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在武汉畅游长江活动研究综述

    徐冰娜

    摘要:毛泽东一生酷爱游泳,热衷于在江水中劈波斩浪,中流击水,尽情地展现与释放自我。足迹遍布大江南北的他,亦对武汉与武汉的长江情有独钟。从1956年首次在武汉畅游长江至1966年最后一次畅游长江的十年间,他曾多次在武汉畅游长江。本文着重从国内研究、国外研究两个维度出发对毛泽东在武汉畅游长江活动研究进行回顾和梳理,以期通过对其的回顾与梳理能对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毛泽东;武汉;畅游长江;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中图分类号:D23 ?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 ? ?文章编号:1001-0475(2015)02-0014-02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毛泽东是智者,他爱水,游泳是他的毕生乐事。但毛泽东不仅是智者,而且是大智者。与小智者从湖光水色之中,参悟恬淡的人生,吟咏婉约的诗情不同,毛泽东更喜欢从怒涛翻滚、一泻千里之中,吸取浩然之气,酝酿澎湃之举,获得人生的大智慧。流经武汉的长江,水流湍急,江心深不可测,这对于毛泽东来说便更具有了挑战性。1956年5月31日,毛泽东首次在武汉畅游长江。此后,只要有机会,他定会来武汉在长江中畅游一番,直至1966年7月16日,他以73岁的高龄最后一次畅游长江。郭沫若曾用一句话概括了毛泽东一生的游泳历程:毛主席是少年游小塘,青年游湘江,老年游长江。毛泽东从在武汉畅游长江的游泳历程中不仅丰富了自己的老年生活,也获得了人生的大智慧。

    一、研究整体概况

    学者们针对毛泽东在武汉畅游长江活动的研究始于二十世纪80年代,并且80年代至90年代的研究成果主要表现在部分期刊与杂文中。自2004年以来,学者们的研究成果逐渐以书籍的形式得以展现。相关的书籍有:中共党史出版社2004年出版的章重:《东湖情深:毛泽东与王任重十三年的交往》、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出版的李立志:《红色地理:毛泽东地理寻踪》、中共党史出版社2009年出版的陈冠任编著:《毛泽东健康之道》、中共党史出版社2012年出版的张耀祠:《张耀祠回忆录:在毛主席身边的日子》、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出版的边学祖:《中流击水:毛泽东游泳纪事》、人民文学出版社2013年出版的顾保孜著,钱嗣杰摄:《毛泽东正值神州有事时》,湖北人民出版社2013年出版的梁相斌,周莹珣著:《影响中国的480天:毛泽东在东湖》等。

    二、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研究现状又可主要从体育学界与党史学界两个学科角度对其进行回顾。

    (一)体育学界的研究

    毛泽东在武汉畅游长江在很大程度上来说亦可称为体育运动,因此体育学界着重从体育思想角度对其进行了研究,并且研究途径主要是:期刊与杂志。其研究的侧重点主要是毛泽东在武汉畅游长江实践所产生影响的研究。

    其一,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武汉渡江活动的开展与武汉城市的发展。有些学者认为毛泽东畅游长江实践不仅促进了武汉渡江活动的发展,而且带动了武汉体育、文化和经济事业的发展。

    其二,在一定范围内促使了武汉渡江活动的内容在性质上发生了变化。有些学者则认为由于毛泽东畅游长江实践的影响,武汉渡江活动的内容从1956年以来经历了由政治向经济过渡、由体育向文化倾斜、由地方向世界靠拢的转变,并且逐步演变成为了一项群众健身活动。

    (二)党史学界的研究

    党史学界对毛泽东在武汉畅游长江活动研究成果的呈现途径主要有书籍、期刊与杂志三种途径。其研究热点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1.毛泽东与水、与武汉之情结研究

