枝江市发展肉牛产业的思考

    戴德强

    摘要:枝江市发展肉牛产业具有草山、草坡资源丰富等有利条件,但存在母牛饲养量锐减、盲目引进育肥牛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肉牛产业的发展思路与对策。

    关键词:肉牛;产业;思路;对策

    中图分类号:S8-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5)03-0062-03

    近年来,枝江市以创建湖北省畜牧强市为契机,立足资源优势,把握市场需求,积极探索畜牧业转型升级,着力调整优化畜牧产业结构,按照“稳定发展生猪、家禽,突破性发展牛、羊草食畜牧业”的工作思路,肉牛产业得到了迅猛发展。现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思路与对策总结如下。

    1 肉牛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1.1 资源丰富

    枝江市位于鄂西丘陵岗地向平原过渡地带,总面积1 310.4 km2,西北部丘陵、岗地占总面积的58.8%,东南部平原占41.2%。全市可利用草山、草坡、人工草场总面积7 393 hm2,其中草山、草坡和宜牧林地6 193 hm2,多分布于西北部丘陵、岗地以及“一江两河”沿岸,草地草坡多处于自然生长状态,资源利用率不到20%;农闲田总面积1 200 hm2,其中冬闲田地800 hm2,果园隙地、四边地400 hm2,部分规模养殖户已经通过种草养畜取得良好经济效益,且越来越多的养殖户对种草养畜的认识更深、积极性更高,人工草场的开发潜力巨大。据测算,全年饲草总产量22.94万t(按每公顷草山、草坡和宜牧林地饲草料产量22.5 t,每公顷农闲田饲草料产量75 t计算)。枝江市草山、草坡理论载畜量可达12.57万只羊单位(按羊饲养量每只每天5 kg计算)。

    1.2 饲草饲料供给力强

    全市耕地总面积4.54万hm2(其中水田面积2.27万hm2,旱地面积2.27万hm2),每年可用于饲料的农作物秸秆达24.33万t。其中,稻谷、小麦、玉米、大豆、薯类和其他作物分别可以提供秸秆饲料13.98万、6.13万、0.31万、1.38万、0.83万、1.7万t;枝江市现有的枝江酒业、宜昌圣品等酿酒企业和油脂加工企业每年可提供酒糟5.45万t、棉菜粕15万t,可为枝江市30万只羊单位(5万头肉牛、5万只肉羊)提供稳固的饲草保证。同时枝江市饲草青贮、氨化产量逐年提高,如湖北丰联佳沃养牛场、佳鸿黑山羊养殖专业合作社分别建有青贮氨化池3 000 m3、1 800 m3,两场每年利用流转田33.3 hm2进行饲草种植,实行种草和青贮相结合,极大地降低了饲养成本,显现出较好的经济效益。

    1.3 劳动力资源充足

    一方面当前农村留守劳动力大部分为60岁左右的中、老年人,只要改变传统牵养方式为舍饲圈养,1个农户饲养3~5头能繁母牛,在资金投入、饲养管理、风险承受力上具有可行性;另一方面一部分返乡农民工和其他行业的成功人士也在寻求自己的发展空间,肉牛规模养殖的广阔前景对他们无疑有着极大的吸引力,而他们的参与将带来一定的资金、市场和科技优势,起到很好的示范带头作用。

    1.4 肉牛发展潜力大

    2014年全市牛、羊年存栏分别为5.95万头、4.25万只,其中基础母牛3.25万头,年出栏5.12万头,牛肉产量10 240 t,年存栏、出栏量及牛肉产量同比分别增长9.4%、13.5%和11.0%,肉牛产业实现产值近7亿元,占畜牧业总产值比例稳步提高。全市现有草食畜载畜量可折算为32.25万只羊单位,若全市饲草、秸秆及糟、粕等副产品全部利用,全市理论草食畜载畜量可达42.57万只羊单位,可见肉牛产业在枝江市还具有10.32万只羊单位的发展潜力。

