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文荐读二则

    唐惠忠

    选文一

    仪式化的“忠诚”

    阮 直

    在我工作的写字楼前边有几家商铺,隔三岔五就看见身着统一工作服,由一名领导模样的人统领,在那儿大呼小叫,类似发誓表决心,过往行人越是注目,他们越是昂首挺胸,声音洪亮。据说,这是从东洋学来的仪式化管理,说这么做,可以振奋员工精神,加强员工的团结一致和集体的忠诚感。

    其实,这几家铺面大多生意冷淡,喊完了口号的员工回到自己的岗位,马上就如被扎了一锥子的皮球,那股气也就没了。原因简单,经营不好,工资太低,员工在这里无非是骑驴找马,没人忠诚你那个土鳖老板,更没啥信念让员工坚守。你一个月就给人家开个最低工资,还想培养别人“爱的情怀”“忠的精神”,无论你仪式搞得多么庄严隆重,有多少人见证,也是忽悠,员工就是把嗓子喊充血了,也不过是忽悠老板。

    仪式化这种玩意其实并非东洋人首创,自从发明了“礼”,仪式化就从宫廷到家庭,从军营到山头儿都学会了。就连三个小毛贼决定偷一家杂货店之前,也都会对着电灯泡咬牙切齿地对天发誓:被抓之后绝不互咬。可一旦事发,分开审讯,没有一个坚守同盟“打死也不说”的。就连水泊梁山那些最讲义气的铁血好汉,在聚义厅里海誓山盟,打出“替天行道”的杏黄旗,谁都以为能一干到底了,可最后“大当家”的自己就带头归顺了朝廷。

    我不做生意,可我总觉得要想让员工焕发工作热情,忠诚你的事业,前提是这事业一定也是他的事业,他做得越好他越有利益。就是把员工聚集在关帝庙前搞个滴血为盟的仪式,都不如给员工几个股份更有正能量。

    美国心理学家艾里希·弗洛姆在《健全的社会》一书里指出,现代社会中“共同确认”的心理效果是一种有社会危险性的羊群效应,他写到,“关于社会成员的精神状态,人们在观念上的‘共同确认非常具有欺骗性,与理性和精神健康都毫不相干”。

    就像那些被仪式化洗脑的传销人员,他们好像是在忠诚于“共同确认”目标,是什么“信念”与价值观的一致,其實找他们单个一聊你就知道了,原来他们都有一笔数目不小的钱被绑定在“团伙”之中了,谁以为那是“仪式化”的效应谁就被忽悠了。

    仪式不仅可能被剥离掉意义,还可能像婚礼一样,虽然的确有一点意义,但实际上起不到维护这种意义的作用。还有一些仪式则在意义和作用上都模糊不清。婚礼可以热闹、可以煽情,但婚礼的仪式从来不保证男女的彼此忠诚,倒是葬礼的仪式即便有点浮夸,可那个沉默不语的主角从这个仪式之后就真的没有“二心”与“不忠”了,但这不是葬礼的仪式效应,而是上帝显灵了。

    (选自《羊城晚报》)

    【点 评】

    这是一篇优秀的杂文,它直指时弊,锋芒尖锐。

    我们知道,“忠诚”是指发自内心的效忠,真心实意的尽力。从某种程度上说,忠诚是一种素养,一种信念,一种品德。作为素养,它是展示人的精神面貌与能力水平的,需要亲身实践长久训练,方能修炼而成;作为信念,它是支配人的行为的,可以支撑一个人为达到目的而锲而不舍,勇毅前行;作为品德,它是表现稳定的心理特征或倾向的,能够通过具体细微的言行表明尽职尽责的担当。在“仪式化的‘忠诚”这一标题中,用“仪式化”来修饰“忠诚”,自然表明作者对这一仪式化做派的反感与否定。“据说……可以振奋员工精神,加强员工的团结一致和集体的忠诚感”中的“据说”一词,表明后面这个结论不是作者认可的,仅仅是他人的说法而已——事实上,这是为下文的批驳树立了一个“靶子”。

