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夫产业发展中实现经济正义的哲学思考

    沈克印+刘梅英

    摘 要:运用文献资料、道德分析等方法从哲学视角,诠释正义与经济正义的内涵,分析高尔夫产业发展中“经济人”属性,阐述高尔夫产业中经济正义的三重维度。认为经济正义是高尔夫产业发展的根基,不仅影响高尔夫产业相关政策制定,规范高尔夫俱乐部的经济行为,还有利于形成个体优秀的道德品质。通过生产正义、交换正义、分配正义和消费正义实现经济正义,促进高尔夫产业健康与可持续发展。

    关 键 词:体育经济学;高尔夫产业;经济正义;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G80-05;G84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4)03-0026-05

    高尔夫产业是体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提高生活品味,满足人们多元化的体育需求。但在我国高尔夫产业发展中,出现了违规高尔夫球场侵占耕地、浪费水资源、破坏环境等负面现象,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和国家政策的规制,由此,人们开始质疑高尔夫产业发展的合理性与正当性。高尔夫产业承载着人的理性精神,高尔夫俱乐部可以追求最大化经济利益,但必须是正义的。诚如温家宝[1]所言:“企业家要有道德,每个企业家都应该流着道德的血液,合法经营与道德结合的企业,才是社会需要的企业。”在建设生态文明,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背景下,怎样发展高尔夫产业才是正义的?可以运用正义理论进行分析,从哲学的视角来探讨高尔夫产业发展中的经济正义问题。

    经济正义是社会正义在经济领域内的具体体现,是社会正义的重要内容和形式。同时,经济正义作为正义理论的分支,可以专门用来表述经济制度、经济活动与伦理规范、道德评价之间关系。经济正义是人们在经济制度安排、经济活动中产生的正义观念和正义原则,以及对经济活动和经济发展的目的、过程、手段、结果所体现的复杂关系而产生的合理性评判[2-3]。经济正义作为经济学和哲学交叉研究的范畴,是对经济制度和经济活动所表现出来的利益关系的一种理性评价,包含以“效益原则”为核心的科技理性和以“价值原则”为核心的人文理性。追求经济正义是协调科技理性与人文理性,既要实现效益最大化,也要实现价值最大化,体现了经济与伦理的有机统一。从利益分配角度来看,追求经济正义的目的是实现分配正义,就是合理地划分利益,既承认合理差距,又能体现大多数人的利益。从权利角度来讲,经济正义是指经济人不仅享有自主的财产权利,还具有享受经济自由和履行契约的权利和义务。从人的本质角度来讲,经济正义指人在一定的经济关系中获得自由和解放,实现自己的本质和获得全面发展[4]。

    经济正义的基本内涵体现在3个方面:第一,经济正义是存在经济制度和经济活动中的人本、公正等价值理念,以人本和公正为核心,体现制度及规则的公正。第二,经济活动的起点公平,经济行为中“经济人”,同样也要求是“道德人”。第三,追求分配公平,经济行为应遵循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经济正义不仅有利于制定科学的经济制度,还对经济主体起到规范和约束作用,保证经济健康、合理、可持续发展,同时,经济正义也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一般情况下,评价经济正义主要有经济标准、社会标准和人的标准,具体表现为:经济活动和经济发展中,是否实现了效率、公平与生产力三者的有机结合;是否促进社会整体的均衡发展和个人与社会的良性互动;是否弥补为追逐经济所带来的精神创伤,为人类营造积极健康的精神家园,使人以人的生存方式体现人的价值和尊严[5]。

