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捐款报道看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

     梁红燕

    

    摘要:2月13日,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发布的信息显示,贫困老人捐款报道引发公众热议。看起来正能量的事件,网友们并不买账。#不要再收老人捐款了#这一话题登上新浪微博热搜榜,阅读量很快超过300075。更有自媒体大呼,不要再报道贫困老人捐款了,获得大量转发评论。

    关键词:贫困;捐款;舆论偏差;价值导向

    一、现象:贫困老人捐款报道引发众议

    舆论学认为,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时,相关信息极易传播、发酵,同时也容易引发原生及次生负面舆情。媒体如果处置不慎,负面舆论就会更加“汹涌”,进而产生不良的社会连锁反应。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全国各地纷纷为抗疫捐款。捐款的人群涉及到各年龄段,来自各行各业,但今年关注度最高的,当属大量高龄、贫困老人倾囊相助的捐款故事。

    比如:重庆万盛街道87岁的独居老人倪素英捐出30多年的积蓄20万元;退休环卫工人捐出10万元积蓄后,卡里只剩13.78元;八旬残疾夫妇捐出3年积蓄抗疫;98岁李阿婆自己缝口罩用却捐钱为别人买;环卫大爷到派出所捐12000元转身就走……

    在捐款报道初期,从央媒到地方媒体,这一类稿件可说发布得十分密集。然而对于这类貌似正能量的新闻,网友们并不“买账”。他们在网络空间展开讨论,让这—话题一度登上微博热搜榜单。

    贫困老人拿出所有积蓄支援抗疫,他们后续的日常生活、就医开支谁来兜底?高龄老人倾囊而捐,接收单位除了表示感谢之外,有没有实际的支持和关怀?很少有接收单位回应这个问题。

    公众号也纷纷发声:《别再接受贫困老人的捐款,成么?》《当贫困老人捐款,成为一种所谓的“正能量”!》,留言区一片群情激荡。

    但是也有网友说,这些老人甘愿,倾囊相助,是一种大爱,是一种境界,必须大张旗鼓宣传。不能剥夺了他们爱国的权利,这是另外一种意见。

    报道还是不报道,网络空间掀起了大讨论的热潮。

    在网友热议该话题之后,2月中旬后,媒体的报道口径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2月14日,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发布推文《这钱我们不能收!》,地方媒体也纷纷发布了一些退还、婉拒贫困群体捐款的新闻。

    二、后果:“求催泪”式报道带来的舆论偏差

    首先,从新闻报道层面上讲,这些捐款故事本身具有很强的新闻性。在灾难面前,个体无私奉献,甘愿倾囊相助,再加上底层群众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特别具有“催泪”的力量。这样的内容,本身就具有了正能量宣传报道的很多要素。

    当主流媒体甚至央媒推出了此类稿件后,其他媒体纷纷效仿。

    但是如果把贫困老人捐款当作正面典型无限放大,那么不捐款的贫困老人,甚至不捐款的普通人,则有可能成为被批评的对象,反而会带来负面效果,从而引起社会舆论发生偏差。

    捐款故事被过度拔高,会成为一种潜在的压力,形成一种“别人都捐,就你不捐,你的道德就不够高尚”的隐形判断,这样就失去了奉献爱心由内驱动的本意,而是掺杂了太多的利弊权衡,甚至是道德绑架。

    其次,这样的报道让大家都沉浸在温情脉脉的眼泪里,而忽略了贫困老人更为真实的需求。

    这些老人的真实需求表现在:

    一方面是捐款后的后续生活医疗保障问题,这个已经被网友多次提到不再赘述。

    另一方面,媒体应该利用本次契机深度思索,为什么这些老人在自己极端困难的情况下还要坚持捐款,通过捐款他们究竟得到了什么,他们的心理出发点和情感诉求是什么,是否反映了某种情感问题?相比生活就医的保障而言,第二点更容易被人们忽略。

    第三,普通人的善意被简单地用数字的多少来区分其新闻价值的高低,而忽视了个体具体的经济社会状况和细微的心理诉求。笔者了解到,有的新闻单位甚至根据捐款数额的多少,捐款人身份的特殊程度,来判定这条稿件是否能够被采用。这样的报道一旦多起来,会让我们的新闻稿件脱离实际,缺乏人性的温度。—个不能站在弱势群体感同身受的媒体,一个缺乏同理心的媒体,必定是行而不远的。

    三、原因:认识偏差和追求眼球效应

    《舆论学》一书中说:“除了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党的基本政策,我们日常接触更多的是众多媒介报道方寸之间的导向问题,它们一般不涉及重大的政策,但无形中影响着舆论的发展方向。我们的不少报道,看起来是在推动市场经济的发展,或弘扬着正面的东西,但是于细微处却给公众提供着涉及价值观的偏差认识。正由于报道的主导方面似乎是正确的,人们习惯于毫不犹豫地接受,因而它们的偏差对公众的影响比明显的负面报道要大,偏差往往被人忽视”。具体到贫困老人捐款事件中,造成舆论偏差的原因,笔者认为有这样几点:

    首先是记者编辑对新闻事件本身的判断不足。前面提到,这类稿件具有一定的迷惑性,它们本身是具有新闻性的,并且具有正能量宣传的部分要素。因此,不排除有的记者确实因为存在认识偏差,将其简单化处理为一篇好人好事。在这类稿件中,记者没有对事件中的主人公所處境遇做更加全面的了解和挖掘,没有进一步发掘主人公捐款的心理动机,没有站在新闻人物的角度上,感同身受地判断个体的细微差别,更没有对稿件发布出来之后可能带来的社会影响做一个初步的判断。在报不报的问题解决后,记者更多地要考虑怎么报道才能取得好的社会效益。认识偏差、判断不足,是造成舆论偏差的原因之一。在这里,记者的出发点是好的,虽然没有主观故意,但客观上造成了舆论的偏差。

    第二种情况,记者已经预见到稿件发布出来后可能造成舆论偏差而故意为之,其目的是追求眼球效应。这一点,在新媒体平台表现得比较突出。由于新媒体平台数据的量化,记者和运营者都面临考核压力,为了追求点击量、浏览量,为了制造热点,记者和编辑甚至其他把关人,都有可能忽略媒体的社会责任,进而出现片面迎合部分网民心态的现象,从而出现一些问题稿件。比如,抓住捐款人的高龄、捐款的数额、底层的职业、生活的窘迫这些极具冲突吸引眼球的要素,在文章中简单地罗列出来,并不做深度的分析和探讨。乍一看你不能说这个稿子是假新闻,但是多篇这类稿件累积起来就对整个社会舆论做了不正确的引导。

    四、探究:如何减少舆论偏差

    首先,要加强媒体人的队伍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要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这是党对新闻工作者的思想作风和业务实践提出要求、指明方向,这也是我们日常新闻报道的基本准则。

    新闻从业者肩负着舆论宣传的重任,必须坚定政治方向,勇担新闻职责和使命,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要时刻保持政治上的敏锐性,提高自身思想道德修养,用积极、先进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工作、传播社会正能量。“打铁还需自身硬”,每一个媒体人都应用“四力”要求来锤炼自己。尤其要加强理论学习,让自己具备敏锐的政治眼光,能透过现象看本质,能准确判断问题的走向,尽量减少误判带来的舆论偏差。

    其次,要把好审核关口。

    大众传媒报道的内容是公开的,面向全体社会成员,尤其在新媒体时代,大众媒体的普及性逐渐提高。当事件、问题被公开报道,社会公众对其知晓程度得以提高,会出现不同的意见。大众传媒要积极引导舆论,尽可能避免报道内容引发负面舆情,这就对把关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媒体应严守采编流程各个环节的审核关口,建立运作完善的审核机制和水平较高的审核团队,建立起多元的把关机制,从新闻价值、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综合把关,既要有利于媒体平台的长远健康发展,也要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

    第三,要用建设性的眼光来看待问题,推动事情更好地解决,而不是简单地报道完了事。

    比如,在贫困老人捐款问题上,媒体可以从事实层面和价值层面去启迪社会,寻找更好的解决办法。可以探讨福利机构面对这样的捐款,应不应该收下,判断的依据是什么,是否有鼓励机制,可以探讨社会对贫困群体的福利保障是否到位,比如就有网友支招,遇到类似情况,可以象征性接受少量捐款,对老人进行表彰,并对其后续生活进行保障;或者是建立身份核查机制,拒绝明显超出其风险承受能力的捐款等。

    第四,探寻新闻人物的情感诉求,比如认同感、荣誉感、社会参与感等,让稿件既避免了简单化带来的舆论偏差,也让稿件更具人性的溫度。在捐款问题上,媒体可以引导社会针对弱势群体的心理诉求,为其提供帮助,让献爱心的人也收获来自社会的关爱,让感动不仅仅停留在情感上,让关怀不因报道的结束而停止。只有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心系人民,保持人民情怀,才能尽可能地避免舆论偏差。

    第五,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当前,我们面对的是比以往更加纷繁复杂的观点、价值观,这些纷繁复杂有时候会造成舆论引导的偏差。只有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才能“不畏浮云遮望眼”。

    新闻媒体要坚持为公共利益、公共理性和公共信心的服务导向和社会责任,为社会不同阶层、不同利益主体的话语权表达提供机会。当下,我们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弘扬主旋律,增强人们的归属感,从而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