    进入主体部分,作者紧紧围绕论题,先是就事论事——“这几家铺面大多生意冷淡……员工在这里无非是骑驴找马,没人忠诚你那个土鳖老板,更没啥信念让员工坚守”;进而以“三个小毛贼”的设例与“水泊梁山铁血好汉”的论据,无可辩驳地证明了“仪式化的‘忠诚不可靠、行不通”,并顺势指出“想让员工焕发工作热情,忠诚你的事业,前提是这事业一定也是他的事业,他做得越好他越有利益”,前一段文字风趣有味,后一段则实话实说。在此基础上,文意再次往深处掘进——“仪式化的‘忠诚”非但不靠谱,而且“与理性和精神健康都毫不相干”,引证法的有机运用,强化了文章的理性色彩与说服力。更精彩的是最后两段:倒数第二段,以“在那些被仪式化洗脑的传销人员身上,‘仪式化的效应也根本不存在”这样最典型有力的事实材料来凸显“仪式化的‘忠诚”的虚无与荒谬,收到了一以当十的论证效果,读之,让人不禁哑然失笑。末尾段则“欲擒故纵”,先“缩回拳头”肯定像“婚礼”这样的仪式还是“有一点意义”的,话锋一转,即又强调“但实际上起不到维护这种意义的作用”;继而语挟反讽,说葬礼的仪式后倒是不会存在“不忠”的情况——那自然是因为死人不存在忠不忠的问题,如此收束,既诙谐幽默,又余韵隽永、耐人咀嚼。

    选文二

    说“尬”

    文紫啸

    “尬”,无疑是一个时下热字。

    其实,不是这个字热,而是“尬×”的词组很热。“一言不合”就跳舞的“尬舞”,交流勉强对话无趣的“尬聊”,演技“辣眼”不忍直视的“尬演”……“尬×”如同一个流行的音符,钻进人们心扉,为生活中似曾相识却又不好描述的场景赋予既贴切又接地气的概括,唤得“于我心有戚戚焉”的共鸣;同时,也带来声势颇大的“尬文化”热潮,让“尬×”词组火了起来。

    不过,人们熟闻种种“尬×”,“尬”字究竟为何意,却并非人尽确知。若以为“尬”就是“尴尬”之意,显然窄化了“尬”的含义。

    以“尬舞”为例。这里的“尬”是一个动词,意为“比赛、较量”。“尬舞”的本源是“较舞”,闽南语中比拼舞技的意思。闽南语中将“较”读作gà,在内地引用、传播时,许多人知其音却不知其字,便索性找了一个同音字替代,造出“尬舞”一词,却未成想,新造的词居然火遍大江南北。从少年街舞竞技,到老年广场舞的比拼,“尬舞”一词不断被现实演绎,比舞之风盛行一时,街头巷尾“尬”得火热。

    只是随着人们使用场景的切换改变,词语的意义也会不断生出新的内涵。如今“尬舞”一词,早已不是纯粹“较舞”之意,而是时常渗透着“尬”的本意——令人尴尬的舞蹈。的确,或是造型奇特、舞姿搞怪的年轻人于田间地头认真斗舞,或是年岁已长的大爷大妈在广场上以动感十足、颇为“魔性”的舞姿随拍扭动,这样的画面新奇有趣,但也让一些观众感到汗涔涔的尴尬。事实上,所谓的“尬”,更多时候还是以形容词形式出现,表达尴尬地做着什么。无论是“尬唱”“尬聊”,还是“尬舞”“尬演”,流淌其间的“尴尬感”,才是“尬×”的核心气质。若将尴尬与比拼的场景结合起来,可算是“尬”出新境界了。

    按说中国自古以来是一个讲求内敛的国度,做人做事力求得体适宜,莫说尴尬,就是言行举止稍有不当,也会“三省吾身”,思过良久。而今却大说特说其“尬”,甚至令其成为某种流行文化,仔细想来,还是人们的心态观念发生了变化。

    原先提到尴尬,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如何化解尴尬、避免尴尬。客人到访,生人搭讪,“话不投机半句多”,却要常常耐心甚至违心地迎合,只怕场面难看;下班之后回家路上,想要引吭高歌放松身心,却怕遭他人哂笑,下不来台,于是循规蹈矩地收束回来。时间久了,察言观色的能力强了,思虑周全的本事长了,但与之相伴,真实的自我也被更深地掩藏了,袒露真性情、表达真情绪的想法,常常被害怕尴尬的“顾虑”压抑着。