    关于毛泽东与水的情结研究。学者们一致认为毛泽东对于水怀有无法分离的情怀:毛泽东酷爱游泳,从少年时代便与水结下了不解之缘,在此后的人生里毛泽东只要有机会就会下海、下河和下湖游泳以解自己对水的相思之情。通过研究可以发现毛泽东与水的情怀堪比鱼与水的相依为命、互不可缺的关系。

    关于毛泽东与武汉的情结研究。学者们还主要从毛泽东青年时期在武汉的经历以及建国后毛泽东在武汉多次畅游长江纪实角度来阐释毛泽东与武汉的特殊情怀,得出毛泽东喜欢武汉、喜欢在武汉畅游长江的原因。

    亦正如梁相斌、周莹珣所说:武汉让毛泽东流连忘返,尤其是武汉的水,更让热爱水,曾吟出“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毛泽东魂牵梦萦。在毛泽东的心目中,天下的水,只有武汉最好。[1](P.16)

    2.毛泽东首次畅游长江及其多次畅游长江纪实研究

    关于毛泽东首次游长江活动研究。学者们通过整理分析材料详述了毛泽东第一次游长江台前幕后故事:为在武汉游长江,毛泽东不惜赶走不试水而妄下断言的韩队长,最终力排众议,实现了自己的愿望:1956年5月31日在武汉第一次游长江。随后在《水调歌头·游泳》中写下了脍炙人口的“胜似闲庭信步”、“极目楚天舒”诗句。

    关于毛泽东多次在武汉畅游长江纪实研究。但因文献资料管理的规定,学者们目前还无法还原毛泽东历次于武汉畅游长江的原貌,只能依据现存材料对其中的几次活动进行了概括叙述。[2](P.14-18)也正因为此,学者们在毛泽东畅游长江活动的次数上也发生了分歧。但据最新可记载的资料整理得出毛泽东曾19次在武汉畅游长江。

    3.毛泽东“7·16”畅游长江活动及其政治寓意的研究

    1966年7月25日《人民日报》头版以“毛主席畅游长江”为题对毛泽东“7·16”畅游长江活动向全国人民进行了详细而生动的长篇报道。学者们在书籍和文章中也都详细叙述了毛泽东“7·16”畅游长江的情景。因毛泽东“7·16”畅游长江活动时处“文革”已经发动的特殊历史背景下,这次畅游活动便被赋予了相当多的政治寓意。学者们的主要观点有:

    一些学者认为毛泽东以73岁高龄畅游长江活动是为了打破外界他身体欠佳的传闻,并向世人展示自己健康的体魄与个人魅力。正如刘林元所说:1966年7月16日畅游长江是毛泽东以他的坚强的体魄和毅力向全中国、全世界宣告:他不仅能与水斗,征服长江,而且还要与人斗,征服一切敌人。[3](P.24-31)

    也有一些学者认为毛泽东此次游泳活动也含有另外一层涵义:毛泽东想借此来建立与人民直接对话的“新渠道”,借以唤起民众热情,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来再次发动并领导“文化大革命”。 [4](P.285-286)

    另有一些学者[5] 认为:毛泽东此番举动是为了用滔滔江水来洗去一年多背负的沉重思考,转忧患意识为行动决心,准备回北京向刘少奇摊牌,“拨正”“文化大革命”的航向。

    4.毛泽东“7·16”畅游长江活动产生影响之研究

    其一,有些学者认为此次活动在“文化大革命”时期产生了消极影响,特别是在1967年的横渡长江活动,《简明武汉史》[6] (P.256)中这样记载:“在当时所形成的狂热氛围中,造反派在8月1日发动了横渡长江游泳活动,由于组织不周,程序紊乱,在武昌大桥头下水时,拥挤践踏,像煮饺子般将人群推向水中,压入水下,死亡达100多人。仅华中师范学院参加渡江的15人中,就死亡8人,造成渡江史上最大惨案。”

