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广播剧创新的几点思考

    邢晓春

    【摘要】针对近几年来广播剧的创新实践,本文作者有自己的见解,包括怎样认知广播剧、对新闻广播剧的质疑与肯定等;并提出在融媒体环境下广播剧发展思路的设想。

    【关键词】创新 微广播剧 新闻广播剧 跨界 融合

    【中图分类号】G220 【文献标识码】A

    2015年,中国广播影视大奖设立微广播剧奖(简称为“微剧”。由香港中文大学和黑龙江广播电视台共同出品的《打酱油》成为获得中国广播影视大奖(2013~2014年度)的第一部微广播剧。自此,脱胎于传统广播剧的微广播剧“登堂入室”,与传统广播剧并驾齐驱。2016年10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广播剧《遇见海昏侯》荣获第十二届“东方畅想”全球华语广播大赛金奖,它将新闻报道直接引入广播剧,令人耳目一新。2016年11月,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制作的微电影《根儿》在爱奇艺上线,影片根据微广播剧《捋直舌头说话》改编,开创广播剧知识产权(IP)影视化创作之先河。以上三个事件,引发笔者对于近几年来广播剧创新方面的思考。

    一、微剧与广播剧仅是一字之差吗?

    1.“微”之解析——见“微”知著

    顾名思义,微剧与传统广播剧最大的区别在于时间短、体量小。从时间上讲,参评中国广播影视大奖微广播剧奖的剧目,要求时间控制在8分钟以内。在原有的广播短剧之外,之所以开创了微剧,某种程度上是基于技术手段的更新,这个“微”代表利用手机微信、微博分享、二维码扫描等新媒体方式打开和传播。因此,为了适应移动互联网播出和收听,考虑到当下技术所能支持的流畅收听时间和估算用户的流量支付能力,将剧目的时长规定在7~8分钟。其次,从2012年起,中国广播剧研究会与浙江广电集团联合举办的几届全国范围的微剧大赛,要求参赛剧目时长在5分钟以内。此外,欧洲广播联盟如麦鲁利奇奖明确要求参评广播短剧在7分钟以内。虽然“7~8分钟”这一时间节点的科学性有待进一步论证和考量,但是它毕竟来自于专业人士几年来的苦心实践,从“世界眼光”的角度综合评估,还是具有一定说服力的。

    从体量上看,一部微广播剧相当于舞台剧的一出小品,文学创作中的一篇小小说。将广播剧如此“瘦身”,无疑是为了适应当今人们快节奏的工作和生活,满足受众移动中的碎片化收听,在尽量短的时间内,给受众一个完整的故事欣赏。受体量的限制,剧中人物不宜多,人物出场次数也不可能多;故事要简单,结构要以精巧取胜;内容以富于生活气息的题材见长,不大适于表现厚重的主题,即使表达重大主题,也要从小处入手。例如:荣获中国广播影视大奖的微剧《打酱油》,讲述一个大学生眼中台湾老兵的故事:男主人公当年去打一瓶酱油,没想到竟然打了整整四十年。他被国民党抓了壮丁,一去四十年才返回故乡。从一个小人物打酱油的小事件,折射出历史大背景。沉痛的往事让现在的年轻人意识到:没有富强统一的祖国,哪有幸福的家?该剧出场人物一共6位,主要人物2~3位,对白叙述极其精炼,音乐音响恰到好处。短短5分钟的微剧,着力点集中,给人留下深深的触动和感悟。

    微剧虽然时间短,体量小,但是由于新媒体传播方式的助力和创作者遵循创作规律的不懈努力,小小的微剧,其影响力不容小觑。

    2.“微”之反思——“双轮”驱动

    微剧的制作成本低,门槛低,打破了专业制作与业余爱好的界线,似乎谁都能来试一把。诚然,创作的繁荣是好现象,在“量”的基础上,才可能涌现更多的精品力作,但同时应尽量避免鱼龙混杂的状况出现。另外,需要创作者在“热”中进行“冷”思考,即在碎片化收听时代,所有的节目都需要“碎片化”吗?

