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小学语文传统文化的活动化教学

    

    靳庆华,江苏省邳州市燕子埠镇中心小学教导处主任,正高级教师。江苏省中华诗学研究会理事,江苏省徐州市乡村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育站(邳州市)主持人、导师,徐州市带头优师。主持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自筹课题,江苏省徐州市教研室第13期课题,荣获徐州市优秀教科研成果一等奖。坚信儿童是天生的诗人,创立“一课三写”的诗性阅读教学模式,积极开发儿童诗校本课程,应邀在徐州市教科所、江苏省运河高等师范专科学校等举办讲座、公开课20余次;在各级刊物公开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2篇,人大复印资料中心索引9篇。

    [摘? ?要]随着国家义务教育事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小学语文教学迎来前所未有的重大发展机遇。如何采取有效教学方法,开展传统文化的活动化教学,成为小学教育实践中的一项重要课题。基于此,文章首先介绍了优秀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分析了小学语文传统文化教学的重要意义,并结合相关实践经验,分别从明确教学目标、开展教学的方式等多个角度与方面,探讨了运用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实施传统文化活动化教学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小学语文;传统文化;活动化;教学方法

    小学语文对培养学生语文情操,提高语文综合素养具有重要作用。当前形势下,教师必须宏观审视小学语文传统文化教学现状问题,采取行之有效的活动化教学策略,切实提高小学语文整体教学质量。

    一、优秀传统文化概述

    我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家,在漫长历史进程中积淀了深厚的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提出,我们要树立文化自信,积极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很多小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存在偏差,无法精准把握“传统文化”的精髓与内涵。小学语文作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载体,在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傳统文化”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若在教学过程中不注重具体教学方法与技巧的运用,则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长期以来,教育主管部门高度重视小学语文教学中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先后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重要方针政策,为更好地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活动化教学提供了基本遵循方向,积累了丰富而宝贵的教育教学经验。但受主客观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部分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在传统文化教育方面依旧存在诸多短板与不足。主要表现在:教育教学措施的实效性与针对性不足,传统文化教学与日常生活联系不够密切,传统文化整体教学效果不理想等。这些问题已经逐渐发展成为新时期阻碍小学语文教学质量优化提升的重要因素。因此,当前背景下,扎实推进小学语文传统文化教学具有极为深刻的现实意义。

    二、小学语文传统文化教学的重要意义

    1.有助于提高小学生整体语文素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瑰宝。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可有针对性地培养小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形成良好语感,对于提高整体语文素养,促进语文学习与教学策略的改进具有深远影响。在小学教育阶段,如何有效强化汉语言的学习,一直以来都是语文教育教学的关键所在。在传统文化的帮助下,小学生可有效掌握不同汉字背后所包含的深奥意义,理解与感悟汉字的多变美感,为提升语文学习效果奠定坚实基础。

    2.有助于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是小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包含了诸多积极向上的思想文化与道德情操,通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传统文化教学,可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由于环境的不同,学生所形成的世界观与价值观差异显著,部分学生存在明显的厌学情绪,做事情不考虑后果,而通过传统文化教学,可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自觉抵御不良思想的侵蚀,为整个人生的发展方向提供可靠引导。

    3.有助于强化小学生民族精神

    小学教育阶段是培养与强化民族精神的关键阶段,教师必须牢固树立新形势下传统文化教学的新思想,摒弃传统保守陈旧的教育教学方法,使小学生更为直观形象地感悟中华民族精神的精髓,提高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强化对民族、国家的归属感。

    三、实施传统文化活动化教学的途径

    1.明确教学目标,采用多种方式开展教学

    一是严格明确传统文化教学目标,制定详细可行的教学实施方案,提高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的针对性与有效性,为提高整体教学效果提供良好方向保障。二是充分依据既有教材,结合小学生实际认知水平,有意识地展现优秀传统文化的无限魅力,引导小学生更好地形成价值认同。三是丰富教学方式方法,提高传统文化教学的灵活性与吸引力,引导小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传统文化的学习中。四是循序渐进,避免盲目求快而适得其反。