    2 存在的问题

    2.1 母牛饲养量锐减

    一是由于农业机械化程度提高,养牛的农户越来越少,按每增加一台农机减少2头牛计算,全市每年减少牛的养殖量近1 000头。二是本地母牛养殖受生产周期长、投入成本大、饲养管理水平落后、经济效益不高等影响,许多养牛户不愿意饲养母牛。所以大多数养殖场选择了外购架子牛快速育肥的捷径,大量的能繁母牛被淘汰,造成牛源萎缩,出现了犊牛、架子牛购买难现象,肉牛业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了严重影响。

    2.2 盲目引进育肥牛

    近年来,枝江市肉牛养殖户主要从东北引进架子牛,但是少数养殖户抱着边干边学的思想,对牛的品种、饲养方式、市场行情以及当地疫病流行等情况不甚了解而匆忙购进,由于准备工作做得不足,常造成引进牛品种混乱,质量参差不齐;因饲养方式发生转变,青、粗饲料准备不充足,肉牛引进后饲料过于单一,造成饲养效果不理想;选购牛多从交易市场购买,产地来源混乱,对牛个体的疾病史不了解,再加上长途运输,内外环境的改变,常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一些条件性致病菌容易发生,造成养牛户经济损失惨重。

    2.3 肉牛产业发展方式待改善

    一是肉牛标准化养殖水平低。生产水平与先进地区相比差距较大,没有形成一批带动力强的标准化养殖基地、专业合作组织,尤其是带动力强的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发展不够。二是肉牛良种化程度低。目前枝江市黄牛的良种率不足40%,与国外优良肉牛品种有很大差距,造成增重慢,牛肉品质差,饲养成本高。三是规模场对种草养畜认识不够。枝江市饲草料资源丰富,草食畜牧业对饲草依赖度较低,冬闲田又存在少、散、不规则,机械化水平低,种草成本偏高,以及产量受气候影响大、供应不均衡、利用时间过于集中,流转田利用时间短的弊病。

    2.4 产业发展后劲不足

    一是整体投入低。目前,枝江市发展肉牛规模养殖的主体多为农民,以农业资本为主,非农资本所占的比重小,整体投入不高,产业化水平还较低,抗风险能力弱。二是人员素质偏低。肉牛养殖的从业人员多为中、老年农民,大多数文化水平不高,思维陈旧,接受新事物慢,难以形成系统的现代养殖理念,科技水平难以大幅提高。三是肉牛产业发展资金融资难。肉牛规模养殖场、户的资金缺口大,但是受到金融机构当前信贷政策、“慎贷”心理以及规模肉牛养殖户财产不能作为有效抵押物等因素影响,肉牛产业扩规升级受到了制约。

    3 发展思路与对策

    3.1 转变肉牛生产发展方式

    一是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高标准建设现代肉牛养殖示范区。二是大力推进规模化、标准化建设,进一步转变养殖观念,调整养殖模式,大力推广肉牛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和“165”、“保姆式”的健康、生态养殖模式,逐步实现由粗放型的群放群养向标准化的集约型生产方式转变,提高全市肉牛养殖水平。三是加强污染防治,大力推广清洁养殖,在规模养殖户和养殖小区配套建设粪污贮粪场和沼气工程,积极发展干湿分离的“生态有机肥”和“畜—沼—果菜”循环经济模式,有效解决肉牛养殖中的环境污染问题。

    3.2 构建牛品改技术服务网络

    继续实施牛品改“整县推进”项目,每年安排资金40万元,用于建立全市3.25万头能繁母牛档案,免费提供冻配设施、冻精、液氮等,发放技术资料,开展技术培训,创建肉牛品牌,建立肉牛养殖信息平台等。2015年全市肉牛冻配站达到20个,肉牛人工授精覆盖率达到60%以上,每年完成牛冻配任务1万头以上,黄牛冻配受胎率达到68%,水牛冻配受胎率达到53%,肉牛良种覆盖率达到65%。

