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分析及优化措施探讨

     孙淼

    [摘 要] 作为我国经济建设的领军力量,央企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关系到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一直以来高度重视各个央企的发展情况,致力于通过体制改革解决央企所存在的各种弊病,在管理机构、内部控制方面获得了突出的成就。与此同时,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四个全面”发展策略的提出、“一带一路”共同繁荣倡议的发出,央企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和发展任务也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内部控制开始暴露出一些问题,制约了央企的发展。针对上述问题,研究围绕着央企内部控制的特殊性,全面分析了央企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优化措施,仅供相关研究者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 中央企业 内部控制 问题 优化

    科学合理的内部控制能够全面提高企业生产成果,针对企业各项经济活动发挥有效的约束功能,同时保障内部各个职工明确自身责任、义务,全面提升企业管控水平和风险防御能力[1]。近年来,随着央企改革的持续深入,央企规范意识、生产力的持续提升,各个央企均建立了防患于未然的风险意识,同时内部控制也在这个过程中得以完善,取得了突出的成就。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持续提升,社会、政府以及企业对于央企内部控制的要求不断提升,央企传统的内部控制方案显然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的发展形势,这导致央企在内部控制方面暴露出诸多问题,制约了央企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在上述背景下,央企急需针对当前内部控制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同时结合央企发展战略和社会发展形势,全面推进央企内部控制的优化调整。

    一、央企内部控制的特殊性分析

    (一)产权制度特殊性

    从央企产权制度来看,人民群众是国有资产的所有者,但其并不能对行使这些资产的权利,而是主要通过政府代为行使,政府则将该权利委托给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国资委”),国资委又任命高层管理,高层管理再聘任中层管理者。纵观整个产权制度,错综复杂的关系使委托代理链条过于复杂,信息不对称的漏洞被进一步放大,自然不利于内部控制的开展[2]。

    (二)薪酬激励特殊性

    央企获得的经营业绩大部分都是得益于国家、行政权力,比如对于港口、石油、电信以及军工等央企而言,经营业绩大部分情况下都是通过垄断力量,而央企高管本身在行政身份方面所具有的特殊性,使央企高管薪酬无法全部通过市场机制来确定,使薪酬激励难以发挥有效的作用。

    (三)央企目标多维性

    一方面,央企与一般企业相同,均需要通过生产经营活动获取经济利益。另一方面,部分央企本身是垄断性、基础性行业,需要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不能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同时需要承担技术研发、参与高端竞争、肩负社会责任、保证经济安全等使命[3]。央企目标存在的多维性特征,使央企内部控制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

    二、央企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内部信息交流不够流畅

    内部信息的交流沟通不仅对达成内部控制的目标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可以针对企业内部控制的执行情况进行有效的监督。对于结构复杂、主体众多的央企来说,内部信息沟通同时存在于各个层次、各个主体之间,同时不同层级、不同主体在交流沟通方面都存在差异性,包括内容要求、时效性等方面,央企内部信息交流沟通本身面临的难度相对较高,需要信息技术、电脑、网络以及信息系统等诸多方面的支持。但从央企内部信息交流沟通实际情况来看,尽管央企近年来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信息系统开发方面也获得了理想的成就,然相较于一些国际企业来说,当前仍旧存在一定的差距,内部信息交流不够流畅就成为制约内部控制的重要因素[4]。

    (二)欠缺有效的风险评估

    受传统理念的影响,风险评估历来是央企的薄弱环节,包括缺乏风险意识、风险重视程度不足等。近年来快速发展的互联网金融,资金本身较高的虚拟性,使央企面临的风险进一步增大。但从央企当前的风险管理机制来看,其仍然沿用传统的风险管理制度,在风险评估、风险预警、风险防范方面均存在一定的漏洞,一旦遇到风险,往往无法在第一时间有效进行规避和控制。

    (三)治理结构尚需完善

    央企董事会成员和高级管理人员的选拔主要通过行政任命的方式,组织任命的方式必然会导致部分能力无法胜任管理工作的官员担任相应职务。与此同时,部分央企董事长兼职总经理,使董事会成员和高级管理人员之间存在任职重叠的现象,无法有效地牵制经理层,导致董事会在经营管理方面的监督职能受到影响,内部控制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制约。

