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学困生有效参与课堂教学的策略

    【摘? ? 要】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化进行,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重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作用。而为了更好地激发学困生参与课堂教学,帮助他们走出学习困境,小学高年级的数学教师要不断挖掘更加有效的教学方式,帮助学困生实现学习质量的有效提升。

    【关键词】小学教育;课堂教学;具体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 ? ? ?文献标识码:A? ? ? 文章编号:1006-7485(2021)09-0161-02

    Strategies to Promote the Effective Participation of Students with Learning Difficulties in Classroom Teaching

    (The Second Primary School,Baiyin District, Baiyin City, Gansu Province,China)GUAN Yueyun

    【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deepening of the curriculum reform, more and more teachers are beginning to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participation of students in classroom teaching. In order to better motivate students with learning difficulties to participate in classroom teaching and help them get out of learning difficulties, mathematics teachers in the upper grades of elementary schools must continue to explore more effective teaching methods to help students with learning difficulties achieve effective improvement in the quality of learning.

    【Keywords】Primary education; Classroom teaching; Specific strategies

    一、关于学困生的简述

    刚刚迈进了小学门槛的学生正处于知识启蒙的阶段,他们难以适应全新的环境和学习模式,这使得一部分学生在学习中跟不上教师的教学进度;部分学生生性较为活泼、注意力不容易集中,也难以完全投入到课堂学习当中,使得学习效果较其他学生更低,因而被教师划为“学困生”。

    二、促进学困生有效参与课堂教学的具体措施

    (一)运用小组学习合作的模式

    小学高年级的数学教师要充分重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让学困生能够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地开动脑筋,完成任务。要想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就可以在课堂教学之中建立起小组学习合作的模式,把学生分为几个小组,不断引导他们对教学问题进行思考,让学困生能够在小组热烈讨论的气氛中,逐渐提升参与课堂讨论的兴趣,使得他们能够在其他组员的带动下,更加积极地对课堂问题进行思考和解答。比如,在學习勾股定理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讨论的方式来认识三角形的边长具有怎样的特性和规律,让学困生在优生的带领下找出规律,从而强化学困生的学习记忆。

    (二)要激发起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要实现对学困生的有效帮助,让学困生能够更加主动、自觉地参与到课堂学习当中,就一定要从根本上激发起学困生对于学习的热爱,让他们能够在兴趣的牵引下自觉地加入课堂学习当中去。因此,小学高年级的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一定要充分重视对学困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手段,优化课堂教学,为他们打造一个更加生动有趣的课堂。首先,教师也要自觉地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抛弃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法,充分重视学生的学习特性和学习需求,为他们制定出一个更加适宜他们学习,有利于培养起他们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案。

    比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更多地使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讲学,运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更多的学习资料,通过图片、视频以及音频的展示来完善和充实课堂内容,让学生能够在丰富的视听环境下,对所学知识进行进一步的理解和吸收。多媒体的运用有效地丰富了课堂,为学生创造出了一个更加生动有趣的课堂氛围,极大地提升了学困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使得学困生自不知不觉中被其所展示的知识所吸引,从而能够有效激发学困生的学习热情。

    (三)建立互帮互助的学习模式

    建立学生互助学习的模式,是促进学困生逐渐进步的有效途径。首先,教师一定要在班内积极倡导学生要在学习上互相帮助,鼓励学困生大胆向成绩良好的同学寻求帮助,同时也不断鞭策其他同学要更加主动积极地去帮助学困生,使得学困生能够打破自己学习的壁垒,不断地向其他同学寻求学习经验,从而更好地完善自己的学习方法。

    一般来说,由于学困生的成绩较差,因而他们在进行学习的过程当中,会出现信心不足、不敢发问、难以保持坚强的意志力等等的问题。这就使得他们很容易对学习产生消极的情绪,在遇到问题时也不敢去询问教师和同学。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可以在班级座位的编排上做出一些调整,把学困生同学习能力较好的学生安排在一起,让成绩较好的学生能够在平时的学习当中多多帮助学困生,从而打消学困生在学习上的顾虑,更能全身心地投入到纯粹的学习当中。