    3.3 优化产业发展模式和路径

    一是肉牛规模养殖场、户根据各自发展实际,因地制宜采取自有土地与流转土地相结合、种草养畜与牛羊养殖新模式推广相结合、自种自养与种草出售相结合的3种种草养畜模式。二是利用冬闲田地大力推广“粮—草—畜”生产模式,据测算,667 m2冬闲田种植黑麦草,在水肥条件好的情况下,可刈割利用4次,鲜草公顷产量可达到150 t以上,可以满足4头牛或是25只羊5个月的越冬牧草需要;三是利用荒坡地、林果园地推广“林-草-畜”、“果-草-畜”生产模式,以林造景,以草护坡、养畜,畜粪还地,实现林、果、畜三丰收;四是大力推广“合作社为主体,规模场和农户共同参与”的肉牛保姆式借养模式,这种由“合作社将母牛借给农户养殖,农户以犊牛抵还借款”的母牛寄养模式,带动少资金、富劳力的农户参与母牛养殖,让他们赚到钱,又让合作社就近解决了犊牛来源问题,实现“农户养母牛,龙头育肉牛,两家有赚头”的共赢局面。

    3.4 强化技术服务体系建设

    枝江市畜牧兽医局充分利用产业政策,发挥技术人员优势,积极开展牛羊养殖技术服务。一是重点推广六项技术。推广牛冷冻精液人工授精技术,提高冻配受胎率;推广人工种草技术,提高优质牧草产量;推广氨化、青贮等秸秆处理技术,提高秸秆利用率;推广标准化肉牛育肥技术,提高养殖效益;推广疫病综合防治技术,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推广粪污综合处理技术和循环养殖模式,解决环境污染问题。二是积极创建“枝江肉牛信息服务平台”。涵盖牛的品种、养殖技术、牛病防治、市场行情、规模场户等10个子目录,网络枝江市肉牛养殖场、从业人员信息,实现信息共享,打造肉牛养殖“一站式”服务。三是破解畜牧业融资难题。由畜牧部门贴息和担保,市农商行对肉牛“165”养殖模式户提供信用贷款;市工商银行对养殖户实行“信用贷款+财产保险”、“土地承包经营权+财产保险”等贷款融资服务;枝江市农业银行等其他商业银行对养殖业实施抵押贷款等。

    3.5 发展龙头企业引领产业升级

    进一步加大安福寺现代畜牧业核心示范区建设力度,改善投资环境吸引更多龙头企业进驻示范区。加快湖北丰联佳沃2 000头、宜昌天元1 000头、枝江兴茂1 000头优质肉牛生产基地建设步伐。扶持湖北丰联佳沃建设肉牛屠宰加工厂,建成1万m2现代化屠宰车间和2 500 t速冻冷藏库,并引进国际最先进的西班牙年屠宰5万头全自动生产设备,采取企业与育肥场对接,育肥场与养牛户对接,实现繁殖、育肥、加工联动发展,延长肉牛产业链,推动产业发展。

    3.6 强化疫病防控促发展

    一是健全应急机制,落实防疫责任,强化防控措施,降低养殖风险,保障公共卫生安全。二是强化基础免疫,对肉牛规模养殖场、户实行程序免疫,全面提高免疫密度和免疫质量。三是加强疫情监测,建立动物疫情测报网络,提高动物疫情预测预报能力。重点加大引进种母牛和架子牛的检疫监管。四是健全肉牛养殖备案登记制度,加强肉牛规模养殖场、户管理,建立引种、饲料、兽药、防疫治疗档案,完善动物疫病和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

    3.7 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一是建立肉牛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市政府出台扶持政策,建立肉牛发展专项发展资金,并每年按一定比例增长。二是增加扶持项目,提高扶持标准。争取市政府加大对肉牛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场“以奖代补”力度;继续对肉牛冻配站、“165”模式户建设给予资金支持。三是建立基础母牛稳定发展的长效机制。制定基础母牛贷款贴息政策,对引进基础母肉牛的养殖场(户)给予贷款贴息;积极研究制定基础母牛保险制度,出台财政与农户保费分担办法,鼓励养殖户投保,有效防范疫病风险。四是积极给予用地支持。国土部门根据肉牛产业发展规划,适时调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耕地保护区,允许农民和企业利用四荒地建标准化牛舍,发展肉牛养殖。新建肉牛规模养殖场、养殖小区用地符合设施农用地条件的按农用地处理,享受国家相关优惠政策。五是实施土地流转补贴政策,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肉牛规模养殖场、养殖合作社流转。六是支持肉牛产业招商。出台相关政策,吸引更多畜牧企业、养殖大户发展肉牛养殖,围绕肉牛产品深加工、交易市场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提升肉牛产业化发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