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

    陈晓南

    语文核心素养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语言知识和能力、思维方法和品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综合体现。面对新的课程改革,特从多年教学实践出发,总结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

    一、在阅读和交流中培养学生的语言建构与应用素养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在学习要求中明确指出“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来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与知识的一种主动的活动。语文阅读包括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它不仅可让学生丰富知识、发展思维、提升审美、传承文化,而且为学生建构语言,深化语言表达能力。语言的运用是在实际语言交流中实现的,在语文学习中的交流又是在阅读基础上完成的。因此,学生通过多读、细读、深读等阅读途径内化语言、积累语言、习得语言,使语言得到精准的表达,从而建构出学生可以运用的语言能力。

    二、在梳理和探究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发展,提升素养

    高中阶段学习内容难度大、覆盖面广,学生对已会知识往往缺少“消化”的环节,不能达到“学以致用”的学习效果。高中生需要一个自我梳理的过程,尤其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梳理知识能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提高学习效率,更重要的是能推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探究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先进的学习理念,即让学生在“做中学”。探究性学习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提升學生思维的敏感性、批判性和创造性。

    三、在体验和写作中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与创造素养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课程。鲁迅《花边文学看书琐记》:“文学虽然有普遍性,但因读者的体验不同而变化,读者倘没有类似的体验,它就失去了效力。”体验就是亲身实践所获得的经验。在语文学习中的体验也是提升审美鉴赏能力的必由之路。但体验仅能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怎样才能培养学生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呢?那就需要通过写作来实现。“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语文写作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从实际出发,写真事,说真话,表真情,让写作回归生活,从而使学生获得创造美的能力。

    四、在研习和研讨中培养学生的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将高中语文课程分为18个学习任务群,其中包含研习任务群和研讨任务群。研习就是要精读作品,学习其写作手法,以正确的价值观深入理解其内容,把握作品的精神内涵和艺术价值,拓展文化视野,增强文化自信,实现文化传承。研讨活动的开展,旨在引导学生思考丰富多样的人类文化,汲取人类思想精华,发展批判性思维,加深文化的理解。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组织、有目的地开展研习和研讨活动,帮助学生传承与理解文化。

    以上培养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途径,不仅可以使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得到全面发展,而且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