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奏鸣曲》的创作特征分析

    董云 杨青青

    [摘?要]

    《月光奏鸣曲》是贝多芬最具影响力的奏鸣曲之一,是深受演奏家热爱的奏鸣曲之一。该作品创作于1801年,作曲家采用了简洁而又严谨的形式,反映了具有深刻戏剧性的内容,该作品既承袭了德奥传统的音乐文化,又彰显了贝多芬炽热的个性气质,作品在音乐历史的长河中占据很重要的地位。[1]本文通过对参考文献的归纳和整理,从概述、创作特征、演奏三个方面进行论证,力求更好地研究音乐内涵,构建结构框架,阐述在演奏时如何更好地把握作者的演奏意图。只有对这首奏鸣曲有详细的认知,才能在弹奏时做到胸有成竹。

    [关键词]贝多芬;月光奏鸣曲;演奏分析

    [中图分类号]J62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2233(2021)08-0022-04

    一、《月光奏鸣曲》的概述

    贝多芬(Beethoven),他的全名为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van?Beethoven),他一生创作了300多首音乐作品,涉及奏鸣曲、交响曲、协奏曲、弥撒、室内乐等题材。贝多芬是继巴洛克时期音乐巨匠约·塞·巴赫以后的另一位音乐大师,巴赫的成就集中在复调音乐上,而贝多芬在主调音乐领域上是杰出的代表。

    (一)作曲家简介

    贝多芬音乐作品并不像莫扎特那么高产且音乐形式相对完美,也没有海顿那样严谨,但是他的音乐作品被他主宰,都是为自己情感的表达需要而创作的,而不是为别人创作欢快明朗的音乐,让自己饱受痛苦。其音乐作品以高质量水平推动人类音乐的发展,且他的作品至今深受演奏家们的喜爱。

    他是古典主义最后一位伟人,他的音乐影响了浪漫主义时期的舒伯特、舒曼和勃拉姆斯等人,是集古典主义之大成,开浪漫主义之先河的音乐巨匠。[2]贝多芬一生创作重心放在交响曲和钢琴作品上,[3]他代表性的音乐作品——奏鸣曲:《月光奏鸣曲》《暴风雨奏鸣曲》《热情奏鸣曲》等,交响曲:《命运交响曲》《田园交响曲》《英雄交响曲》等。细细推敲,贝多芬的音乐作品更侧重的是音乐的发展趋势,在深度和广度上都超越了前人,在内容上把美学和伦理学视为最高哲学,形式也不再对内容进行束缚,而是成为内容展开的依据。他的音乐作品影响着每一位音乐爱好者,因此被后人称为“乐圣”。

    (二)作品的创作背景

    《月光奏鸣曲》创作于1801年,是献给当时热恋的对象——朱丽埃塔·圭恰迪尼的一首作品。1800年贝多芬与意大利女孩朱丽埃塔相识,1801年他们相恋。这是贝多芬的初恋,可是这段恋情后来并没有修成正果,1802年朱丽埃塔将自己的感情转移到另一个作曲家身上。因此,贝多芬在这段感情中受到了极大的伤害。

    贝多芬在创作这首作品时,充分展现了他内心既抱有着幻想又无法接受残酷现实的矛盾心理。贝多芬的这首奏鸣曲不仅是某一种情感的抒发,他在表达内心矛盾的同时没有被形式所束缚,反而使形式为内容服务,张扬自己的个性。这首“幻想曲式的奏鸣曲”对古典奏鸣曲进行了大胆突破,表达了深刻的人性和真实的音乐形象。

