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扶贫及其实践路径分析

    李楠 闫韶华

    [摘要]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精准扶贫以前所未有推动力纵深发力,步入新时代,全党带领全国人民踏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新征程。然而,在精准扶贫实施过程中,依然存在农村贫困人口的内生动力不足,影响扶贫工作实效的现象。扶贫不是救济,扶贫必先扶智,仅仅依靠物资供给不是持之有效的扶贫方式。以通过提高贫困地区精神文明水平,提高农村贫困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实现促进农村贫困地区可续性增收为最终目标的文化扶贫是精准扶贫的“助力器”。

    [关键词]文化扶贫;精准扶贫;内生动力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274(2018)03—0105—04

    [作者简介]李楠,女,安徽社会主义学院传播学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政府舆论引导;闫韶华,女,兵团党委党校哲学教研部副教授。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十分重视精准扶贫,紧鼓密锣地推出了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国家统计局于2018年2月1日权威发布,据对全国31个省区市16万户居民家庭的抽样调查,按现行国家农村贫困标准测算,2017年末,全国农村贫困人口3046万人,比上年末减少1289万人;贫困发生率3.1%,比上年末下降1.4个百分点。?譹?訛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精准扶贫攻坚期。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譺?訛

    一、准确定义贫困和分析致贫原因

    对于贫困的概念,学界比较认同朗特里?譻?訛的观念,朗特里认为:“一定数量的货物和服务对于个人和家庭的生存和福利是必需的,缺乏获得这些物品和服务的经济资源或经济能力的人和家庭的生活状况,即为贫困。”?譼?訛

    大量文献对贫困成因也进行了探讨,分别从贫困人群自身主客观原因、现行政治制度和社会公共政策三个维度,提出了三种理论,即“个人主义贫困论”、玛蒂亚·森提出的“能力剥夺论”以及“社会排斥论”。欧共体委员会从“社会排斥”的角度对贫困进行了定义:贫困应该被理解为个人、家庭和人群的资源(物质的、文化的和社会的)如此有限,以致他们被排除在他们所在的成员国可以接受的最低限度的生活方式之外。?譽?訛不论是哪个维度的理论分析,都有助于学界和政府部门对于贫困的复杂性成因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和了解,也对政府制定精准扶贫政策产生了積极影响。

    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大扶贫格局,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在我国,现阶段农村贫困实际上是由于农民整体文化素质不够高,制约贫困地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社会进步,且由于文化贫困而产生的对自身贫困原因认识不足,“我要脱贫”的内生动力不足,也直接影响精准扶贫的实效。

    二、文化扶贫在精准扶贫中的重要意义

    扶贫不是救济,扶贫必先扶智,治贫必要治愚。大力发展贫困地区的文化事业,提高贫困人口的科学文化水平,激发农民脱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从根本上解决制约当地文化进步、经济发展,实现可持续性地改善当地人口生活质量的关键所在,是助力精准扶贫的强大动力。学界通常也认为,通过文化扶贫可以达到用最少的钱,得到最大的物质和经济产出的效果。

    (一)文化扶贫有利于促进贫困地区全面进步

    文化扶贫工程不应该单纯地理解为通过图书捐赠、地方戏剧以及简单的科学知识普及,也就是所谓的“送文化下乡”。精准的文化扶贫建立在摸清底数,了解当地人口的年龄分布结构、知识水平结构,以及他们需要哪些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之上,选择适合当地人群的文化传播媒介和方式,更好地满足其获取知识和文化娱乐的要求,并且所传播的文化、科技等知识技能与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结合的非常紧密。因此,行之有效的文化扶贫策略能实现以文化传播促经济建设、促区域协调发展的目标,实现当地的文化发展与经济建设全面进步。

    (二)文化扶贫有助于贫困地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国家提出了要把农业发展的方向尽快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努力建立社会主义大农业,加强林业发展,加快渔业技术改造,开拓农村的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科技创新是调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在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进程中,我们也应当注入更多的科技要素,实现生产要素驱动向科技创新驱动的产业化转移。从供给方面看,通过引入科技创新可以提高劳动力素质,并且夯实农业生产的物质技术基础,制定出适合“新农人”的管理模式、生产标准;从产品输出看,科技创新直接影响生产技术及农产品种类的输出。因此,从长远来看,文化扶贫必定会对整个农业市场供需结构、农村产业结构产生深远影响。

    (三)文化扶贫有促于贫困地区经济快速发展

    随着时代的进步,文化与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在增强,文化和科技也渗透到农村农业经济和旅游经济的各类产品中,文化功能的附加值急剧增加。一方面是各种农产品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使得科技提升农产品的经济效益得到兑现。另一方面是文化的功能属性也不再是单一地满足大众的娱乐需求,文化扶贫提高了贫困人口的自身素质,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撑;此外,以乡村文化为吸引的乡村游和特色小镇对贫困地区的文化和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积极影响,文化的长尾效应得以体现。

