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伶官传序》教学难点与导读分析

    吴丹丹

    阅读文言经典其实像是把自己穿越至古代去感受当时的情境,然后从中有所悟、有所学、有所思。倘若要深入作者内心,深刻体会作者作文时的情感,就不单单是学生能够单独完成的了,体会作者情感需要依靠教师的教学导入,对作者以及作者所处时代的介绍,还有重难点的解读,再加上学生的积极配合,才能达到理想教学效果。通读全文,理解大意,疏通文本,对没有注释的知识进行补充。这些学习任务对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完全能自主完成,教师只要适当对其进行监督即可,而课堂重点难点的突破则需要教师的详细解读和科学的课堂导读。

    一、教学当中的难点解析

    1.熟练分析文章写作结构

    《伶官传序》属于议论性散文,是单元说明中提到的古代散文“散而不乱,气贯中脉”的经典范文,学习此类文章,要模拟对比论证的文章结构。此篇开门见山提出论点,正文部分采用对比论证,结尾总结观点,即议论文常用的三段式结构。

    2.仔细体会文章论证方法

    《伶官传序》从“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两个方面,运用论文中常见的对比论证的方法,用事实来论证“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的主要观点。在课文中间部分对于庄宗“得天下”与“失天下”有叙有议,论点与实例、情节和态度融为一体,为学生学习如何将论点与论据完美结合做了很好的示范。

    3.认真学习文章表达内容

    得天下与失天下,以及盛衰兴亡的一一对比,但又不是单纯客观的解释,而是赞赏庄宗得天下时的“忧患”,批评其失天下时的“逸豫”,态度客观冷静,感情饱满,行文气势充沛,论述风格也可谓气贯中脉。文章通读下来,读者会感受到某种强烈的力量始终在支撑着文章和读者,而精读文章,会发现更多奥妙之处,例如鲜明的情感色彩、骈散句的结合,都使得整个文章让人流连忘返。以第三段为例,第三段论证“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观点,提醒历代统治者盛衰之理在于人事的道理。

    在语言风格上,作者善于连用动词,长短句相间,骈散并用,运用短句,精练的语言表达出天下变化之速,形成一种排山倒海的气势,使读者能够产生强大的情感共鸣。运用长句更好地表达情感、论述观点。

    4.综合分析文章的妙处

    教学时从文章结构、论证方法和内容等方面展开研习,适当延伸拓展,可以模拟对比论证的文章结构,让学生尝试举一反三,模仿文章的行文结构和句式进行文言写作,读写结合,以读促写,这样学生可以通过自己写作,更深入的学习文章的精髓。因此,如何让学生能够自己领略到文章精彩动人之处,这是《伶官传序》的教学难点,写作迁移训练便是让学生深切感受的有效方法。

    二、对于课前导读的分析

    根据文言文教学设计简洁性原则,在备课时,导读部分可用设计问题的方法来考察学生课前预习中对文章的理解掌握程度,这些问题不能过于简单也不能难度太大,要根据教师的教学风格和学生的接受程度以及文章风格来设计问题,要用现代的眼光来审视古代经典作品。

    例如,问题可以这样设计:(1)找出文章的中心论点。(用一句话回答)(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2)说出作者论证其中心论点所运用的主要例子。(用原文来回答)(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3)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庄宗得天下和失天下的过程以及对应的时间。(4)通过得与失,盛与衰的鮮明对比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叹与惋惜并存。)(5)回顾一下庄宗的足迹,用原文回答欧阳修从庄宗的成败中得出了什么结论?

    在新课导入时,可以从文章题目《伶官传序》出发,以一“伶”字,引出“优”“倡”“俳”“名优之死”等词语引发学生的兴趣,然后导入本文教学。接下来便是对课文进行通读,对文意进行疏通,通过让学生个读和齐读课文相结合的方式来纠正读音,感受文气,初步了解文章内容。以“时隔千年,我们为什么还能读、能读通乃至能读懂此文”引出汉语言的特征——表意而固定,具备了传承的特性,自然引入到词语的理解与积累。

    三、语言理解与构建

    1.以形释义:寻找汉语词汇的源头

    (1)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

    《说文》:“水本也。从灥出厂下。篆文从泉。

    原,篆文从泉。厵,水泉的本源。”水之源,方文中作“推究”意。

    词语链接:原因、原由、原毁……

    (2)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说文》:“绶属也。其小者以为冠缨。从糸且声。”

    词语链接:组织、组件、组建……

    (3)函梁君臣之首

    《说文》:“舌也。”段玉裁注:“舌在口,所以言别味也。函之言含也。含于口中也。”

    词语链接:函件、信函、函数……

    2.品味语言:感受文气与文势

    比较句式:

    (1)虽曰……,岂非……哉?

    虽曰……,实为……也。(反问与陈述的诵读比较)

    (2)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后破幽州,系燕父子以组,入开封,函梁君臣之首,入太庙,告先王以成功,意气之盛壮,可见矣;及仇雠灭,自为天下已定,遂溺于俳优,诛有功之臣,伶人由此用事。至于一夫作乱而天下乱,终死于伶人之手,可谓衰也!(整饬句式与叙述散句的诵读比较)

    借助句式变形,反复诵读,体悟不同句式在表达思想情感上的作用与效果。

    总而言之,在对《伶官传序》这篇文章进行教学时,让学生学习议论文常用的三段式结构,体会古代散文的“散而不乱,气贯中脉”;教师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把握这三个教学难点,合理地对教学过程进行设计与导读,就可以很好的分析《伶官传序》这篇文章了。

    [作者通联:江苏铜山中等专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