    (三)作品的社会影响

    《月光奏鸣曲》是贝多芬中期创作时期(1800—1815)的代表作品之一。在人文主义思想的熏陶下,他企圖采用新颖的创作技法,颠覆了古典主义时期钢琴奏鸣曲的结构,改变了快板——慢板——小步舞曲或谐谑曲的传统结构,打破了古典主义创作形式的束缚。在这首作品中呈现出他兵戎相见的内心情感冲突,并且不断加以展开,音乐中充满出其不意的紧张感。贝多芬这种新的思想陶染了《月光奏鸣曲》的每一个乐思,虽然第一乐章和第三乐章在动机上有着相似之处,但是在音响上有着很大的差异,速度、力度、和声织体等都发生了变化,情感的变化在音乐中得到充分的表现。感情上的挫败促成了这首他为数不多的以悲剧性结尾的奏鸣曲。他敢于冲破封建思想的束缚,奠定了独树一帜的音乐风格,彰显了自己的思想与个性,可以说这首音乐作品标志着贝多芬摆脱18世纪封建宗教束缚。

    1801年,贝多芬创作了“幻想式”奏鸣曲,也被称为《月光奏鸣曲》。奏鸣曲分为三个乐章。第一乐章是持续缓慢的慢板,在缓慢的旋律中显露出轻柔的悲伤感。[4]第二乐章是一个小快板,短而精细,旋律优美。第三乐章是激烈的快板,内心的情绪更加激动。在创作过程中,这部作品融入了一些交响乐创作的思想,使音响效果更加丰富,情感表达更加自由。在音乐史上,不仅具有重要地位,还是从古典主义到浪漫主义的一部代表性作品。《月光奏鸣曲》标志着古典主义向浪漫主义的成功转变。

    二、作品的曲式结构分析

    这首作品一共分为三个乐章:

    第一乐章的调性是升c小调。速度是Adagio?sostenuto,持续的慢板。节奏是2/2拍。分别由:引子、主题、中间部分、再现主题和尾声组成,是单三部曲式。

    第二乐章的调性是降D大调,速度是Allegretto,小快板。节奏3/4拍。分主歌谣曲式、三声中部和主歌谣再现三个部分,是复三部曲式。这个乐章更像是一个情绪的过渡,仅有一页谱例,采用了轻快的节奏,短小却又优美动听,接着很快地进入第三个乐章。第一个乐章把悲伤贯彻整个乐章中,第三乐章作为一个情绪的宣泄,那第二乐章就是一个情绪桥梁,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第三乐章是升c小调,速度是Presto?agitator,急板。节奏是2/2拍。由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和尾声四个部分组成,是奏鸣曲式的乐章。

    三、作品的主题旋律分析

    《月光奏鸣曲》的第一乐章在旋律上最突出的是在创作中使用了“抑扬格”,如谱例1,在连续不断的三连音的背景下,右手伴有八度低音,缓缓地奏出了旋律声部,流露出一种淡淡的伤感。左手的三连音对舒伯特《即兴曲》、门德尔松《无词歌》以及肖邦《夜曲》的某些特质具有明显的前瞻性。[5]

    谱例1:

    在音调方面,如谱例2,G音在附点音符的推动下,一次又一次地反复出现,不断地敲打着人们的内心。其中的旋律是连续的半音上行,这种音型的跑动增加音乐的紧张度,像极了贝多芬渴望得到心爱的人的回应,却又迟迟未果。整个乐章浓厚的沉思和热切的渴望交替在一起,它直率的情感表达,让人们难以不为之动容。

    谱例2:

    第二乐章第一个部分是由两个单二部曲式变奏发展而来的。其中,左手的主要低音和右手的重点切分节奏进行反复的交替。弹奏时要注意其律动,需要让音乐在欢快的气氛中流动起来。这个乐章采用了弱起节奏,运用了很多重音前置的创作手法,如谱例3,使用的同音连线在一定程度上颠覆了传统的强弱规律。[6]

    整体来说旋律轻快,第5小节是前边乐句的高八度,疑似问答句,旋律性较强。这个乐章多以级进为主,辅以小跳音程,形成了乐曲欢快可爱的性格,具有推动力。

    譜例3:

    优雅的音乐让人喜爱,但与第一章宁静的、安稳的感受不相匹配。在这个对比中体现了贝多芬构思和表达上的巧妙。事实上,这是放慢了的谐谑曲,其作用是由慢速的第一乐章向暴风雨般的第三乐章奏鸣曲过渡。

