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锚式教学在心理课教学设计中的应用

    石硕?雷小云?龙雅姿

    〔摘要〕近年来,建构主义教学法在教育教学领域中掀起新的浪潮,在心理课教学中,教师可以在适合的心理课主题范围内使用抛锚式教学法,引领学生在真实情境中主动学习、协作学习,打破原有建构,建立新的建构,达到新的认知平衡。

    〔关键词〕抛锚式教学;心理课;课例分析

    〔中图分类号〕 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0)03-0047-03

    抛锚式教学是建构主义的教学方法之一,由John Bransford领导的温德比尔特认知与技术小组(CTGV)开发,要求让学生在真实的或者类似真实的情境中探究事件、研究问题,并自主地理解事件、建构意义。其设计原则有两条:其一是学习与教学活动应围绕某一“锚”来设计,即某种类型的问题情境或个案研究;其二是允许学习者对教学内容进行探索[1]。主要环节包括创设情境、抛锚、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效果评价。本文将以一个心理课例来阐述抛锚式教学法的具体应用。

    随着中国近年来生育政策“双独二孩”“单独二孩”“全面二孩”的逐步实施,城市中的二孩家庭越来越常见,催生了新的社会心理问题——部分小学生因为弟弟或妹妹的到来而感到焦虑,觉得自己被“忽略”,变得自卑、缺乏安全感、排斥同胞,甚至觉得父母“偏心”“差别对待”,严重影响了亲子关系。同胞间的竞争和冲突让许多学生出现了“退化”现象,心理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受损。于是,中年级小学心理课“家长‘偏心怎么办”应运而生。

    一、真实为“境”,激发建构

    教师首先出示课前调查的结果——超过95%的小学生认为家长不公平或偏心,对自己的陪伴更少,分配财物不平均,不听解释就指责,重男轻女或重女轻男,对自己要求更严格等。上课伊始,教师请学生举手表示是否有兄弟姐妹。绝大部分学生举起了手,由此确认其二孩家庭成员身份。接下来,引入真实的情境,以漫画的方式呈现二孩家庭常见的生活现象:男孩轩轩看到家长给妹妹买零食,却不允许自己吃,感到委屈、伤心、生气,认为家长不公平、偏心。这时,学生对家长“偏心”的回忆纷纷涌现,教师请学生说出他们认为家长“偏心”的原因和感受,宣泄内心不满的情绪,教师共情回应。

    建构主义认为,自下而上地开展教学是学生无法建构知识的根源;只有自上而下的教学过程,才能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探究,才能达到对问题的建构,并顺利迁移到现实生活中,而抛锚式教学正切合了这一教学理念[1]。自上而下地教学,意味着从复杂问题入手,首先在课堂上呈现真实的初始问题情境。课堂上二孩家庭写实的“偏心”情境再现,一下子让学生产生了代入感,产生情感共鸣。倘若在真实情境呈现后,再对解决问题的办法提出疑问,这对于学生来说,便是一个“真问题”,是贴合实际生活的“真问题”,是在生活中苦苦思索却不得解的“真问题”,因此能够激发学生真正的需求。而通过接下来教学的开展,真诚有效地回应这一真实问题,自然会扣回主题,帮助学生将所学所悟顺利迁移到现实生活中。

    抛锚式教学法要创设怎样的“情境”?它既不是为了导入而引用的故事,也不是堆砌的背景资料,更不是远离事实逻辑或者学生认知范畴的情境,而是就在学生身边的、真实发生的、符合认知发展规律的、学生已经建构过但存在认知偏差的情境。但此时情境问题过于复杂,无从下手解决。正如探究父母是不是“偏心”,大大超出了小学生的原有认知水平,需要在教师的帮助下找到或发现“子任务”,从小处着手,建构出的新认知、态度或者价值观,并可以迁移至更广阔的复杂领域。“抛锚”就是为了解决复杂情境问题而设,情境的生活性、真实性、趣味性、探究性,也为“抛锚”做好了准备。

    二、破局思维,设置“抛锚”

    在进入真实情境、教师与学生共情了家长“偏心”之后,教师顺势提出问题:为什么家长会这么不公平、这么偏心呢?他们究竟是怎么想的?今天,我们也来当一回家长,看看我们能不能做到特别公平——进入活动“我最公平”,做处事公平的家长,把零食平均分给两个孩子。这一过程即为“抛锚”,是在众多学生觉得家长“偏心”的情境事例中挑选出一个来尝试解决,整节课就围绕如何公平地给两个孩子分配零食而展开。

    锚定点并不脱离创设的情境,在富有感染力的背景基础之上,从中设置真实、典型、具体,需立即解决的一个小问题作为突破复杂情境的“破局点”,这一有效的问题即为“锚”,作为本节课学习的中心内容。确定真实情境或者问题的过程称之为“抛锚”,就像轮船被锚定住一样,一旦这类事件或者问题被确定了,整个教学内容和进程就被确定了[2]。“锚定”点的設置和抛出,是决定课堂效果的关键[3]。情境的创设和锚定点的提出要考虑到学生在教师指导之下能够达到的较高发展水平,不能超过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否则无从解决锚定问题,也无从谈起生成新的建构。

    抛锚式教学的难点在哪里?难点之一在于如何在真实情境下设计好锚定点,也就是解决问题的“子任务”,它将真实情境与学习目标生成紧密关联。否则,学生对于过于复杂的情境将不知从何处开始分析。下一环节,需要找到切合学生认知水平的方法,使得学生顺利解决“锚定”问题。