    1 高尔夫产业发展中“经济人”属性

    “经济人”是把人从经济社会活动中抽象出来,主要反映了资本职能和本质,其实质上是个人的人格资本化。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亚当·斯密[6]早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就提出了利己性假设,认为在经济活动中,每个人能在趋利避害的本性下,利用一切手段和方法有理性地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斯密的“经济人”假设,使每个人都在考虑自己的利益而不考他人的利益,但同时也带来了分工与合作,有效地促进了社会利益。同时,斯密[7]又强调社会人的心理、法律、伦理和道德情操,告诫人们在追求自身利益时,不要去伤害他人及其利益,要有“利他”的道德情操,要受到道德约束和伦理管控。“经济人”假定人的思考和行为都有目标理性,经济利益是经济行为的根本动机,可以根据市场状况和自身利益做出理性判断,实现利益最大化。在完善制度和良好的法律保障下,每个人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其自由行动会无意识增进社会的公共利益。在经济活动中,人们不仅追求个体生存与发展所需的物质利益,也有精神方面的需求,也追求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因此,就需要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下,对“经济人假定”进行修正和拓展,将单一的“物质需求者“拓展到“人文需求者”和“生态需求者”[8]。

    伴随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生活水平提高以及人们对休闲体育的多元化需求,高尔夫球场、高尔夫球俱乐部、高尔夫竞赛、高尔夫用品、高尔夫旅游、高尔夫服装等围绕高尔夫运动的产业得以形成和发展。根据深圳朝向管理集团统计,中国高尔夫产业在2009年总产值达到600亿元(人民币,下同),高尔夫球场累计产生了872万的总打球轮次。截止到2010年,全国已有400多家俱乐部,有600多个18洞标准高尔夫球场,拥有高尔夫消费人口120万人,年均增长30%[9]。但在高尔夫产业运营和管理过程中,出现了漠视环境保护、非法侵占耕地、浪费水资源、球场管理运营不善等现象。政府从1997年开始出台相关文件限制高尔夫球场建设,特别是在2004年,国务院下发《关于暂停新建高尔夫球场的通知》,要求地方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门一律不得批准高尔夫球场建设,高尔夫产业一定程度上面临发展困境。

    追求经济利益是高尔夫产业发展的最基本内动力,高尔夫产业的经营者和管理者也会根据当前体育产业相关政策和人们对休闲体育的消费需求,作出相应的经济行为,追求最大化的利益。在权利、职位及其相关物质利益的驱动下,地方政府的“经济人”属性体现得淋漓尽致非常深刻,某些地方政府官员会在“自利”的本性下,谋求利益最大化。高尔夫产业发展中,高尔夫球场是个重要的载体。他们会主动招商引资,把建设高尔夫球场看成带动经济发展的绝好方式,促使部分开发商从立项开始,就打着城市绿化项目、生态园、体育公园等旗号,侵占林地或农田,违规建设高尔夫球场。建设高尔夫球场并不是“伦理无涉”,高尔夫球场开发商或经营管理者可以追求最大化的经济利益,但必须是符合正义的,必须考虑到他人的利益或社会公平。

    高尔夫运动对土地资源、水资源、生态环境等具有较强的依赖性,盲目扩建高尔夫球场,在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管理情况下,在发展高尔夫产业过程中会带来许多负面影响。围绕高尔夫运动所产生一切经济行为的本身也是一种伦理行为,它可以实现高尔夫产业主体的经济利益,为其谋求最大的效益,但这种“自利”行为不能损害他人[10]。

    高尔夫球场的基础建设、球场维护与运营管理、高尔夫用品设备、高尔夫媒体、赛事及高尔夫营销服务等高尔夫产业活动,涉及到经济、法律、道德、环境等问题,这就需要从多方面进行权衡。在高尔夫产业发展中,政府、高尔夫用品企业、高尔夫俱乐部、高尔夫经纪人、高尔夫运动员、高尔夫教练员、高尔夫消费者等都是高尔夫产业发展中的“经济人”。在政府管理层面,多从体育产业发展宏观角度考虑,从而制定相关政策;在体育企业和高尔夫俱乐部层面,关心的是组织的局部利益;在个人的体育消费层面上,更多的是基于私人的当前利益,满足个人的多元化的体育需求。作为“经济人”的各类高尔夫产业主体,有自身的价值取向或利益需求,都期望获得最大限度的需求。但又由于人的趋利本性,高尔夫产业主体具备“经济人”的属性。高尔夫产业发展中“经济人”具有伦理属性,面对高尔夫产业发展所带来的诸多问题,仅靠政府和市场的力量是不够的,还需要发挥伦理道德的作用去规约高尔夫产业发展。

