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情绪弹性培育的政策背景与理论视角

    【关键词】青少年;情绪弹性;政策;理论

    【中图分类号】G44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1)33-0023-03

    【作者简介】朱仲敏,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上海,200032)副研究员,中国社会心理学会社会心理培训工作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心理学会德育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

    青少年期是儿童向成人的过渡阶段。在20世纪初,以霍尔为代表的青少年研究专家认为青少年的情绪起伏不定,情绪反应强烈、变化快,如同自然现象中的暴风骤雨一样,因此,青少年期被称为“暴风骤雨期”或“狂飙期”。近年来,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以斯坦伯格为代表的青少年研究专家认为,媒体关于青少年的报道以负面为主,对青少年的已有文化定型观念难以消除,所以青少年期被误认为是天生的发展困难时期。斯坦伯格提倡要对青少年进行更全面的理解,不主张将“暴风骤雨期”作为所有青少年的标签,要破除一些不正确的关于青少年的普遍假设,如:青少年期个体的心理与行为问题及家庭冲突比生命周期的任何其他阶段更常见;青少年更容易因交友不慎而变坏;亲子关系在青少年期会恶化等,要看到青少年成长中的积极面。相比儿童期和成人期,青少年的成长环境与情绪发展有其特点:第一,相比儿童期,青少年面对的压力源更加复杂,需要应对更多的社会环境变化与挑战,压力体验增加。这些挑战包括:进入中学阶段要应对更大的学业与考试压力,面临更多的同伴互动和社交等。第二,情绪反应性增强,但认知控制能力与之不匹配。负责认知控制的脑区(如前额叶皮层)在青少年时期仍处于发展阶段,对情绪相关神经网络(如边缘系统)的控制有限,加之激素激增,青少年对情绪刺激敏感,容易出现极端情绪和情绪控制不良。特别是在有情绪刺激的情境下,青少年的自我控制能力急剧减弱,但社会敏感性明显增强。

    情绪弹性是指个体在压力和逆境下产生积极情绪的能力,以及从消极情绪体验中快速恢复的能力。由于青少年正处在压力体验增加、情绪反应性增强的阶段,因此,提升他们在压力情境下应对负性情绪刺激的能力以及产生积极情绪的能力就显得尤其必要。本文从政策、理论的视角对青少年情绪弹性培育进行分析,为青少年情绪弹性培育提供相关的依据。

    一、青少年情绪弹性培育是落实青少年心理健康政策的需要

    2019年12月18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宣部等12部门联合印发《健康中国行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行动方案(2019 — 2022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指出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是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儿童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的发生率和精神障碍的患病率逐渐上升,成为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情绪健康是心理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少年情绪弹性培育是促进情绪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青少年情绪弹性培育是落实《行动方案》的必然要求。

    2012年12月7日,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以下简称《纲要》)中也有与青少年情绪弹性培育紧密相关的要求。文件要求,要把增强情绪调控能力作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目标之一,把情绪调适作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内容之一。在该文件提出的分阶段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中,对情绪调适的教育内容还做了细化:小学低年级主要是帮助学生初步学会自我控制;小学中年级主要是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感受解决困难的快乐,学会体验情绪并表达自己的情绪;小学高年级主要是帮助学生正确面对厌学等负面情绪,学会恰当地、正确地体验情緒和表达情绪;初中年级主要是鼓励学生进行积极的情绪体验与表达,并对自己的情绪进行有效管理,正确处理厌学心理;高中年级主要是帮助学生克服考试焦虑,促进人际间的积极情感反应和体验。这些具体要求与情绪弹性的内涵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因此,青少年情绪弹性培育也是落实《纲要》的应有之义。

    二、青少年情绪弹性培育需要坚持积极青少年发展观

    斯坦伯格认为,当前青少年的发展特点与早期研究者所论述的特点有所不同,如:尽管青少年的情绪体验与反应增加,负责调节情绪的前额叶皮质还未发育成熟,青少年期是一个充满挑战、有巨大变化与成长的时期,但青少年期并不总是困难、麻烦、情绪动荡的时期,大约百分之九十的青少年不会出现发展方面的问题,因此,不是每个青少年都会出现“暴风骤雨期”。另外,对青少年的科学研究已经历了三个阶段,分别是以构建描述性的宏大理论为特征的第一阶段,以检验发展的可塑性和多样性为特征的第二阶段,强调积极青少年发展的第三阶段。

