍建起对影片题材的认识和改变上。大致而言,霍建起在电影素材选取方面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变化,即20世纪末的乡土题材,到本世纪初的城市化题材,再到近十年来的都市题材,这些变化贯穿于霍建起的少年、青年及中年的生活经历与哲学思考。这三类题材,均把握了每个时代的主流脉搏,霍建起敏锐的导演嗅觉在此处已经表现得相当明显。为了深入阐述霍建起电影选材的变化之路,兹结合具体作品,对霍建起影片题材的三个阶段做出详细的论述。

    一、 乡土:霍建起少年记忆的投影

    霍建起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一口流利的北京话曾经是许多电影人梦寐以求的技能,但在霍建起身上,毫无疑问是个先天优势,这可能也为他后来踏足电影产业提供了一定的便利。据霍建起的回忆,他从小学到初中都是在北京景山学校读书,那是一个宁静安详的学校,每寸土木都充满着诗情画意,正是这种难得的体验,使霍建起决定投身于电影的美术工作,竭尽所能地还原生命中的每一处美景。但给霍建起留下深刻印象的则是1976年奔赴北京怀柔农村插队的经历。在这段经历中,他对中国的乡土文明有了最为直接密切的接触,使他了解了中国农村特有的物质文化和精神面貌。虽然这一年让霍建起吃了不少苦头,但这种体验,为其早期的电影拍摄积累了无比珍贵的艺术素材。在后来的访谈中,霍建起明确表示过《那人那山那狗》的创作灵感就得益于他在怀柔插队的经历,怀柔的景物和人情都给霍建起留下了终身难忘的印象。

    霍建起真正投身导演工作是在1995年,那时的中国电影还停留在80年代伤痕文学的影响之下,表现知识分子题材的作品占据了大多数,不仅刘心武的《班主任》和卢新华的《伤痕》都搬上了电影荧幕,其他同类作品也陆续与电影界进行合作。在这样一种大气候下,霍建起进入了导演领域。但却凭借异常的嗅觉,决定走一条迥异于伤痕电影的道路,于是便有了后来颇负盛名的《那人那山那狗》。

    如果要为中国的乡土影片标定里程碑,那么《那人那山那狗》一定是争议最少的选择。电影虽然将故事背景定义在了湖南绥宁,但整个文化精神仍然体现为最纯粹的中国乡土情怀。在当时的中国电影界,这种拓荒之力显得相当超前,所以在大陆反而没有获得普遍的理解,导致了惨淡的票房。而在日本,这部电影一经引进,便获得了热映,日本观众普遍认为这部洋溢着浓烈的乡土情怀的影片给他们带来了全新的观看体验,尤其是霍建起特有的文艺情怀,为这部电影想要表现的乡土情景增添了强烈的美学感应。霍建起的这一超前性使《那人那山那狗》在上映后的第二年才在国内渐有呼声,领衔主演滕汝骏收获了当年北京电影艺术节的最佳男主角。此后,乡土题材才陆续进入中国电影拍摄的主流范围之内。

    霍建起对于中国乡土文化的表述,在《那人那山那狗》之后仍有进一步的发展。最负盛名的当属改编自莫言《白狗秋千架》的《暖》,这部电影仍然是立足于乡土文明的作品。但与《那人那山那狗》刻画乡土文明中的底层工作者不同,《暖》着重表现的是乡土文明中的知识分子情怀。建国早期的知青下乡,使得中国的知识阶层与劳动阶层的隔阂得以破解,加快了城乡沟通的节奏。《暖》表现的正是这样一种关怀,男主人公井河在结束了读书生涯之后,回到了故乡,与相恋多年的女朋友暖喜结连理,这是极富暗示意义的结局。因为井河代表的是知识阶层,而《暖》代表的是劳动阶层,二人的结合无疑代表着中国知识文明与农业文明的水乳交融,而连接这两种文明的媒介,恰好是植根于中华文化传统中的乡土文明。《暖》所具备的深刻内涵,仍是先在日本获得了认可,收获了当年的东京国际电影节金麒麟大奖。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霍建起对于中国乡土文化的表现,经历了逐渐深化的过程,但归根结底,来自于他少年时代的插队经历为他影片中的乡土文化提供了最根本的动力,这是毋庸置疑的。所以影片中的乡土,正是霍建起少年时代的投影。

    二、 城市化:霍建起青年时代的經历

    导演的艺术品质往往与其人生经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分析霍建起影片之时,这一理论尤其适用。在探索中国乡土文化的艺术之路上,霍建起也逐渐进入到风华正茂的青年时代,而他的人生轨迹也逐渐过渡到城市化日渐成熟的北京。这种人生经历,无疑给霍建起的电影带来了选材上的变化。在《暖》之后,霍建起结束了乡土文化的探索之旅,逐渐将导演的重心转移到了城市化这一新型题材上,并拍摄了多部影响深远的影片。