    其二,也有些学者认为此次活动也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王冠在《当代壮举:八旬老太30多次横渡长江》中讲述了游泳能人晁新民老太太因毛泽东的一句话才得以在文革中逃过数劫,过上了还算平静的生活,晁老从游泳中获得了健康之道,并以自己的游泳精神来感染自己的家人的故事。另一方面,此次活动为今天的武汉的发展带来了福利:当渡江活动脱离“文革”时期所赋予的政治寓意,一届一届的横渡长江活动为打造‘健康武汉、魅力武汉、和谐武汉、幸福武汉的城市形象,不断提升城市的影响力和美誉度,发挥着重要作用。[7](P.11-12)

    其三,还有学者认为此次活动在老知青的心中也形成了一种特有的“7·16”情结。胡铁华在《难忘‘7·16,我们这代人的畅游日》回忆了其在学生时代及上山下乡后的“7·16”情结,借以怀念老知青的青春岁月,表达对生活、对健康的追求。[8](P.24)

    三、国外研究现状

    因毛泽东“7·16”畅游长江活动时处历史背景特殊,国外学者们在研究毛泽东和“文化大革命”的同时,亦会提及到此次活动,但只把研究重点放在了对其政治寓意的研究上。取得的研究成果主要有:

    美国学者方面:麦克法夸尔等人认为毛泽东“7·16”畅游长江是毛泽东想通过此活动打破之前有关他健康状况欠佳的传闻,以此证明他身体依旧健康,依旧充满活力。莫里斯·梅斯纳则认为毛泽东借以大量的报道来宣布他的体格健壮以及他在政治上至高无上的地位。毛泽东神化了的形象对于开展“文化大革命”是必要的。

    其他国外学者方面:英国学者菲利普·肖特认为毛泽东7月16日花一个多小时在武汉长江游泳,是精力的一次展示,是他即将重新投入战斗的一种暗示。迪克·威尔逊[9](P.348)则认为毛泽东“7·16”畅游长江打破了之前毛泽东健康状况欠佳的传闻,震惊了世界,从政治上讲,理应是毛泽东取得了胜利。荷兰雅普·冯·吉内肯[10](P.69-70)认为毛泽东演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戏剧性的一幕,这次示威的含义是绝对清楚的:党的主席仍然充满活力,根本没病,肯定不会脱离政界的。

    综上所述,国内外学者们在毛泽东于武汉畅游长江研究上取得了很大的成果,给予了后来学者们以参考与借鉴。但整体观之,鲜有硕博士论文对其专项研究,研究成果仍存在一些亟需改进的地方,这也提示了今后研究应该努力的方向:一是在研究深度上,需要在毛泽东“7·16”畅游长江实践产生的影响及其所赋予的政治寓意上做进一步的深入研究;二是在研究的方法上,可以把毛泽东畅游长江实践进行对比研究,进而全面理解毛泽东老年所思所想;三是在研究的广度上,仍需对毛泽东从1956年至1966年的十年间在武汉历次畅游长江的活动进行纪实研究,还原其历次畅游长江实践原貌。

    参考文献:

    [1]梁相斌,周莹珣.影响中国的480天:毛泽东在东湖[M].湖北人民出版社,2013.

    [2]孟昭庚.踏破长江万顷浪—毛泽东畅游长江纪实[J].党史纵览,2011,(9).

    [3]刘林元.决战前的忧虑和不安心态的坦露—毛泽东1966年7月8日给江青的信解读[J].南京社会科学,1995,(11).

    [4]高华著.革命年代[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0(2012重印).

    [5]顾保孜.毛泽东正值神州有事时1964—1969[M].人民文学出版社,2013.

    [6]皮明庥.简明武汉史[M].武汉出版社,2005.

    [7]王冠.当代壮举:八旬老太30多次横渡长江[J].三月风,2002,(10).

    [8]胡铁华.难忘‘7·16,我们这代人的畅游日[J].老同志之友,2011,(20).

    [9]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国外研究毛泽东思想资料选辑》编辑组译.毛泽东传[M].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11.

    [10]引自边学祖.中流击水:毛泽东游泳纪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

    [责任编辑:胡 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