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肺疫的治疗措施

    张覃

    摘要:猪肺疫是由巴氏杆菌病引起的一种散发性传染病,其传染性却很强,易造成大规模发病。简述了其临床症状,并指出了治疗措施。

    关键词:猪肺疫;治疗;措施

    中图分类号:S858.2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5)05-0020-01

    猪肺疫(又称猪巴氏杆菌病或猪出血性败血症)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其特征是最急性型呈败血症和咽喉炎;急性型呈纤维素性胸膜肺炎;慢性型较少见,主要表现慢性肺炎。2014年夏秋之交,四川东部某县发生了一起猪巴氏杆菌病,在短时间内迅速传播,涉及养殖户达到一百多户,发病生猪达270余例,最终死亡的有37头。笔者对此次治疗经过作简要介绍,共同行参考。

    1 猪肺疫常见发病情况

    猪肺疫具有一定的突发性特征,病猪的主要症状有四肢无力、食欲不振、活动性差,耳朵出现红肿或斑点,而后迅速波及全群和整栋猪舍。发病猪的体重多为30~65 kg,少数发病猪的体重达80~100 kg。

    2 临床症状

    该病潜伏期1~5 d,一般为2 d左右。分为最急性型、急性型、慢性型。

    最急性型:多见于流行初期,常突然死亡。病程稍长者,表现高热达41~42 ℃,结膜充血、发绀。耳根、颈部、腹侧及下腹部等处皮肤发生红斑,指压不全褪色。最特征症状是咽喉红、肿、热、痛,急性炎症,严重者局部肿胀可扩展到耳根及颈部。呼吸极度困难,口鼻流血样泡沫,多经l~2天窒息而死。

    急性型:为常见病型。主要呈现纤维素性胸膜肺炎。除败血症状外,病初体温升高达40~41 ℃,痉挛性干咳,有鼻漏和脓性结膜炎。初便秘,后腹泻。呼吸困难,常做犬坐姿势,胸部触诊有痛感,听诊有哕音和摩擦音。多因窒息死亡。病程4~6 d,不死者转为慢性。

    慢性型:主要呈现慢性肺炎或慢性胃肠炎。病猪持续咳嗽,呼吸困难,鼻流出黏性或脓性分泌物,胸部听诊有哕音和摩擦音。关节肿胀。时发腹泻,呈进行性营养不良,极度消瘦,最后多因衰竭致死,病程2~4周。

    3 病理变化

    最急性型:全身黏膜、浆膜和皮下组织有大量出血点,最突出的病变是咽喉部、颈部皮下组织出血性浆液性炎症,切开皮肤时,有大量胶胨样淡黄色水肿液。全身淋巴结肿大,呈浆液性出血性炎症,以咽喉部淋巴结最显著。心内外膜有出血斑点。肺充血、水肿。胃肠黏膜有出血性炎症。脾不肿大。

    急性型:有肺肝变、水肿、气肿和出血等病变特征,主要位于尖叶、心叶和膈叶前缘。病程稍长者,肝变区内有坏死灶,肺小叶间有浆液浸润,肺炎部切面常呈大理石状。肺肝变部的表面有纤维素絮片,并常与胸膜粘连。胸腔及心包腔积液。胸部淋巴结肿大,切面发红、多汁。支气管、气管内有多量泡沫样黏液,气管黏膜有炎症变化。

    慢性型:肺有较大坏死灶,有结缔组织包囊,内含干酪样物质,有的形成空洞。心包和胸腔内液体增多,胸膜增厚、粗糙,上有纤维絮片与病肺粘连。无全身败血病变。

    4 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做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进一步做实验室检查。

    5 防治措施

    出现猪肺疫后,养殖场(户)业主应当立即向当地兽医主管部门汇报本次疫情,主管部门接报后应根据发病猪的头数和类别等情况加强疫情监测。如果疫情较大或出现蔓延时,应当根据相关规定逐级上报,同时根据疫情影响范围确定是否暂时停止畜禽交易,并按规定申请上一级主管部门派出兽医、专家化验组和相关人员进行增援;在此基础上,需要养殖户对圈舍、用具及其周边环境使用生石灰或其他消毒药物进行彻底消毒,对死猪进行焚烧深埋等无害化处理。

    病猪舍残留的粪便、垫草、食槽以及其它物品等使用塑料薄膜覆盖,并且尽可能的严密堆积起来,爆晒在阳光下进行深度的发酵。同时还需要加强对圈舍的定时打扫和基本消毒措施的实施。在保持养殖圈舍内空气、设施等比较干燥、清洁的情况下,进行通风处理。圈舍消毒空置一段时间后,在补栏前,饲槽应当用干净的自来水或井水清洗干净,暴晒一段时间后再次使用干净用水清洗,方可投入使用。

    发病猪首先要立即与健康猪群进行隔离,对不同类型的发病猪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对于重症猪可以按30 mg/kg体重的标准进行静脉滴注氟苯尼考注射液,同时加入0.1%维生素C溶液,1天1次,连用5日。对于其它症状相对较轻的病猪则按25 mg/kg体重肌注氨苄青霉素,同时需要加入0.1%维生素C,l天2次,采用这种治疗方式连用7 d,一般会有转好。病死猪则直接采取无害化处理措施抛进化尸池或焚烧后深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