    三、央企内部控制的措施与建议

    (一)基于信息化建设,畅通内部信息交流

    正如上文所述,就央企不同层级、不同公司、不同部门、不同岗位而言,相应的信息产生、筛选、传递以及反馈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而因为各方面的不同,不同层级、不同公司、不同部门、不同岗位所需要的信息又存在差异,必须根据不同的侧重点进行准确的传递。对央企来说,需要意识到信息建设的重要性,清楚信息化建设对于内部信息交流、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对于央企信息化建设来说,其并非单纯满足构建严密、独立、安全的信息系统,还需要充分考虑不同层级、不同公司、不同部门、不同岗位在信息交流方面的需求差异性,分别针对影响因子、信息权限、优先程度、详略程度进行全面的研究,以此提高信息系统本身的针对性和规范性。与此同时,信息化建设并非单纯地重视内部控制,同时还需要与央企战略信息、业务信息、人力资源信息等各种系统有效地对接,使央企内部资源能够实现高度共建共享的目标。各个部门根据信息需求的差异性设计对应的权限,能够在自身权限范围内获取相应的信息,并开展有针对性的操作,进一步畅通内部信息交流渠道,为央企内部控制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根据央企发展战略加强风险评估

    作为央企内部控制开展的核心部分,同时也是央企发展战略实现的重要部分,其能帮助企业管理层了解当前面临的外部风险、内部风险,可以准确地识别这些风险,并建立风险控制方面的清单。同时,充分结合各种风险发生的概率,上报潜在的风险,通过企业管理层进行会议研究、分析后,设计具有针对性的风险控制措施,决定是否启动对应的风险应急预案。对央企来说,应当建立围绕发展战略的风险评估体系,根据央企各项工作中的关键控制点、流程实施内控风险建设,从主到次、由大到小,持续优化各级管控流程,综合提升风险防控能力。与此同时,为进一步保障风险评估的科学性,还应当建立风险防控组织,全面负责央企的风险评估工作,综合参考央企的发展动态、发展战略,全面分析央企所面临的内外部风险,并将各项风险指标纳入风险评估体系中,针对各项风险指标建立相应的权重,全面监督央企内部控制风险评估体系的运行情况,并进行动态的优化调整,从而有效提升央企风险控制效果。

    (三)围绕产权制度改革完善组织架构

    对于当前央企组织架构尚需完善的问题,央企当前需要进一步推进产权制度改革,致力于改变现阶段所有者缺位的问题,全面强化高级管理人员、董事、监事与央企利益之间的关联性,致力于激发上述人员对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及思想认知,不断强化责任意识,能够在央企内部形成一致的认知,为国有企业组织架构改革奠定基础。对于组织架构的完善来说,央企的首要任务在于完善董事会体系,不断完善独立董事制度,独立董事人数需要超出董事会所有成员的半数以上,从而有效地保障董事会可以在重大决策层面进行更为独立的判断、决策。对于国资委来说,应当针对董事会的任免进行更为谨慎的决策,始终坚持选择合格的经营管理人才,保障这些管理人才能够更好地胜任相应的岗位。针对部分贪腐、违规等不合格人员,应及时解除其职务。有效的董事会还应掌握有效的上下沟通渠道,设立财务、内部审计职能,防止管理层超越控制。完善监事会的监督职能和责任,对央企业务活动和内控的建立和实施等进行监督[5]。

    四、结语

    综上所述,央企内部控制是一项动态、系统的工程,其必然需要密切跟随我国经济发展形势、央企发展动态进行不断优化调整,才能有效发挥内部控制的作用,为央企改革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这就需要我们正视央企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围绕央企内部控制存在的特殊性,通过基于信息化建设,畅通内部信息交流,根据央企发展战略加强风险评估、圍绕产权制度改革完善组织架构,致力于推动央企内部控制的优化调整,以此提升央企内部控制的成效。

    参考文献:

    [1]李鹏程,王静.电商环境下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电子商务,2020(02):63-64,67.

    [2]李力华.探讨企业内部控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应对措施[J].中外企业家,2020(05):34.

    [3]徐亚琼.“互联网+”背景下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外企业家,2020(05):115.

    [4]赵青芽.浅谈央企内部控制测试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中国商论,2019(18):133-134.

    [5]石月宁.央企单位内部控制问题成因分析及对策探究[J].财会学习,2019(22):251-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