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体育精神与大学精神于可红

    张俏

    大学不仅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更是一种文化存在和精神存在[1]。大学精神是大学的灵魂与核心,是大学之为大的根本所在,关系到大学的生存与发展。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伴随着社会转型的加剧和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的冲击,大学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危机与挑战。面对来自外界的种种诱惑和压力,加上自身固有的矛盾,大学的市场化、功利化和世俗化倾向日趋严重,使得大学精神渐趋迷失和衰微,突出表现在大学人文精神的滑坡,部分大学人社会责任意识淡薄、道德信仰缺失,以及科学研究的急功近利、学术腐败、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进入21世纪,我国的高等教育进入发展和改革的关键期,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对创新型人才的呼唤从没有像今天这样急迫。良好的道德品质,求真求实、拼搏进取、探索创新等精神是创新型人才不可或缺的精神品质。而今出现的种种不良现象与风气无疑对大学的人才培养形成了严峻挑战,不仅影响大学本质功能的发挥,更不利于大学的发展。因此,大学精神的回归和重塑迫在眉睫。

    体育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文化现象,在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魅力和影响远远超过了体育本身。体育精神作为体育运动的最高产物,它提倡的以人为本、公平公正、实事求是、团结协作、拼搏进取、开拓创新等精神,正是现在大学人才培养所需要的。此外,从著名大学的发展历程来看,体育对促进大学精神的形成与凝聚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如“北大精神”、“清华精神”、“南开精神”、“浙大精神”等,这些极富影响力的大学精神的形成与发展,与体育特别是学校体育精神这一载体有着密切的关系。

    1 大学精神与体育精神的内涵

    “精神”一词,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含义有三:一是指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二是指表现出来的活力;三是指宗旨、主要意义。何谓大学精神?一般认为,大学精神是指大学的办学理念和价值追求,是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逐渐积淀下来,被全体大学人所认同的群体意识和独特气质[2]。

    一般来说,大学精神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广义的大学精神是指普遍意义上的大学精神,包括自由精神、独立精神、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和批判精神等[2]。狭义的大学精神是指个别的或者经典的大学精神。具体到每一所大学,由于特定的历史背景、社会环境、层次类型等差异,其大学精神又呈现出不同的特色,如“学术自由,兼容并包”的“北大精神”,“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清华精神”,“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南开精神”、“求是创新”的“浙大精神”等,这些既有共性又极富有个性的大学精神是大学持续发展的动力。

    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体现出来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整体精神面貌,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3]。21世纪的大学将要承担新的重大使命,时代强烈呼唤大学创新,特别是继承和创新大学精神。随着创新型国家建设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提出,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所提倡和追求的大学精神主要包括“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求真创新”的科学精神,“追求卓越”的进取精神,“团结协作”的合作精神等要素。

    何谓体育精神?体育精神是一种文化意识形态,是通过体育运动而形成并集中体现出人类的力量、智慧与进取心理等最积极意识的总和,是体育运动的最高级产物[4]。体育精神是体育运动的灵魂与核心,它反映着人类的价值追求,是人类优秀品格和崇高理想的生动映现,是人类社会珍贵的精神财富[5],其内涵主要体现为运动家风范(sportsmanship)、公平竞争精神(fair play)、爱国主义情怀、拼搏进取精神、团队精神(teamwork)、探索创新精神”等。由此可见,体育精神与大学精神两者之间具有诸多一致性和内在契合性。