    三、势如破竹,解决问题

    接下来是“我最公平”活动。教师采用小组协作的方式,促使学生自主学习。6位学生围坐成一组,组长领取一袋品种不同的零食,全体组员互相商量与协助,利用若干小杯子在三分钟内将零食平均分成两份。教师的角色从“指导者”转变为“学习者”,设身处地地共情学生的需求,真诚回应学生的困难,从学生角度共同识别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在学生需要的时候变身为“脚手架”,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信息。在小组认为已经分配好零食之后,请学生分享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学生回答说,一颗一颗地数,放在手上反复掂量;根据零食的好吃程度反复对比,等等。教师肯定了学生想要平均分配的这颗心,用厨房秤检验并记录每组分的两份零食的重量(精确到0.1g)。请学生观察这些数据,学生发现每一组分的两份食物的分量都不相同。以此表明,即便主观上想要努力做到公平,但结果并不能做到绝对平均。

    有些学者将“主动学习”与“协作学习”进行整合[3],本文也遵循这一思路,认为协作学习是主动学习的有效形式之一。在小组协作的情况下使用小杯子分配各種零食,切合小学中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抛锚”后,教师不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而是提供解决问题的线索,让学生自主探究,在协作中商量对策、建构知识。假如探究的问题更复杂、难度更大,需要集体讨论,互相补充、碰撞、交锋时,可以采用小组协作学习方式以及根据最近发展区搭建“脚手架”的方式进行[4]。抛锚式教学允许学习者自主探索,自主建构观点,学生基于自身的生活经验、学习方式在课堂上各抒己见。

    抛锚式教学理念指导下的教学设计,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对学习效果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建构的结果,更要注重学习过程的指导,关注建构的过程。学生在“我最公平”的活动中已经懂得了绝对平均分配是不太可能实现的。接下来,学生发现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父母对孩子陪伴的时间,还是对孩子的严格程度,都很难做到绝对公平。至此,锚定问题已经完成了使命——学生已经通过了锚定问题的顺利解决而达到了新的认知水平,建构起了新的认知,从对零食分配的理解迁移到关于父母对家庭资源分配的理解,从课堂背景迁移到真实生活情境中。也就是说,锚定点问题的解决有助于回应更广阔的现实复杂问题,实现态度、信念、价值观的迁移。此时趁热打铁,告诉学生不要用“父母是偏心的”进行心理暗示,在感受到家长“偏心”的时候用“我句式”表达感受和需求,化解矛盾。学生欣然接受。

    抛锚式教学的难点在哪里?在于教学设计从“如何教”转变为“如何学”。教师创设条件与线索,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让学习真实地发生。

    四、重新建构,效果评价

    接着,请学生围绕“每个家长都希望公平,为什么却做不到绝对公平”来发表感想。大多数学生能够表达出“即使特别想平均分配也做不到”的为难感,感叹“绝对公平是几乎不可能的”,得出“父母以往的‘偏心并不是故意为之”等结论。教师肯定学生对父母的理解,予以共情。本课临近结束时,教师播放了几段家长录制的关于孩子感受到自己“偏心”的视频,有的家长解释了偶尔“偏心”的原因,表达了对每个孩子同样的爱;还有的家长承认在二孩哺乳期对老大的忽视,表示会找更多的机会与老大相处……此时,教师再一次请学生用“我句式”表达现在的感受和需求,有的学生观看视频时哭了,说曾经误会了家长,很内疚;有的学生学会了换位思考,说妹妹还那么小,还需要爸爸妈妈更多的照顾,自己也会和他们一起爱护妹妹。此时,学生与父母达成理解。

    在创设情境、确定问题、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基础上,学习者最终完成对所学知识的建构。由于抛锚式教学要求学生解决面临的现实问题,学习过程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及时观察和记录课堂上发生的一切,便可以直接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在分零食的协作互动中,学生自己感悟出父母是希望公平的,愿意去理解家长偶尔的“不公平”。本节心理课不仅帮助学生解决了现实生活中的心理困扰,重置了学习经验,还会对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人际关系的改善产生长久的影响。

    什么样的心理课主题适合用抛锚式教学法?学生认为家长“偏心”一事,本身就是学生从生活经验中建构而来的,它既包含了非结构性的经验背景,又没有标准答案,“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假若以说教的形式教育学生,不但不容易让学生信服,反而有可能激起逆反情绪。教师采用建构主义教学法,让学习主体在活动中体验,建构自己新的认知,以新的建构取代旧的建构,达到新的认知平衡。如何凸显抛锚式教学的应用价值?情感、态度、价值观体系的建构应当隐藏在真实情境之后,让学生在自主协作中探究,发展核心素养。抛锚式教学形成了“从一般,到具体,再到一般”的层层递进,从广阔之处着眼,在细微之处着手,着力击破“局点”,生成具有指导意义的新建构,最终形成广泛的迁移能力,形成了新的循环迭代过程。

    传统的“去情境化教学”是学与用脱节的根源。抛锚式教学法使得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学习,过程类似于在生活中解决问题,有助于激发真正的学习动机,培养自主学习能力,解决学生关注的现实问题,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1]韩迎春.建构主义教学思想与抛锚式教学[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4(1):65-69.

    [2]崔允漷.有效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刘方圆.抛锚式教学模式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6.

    [4]沈毅,崔允漷.课堂观察——走向专业听评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作者单位:广东省中山市龙山中学,中山,528471)

    编辑/于 洪 终校/纪 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