    2.图文结合,拓宽传统文化传授渠道

    图片是信息传播的重要途径,特别对识字和理解水平有限的小学生来说,图片不仅有趣,还可以生动、形象地传递信息,帮助小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内容。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各类插画或插图,或自行搜集与课文相关的诸多图片,以提升教学效果。《后羿射日》一课的教学目标为:借助拼音等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了解古人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信心和决心。教师可向学生展示与后羿相关的图片,充分挖掘与《后羿射日》故事相关的知识内容,引导小学生将课外内容与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和生活习俗关联起来,拓展并加深学生对传统节日和习俗的认识。

    3.借助传统故事,调动学习兴趣

    故事因其语言通俗简单,情节多样,成为低龄儿童发展语言、完善性格的重要渠道之一。因此,教师可通过传统故事,提高学生兴趣,帮助他们正确理解相关内容,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比如,在教学《端午粽》一课时,教学目标为:认识相应生字,了解中华传统节日。教师应首先通过故事向学生讲述端午节的由来,引导小学生对屈原“忠君爱国”的传统思想形成正确认识。同时,教师还可将端午节吃粽子与赛龙舟结合起来,告诉学生这是为纪念屈原而举办的相关活动,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与感悟。

    4.创设教学情境,进行文化熏陶

    有效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恰当的氛围中更好地理解和接受传统文化,是提高传统文化课堂教学综合效果的重要手段。以小学语文中的古诗教学为例,尽管诗句对于小学生而言具有一定难度,但可通过构建立体化、形象化的故事情境,引导小学生置身其中,更加深刻准确地理解古诗中所蕴藏的丰富情感,同时提高想象力与创造力,进而潜移默化地接受传统文化熏陶,形成对中华传统文化的高度认可。例如,在教学扁鹊治病的相关课程时,教学目标为:让学生了解扁鹊治病的关键,提高对中华传统医术的了解。教师可将全班学生分成多个小组,由不同小组分别创设“望、闻、问、切”的不同情境,以加深学生对古代人的疾病诊断方法的直观认识,提高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在课后也更愿意进行探究。

    5.在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注重点滴积累

    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传授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在点滴积累中深化认识与理解。统编小学语文教材选编的文质兼美的文章与诗词全面展现了不同时代的独特风貌以及不同人物的独特心理历程,同时实施传统文化教学,可使小学生长时间沉浸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中,明是非、知礼仪、懂荣辱,做新时期精神面貌良好的学生。教师应将教材中挖掘出的传统文化融入教学过程,结合本地区人文历史实际巧妙地进行渗透,帮助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感悟、积累传统文化。以《精卫填海》一文为例,教学目标为:让学生知道精卫填海故事的来源,并做到可以用自己的话进行复述。教师可以“勇敢”“敢爱敢恨”的道德情操感化学生,并将相关名人名言、名人轶事等串联起来,使学生更加准确地把握“勇敢坚定”这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6.运用信息技术,融合传统文化

    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小学语文传统文化教学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技术手段,为小学语文教师带来了更多的现代化、信息化教学工具,极大地创新了教学方式,优化了教学过程,使得传统模式下难以完成的传统文化教学任务具备了更大的可行性。因此,教师可以将传统文化与动画、视频、音频等整合起来,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拉近与传统文化符号之间的距离。

    四、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小学语文传统文化活动化教学实践中依旧存在诸多薄弱环节与不足之处,制约着小学语文教学工作水平的优化提升。教师应从小学语文教学的客观实际需求出发,充分遵循传统文化活动化教学的基本规律,创新教育教学方式方法,优化语文教学流程,强化语文教学活动设计,为促进小学语文整体教学水平提升奠定坚实基础,为推动义务教育事业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保駕护航。

    参考文献(编者略)

    (责任编辑? ?姚力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