    大学精神和体育精神都提倡“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大学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人的发展是其不变的价值追求。人文精神从本质上来讲是一种“求善”的精神,是以人的存在与价值为内蕴,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关注人的存在,强调人的意义,其终极目的是促使个体得到自我的完善,养成完美人格[3]。大学人文精神的内涵丰富,主要体现为:(1)强调对人的理解、尊重;(2)强调人的主体性的发挥;(3)强调对正义、公平、自由、平等的追求;(4)强调对人类的终极关怀等等[3]。而体育的“体”就是以人为本,体育的文化本质决定了体育首先必须是关心人,关注人的发展,关注体育对人的终极关怀,这是体育内在的,也是本质的,正是体育人文精神的体现[6]。体育的人文精神强调“以人为本”,提倡体育与文化、思想、教育融为一体,重视对健全人格的培养。体育倡导运动家风范,这是一种光明磊落、公正大度的品质和精神[7]26。具备运动家风范的人能够坦然面对成败、荣辱、得失,能遵守社会公德和体育道德,尊重、理解对手,具有胸襟宽广、荣辱不惊的坦荡荡的君子风度[7]26。这正是体育对人文精神最好的诠释。

    大学精神和体育精神都倡导“求真创新”的科学精神。大学是一个公开追求真理的场所,科学研究是大学的重要职能。科学精神的基本内涵是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独立思考和勇于创新[8]。“求真”是科学精神的本质,“创新”则是科学精神的灵魂。大学的发展、变革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过程,21世纪竞争的实质是人才的竞争。现阶段,创新型人才培养成为我国创新型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型人才培养是新时期我国人才战略的核心任务。创新精神是一种勇于突破现状、实现超越的精神,且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愈显重要。体育的科学精神要求体育要实事求是、开拓创新[6]。竞争是体育的本质,公平竞争是其基本原则。体育活动是在公平、公开、公正的基础上开展的,提倡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反对弄虚作假、徇私舞弊,培养参与者的“求真”精神和正确的胜负观。与此同时,体育又是一个“追求卓越”的不断创新变化的过程。体育精神的核心是超越[7]41。奥林匹克格言“更快、更高、更强”充分展现了体育不断进取、永不满足的奋斗精神和刚毅执着、勇攀高峰的拼搏精神,重在培养参与者不断超越自我、积极进取、不屈不饶的精神品质,以及对目标不畏艰险的探索精神。这些宝贵的精神品质正是大学精神和大学创新型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

    此外,大学精神所提倡的“团结协作”的合作精神与体育精神所蕴含的团队精神、群体意识、责任意识、融小我于大家之中的精神等高度契合。

    2 以体育促进大学精神的重塑与弘扬

    2.1 以体育活动为平台,强化奉献精神、角色意识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产生了多种经济结构,产生不同的思想。与此同时,西方思潮和各种价值观随之涌入校园,也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甚至左右他们的言行。从整体上看,多数大学生有正确的价值观,但也存在一些偏差,尤其在对奉献精神的理解与行动上,产生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9]。再加上当代大学生大多出生于我国实行计划生育之后,大学生所生长的家庭环境大多是一种典型的独生子女家庭。受当下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等影响,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带有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人主义倾向,表现为我行我素、自私自利、唯我独尊,缺乏对他人的关心、包容与理解等。这种自我意识的膨胀,使得不少大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淡薄,奉献精神日益淡化,社会责任意识、群体意识在某种程度上被削弱甚至淡化,这无疑是大学精神弱化的表现。

    体育对大学的奉献精神、明确角色责任和群体意识的培养有着独特的作用。在体育活动,特别是集体项目,如球类运动,不同人有不同的位置分工,扮演不同的角色、承担不同的责任。通过运动中的角色扮演,大学生能体会和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和相关责任,认识到自己作为团队的一份子对整体的意义,增强了集体归属感。团队成员为了集体的共同目标,同心协力、彼此配合,增强了群体意识和为团队奉献的精神。同时,通过运动中的角色互换与互动,大学生逐渐学会换位思考,学会理解与包容他人。这些在运动中所培养的正是现代大学人所需要具备和大学精神所极力提倡的品格。当年的南开大学是中国大学精神最浓的大学[10]。被誉为“体育校长”的张伯苓在南开办学的教育理念是以“公能”二字为依归,以“公能”统领“五项训练”。随着南开的创立和发展,他真正开始将自己的教育理念和体育思想付诸实践。张伯苓认为,足球比赛能够强化人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可治“不善组织,不能团结”的“散”病,认为体育比赛有统一的规则要求,讲究公平竞争,可治“私心太重,公德心太弱”的“私”病[11]。张伯苓校长经常与学生一起踢足球,亲自带领学生参加比赛,在运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培养学生“公”的意识。体育精神对“允公允能”的“南开精神”的形成与发展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2.2 以培养体育精神为契机,树立高尚的道德风标

