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民生新闻的舆论引导功能

     亓雪峰

    摘要:舆论是社会民情民意的重要风向标,舆论工作关系着普通民众关心的问题,民生新闻也应该予以重点关心,政府部门和媒体工作应该研究和思考如何正确地引导舆论。本文主要分析了如何强化民生新闻的舆论导向,从而促进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网络民生新闻;舆论;舆论引导

    一、冷静和理智面对情绪型舆论

    民生新闻需要站在民众立场上,反应民意,对于民意中负面的情绪进行积极的引导和“劝服”,這种引导的作用越及时效果越好。如果民意舆论发生在初级阶段,还处于潜舆论的过程中,就立即做出相应的反应,通过相应信息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及时给予正面理性的指导,可以有效减轻民众对社会压力的感受。

    错过了第一个阶段,这种舆论就会升级,新闻需要利用其他信息来转移民众的视线,使得民众的情绪可以得到缓冲和分散,避免出现社会上大幅度的感染,对民众的消极负面情绪进行稀释和弱化,为民众创造一个新的环境。

    如果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都错过了,舆论就开始发生变化,媒体进行引导就显得比较迟,会显得比较被动,只能通过理智的力量,用较为明确、深刻的言论来进行引导。

    民生新闻有义务对民间的情绪进行反映,在报道过程中可以进行适当放大,对民众不能回避一些负面的舆论,应该从正面报道,疏导群众的心理,让群众的疑惑与恐慌可以渐渐疏散。

    二、扩大正面舆论,展示积极向上的生活

    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社会群体利益也在不断调整过程中,社会舆论和各种矛盾比较突出,这也不一定都是坏事,这也是民众想要变得更好,舆论的碰撞也可以激发社会生产力,通过舆论的选择保留下来的是可以促进社会积极进步发展的。在关键时期民众的理智最为薄弱,失去了分辨能力和判断力,普通民众只能看到眼前的事件和现象,根据自己的个人经验来判断社会舆论并作出选择。这也正是需要民生新闻的时刻,民生新闻应该为民众提供丰富的、正面的、积极的、明确的标准和支持,可以有效减轻民众的恐慌和疑虑。

    事实也是如此,舆论虽然交织,但是其中也充满希望,积极向上的因素还是多于消极负面的因素。我国大部分人能够遵守社会规则,有一定的道德品质和文化知识,被人尊重,因此即使在社会舆论中有一些偏差,与正面的价值观不符合的现象,也是暂时的、个别的,应该通过正面积极的引导,使得群众可以积极正面,摆脱观念上的困惑。

    三、引导大众的思想认识和行为模式

    当前,民众的舆论还较为分散,这种分散使得人们的思想空间扩大,人们的情绪善变,对于未知和不平的事情容易愤怒,对未知的事情容易产生恐慌,有可能会形成聚集性、开放性的社会矛盾,对社会的稳定发展不利。

    民众舆论的分散主要是由于地域、知识、分配不均等原因,在实际的报道过程中,民生新闻需要更加均衡,在报道某一事件过程中不能只看到局部,而是要从整体上进行把握,要兼顾分散舆论的各个阶层的大众的心理,展示大家积极的为美好生活而奋斗的精神,以及他们的困惑和憧憬,让人们之间可以互相理解。在新闻报道过程中,民生新闻需要服务于民众,组织民众参与社会各种公共事务,并鼓励民众一起寻求解决的方法。

    因此,民生新闻具有一定的人格化的品质,民生新闻在人们的生活中,与人们紧密联系在一起,人们寄希望于民生新闻,希望是有用的,可以帮助自己摆脱困境,可以解决自己的问题与困惑。

    民生新闻可以与民众进行积极的沟通,了解民众的需求,成为民众的代言人。民生新闻在服务大众过程中,要加强舆论的引导性能,要针对性地引导民众的思维和民众的行为模式,要让民众参与、让民众获得诉求和表达,积极了解民众的困难,为民众服务,使得民生新闻可以更加贴近民众,并变得有生气,让民众可以更加信任,觉得民生新闻是有用的,在潜移默化中影响民众,引导民众的舆论。

    四、结语

    总而言之,民生新闻是与民众最为贴近的,民生新闻传播能力强、影响大,可以渗透到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有放大社会思想和舆论的作用,容易激发和催化民众的情绪和行为。因此,加强民生新闻的舆论引导是非常有必要的,引导舆论更加积极正面,有助于维护社会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