    三、当前文化扶贫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实施文化扶贫的关键在于,准确识别文化扶贫实践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不断调整符合当地实情的有效的文化扶贫策略,研究制定长效机制防止返贫。

    (一)对文化扶贫在精准扶贫中的重要作用认识不充分

    文化贫困造成农村、农民缺乏发展当地农业经济的专业知识、技能和理念等方面的能力。文化扶贫是指从文化和精神层面给予贫困地区以帮助,从而提高当地人口素质,帮助他们尽快摆脱贫困。传统的扶贫方式主要是经济和物质层面予以帮助,而贫困地区要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既要从经济上加强扶持,也要扶精神、扶智力、扶文化,要加强智力因素的提升。?譹?訛通过文化扶贫消除文化贫困,提高贫困地区的精神文明水平,激发农村贫困人口的内生动力,促进农村贫困地区经济增长,是文化扶贫在精准扶贫中的作用体现。

    (二)现行扶贫政策千人一面,缺乏针对性

    交通不便和信息闭塞确实是导致贫困地区文化贫困的直接因素,并由此而造成先进的文化和科技无法在贫困地区得以有效传播。事实上,我国也早在1993年12月就成立了文化扶贫委员会,现行的文化扶贫方式主要包括:在全国建设小型图书馆的“万村书库”工程,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农家书屋”;城市儿童向农村小朋友赠书为主要形式的“手拉手”工程;在太行山区、大别山区、西北部偏远地区建卫星地面电视接收传播站的“电视扶贫工程”;送优秀儿童剧进农村的“农村儿童送戏工程”;发动新闻出版企业为贫困地区赠书送报的“报刊下乡工程”,等等。但是,这些“送文化”的形式在很多地方并不实用,不能在当地有效广泛推广,使用率不高,基础设施形同虚设,造成资源浪费。

    (三)现行扶贫政策重基础设施建设、轻文化服务能力建设

    现行的文化扶贫方式在硬件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入很大比重,但是在实施过程当中,暴露出软件建设服务能力的不足,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贫困地区公共文化事业发展不充分,管理水平和服务效率有待提高;二是贫困地区基层公共文化机构建设不足,特别是农村乡镇文化站的专业人员严重不足,队伍不稳定,服务水平参差不齐;三是文化扶贫的投入精准度有待提高,未充分考虑不同地区的文化需求差异;四是贫困地区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不足,利用当地优秀传统文化,开发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旅游项目能力不足;五是缺乏统筹协调各类资源的能力,文化扶贫的体制机制亟待改进和完善。

    四、文化扶贫助力精准扶贫的实现路径

    贫困不仅仅是一种经济现象,更是一种文化现象,它表现为由于贫困而产生的价值观和心理机制。文化扶贫需以现代化的传播技术和理念、行之有效的乡村治理为基础,通过移风易俗,加强乡风文明建设,促进农村产业兴旺,构建宜居的生态环境,最终达到精准扶贫的目的。

    (一)打破农村文化建设“最后一公里”,拓宽贫困地区文化传播的渠道和方式

    要促进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就要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促进农村公共文化体制健全,创新农村文化传播载体,丰富农村文化娱乐方式。为此,首先要在现有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强化“农家书屋”的功能,增加村民文化广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等基层文化设施建设。活跃贫困地区人口的文化生活,比如广泛推行“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工程”,规范有序地开展形式多样、雅俗共赏的歌舞戏剧晚会或体育比赛等文体活动,同时不断深入开展移风易俗工作,遏制农村陋习,倡导文明新风,提升农民的精神风貌,不断提高乡村社会的精神文明程度。其次,大力支持“三农”题材的文艺创作,创作中要着力增加地方特色文化要素,推出能够反映乡村振兴实践的优秀文艺作品,充分展现新时代新农村新农民的新面貌,同时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农村文化市场的监管力度。

    (二)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弘扬贫困地区优秀传统文化

    大力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也应当加强贫困地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可以考虑引导社会各界人士投身乡村文化建设中去,保护和传播特色民俗文化、农耕文化、传统手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物古迹、传统村落、民族村寨、农业遗迹,通过政策引导支持和发展农村地区优秀戏曲曲艺、民间文化,开展形式多样、适合大众品味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活动,打造富有地方特色的乡村文化品牌。同时通过吸纳社会(包括民间)资本投入和相关政策的扶持,推动贫困地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