    在物质社会大潮的冲击中,大学在外在的诱惑下导致自身发展方向的偏离,使得大学精神产生了扭曲。比如,学术研究趋于功利化,成了人们求取名利的手段和可供炫耀的资本。学术腐败愈演愈烈,剽窃、抄袭、弄虚作假等学术不端行为频发。此外,大学生的诚信危机也逐渐凸显,大学生考试舞弊现象尤为突出。大学人渐渐地多了急功近利、坐享其成的思想,少了“脚踏实地、求真求实”的精神。这对大学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造成巨大的冲击与挑战,大学呼唤道德觉醒和“求真”精神的回归。

    体育精神对大学人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求真求实精神的培养具有积极的意义。体育精神中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思想道德教育因素,是进行人格教育的良好载体。体育本身有着一种“规则效应”和“诚信意识”,一般而言,体育竞争具有平等竞争、自由竞争、规范竞争的特点,“公平”是前提,“竞争”是核心,这就要求参与者遵守规则,实事求是,反对在竞赛中弄虚作假和营私舞弊,极力弘扬真善美,摒弃假恶丑。体育活动中培养的这种精神,在一定程度上会迁移和反映到大学人的现实生活中,直接或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人的社会行为规范,提高道德素养。

    清华大学历来特别重视体育对大学人道德的培养。被誉为“体育界的一面旗帜”的马约翰教授特别强调运动家风范:(1)承认对手方是我的敌手,不在他面前气馁也不小视他;(2)尽所能尽的力量去干;(3)绝对尊重裁判人的决定。更要求学生“运动比赛时具有同曹互助之精神并能公正自持不求徼幸”[12]。马教授认为体育对个人道德品质和社会品质提供实际的训练,可以养成公正、诚实、运用恰当的自由及合作等品性,他在训练代表队过程中,特别强调“球可输,运动道德不可输”[13]。正如清华大学老校长梅贻琦所说,不能将体育单纯看成是“粗腕壮腿”的手段,不是单纯培养“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人”,而是把体育当成“养成高尚人格的最好方法”。“体育道德价更高”的主张,无疑是与整个清华精神融为一体而又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2.3 以体育活动为载体,推进大学创新型人才培养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高等教育适应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现实性选择。但由于传统教育模式、高等教育体制等种种历史的和现实的原因,在当代大学生中普遍缺乏积极的探索精神、创新精神。要成为创新型人才,还需具备善于挑战的勇气,在实践中需要有吃苦耐劳、不屈不饶、坚忍不拔的精神,而这些意志品质正是很大一部分当代大学人所缺乏的。

    体育为培养大学人不屈不饶、坚忍不拔、自强不息、探索创新精神提供了良好载体。清华人在体育训练和比赛中极力倡导“奋斗到底,决不放弃”,这就是马约翰先生强调的“干!干!干!”的精神。马约翰说“我在体育的普及中,特别强调一种精神,即普遍的、活跃的、自动的、勇敢的精神;强调‘干到底,绝不让步(别松劲)(Fight to the finish and never give in)的精神。”[13]这种精神正是清华人在体育领域对“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校训最好的诠释,并一直延续至今。众所周知,马拉松是最挑战人类极限的运动之一,而它恰恰是清华人的体育优势项目。“如果在清华上学而没跑过北京马拉松,这个学生将会被人笑话。”这句玩笑话显示了“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已深入清华人之心,并成为了清华人的行动指南。