    在发展系统理论的推动下,发展科学领域出现了积极青少年发展观。积极青少年发展观是一种聚焦优势的青少年观,该领域最有代表性的学者是勒纳。这种青少年观主张:所有青少年具备的可开发的潜能构成了促进其健康发展的基本资源。当青少年个体发展的潜在可塑性与青少年个体内外发展的资产或资源(“资产”侧重指内部资产,“资源”侧重指外部资源,有时资产与资源也混用)相一致时,积极发展就会出现。这种积极的青少年观试图取代长期以来人们对青少年的负面认知,如:青少年会不可避免地遇到青春期“风暴和压力”,青少年会表现出冒险或破坏性行为。其实,不能把青少年看成是受到破坏的、需要心理社会修复的、有问题的个体,相反,所有青少年都拥有待开发的资源。

    勒纳等人认为,在20世纪90年代之前,许多发展心理学家对青少年的研究倡导的是一种基于缺陷的模型,如认为青少年处于危险之中,受到问题的困扰,并受到不可避免的、基于生物学的缺陷的威胁。勒纳等人大力倡导积极青少年发展观,建构一种基于优势的模型。青少年期的基本优势由以下两种潜能构成:贯穿青少年期的个体自身系统变化的潜能,青少年与复杂、变化的情境之间相互助益的关系所导致的潜能(这种潜能也能反过来作用于个体与情境之间的关系)。在积极青少年发展的理论框架下,“个体—情境”关系在个体层面上的重要变量包括有意的自我调节(如目标选择、资源吸纳、执行功能等)、充满希望的未来预期、学校参与度、精神信仰等;在情境层面上的重要变量主要是青少年所处的生态环境(包括家庭、学校和社区等)中存在的各种资源,具体包括周边的人(父母、教师、教练、教育项目负责人、信仰对象、正式和非正式导师等)、组织变量、物理环境变量等。勒纳还构建了青少年积极发展的“六大指标”,即“6C”模型:能力(competence)、信心(confidence)、人际联结(connection)、品格(character)、关心或同情(caring)、贡献(contribution)。

    積极青少年发展观对青少年情绪弹性培育有重要的启示:第一,基于优势的视角,即不要只盯着青少年情绪发展中的问题,要看到青少年所拥有的内在或外在的资源。情绪弹性与积极青少年发展观非常重视的“有意的自我调节能力”个体优势关系密切。情绪弹性是所有青少年都拥有的心理资源,这种心理资源都有被开发的可能性。在情绪弹性培育中,不仅要关注减少过度的消极情绪,还要注重培育适度的积极情绪,培育积极情绪更能体现优势导向。第二,积极发展是个体因素与情境因素积极互动的结果。积极青少年发展观特别强调个体与情境之间的互动对于个体发展的作用。情绪产生于个体与周围环境、人的互动联结中,情绪弹性也体现在个体与情境的互动中,是个体应对风险或逆境的保护性因素。

    当前,青少年情绪问题时有发生,情绪弹性是预防、减少情绪问题的重要保护性因素,因此,培育青少年情绪弹性成为一个现实课题。青少年情绪弹性与哪些特定的个体及情境因素有关?它们之间的关系模式如何?在积极青少年发展观的指导下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对培育青少年情绪弹性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曹晓华,张焕婷.特异行为的神经机制: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微观基础[J].中国特殊教育,2014(9):67-73.

    [2]劳伦斯·斯坦伯格.与青春期和解[M].孙闰松,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9:1-5.

    [3]张文新,常淑敏.积极青少年发展及其启示[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1,9(B6):131-133.

    [4]LEVESQUE R J R.Encyclopedia of Adolescence[M].Amsterdam:Elsevier,2011:169-176.

    [5]LERNER R M,TIRRELL J M,DOWLING E M,et al. The End of the Beginning:Evidence and Absences Studying Positive Youth Development in a Global Context[J].Adolescent Research Review,2019,4(1):1-14.

    [6]STEINBERG L.A Social Neuroscience Perspective on Adolescent Risk-Taking[J]. Developmental Review,2008,28(1):78-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