    2 高尔夫产业中经济正义的3个维度

    2.1 制度设定的合理与公平

    经济正义作为对经济制度的评价尺度,能够为制定什么样的产业政策或制度论证,为资源的公正分配提供基本的解释框架。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之下的市场经济,是对计划经济体制的正义性进行反思的结果,这就要求经济发展必须基于中国的现实国情,体现出社会主义的内在本质,反映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高尔夫运动在中国产生与发展,起初并不是基于这一产业本身的经济效应而考虑的,而是政府为了改善国内的投资环境而引进的。体育产业政策是政府和体育主管部门为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利用各种经济手段和政策工具,规划、干预、引导体育产业的形成发展的一种经济政策[11]。由于在高尔夫产业发展中出现了土地规划、环境保护等问题,政府相继出台了一些管理制度,这种制度的设定体现了公平与合理性。由于高尔夫运动的特殊性,高尔夫产业的发展一方面受市场法则和价值规律的制约。另一方面,政府在制定相关高尔夫产业政策和出台相关制度时,既要体现社会公平,满足大多数人的体育需求,又要追求体育资源配置最优化,追求经济与社会效益。

    2.2 经济行为的规范与约束

    高尔夫用品生产市场、服务市场、消费市场等相关的高尔夫产业市场中的经济行为要受到一定的规范和约束,这是经济正义的价值指向。规范和约束体育产业行为,就要建立良性的体育市场秩序,这主要通过法律制度、经济体制、道德舆论、政府权力等力量来维持和体现。高尔夫产业发展所需要的体育市场秩序不是特权、强权所形成的秩序,而是一个符合人道、经济自由而又充满正义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市场秩序。发展高尔夫产业要基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土地资源、体育发展状况等客观条件,而不能盲目投资,违规乱建高尔夫球场。

    规范和约束高尔夫俱乐部的经济行为,其主要目的要求他们兼顾经济效益和道德准则,实现经济人行为和道德人行为的统一。因此,在“利己”与“利他”的行为中,这就要求高尔夫产业的经营与管理者在二者之间找到最佳的结合点,既能“利己”也能“利他”。经济正义是对经济行为的正义追求,内含着一种价值承诺,不仅促使自己能够获得利益,也要考虑自己的行为是否损害他人的经济利益,还强调通过利益补偿原则对被损害者进行适当的补偿。高尔夫产业发展中,追求经济正义,可以将他律转为高尔夫产业主体的自律,通过经济伦理的约束作用,形成以道德、市场、法律协同作用的规范机制,促使高尔夫俱乐部公平竞争、正当交易、诚实守信,自觉遵守体育市场秩序,从而促进高尔夫产业健康发展。

    2.3 社会效益的认同与实现

    高尔夫运动所推崇的礼仪规范、诚信自律、回归自然和公平竞技,作为历史文化发展的积淀,体现了现代社会个体对文明、高雅、健康的体育消费方式的心理诉求,成为高尔夫运动产业化发展的重要社会基础。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休闲体育的多元化需求以及高尔夫运动本身所具有的特殊魅力,围绕高尔夫球运动产生了高尔夫球场、高尔夫用品制造产业、练习场设备器械业、草坪业、高尔夫竞赛产业、高尔夫旅游业以及建筑业、房地产业、酒店业、服务业等相关产业。