    “毅行”是浙江大学特色体育文化活动,被称为“小西迁”,是为了纪念浙江大学西迁办学之路,继承发扬浙江大学“求是”精神。“毅行”开始于2002年6月,从2003年开始日趋正规化。行程约20公里,山路崎岖,无疑是锻炼学生坚毅品质和拼搏精神的良机。每年的“毅行”都吸引了众多的浙大学子和其他大学的学生积极参与,展现了新时代浙大求是学子的风貌,为“浙大精神”的传承与弘扬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北京大学山鹰社是全国首家以登山、攀岩为主要活动的学生社团。社团成立20多年来,在以走向自然、征服自我、发扬青年人不畏艰难、勇于进取、追求卓越精神的宗旨下,开展登山、攀岩、探洞等活动,先后登上了念青唐古拉、各拉丹东等十几座山峰。登山活动结合高山探险与科学考察,培养出一大批青年登山爱好者和国家运动员,同时也为高山科考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在不断的尝试与挑战中,形成了“存鹰之心于高远,取鹰之志而凌云,习鹰之性以涉险,融鹰之神在山巅”的社团精神。山鹰社体现了北大人不断追求、永远向上、勇于攀登、不断探索的精神风貌,丰富了“北大精神”的内涵。

    大学精神既是历史的,又是现在的,更是未来的。精神因人而生,大学精神只有在大学人的不断实践中才能得到传承与发展。大学需要大学精神,只有当大学精神内化为大学人的理想信念、价值追求时,大学才能成为人才培养的摇篮、科学研究的场所和社会服务的基地。“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求真创新”的科学精神,“追求卓越”的进取精神,“爱国爱校”的奉献精神,“团结协作”的合作精神等是时代进步、大学发展和大学人成长所不可缺少的精神品质。

    大学精神与体育精神是互为存在的。面对大学精神遭受冲击而日益衰微的境遇,我们应充分利用体育这一载体,为大学精神的重塑、培育和弘扬注入一股“正能量”。这无疑对大学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真正做到追求体育的“真”、“善”、“美”,构建“文化——教育——人”的全方位育人的校园体育文化。在大学体育教学、体育竞赛、体育社团等活动中,重视体育精神的培养与教育,以培养体育精神为出发点,强化体育的育人功能,培养学生的爱国爱校情怀、奉献精神、群体意识、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和探索创新精神,真正发挥体育精神强大的价值导向、群体凝聚、激励育人的功能。在体育实践活动中,倡导和践行大学精神,使大学精神得到进一步的凝练和升华,促进大学精神的重塑和弘扬,为大学和大学人的健康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参考文献:

    [1] 王冀生. 大学文化哲学:大学文化既是一种存在更是一种信仰[M]. 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2:5.

    [2] 刘宝存. 何谓大学精神[J]. 高教探索,2001(3):13-15.

    [3] 王智平,李建民. 大学文化论[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4] 李可兴,黄晓丽. 高校体育精神的特质与培育[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9):1196-1197.

    [5] 黄莉. 体育精神的文化内涵与价值建构[J]. 体育科学,2007,27(6):88-95.

    [6] 陈秀娟. 中国体育必须倚重的两种精神[J].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8,28(2):15-18.

    [7] 黄莉. 中华体育精神[M].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8.

    [8] 王冀生. 大学之道[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62.

    [9] 王中坚. 试论新形势下大学生的奉献精神[J].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118-120.

    [10] 储朝晖. 中国大学精神的历史与省思[M]. 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10:144.

    [11] 马国震. 张伯苓体育思想及其启示[D]. 保定:河北大学,2010.

    [12] 史轩. 卓尔超群的清华体育[J]. 新清华,2009-06-19(03).

    [13] 黄延复. 马约翰体育言论集[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