    微剧之“微”必然令其广度、深度受到影响。如同饮食中的快餐,虽然快,但营养毕竟有限。而往往完整连贯的故事、跌宕起伏的情节,更能激发听众的收听愿望和情感共鸣,听众也十分需要这样的高品质“大餐”。当下的受众随时随地手机刷屏,一天面对屏幕的时间并不少,加之堵车的时间不断增长、休闲度假时间越来越多,人们有打发时间的需求、解放眼睛的需求,加上4G、5G等新技术的支持,速度越来越快,流量越来越多。那么创作者提供的收听内容一定都要是碎片化的吗?也许可以提供一些较长的、扣人心弦的、吸引听众“追听”下去的作品。这不正是广播剧、广播连续剧所擅长的吗?这并非传统广播剧的简单回归,而是顺应时代和技术进步的螺旋式上升的“回归”。我们创作的新长篇作品也能够抢占用户更多的流量和时间,达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因此,微剧和传统广播剧的创作应该“双轮驱动”,期望由微剧带动更多更好的传统广播剧的创作,以飨听众。

    二、录音报道与广播剧嫁接,究竟是新闻还是广播剧?

    1.赞誉——创新之举,听众认可

    广播剧常常以新闻事件或新闻人物为原型进行创作,这已屡见不鲜。例如:荣获中宣部第十三屆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的广播剧《中国船长》,就是根据青岛人郭川驾驶帆船创造单人不间断环球航海世界纪录的真实事迹改编的。广播剧《大庆人在非洲》以大庆“1205”钻井队队长李新民为生活原型,讲述在剧中人物李庆的带领下,采油钻井先锋队奔赴苏丹,凭借大庆先进的石油生产技术和勤勉踏实的工作作风,打败西方某大国竞争对手,圆满完成任务。马恭志,一名农村电影放映员,5岁身患小儿麻痹症,重新站立行走后,肩挑手提送电影下乡,超过200万人看过他放映的电影。根据他的事迹改编的广播剧《扁担上的影院》,荣获中宣部第十二届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将新闻报道直接引入广播剧,并在剧情中不断跳入跳出——《遇见海昏侯》创新出“录音报道+ 历史广播剧”的形式,即:用报道呈现海昏侯墓考古重大发现,用广播剧还原历史事件。它为沉寂多年的传统广播剧打了一针强心剂,“为广播剧注入了新闻的元素,使广播剧这种形式进入了广播新闻频道的黄金时段。”①

    由于广播剧制作成本高,上世纪90年代以来,广播剧日渐式微,创作严重萎缩。《遇见海昏侯》的编剧柴婧是个85后的女孩,她说:“我小时候没有听过广播剧,认为广播剧已经过时。即使与新闻结合,是一种创新,可播出前我心里还是很忐忑。”此剧不仅在传统的广播频率播出,同时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图文和音频。创作者们通过微信后台看到听众了留言:“像追韩剧一样,每天晚上等着下一集的推送。”“看演员表,发现好多是新闻节目主播扮演的,太神奇了,”“我们是听了这个剧才去首博看这个展览的。”广播剧单集在中国之声微信公众号上的阅读量在1万到2万之间,在蜻蜓.fm上超过10万。听众的认可给了创作团队极大的信心。

    2.质疑——它可以叫做广播剧吗?新闻可以艺术化处理吗?

    录音报道与广播剧嫁接,到底是在新闻中“插播”了广播剧,还是在广播剧中“插播”了新闻?新闻不像新闻,广播剧不像广播剧,《遇见海昏侯》从播出伊始也受到了各方的质疑。有人认为:此乃“四不像”,不伦不类。有人认为:这毕竟是在新闻频率播出,听众是把它当新闻来听的文艺节目可以借鉴新闻的元素,但新闻节目不可以用文艺的方法来处理,否则就违背了新闻客观真实的原则。

    3.释疑——虚实有度,打破边界,各取所长

    非虚构与虚构节目之间并没有天然的鸿沟,只要把握好虚实之间的“度”,就能保持新闻的真实本质。《遇见海昏侯》的主创人员在创作之初就有他们的考量和规避。编剧柴婧向笔者介绍:“选择重大的考古事件加入广播剧元素,是因为此题材的特殊性,并非各种新闻都适合这种方式。尽管史书上的相关记载很简单,但是剧本仍尽量用原话,重要的场景都按照史书记录去写,只有少部分是演绎。”在史实与演绎之间,“度”的把握很重要,创作者为此颇费心思,完全照搬史书记载,节目会生涩难懂,索然无味;然而,也不能为了吸引听众就大肆添油加醋,搞成“戏说”。只有适度合理的演绎,才会使节目既不失历史真实,又有趣味性和可听性。据介绍,该剧本完成后,特邀史学家来审稿,包括称谓等细节,都由史学家把关,保证了新闻的真实性。