    目前,高尔夫产业已经成为世界性的体育产业,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高尔夫产业所产生的社会效益主要是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资源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多元化需求,包括创造就业机会、改善投资环境、提高生活品味、树立地区形象、提供社交平台、优化自然环境等方面。在环境保护方面,高尔夫产业的开发、经营或管理者,必须树立尊重自然和保护环境意识,遵守自然可持续发展原则,使高尔夫产业立足于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合理基础之上。经济正义作为对经济生活世界的正义追求,不仅包含着对形而下的“经济效率”之追求,更注重经济生活中的形而上价值承诺,即经济正义的核心体现在经济对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全面自由等方面,确立起正义价值对于经济利润的优先性和根本性[12]。在高尔夫产业发展中追求经济正义,更重要的是强调把人作为价值尺度,去规范、评价和升华经济行为,遏制那些不良的体育消费行为,促进个体形成完善人格和健康心态。同时,在高尔夫消费领域中追求正义,强调义利统一,有助于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谐,体现出“取利有道,消费有德”的伦理内涵。

    3 高尔夫产业中实现经济正义的路径选择

    3.1 产业发展以人为本,实现生产正义

    生产正义是经济正义有机组成部分,指的是生产活动的正当合理性。体育属于第三产业,是属于非物质生产领域内为满足人民健康和精神文化需要的一个生产性部门,体育部门工作者的劳动属于生产劳动[13]。在高尔夫产业中的生产正义就是对高尔夫产业组织(俱乐部)的生产目的和动机、生产过程和手段、生产效果等方面进行价值判断和哲学审视。正如经济学家厉以宁[14]指出:“我们要用‘劳动者的最大利益作为经济行为的伦理标准,凡是符合‘劳动者的最大利益的,就是‘是或‘善,不符合‘劳动者的最大利益的,就是‘非或‘恶,所以衡量社会主义生产的标准就是要满足劳动者的最大利益。”高尔夫产业发展中实现生产正义,就必须以人为本,把人的价值和尊严、人的自由和发展作为产业发展的根本和目的,确立正确的生产经营观,转变以片面追求经济增长为目标的产业发展模式,实现经济目的与伦理目的的有机统一,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譬如:在节约水和土地等自然资源方面,鼓励使用循环水、监督安装节水设备、限制直接使用居民饮用水;鼓励在“三荒”土地或其它土地利用价值不高的地方建设球场,倡导多建设小型球场和练习场,限制建设奢华型球场,禁止侵占林地和耕地。

    3.2 构建体育市场秩序,实现交换正义

    交换正义是指交换行为主体在进行交换活动时应遵循合理性标准和正义的价值原则,是对主体的交换行为、交换过程、交换内容等所进行的正义与否的价值评判和追问[15]。在高尔夫产业领域中,高尔夫俱乐部所提供的体育产品要想成为商品也必须进行交换,其实质通过互通转让方式而满足自身需求的选择过程。在高尔夫产业发展中,既包括有形的高尔夫用品等物质形式的产品,也包括无形的体育劳务、赛事服务等无形产品,这些产品的交易需要建立一个良好的体育市场秩序。高尔夫产业主体间进行交换是依靠契约的形式来实现的,契约理念是调节高尔夫产业内各种关系的最佳方式。一方面,要借助各种媒体加强舆论宣传和教育,培育人们的契约理念,使契约理念深入人心,转化为人们的行为规范;另一方面,把高尔夫产业纳入规范化和法制化管理,逐步建立健全高尔夫产业的法律体系,提高破坏体育市场秩序的成本,减少非法收益,保证现代契约制度应用到高尔夫产业。

    3.3 优化体育资源配置,实现分配正义

    分配正义强调在当代人和后代人之间实现体育资源和环境责任的公平分配,当代人在高尔夫运动这一社会实践中所采取决策和行动,不能剥夺后代人享受高尔夫运动所带来的快乐以及享用环境资源的权利。在高尔夫产业发展中优化体育资源配置,不仅要在当代人之间,还要在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实现分配正义。在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背景下,优化体育资源配置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政府应当把高尔夫运动当做体育运动来对待,尽快纳入规范化和法制化管理,根据“合理布局、适时适度发展”的原则,制定合理的政策[16]。第二,加强执法和监督。通过多种形式,加大对高尔夫球场在用地、用水、实施化肥、农药等方面的监督和管理,建立涉及省、市、县的三级执法监督网络,增强监督的有效性。第三,消除高尔夫运动“贵族化”符号身份,让高尔夫运动回归其体育本质。

