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下“勇敢”的假面

    邹璇

    〔摘要〕性别角色冲突影响着青少年的心理成长。基于男孩性别角色冲突中的情感表达困难问题,借鉴积极心理学理念,通过体验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讨有针对性的学校教育对策。

    〔关键词〕体验式心理健康教育;青春期男生;情感表达困境;教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0)03-0062-03

    一、青春期男生与情感表达困境

    (一)“女性的力量”——双性化人格

    部分成人對男性存在着刻板印象,例如,男孩子要勇敢,不要哭哭啼啼;男人不太懂得表达情感。研究显示,男性在年幼这一社会化过程的起步阶段便被要求具备勇敢、果断及坚毅等品质,若在他人面前表现得柔弱、内向、犹豫 ,则会被冠以各式各样否定意味的称呼[1]。

    成人的观念影响着家庭教养方式与男孩的性别认知。部分父母试图将男孩培养成不带女性特质的“纯爷们”,这使得一些男孩子无形中“习得”了通过力量欺凌以满足自尊的行为习惯,成年后仍不知如何恰当地处理愤怒、悲伤乃至挫败感。有的家长为培养男孩的责任心和独立性,拒绝与儿子进行情感交流,指责孩子的情绪表达行为。这样的教养方式造成的结果是,一些男孩虽然“有泪不轻弹”,自理能力卓越,却给自己偶尔的脆弱贴上“可耻”的标签并埋在心底,长期处于痛苦和压抑中.....纯粹的“男性化”教育方式培养出的往往是粗野、富有攻击性、缺乏同情心且不幸福的孩子。

    健康的男性人格是双性化的,能共情他人,并细腻地表达情感,同时有韧性和勇气,内心和谐,自我接纳,善于处理自己的负面情绪,能建设性地思考与行动。这样的男孩学习成绩更理想,能更灵活地应对环境,人际关系更融洽,成年后往往占据优势地位[2]。

    (二)“勇敢”的假面——情感表达困境

    个体受刻板的男性性别角色模式(心理原型)影响,经历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冲突,并且这些冲突情境使个体在自尊受到贬低、人格发展受到限制或者有被侵犯的感受时,性别角色冲突就会发生[3]。性别角色冲突包括四个因素:权力与竞争、限制性情感、同性间限制性亲密行为及工作与家庭间的冲突[4]。

    其中限制性情感和同性间限制性的亲密行为构成了自我压抑、难以进行情感表达的典型男性形象。许多男性认为自身对他人的温暖情感表达有困难,同时对于倾听和情感交流这类同伴关系中的“女性化”部分感到不适并拒绝。

    培养男孩的这些品质,并不是要抹去男孩的独特性,让男孩模仿女孩。人格健全的前提必然是接纳自身的性别角色,发挥性别优势。然而,常被指责“不像男子汉”的男孩,那些脆弱、冲动、易怒、逃避责任的男孩,往往缺失“善于共情、善于情绪表达”等“典型”的女性优势,心底藏着一个缺乏自信、想要被接纳的“小男孩”。许多走进心理咨询室的男孩,“勇敢”的假面背后隐藏着不被关注的情感体验。他们大多难以鼓起勇气去求助,在潜意识中认同这些观念:男子天生应当强大,承认自己脆弱并求助他人是可耻的。不注重情感表达的家庭,往往会培养出情感表达能力欠缺的男孩子,他们选择自我情感限制,声称情感交流对男生不重要。在一些男生群体中,富有同情心、善于情感交流的孩子往往因为害怕被嘲讽而放弃了自我表露。他们宁肯选择做一个“坏孩子”,也不向其他人倾诉,他们内心充满愤怒,自我放弃,欺凌他人同时也被欺凌,急于寻求短暂而不用负责任的异性关系;当一次次面对学业失利、同伴失和乃至人际交往挫败,他们笨拙地想要倾诉和求助,却被成人一次次拒绝,所以他们选择压抑痛苦,故作强大,用自大、倔强、压抑与迁怒的“外在”来掩盖内心真实的感受......

    因此,突破刻板男性角色限制,重视情感表达,对男孩的心理健康乃至未来成长有重要意义。

    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积极心理学作为20世纪末新兴的心理学分支,站在了人本主义、建构主义等“巨人”的肩膀上。人本主义心理学视角下,每个人都有潜藏的、积极自我完善的愿景和心理动力;建构主义强调个体的性别心理与行为并非完全依赖于外界塑造,是通过主客观因素的交互作用,由主体主动建构起来的。而积极心理学则明确提出,与其抱着除草的态度消除问题,不如播下积极的种子,培养自身的积极品质,追求幸福人生。

    基于上述理念,男孩的积极情感表达同样需要在与环境的互动中自主建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需要构建基于积极心理学的体验式心育模式,让男孩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以及与生活情境的互动中成长。

    (一)设置具有发展性的心育目标

    教育者既不能乐观地幻想青春期男生情感表达困境会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而自然消失,也不要灌输给男生枯燥的概念,而要关注他们情绪表达困境背后的正向力量。

    一方面,教育者在青少年心理辅导和日常观察中发现部分青春期男生,内化地接受了社会与家庭的男性刻板印象。他们从心理上逐渐疏离养育者,急需同伴支持,但男孩的群体文化却不总是支持性的。有些温柔敏感的男生总能敏锐地觉察他人的痛苦,他们有着丰沛的爱心,乐于倾诉自己的情绪体验,但这样的男孩难以构成男孩群体中的主流,甚至被视作“娘娘腔”,被无情地嘲笑与捉弄,主动欺凌和被裹挟的欺凌屡屡发生。受同伴文化的影响,男孩更羞于或不屑于向他人表达温情,在情感控制与情绪爆发间摇摆,更容易遭遇心理困扰。