    但在这压力愈增、变革迅速、人际关系愈密的时代,人们遇到的尴尬情形只怕将越来越多,一味掩藏和压抑总会带来更多的心理负担。因避免尴尬而生出的虚浮的客套、违心的表态、紧绷的自己,也令越来越多的人感到另一种尴尬和不适。于是,率性从心、表现真我的诉求被集中放大——总看他人眼神有时活得太累,莫不如活出真实的自己。与其用伪装化解尴尬,不如直面尴尬,用轻松的心态去调节尴尬,甚至调侃尴尬。

    所以,知道自己和对方话不投机无甚可谈,索性以“尬聊”自况,小小的自嘲换得他人一笑,也落得身心自在。来到人群云集的广场,看他人翩翩起舞自己也“蠢蠢欲动”,径直加入,跳得不好又何妨?起码自己感觉身心愉悦,自信的人可能还是最美的。

    这样“放飞自我”、展示本我的真实和“无畏”,恰是“尬”风潮的精髓。不服来“尬”,敢比敢现,与其扭扭捏捏地回避,不如大大方方地面对;勇于自嘲,敢于展示,与其违背心意地迎合他人,不如回归本心取悦自己。这股精髓与盛行许久的“吐槽”文化一脉相承,也暗合着“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那份“听从你心,无问西东”的潇洒气质。用“尬”的姿态触摸生活的质地,用自嘲和幽默的心态去调整生活的节奏,让自己能够更接地气地活着。

    对自己“尬”得隨性,对他人有时也要“尬”得硬气。这种“尬”,与时下常言的“怼”,之前兴起的“吐槽”,是本质上的一体多面。演员演技不行,令人难以接受,且以“尬演”赐之,两字道明对方演技欠奉,也让演员切实体会到观众的白眼;歌者唱功不济,演出效果不佳,不用多说他话,一句“尬唱”概括,观众便可“脑补”出歌者当晚的表现。又如虚情假意、相互夸捧的“尬夸”,部分影视剧中广告横行的“尬植入”……这些“尬×”,犹如一个个锋芒锐利的箭头,直指那些令人不满、为人诟病的问题现象。以“尬”讽喻,表达着民众真实直接的批判态度,是针砭时弊、挑明问题的有力武器,流淌着不伪饰的真性情。

    为人知礼、尽力不让他人尴尬是应有修养,但笑对尴尬甚至以“尬”为乐的开放心态,勇于尝试的进取意识,放下包袱回归自我的平常心,敢于直面问题、挑明问题的批判态度,也是“尬文化”给我们的重要启发。可见,简单一个“尬”字,所蕴之意还真不简单!

    (选自《人民日报》)

    【点 评】

    本文没有简单地下断语,而是凭着一双慧眼透视表象,联系当代生活状态的变化和人们心态观念的调整,将笔触深入到“尬×”词组的“出生”背景及应用心理层面,揭示了“尬文化”盛行的时代意义和表达价值,令人耳目一新。

    文章主要写了三层内容:一是展示现象——“‘尬×词组火了起来”,从而引出论题;二是关注“‘尬字究竟为何意”,揭出了其由“比赛、较量”之义回归“‘尬的本意”的演变过程;三是立足“而今却大说特说其‘尬,甚至令其成为某种流行文化,仔细想来,还是人们的心态观念发生了变化”作重锤敲击。其中第三层无疑是重点,这一层又细分出两个小层次——“对自己‘尬得随性”与“对他人有时也要‘尬得硬气”。在这里,作者的剖析时时注意“追本溯源”,例如阐述采用“硬气”的“尬”,分析原因时,给出的答案是:正是现实生活中“令人不满、为人诟病的问题现象”引发了“针砭时弊、挑明问题”的“不伪饰的真性情”和随性坦露的“批判态度”。就这样,作者条分缕析,处处将“尬×”用法与当代生活引发的心理转变联系起来进行论述,笔墨直指人心深处,其透辟观照与深度说理令人信服。

    篇末处的总结则水到渠成:先用辩证眼光加以审视,适度肯定了“为人知礼、尽力不让他人尴尬是应有修养”,然后以“笑对尴尬甚至以‘尬为乐的开放心态,勇于尝试的进取意识,放下包袱回归自我的平常心”对接前文第7段到第10段的论析,以“敢于直面问题、挑明问题的批判态度”来归结第11段的阐释,可以说是言简意赅而又章法谨严。

    [作者通联:江苏常熟市高新区常熟国际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