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少数民族语言媒体的机遇与挑战

    刘洪斌

    【摘要】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传统意义上的媒体格局已经被打破,少数民族语言媒体同样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试图探索以民族语言为传播载体的新闻业态的未来及发展前景。提出民族语言媒体应加快与新媒体融合的步伐,突出服务意识,实现机制体制突破,强化人才队伍培养和媒体创新。

    【关键词】新媒体 少数民族语言媒体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传统媒体的格局正在被网络媒体打破,作为我国新闻媒体重要组成部分的少数民族语言媒体正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本文在分析我国少数民族语言媒体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少数民族语言媒体与网络新媒体真正融合的四条途径,试图为少数民族语言媒体的改革转型之路提供可资借鉴的理论依据。

    一、我国少数民族语言媒体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新媒体越来越受到少数民族地区受众的欢迎,但民族语言新闻类网站的数量与汉语网站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还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受众需求。这主要是由民族语言的表述特点和传播地区的受众人数等因素所决定的。据《中国互联网站发展状况及其安全报告(2016)》统计,中国426.7万个网站中除中文和英语之外,使用其他语言的网站数量只有2.7万多个,除去法、德等语种,民族语言网站占比更少。

    而影响力较大的民族语言新闻网站主要是基于传统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开办的网站。例如,内蒙古报社开办的中国蒙古语新闻网、新疆电视台开办的虎鱼网、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民族节目中心开办的蒙古语、藏语、维吾尔语、哈萨克语、朝鲜语等五个少数民族语言网站等。

    在“两微一端”方面,民族语言客户端更是受到技术条件所限,至今还没有形成垄断级别的民族语言新闻类客户端。已知的部分民族语言新闻类客户端装机量和日活跃数量均不高。随着微信的普及,微信公众号发展迅猛,微信公众号成为了近几年发展最快的民族语言自媒体传播手段。但是,随着2017年初微信加强管理,微信公众号门槛提高且无有效盈利模式,民族语言公众号的运营开始进入大浪淘沙阶段。根据中青华云公司的数据统计,现有民族语言微信公众号以民办公司为主体,地方媒体积极跟进并开始形成很强的竞争力。另外,从目前微博的实际运营情况来看,民族语言的微博日益呈现出弱势状态,基本失去了传播力和有效传播价值。

    二、民族语言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路径

    在经历了生存危机和互联网技术的挑战后,大多数的民族语言媒体开启了自己的新媒体之路,逐步建成了网站和“两微一端”。殊不知,这种相对粗犷、浅层次的新媒体之路,与真正意义上的媒体融合和传统媒体产业升级之间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民族语言媒体究竟怎样才能实现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真正融合?笔者认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发挥民族特色,突出服务意识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媒体作为重要的传播载体,其实用性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民族语言媒体只有坚持实用性原則,突出服务意识,才能够充分吸引少数民族受众,引导他们熟练地使用媒体、利用媒体,才能实现媒体的传播价值,满足少数民族受众对媒体的需求。

    民族语言媒体网站除了要做好日常新闻工作外,还应当责无旁贷地承担起少数民族语言资讯服务的责任。例如:提供全国著名风景区的民族语言的旅游咨询介绍;针对少数民族农牧民的畜牧业生产咨询和交易的相关信息;国家新近出台的民族政策的民族语言读本,等等。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新闻工作要求的同时,要把一切先进的、有益于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信息,及时转达、传输给少数民族地区群众,并及时把少数民族自身的发展变化迅速传播,从而激发起更多受众对少数民族事业的关心,动员他们积极参与到少数民族各项事业中去,推动少数民族事业的全面发展。

    同时,还要注重发掘民族特色。我国幅员辽阔,少数民族群众在历史文化、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方面都有显著的个性化特点,作为民族语言媒体应当挖掘具有民族特色的内容, 不断丰富民族地区的信息内容。

    作为民族媒体从业者,需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要有危机意识。同时还要改变传统的、机械的“灌输”方式,积极吸引少数民族受众参与互动,达到较为理想的传播效果。这样不仅能够帮助少数民族受众开拓新的认知领域,还能够赢得受众的青睐。

    (二)改变机制体制,适应新媒体时代要求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也带来了内容生产和信息传播方式的变革。面对新形势和新挑战,传统媒体势必要进行转型升级。媒体转型和媒体融合的首要工作就是要改变现有媒体内部的机制、体制,要完善顶层设计,打通内外流程,并不断完善传统媒体的采、编、发格局,建立一整套贯穿全业务的技术体系和制度保障。

    我国现有大部分民族新闻机构的新媒体业务样态基本相同,但是,在现有主要业务管理体系等方面,还需要建立并添加一套新的媒体机构,加快媒体融合步伐。例如:大多数广播电台设立了与广播频率平行的新媒体机构部门,负责全台的互联网站和“两微一端”等具体业务,但最终导致的结果往往是“两张皮”:传统广播业务依然是传统广播业务,新媒体业务则是负责将传统广播内容通过整理在新媒体平台发布。在这种模式下,新媒体业务基本可以看作是传统广播业务的附属,两者并没有太多的变化和交集。诚然,这种模式是当前传统民族新闻媒体拥抱互联网的一种最便捷、见效最快的方式,但充其量只能是权宜之计。因为这种机械地照抄照搬的媒体模式,无法适应新媒体时代的发展要求,很难吸引到受众。