    倡导学生互助的学习模式,不仅能够极大地增强学困生的学习热情,开拓他们的学习视野,更能使得学生之间的关系更为融洽,从而更好地提升学生,尤其是学困生在班级学习活动中的积极程度,使得他们能够在互助学习的模式下发现更多学习的乐趣,从而学会主动探索知识,学习知识。

    (四)重视评价机制的建立

    为了帮助学困生树立学习自信,教师应做好评价机制的完善工作。在教学过程以及日常生活中,勤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及时地对他们进行鼓励和表扬,让他们能够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肯定和重视,从而促使他们重新审视自己的价值,使得他们能够带着充分的信心进入到学习当中,如为有进步的学困生赠送“小礼品”,在课室上设置“进步之星”的展示墙等。

    (五)重点关注学困生的差异性

    由于学生的接受信息和理解知识能力的不同,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重点关注对于学困生的学习差异性。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师要积极地转变自己的教学策略,既要确保学困生能够跟上教学的进度,确保他们的听课的质量,又要给一些学习能力较强的同学留出一些自我发挥的空间。

    很多学困生会因为自己学习成绩较为落后,而变得比较敏感,在课堂学习中的表现也会更加的固执一些。面对这样的学生,教师要善于慢慢地引导他们进入到学习状态,使得他们能够在潜移默化之中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从而从根本上缓解他们心态上的不安,帮助他们更好地进入到课堂学习当中去。而面对那些比较胆怯,不敢表达自己观点的学困生,教师要给予更多的精神鼓励,同时为他们打造一个更加有安全感的教学粉饰,不断引导他们勇敢表达自己的意见,并鼓励他们运用自己的思考能力来分析和解决问题,从而保障他们在课堂教学活动当中的参与度。

    (六)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大部分学困生出现学习成绩差的情况都源于不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因此,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要重视对学困生學习方法的培养,促使他们能够改掉那些不良、低效率的学习方法,从根本上提升学困生的学习质量。首先,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观察,然后再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建议,让学困生能够充分地掌握学习技巧,学会在学习中巧妙地利用思维方法,从而让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七)给予学困生充分的尊重

    要想实现学困生向优生的转化,教师要给予学困生以充分的尊重。无论是优等生还是学困生,教师都应该一视同仁。因为教师的区别对待可能会让学困生在学习中感到失落,甚至对整个班级产生恐惧和距离感,使得他们更加排斥学校、排斥学习,从而形成了恶性循环。因此,尽管学困生的学习成绩并不尽如人意,教师也不能对他们进行全盘的否定,而要针对学生的个人问题进行教育。教师尊重学生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对于教师的信任感,使得他们更加愿意听从教师的教学安排,从而更好地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可谓是一举两得。

    三、结语

    要想实现学困生向学优生的转化,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师要积极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不断优化自课堂教学的手段,让学困生的学习兴趣能够被最大限度地激发出来。同时,教师也要对学生表示出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建立起优良的师生关系,并加强和家长的沟通,全方位地对学困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掌握,从而更好地帮助他们融入课堂学习当中去。

    参考文献:

    [1]司校.教师该如何做好学学困生的转化[J].教育研究,2019(21).

    [2]吴华艳.小学数学学学困生的成因及帮扶转化策略[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9(04).

    [3]马如珍.促进学困生有效参与数学合作学习——提高教学质量的捷径[J].新课程(上旬),2014(11).

    [4]何元贤.促进学困生有效参与数学合作学习的策略[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7(08).

    [5]农春菊,张虹.学困生有效参与小组合作学习的对策[J].小学教学设计,2007(32).

    作者简介:关越云(1975.2-),女,汉族,甘肃白银人,本科,教师,研究方向:学困生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思维开发。

    (责编? 杨? 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