    2005年拍摄的《情人结》代表霍建起执导生涯的转型期,这部由赵薇和陆毅主演的影片,标志着他进军城市化题材的决心。而事实表明,这一转型是极其成功的。跟《那人那山那狗》一样,霍建起再次凭借敏锐的用人感觉,启用了当时因票房不佳而被称为“票房毒药”的赵薇,结果大获成功。这部影片虽然与《暖》表现的都是男女爱情,但故事发生的背景却截然异趣:《情人结》讲述的是城市化背景中的男女爱情,而《暖》则描述了乡土文明中的男女爱情。故事背景的不同,使得这两部电影呈现出完全不同的故事脉络,而隐藏在故事脉络背后的哲学思考自然也不尽相同。总体而言,《情人结》对于城市化的思考掺杂着多重要素。例如,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迁入对城市造成的影响,知识阶层与农民阶层世界观的不同,甚至城市化过程为普通人带来的利弊,都在《情人结》中得到了相当彻底深沉的思考。之所以将《情人结》视为霍建起拍摄影片的第一次转型,其原因正在于此。

    2007年霍建起执导的《李双良》,选取的同样是城市化的题材,此影片又名《愚公移山》,是为了突出表彰全国劳动模范李双良所具备的愚公移山的坚毅品质。但是,李双良所面对的现实问题又是城市化带来的,他在退休后坚持要以一己之力治理废渣山,废渣山便是现代化过程中所带来的污染产物。如果说《情人结》侧重表现改革开放后的中国人受惠于现代化的话,那么《李双良》则凝结了霍建起对现代化带来的环境问题的思索。可以说,霍建起对于现代化利弊的思考,已较为集中地表现在了《情人结》和《李双良》两部影片中。同时值得注意的是,以上两部影片都安排了耐人寻味的结局,《情人结》里享受着现代化便利的男女主人公最后消失在蒙蒙迷雾中,《李双良》则在通篇治理环境污染之后,安排了蓝天白云的画面。可见霍建起一直注重城市化的利中之弊与弊中之利。在霍建起的影片中,城市化一直处在一种动态的平衡中:深陷现代化提供的物质便利,则会导致自我精神的迷失;而只要勇于面对并改善城市化带来的诸多问题,则势必会制造出美好的明天。

    三、 都市:霍建起中年思考的对象

    霍建起影片的选材在2009年之后又发生了一次根本性的改变,即转换为都市题材的表现。这一转向在《台北飘雪》中体现的最为明确。从这部影片开始,霍建起的镜头多了大都市的豪华感,多了都市观念兴起后的新艺术特质。事实上,都市概念的引入,与近些年霍建起身处的大环境有着直接关联。霍建起长期待在北京这样一个发展迅猛的国际大都市,对霍建起的艺术创作存在着较为直接的影响。在分析霍建起后期电影题材转向的时候,这一因素是不可忽视的,北京的文化环境注定为霍建起电影题材提供了新的灵感。

    《台北飘雪》使用的仍然是霍建起最为擅长的情感故事框架,但已经脱去了早年和中年刻画的伴随着泥泞的乡土气息或尚未成熟的城市化轨迹,纯粹进入了高贵的精神世界,塑造了女艺人五月与制作人之间的爱情故事。正是这种选材上的变化,导致了故事背景均设置在豪华的都市之中。可以说,《台北飘雪》的每一帧画面都极其唯美,霍建起从执导生涯开始便具有的文艺气质,在影片中也得到了彻底的贯彻。

    需要注意的是,霍建起对于都市镜头的选取,并非起源于嫌贫爱富的世俗价值观,而是出于一种特别细腻的观察力。他用自己的眼光捕捉了都市所特有的美。换言之,他对都市的选取并非因为都市生活,而是因为都市美学。所以在后期拍摄的《秋之白华》中,霍建起仍然大胆使用了都市化的背景,而实际上,这部影片讲述的却是革命先驱瞿秋白与妻子徐之华的故事,那时的中国尚未发展为都市文化繁荣的国家。但只要用心看过《秋之白华》的观众,几乎都会对其唯美的艺术气质所打动,甚至偶尔会超越影片呈现的革命故事,直接进入审美愉悦的领地。从这个意义上讲,都市背景在霍建起影片中的使用,或许略有喧宾夺主之嫌,但也正是在此处,都市美感的强大魅力却体现得最为彻底。稍后拍摄的《萧红》也是贯彻了这样一种风格,被大革命浪潮席卷的上海為这部影片设置了天然的都市背景,演员宋佳变化多端的服饰更为该片提供了回味无穷的都市美感。或许可以这样理解霍建起转型后的电影:都市美学的呈现成为了第一要义,故事情节与人物塑造都托身于都市背景之中。只要弄清楚这一关系,那么对于霍建起这一阶段的影片的理解,就有了相当亲切的感受。

    结语

    总体而言,霍建起的影片题材呈现了三个阶段的变化,即从乡土到城市化再到都市。很明显,这一变化轨迹事实上与中国的社会发展恰好对应。但无论其选材有何变化,霍建起自身的导演特色却保持得非常完整,例如对情感故事的擅长,对文艺气息的重视,叙述语言娓娓道来,镜头选取细致考究。所以无论观看霍建起的哪一部影片,观众都会明显的感知到这是属于霍建起专有的风格。任何一位导演的创作之路都是在稳定中发生变化,也就是说,首先具备一个稳定的风格,在此基础上寻求题材的变化。这样才能既体现出专属于自己的某一风格,又能在稳定中寻求变化,进而呈现出各式各样的艺术世界。霍建起无疑做到了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