    中国传媒大学校长胡正荣在谈到媒体融合时提出,媒体融合要以业务流程和要素来重构组织。媒体融合的关键是体制和机制的变革。体制和机制的改革就要改变新旧媒体“两张皮”(甚至各个新媒体业务之间也各自为政)的局面,要调整原有的组织机构,打破部门的限制和界限。根据媒体融合的需要统筹管理,使组织机构设置平台化,打通内容资源的流通和共享。

    这种改革更需要以先进的互联网技术作为支撑,建立起一整套涵盖全业务体系的全平台、多渠道的内容采编系统和数据中心体系,这是媒体融合的基础,也有利于建设高效实用的技术平台,从而保障多种媒体业态协同作战,多层次、多角度运行和实时发布。

    (三)加强人才培养、队伍建设和技术研发创新

    不久前,笔者参加了一个某少数民族语言网络编辑的招聘活动。在待遇尚算不错的情况下,从始至终仅有一人前来应聘。当时有位业内前辈戏称,在北京范围内该语言的网络编辑总体数量屈指可数,且多集中在几家大的新闻单位。这一表述从侧面反映了少数民族语言新媒体专业人才的匮乏。

    民族新闻传播人才相较于传统意义上的新闻工作者,有着更高的要求。除了需要从业人员具备专业的新闻素养外,还需要掌握民族语言和汉语的“双语”能力。不仅如此,它还要求从业者具备更高的政治素养和业务水平。包括:了解并深刻领会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熟悉民族地区新闻传播的特殊规律;具备丰富的民族文化知识,了解对象地区少数民族的历史、习俗、宗教等方面的知识;具备外宣思路和国际化视野。

    事实证明,解决少数民族语言媒体人才匮乏的问题没有捷径可走。一方面要求我们的新闻和民族类大专院校加快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并在课程的设置上与时俱进,在传统的民族语言和新闻类课程之外开设新媒体方面的专门教学等内容;另一方面要求我们的民族语言媒体机构挖掘自身潜力,提高现有采编人员的政治思想水平和业务能力,同时针对新媒体业务进行重点培训和引导。

    另外,技术的局限往往使民族语言新媒体的发展落后于汉语新闻。受限于独特的文字信息处理技术,使得很多技术平台和应用无法直接适用于少数民族语言。少数民族文字与汉字信息处理相比,还有许多问题没有解决,包括:少数民族语言信息处理相关标准与技术规范;语言资源开发与语料库建设;语言词法分析、句法分析和语義分析;少数民族语言处理的应用技术或系统;自动分词、机器翻译、智能检索、自动校对、文本自动分类、自动文摘、信息抽取、信息过滤、智能搜索引擎、文本挖掘、智能编码与字型转换、文字识别、语音合成与识别技术等;自动监测和内容分析技术;多文种文本处理、软件环境开发及网络信息处理系统;多语种操作系统平台及网络环境建设等方面,这些都需要认真对待和改善提升,更需要国家相关机构、民族新闻机构、社会科研力量携手努力,共同提升民族语言在新媒体上的应用。

    (四)打破地域观念,以更广阔的视角办媒体

    民族语言传统媒体受发行渠道和传播方式的限制,其覆盖范围大多局限于本民族传统聚居区。传统广播、电视、报纸和杂志等媒体在这些传统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大多有较好的覆盖和经营网络。如:朝鲜语媒体主要集中在以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为主的东北地区;蒙古语媒体主要集中在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主的“八省区”;维吾尔语、哈萨克语媒体主要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藏语媒体主要覆盖西藏自治区和青海省及四川省。然而,随着我国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人员流动越来越大,传统的少数民族聚居区概念正逐渐被打破。以朝鲜族为例,目前我国公布的人口总数为183万人,而目前实际生活在以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为主的东北地区的朝鲜族人口不足80万,半数以上的朝鲜族不再生活在传统意义上的聚居区,这也是导致传统朝鲜语媒体无法实现全覆盖的主要原因。

    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出现,使传播突破了地域界限。民族语言媒体在全国范围甚至跨境传播的成本相对低廉,这使得大多数地方民族语言媒体可以借助新媒体平台实现对象受众的全覆盖。民族语言媒体机构要尽快适应这一变化和要求,特别是一些地方民族新闻媒体机构。传统媒体的受众对象仅仅是指覆盖范围内的受众,而移动互联网时代将覆盖范围扩展到了全球范围。这就要求我们要有更为开阔的视野,在保持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同时,必须考虑到受众已经不仅仅是生活在传统媒体覆盖对象在内的那些民族受众。

    不可否认,移动互联网少数民族网络新闻媒体传播事业正在蓬勃发展、锐不可当,虽然其发展轨迹还很稚嫩,还过于依赖传统新闻媒体,甚至缺乏原创性,但已渐渐获得受众的青睐和资本的眷顾。作为处在新闻改革大潮中的民族语言媒体从业者更要抓住机会,做好准备,充分利用好民族特色这张“王牌”,为少数民族网络新闻媒体传播事业探寻出一条有特色的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柳盈莹:《“作为文化的传播”:论我国民族语言新闻媒介的发展——基于西双版纳傣语媒介的调查》,《新闻大学》,2011年第2期。

    2.白润生、丁艳丽 :《我国少数民族新媒体建设的困境与出路》,《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1年第3期。

    3.郑旭南:《少数民族网络新闻传播事业发展研究》,中央民族大学硕士论文,2010年。

    4.白润生:《兴起·发展·繁荣———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事业100 年》,《国际新闻界》,2000年第6期。

    (作者单位: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民族节目中心)

    (本文编辑:李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