    第三乐章以它情感上无法控制的动力为人所惊叹,以热烈的感情贯穿全曲。主部主题是十六音符分解和弦上冲和八分音符强有力的断奏动机组成。在前九小节中可以分为四个材料相同的乐句,每个乐句的形态完全相同,音符从低音区到高音区不断地向上迂回攀爬,形成一个无旋律的动态性主题,如谱例4所示。

    谱例4:

    副部主题旋律相对悠长,左手虽然在快速跑动,但是右手的旋律流露出哀伤的气息,洋溢着执而幽暗的热情,如谱例5。

    谱例5:

    展开部以呈示部主部为材料进行展开,其旋律与呈示部主题类似。接着从74小节开始以呈示部副部为材料,旋律线由右手转到左手。在作品的尾声部分有一段非常优美的华彩段,以左手柱式和弦为基础,右手分解和弦成波浪式起伏,这些汹涌的琶音及强有力的重音在之前的奏鸣曲并没有体现。贝多芬在这一乐章的创作中运用了急速跑动的音乐线条,充分展示了抗争精神。

    四、作品的和声色彩分析

    和声变化和转调手法的广泛运用都体现了贝多芬在古典传统作曲技法基础上的创新和突破。第一章从整体来看,其调性转换以近关系调为主,先是平行大小调转调,突出了大调与小调不同调式所带来的不同色彩对比。在乐章的开始,如谱例6,作者先用Ⅰ级确立调性、和声走向:Ⅰ—Ⅵ—Ⅴ—Ⅰ,巩固了升c小调,仿佛笼罩在薄雾中的月光,时而黯淡无光,时而发出微亮的光芒。作品的展开部并没有复杂的调性,调性统一在升c小调上,充分体现了贝多芬继承传统又勇于突破的创作手法。在调性转换的过程中,作者运用了同主音大小调的写作手法,通过丰富的和声色彩展现了作者内心复杂的变化和阴晴不定的情绪。[7]

    谱例6:

    第二乐章的调性是降D大调,第一部分是变奏的重复乐段,第一乐句是降D大调的Ⅰ级六和弦开始,第二乐句是它的Ⅳ级六和弦开始,后乐句是前乐句的上方四度移位,这样使音乐更加的欢快,与第一乐章暗淡的色彩形成对比。如谱例7。这个乐章的调性可能给人们造成一个错觉,以为这个乐章与其它两个乐章是远关系调,实际不然,它只是升C大调的等音程。做如此处理是贝多芬为了减少演奏升C大调的七个升记号带来的不便,所以在音响效果上并不是很突兀。

    谱例7:

    第三乐章与第一乐章有着紧密的联系,首先,这两个乐章都是在升c小调上陈述的,和声以升c小调的主三和弦为主,色彩暗淡悠扬。其次,它们的和声织体存在着吻合,都有积极的和声音型的特点,节奏背景的持续性,虽然情绪的对比是明显的,但是节奏背景的持续是前后呼应的,它的尾声拥有一个华丽的乐段。在呈示部中以升c小调的属关系调为主,在展开部运用升f小调、G大调等远关系调,色彩丰富。作者运用这样的和声材料,在刻画矛盾冲突、塑造音乐形象、表现戏剧性的发展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8]

    结?语

    笔者认识到不管是聆听还是演奏音乐作品时,首先需要了解音乐作品的时代背景和作者创作背景,其次要深入音乐的本质,探究它的本体特征,获得更多音乐作品的资料。需要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主观方面:了解作曲家时代背景、分析作品创作背景和揣摩作曲家思想情感;客观方面:对作品曲式结构的划分、主题旋律的把握与和声色彩的分析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这部“幻想式奏鸣曲”具有自由、即兴的特点,是贝多芬献给朱丽埃塔·圭恰迪尼的一首作品,深刻展示了贝多芬的内心挣扎,表现出他不屈的意志和特有的音乐感染力,也预示了古典主义向浪漫主义的转变。

    (责任编辑:庄?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