    做好新闻需要良好的新闻职业素养,广播剧创作同样是专业性极强的一种创作。两者结合的过程是模糊了两个专业的边界的过程,但绝不等于说可以忽略它们各自的专业性。反之,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与打破边界也并不矛盾,关键在于各取所长,合作共赢。做新闻出身的主创团队第一次接触广播剧发现:剧本是节目优劣的最基本保证,要用人物对话推进剧情,而不是用旁白;导演使剧本“立起来”,赋予剧本新的生机;音乐和动效什么时候出、怎么出,都有讲究,音乐与文本内容有机结合,细致到每一个乐符与每句话的配合。与有经验的专业广播剧导演和制作人员相比,《遇见海昏侯》的主创人员坦承:新闻编辑和记者跨界制作广播剧,其差距还是比较明显的。可见,还是要专业的人去做专业的事。该剧也邀请了专业的广播剧导演在艺术上把关和指导。不可否认的是,广播剧由于注入了新闻的元素,其新鲜的热度和真实的力量也是无与伦比的。

    进入21世纪以来,广播节目的类别界线已日渐模糊,且边缘地带往往更会有新奇的发现和突破。我们或许不必再纠结于一个节目是新闻还是文艺,抑或是哪种新闻、哪种文艺,分类似乎变得不再重要。从受众的反馈来看,只要是受众喜闻乐见的,能够传递正能量的,又何必在乎它究竟是什么类别呢?

    三、在融媒体环境下,广播剧怎么“融”?

    在融媒体时代,以技术為支撑和保障,“广播+”模式逐步走俏,借助互联网点播和手机客户端(App),广播节目结束了以往线性传播和声音稍纵即逝的时代。而且,音频节目不再仅仅以声音的状态呈现,而是与纸媒(文字)和视频相结合,实现了传播的“全通道”和跨领域融合,能够带给听众独特听觉审美享受的广播剧也不例外。中国广播剧研究会与《中国广播报》达成长期合作,在该报设立专版“广播剧吧”。2017年初,中国广播剧研究会号召全国各会员台将所属广播剧版权授权给研究会,同时与懒人听书、蜻蜓.fm等新媒体合作,尝试将这些已授权的广播剧放到手机客户端(App)上,免费展播,以拓展广播剧的收听,提升广播剧的影响力。

    据统计,截至2016年12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6.95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占比由2015年的90.1%提升至95.1%。每周手机上网时间达26.4小时,日均约3.7小时。移动互联平台在人们的生活中已经占据相当重要的位置。人们通过手机社交平台进行沟通,获得信息,浏览新闻、时事,查找资料等。看视频也逐步成为听众上网的主要目的,说明网络视频已经深入听众的视线。②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敏锐地抓住短视频开始流行的契机,探索创新出了“微广播剧+ 微电影”模式,率先尝试了广播剧IP影视化创作,将一部5分钟的微广播剧《捋直舌头说话》拍摄成为12分钟的微电影《根儿》,将原有IP内容进行深耕和二度开发,这是一次对网络时代广播艺术的表现方式和传播途径的全新探索。微电影《根儿》自2016年11月22日在爱奇艺上线到2017年4月,已播放3.5万次。

    也许有人会质疑将广播剧拍成影像作品,会不会破坏原有的属于声音创作空间的想象美感和魅力?笔者认为,在多元化选择的今天,传媒从业者有义务为受众提供多元的作品和选择方式,同时不妨借助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终端的视频流行,反过来促进广播剧的收听,也许很多人在看过根据广播剧改编的视频后,会有兴趣追听原本的广播剧呢。所谓媒体融合,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打破原有媒介的界线,从视听全方位吸引受众,为受众服务,以达到宣传和传播的更高境界。

    广播剧在融媒体环境下焕发着新的生机,期待广播剧人不断地探索和创新下去。

    注释

    高岩:《用最合适的方式讲述最有吸引力的故事——当新闻遇到广播剧》,《中国广播》,2017年第3期。

    梁毓琳:《独家:2016年全国广播收听市场概况(下)——广播+模式逐步走俏,移动互联终端收听在逐步增长》,微信公众号:“赛立信媒介研究”,2017年4月13日。

    (作者单位: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综艺节目中心)

    (本文编辑:黄一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