    另一方面,在表象之下,男生内心蕴藏着应对自身困境的力量。有些男生对他人的关爱置若罔闻,对自己的困扰与需求守口如瓶,不尊重他人,暴躁易怒;但在多次试探性沟通中,一旦确信他人值得信赖且不会对自己进行评判,就会把心事和盘托出,也不再过度拒斥对可信赖者的情感表达。在一个案例中,一位平素待人极为热情、善于给他人以心理支持的男孩,拥有关心他人而不需要别人倾听和安慰自己的“美德”,阳光的外表下隐藏着来自童年的伤痛,生活和学习受到严重影响。终于,他鼓起勇气,来到咨询室向老师倾诉,他一改平时的大大咧咧的形象,尽情地宣泄自己,之后感受到了内心的安宁。

    更多男孩面对自己的情绪情感,选择掩饰、压抑、自我摧残而不是倾诉,他们的这种行为表现很大程度上源于情感表达能力缺失,是成长前夜的迷惘与探索。无论外表刚强、脆弱、乖张还是沉默,男孩内心普遍具有丰富的情感需求,有潜能发展出双性化人格中积极的情感表达能力。因此,教育者在制定相关心理健康教育策略时,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男孩的问题,设置具有发展性的心育目标,让男孩在接纳与发挥自身性别优势的基础上,体验情感表达的快乐,觉察情感表达对自身和他人的价值,引导他们积极发展与情感表达有关的双性化人格特质,学会倾听、尊重、共情等,由此获得心理成长。

    (二)学校积极开展男孩性别角色教育

    学校可从三个层面开展性别角色教育,即社会文化层面、个体人格层面与人际情境交互层面[5]。其中,社会文化层面的性别角色观念和行为、人格层面的积极双性化品质(亲社会、宜人性等),以及人际层面的重要他人关系,这几项与情感表达关系尤为密切,可以作为主要教育内容,与积极体验性的教育模式充分结合。

    积极心理学有三个核心关注点:主观体验、人格特质与外在环境。结合这三点,学校可以从个体教育、团体活动与氛围营造三个方面对男孩开展体验式教育活动。

    1.个体心理辅导

    问题具有积极功能,许多压抑情感表达、排斥亲密和温情的男孩,他们看似无缘由的愤怒和叛逆其实是对理解的渴望。教育者应及时把握契机,提供个别心理辅导。现实中,更多男生习惯抑制自己的情感,认为不应该向他人表达情感,他们寻求专业心理帮助的态度比较消极[6]。我们应理解和包容他们的自我防御,让他们感受到被理解。同时,要尊重他们的情感表达方式,引导其觉察自己此刻的内心冲突。例如,每个认为自己冷若冰霜的男孩都尝试过对他人更坦诚热忱,但缺乏相关能力,习得性无助感让他们止步。教师应以焦点解决的态度,陪伴男孩子调动经验和智慧,制定正向计划,迈出正向行动的第一步。

    2.团体训练

    目前,常规心理课程、团体心理辅导、心理班会构成了心育主阵地。

    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常规心理课上,教师应营造积极、坦率、没有嘲讽和指责的心理氛围,给男孩子以自我开放的勇气。课程设计要有针对性。例如,在“我的魅力我做主”一课上,通过角色扮演,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接纳与发挥自身性别优势;“温暖的名字”一课,旨在引导学生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掌握情感表达的技巧,体验积极情感表达的快乐;在“一个都不能少”“火线救援”等情境性很强的拓展类课上,男生更是有了“用武之地”,教师可引导他们学会为团队负责,练习互相尊重,包容不同看法,培养双性化的积极品质。

    此外,可以开展同质性小型团体辅导。团体由想要提升自己情感表达能力的男孩构成,成员之间进行肢体接触和心灵碰撞,倾听彼此的感觉。他人有着与自己类似的感受,本身就有疗愈功能。特别是焦点解决取向的沙盘活动,更适合情感表达困难的男生。成员在集体创作沙盘的过程中,需要彼此倾听、共情、协作,有助于培养情感表达能力及尊重等亲社会品质。

    3.注重氛围营造

    此外,还要将积极情感表达的理念渗透在日常教育宣传及男孩节、男生周等活动中,让男生了解自己被允许以不同的“模样”存在——无论是敏感、心宽体胖、善于表达还是笨嘴拙舌,都可以发展出积极的品质,男子汉不在于外表而在于内在。

    要注意发挥同龄人的榜样作用。根据同伴群体社会化理论,在群体中,如果一个男孩能够与父母关系和谐、善于表达情感、富有同情心的同伴建立积极联系,他就在无形中借助朋友的原生家庭对朋友的积极养育,促使自己逐渐发展出同伴身上的积极心理品质。另外,還应开展家校协作教育,让家长了解男生的心理特点与需求,家校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进男孩的成长。

    参考文献

    [1]江奕琳.“语言歧视”的歧视 ——从“女性尊贵”和“男性歧视”谈“语言歧视”批判[J].经济研究导刊,2014(8):249-250.

    [2]李曙光,郑艳.当代儿童青少年双性化人格的塑造与培养研究[J].科技资讯,2006(3):55-56.

    [3]卢勤,亢旭东,李旭.男性青少年性别角色冲突研究述评[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0(3):101-107.

    [4]徐凯.性别角色冲突对高中生心理压力的影响:社会支持的调节作用[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5,23 (4):555-558.

    [5]李旭,卢勤.建构主义视角下青春期男生性别角色冲突教育对策研究[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9,35(3):55-58.

    [6]杨莉莉,王璐,申田.高校男生性别角色冲突与求助态度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21 (2): 292-293.

    (作者单位:吉林省长春市第一零四中学校,长春,130041)

    编辑/于 洪 终校/纪 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