    3.4 倡导绿色体育消费,实现消费正义

    当人们的消费行为不单是基于正常的物质生活需求,而是基于人们自己的所具备物质供应能力,来满足自己的这些基本正常的物质生活需求时,其消费行为才能够获得其经济和道德两方面的正当合理性[17]。消费正义作为一种消费理念和活动方式,是正义问题在消费领域的体现,旨在通过适度消费、和谐消费、公平消费、可持续消费等消费方式,使人们的消费行为及消费活动趋于正义,最终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体育消费作为一种特殊的消费方式,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体现出了自由的消费权利和多元化的体育需求。人们参与高尔夫活动,进行体育消费时也应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和道德义务。第一,树立生态文明观。高尔夫产业发展中实现消费正义,通过塑造管理者的道德人格、加强员工的道德教育和培训等方式,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使高尔夫产业发展奠基在人与自然和谐共荣的生态文明基础之上。第二,倡导节约型的绿色消费。高尔夫产业中实现消费正义就需要树立生态文明观,以经济生态、伦理生态、环境生态等生态思维,倡导节约型的绿色消费方式,在体育消费过程中要以社会公德为基础,正视大自然的承载能力,做到适度消费、健康消费和环保消费。第三,保护消费者权益。消费者要树立和强化权利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通过广播、电视、网络、报纸等传媒工具和手段,发挥社会舆论压力,对高尔夫俱乐部的不道德行为进行谴责,同时,政府执法部门要加大执法和监督,对违法乱纪的高尔夫俱乐部进行惩罚,共同维护消费正义。

    高尔夫作为一项高雅、文明、健康、绿色的现代体育项目,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爱好者参与其中,从而形成一个以体育运动、经济发展、社会文化为一体的新兴产业,对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就业、保护环境、提高生活品味等方面具有较大价值。经济正义是正义理论在经济领域中的具体应用,反映了人们在经济生活中价值诉求和意义追问。在建设生态文明和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高尔夫产业发展要追求经济正义,需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评判制度设定是否公平合理,经济行为是否规范和受到约束,社会效益是否认同与实现。发展高尔夫产业,必须还原高尔夫运动的体育本质,不仅追求体育的产业性,更要体现出体育所具有的公益性,让高尔夫运动走向大众化和平民化。

    参考文献:

    [1] 温家宝. 在夏季达沃斯论坛年会企业家座谈会上回答提问[N]. 人民日报,2008-09-28.

    [2] 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 何怀宏,何包钢,廖申白,译.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3-5.

    [3] 何建华. 经济正义论[D]. 上海:复旦大学,2004:25-26.

    [4] 刘可风. 略论经济正义[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2(4):78-84.

    [5] 郭卫华. 经济正义:伦理——经济的人文整合[J].前沿,2010(13):87-90.

    [6] 亚当·斯密.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M].郭大力,王亚南,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1974:27.

    [7] 亚当·斯密. 道德情操论[M]. 蒋自强,钦北愚,朱钟棣,等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8] 钟茂初. 可持续发展视角对“经济人假定”的修正与拓展[J].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3(3):26-30.

    [9] 李军晶. 高尔夫冲动[EB/OL]. 和讯网. http://house.

    hexun.com/2011-08-03/132045760.html,2013-02-10.

    [10] 张志丹. 论经济道德人[J]. 江苏社会科学,2010(2):238-243.

    [11] 王子朴,原玉杰,詹新寰. 我国体育产业政策发展历程及其特点[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8,32(2):15-19.

    [12] 毛勒堂. 资本逻辑与经济正义[J].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5):75-78.

    [13] 钟天朗. 体育经济学概论[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59.

    [14] 厉以宁.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438-439.

    [15] 毛勒堂. 经济正义:经济生活世界的意义追问[D].上海:复旦大学,2004:80.

    [16] 张家骕. 高尔夫球场可持续发展研究——一个循环经济模式[D]. 广州:暨南大学,2008:145-147.

    [17] 卢凤,肖巍. 应用伦理学概论[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