    (三)加强农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精准发展贫困地区职业培训

    2014年6月23—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加大对贫困地区职业教育支持力度,努力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譹?訛贫困地区往往人力资源丰富,但是真正懂农业技术、懂农副产品销售和管理的人才却十分缺乏,老龄人口多。为此,各级政府也正在探索建立教师和科技人员等定期送科技、送服务下乡村的机制。在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培训中,我们依然要坚持按需施教、分众施教的原则,也就是要结合当地的农业特色、农村人口的年龄知识结构水平和地方经济环境的不同,加强课程设置,在不同地区设置不同的课程内容,培养一批适合当地农业经济发展的职业经理人、专业技术人员。

    (四)盘活社会资源,创新贫困地区公共文化供给模式

    公共文化供给应从当前的“政府主导”模式转向“政府先导、社会参与”的模式,发挥当地集体和社会各界力量在公共文化服务中的积极作用。特别要注意发挥城乡志愿者和务工返乡创业人员的作用,加强文化基础设施的有效管理和利用;加大贫困地区的经费投入,积极探索“互聯网+公共文化服务”模式,为当地村民提供更多的文化娱乐选择,解决由于贫困地区人口知识结构不同而产生的文化供给与个性化需求之间的矛盾。当前我国主要实施的数字文化惠民工程有“文化共享工程”和“数字图书馆—促进知识的有效应用”共享工程。可以考虑通过这些项目的普及,结合当地特色文化资源,开发适合当地人群使用的网络电子书,讲座视频等培训课程,达到“按需供给”“有效传播”的效果。专业技术领域的专家也可以通过网络,对教育产品的使用者进行个性化远程指导。但是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贫困人口由于在文化产品使用的差异,而造成的信息获取缺失导致的“知识鸿沟”。

    (五)充分发挥社会各类人才、新乡贤等在乡村治理中的积极作用

    在2016年全国两会讨论“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时,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钱念孙提出,要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的乡贤文化,让官员、知识分子和工商界人士“告老还乡”,“新乡贤文化”由此诞生。“大学生村官计划”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视为发扬新时代“新乡贤文化”的重要举措。但是国内与国外的“大学生村官”相比来说,人数还不够多、配套政策还不够完善,因此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往往带有浓厚的功利色彩,真正愿意在农村一辈子扎根下来的大学生人数甚少,不能对农村文化建设产生影响力,更无法推动形成“新乡贤文化”气候。因此,我们可以在如何培育富有地方特色和时代精神的新乡贤文化上多下功夫、多做文章,可以通过创作富含乡土人情的优秀宣传片,吸引各类人才返乡创业,并且增强各类相关配套政策的制定。

    在农村文化扶贫工作中,为了使新思想、新观念得到有效扩散,可以适当培养农民中的“意见领袖”。务工返乡创业人员有较为灵活的思维,善于接受新事物,相对于长期生活在农村的其他农民,返乡农民工知识面较广、具有一定的生产技术,并且具备一定的价值判断和信息甄别能力,在其他同乡人心目中,也容易被树立为“乡村文化精英”的榜样。加上由于返乡农民工与村民共同生活在同一区域,了解同村人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懂得如何与其他村民进行有效沟通,村民也更愿意通过他们来获取信息,极易对周围人群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在文化扶贫的过程中,可以考虑培养一批以返乡农民工为主体的“意见领袖”,通过在核心价值观、文化、职业技能等方面系统的课程培训,发挥他们在推动贫困地区文化发展的先天优势。

    (六)“互联网+”时代,下好乡村文化旅游这盘棋

    “互联网+”时代,从网络获得商业信息和生活资讯,已经成为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各地文化旅游部门应加大对贫困地区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深度挖掘地方生态文化和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加强与网络旅行商(OTA)合作力度,并且推广在线服务平台APP和微信公众号的应用。内容呈现方面,应当以当地特色文化、民俗文化为依托,突出展现别具特色的乡村民宿、农业资源、生态资源,充分展示安全可靠的食宿环境及配套服务设施;网络技术应用方面,增加“VR”全景展示技术的投入,让游客在终端即可实现虚拟体验,全方位了解旅游景点的特色文化和生态农业;坚持“以自然景观为形,当地优秀文化为魂”的原则,因地制宜,注重产业融合,在创新中推动特色小镇建设。2018年全国两会审议通过的《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说明》组建文化和旅游部,《方案》中提到:为增强和彰显文化自信,统筹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和旅游资源开发,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国文化影响力,推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融合发展。此举势必为我国以地方优秀文化資源为吸引的旅游产业带来发展新契机和更为惠民的政策扶持。

    2014年9月28日,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脱贫要靠内生动力,要坚持输血和造血相结合,重在培育自我发展能力。?譹?訛在乡村振兴的进程中,通过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推广先进的科学技术,研究适合农村贫困人口的文化扶贫内容和方式,实现“要我脱贫”向“我要脱贫”的意识转变,实现向造血式精准扶贫的转化,实现乡土人文振兴与生态文明建设,最终达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农村贫困人口增收致富的目标,是最为行之有效的扶贫策略。

    责任编辑:杨伟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