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职院校学生返乡创业案例研究

    于玥

    摘 要:本文对江苏M校3名返乡创业毕业生进行深度访谈,总结成功的经验,分析面临的问题,并从信息获取、团队建设、发展规划、风险防范这4个角度探究解决的途径,以期推动农职院校学生毕业后积极参与返乡创业。

    关键词:返乡创业; 案例分析; 解决途径

    中图分类号:S-01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文章编号:1006-3315(2020)4-167-002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制度红利,与此相对的却是农民适应生产力发展和市场竞争的能力不足,农村人才匮乏,因此大学生返乡创业便成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重要途径。该背景下,农职院校毕业生发挥专业特长,纷纷加入返乡创业大潮。

    一、农职院校学生返乡创业案例

    案例一:A同学,男,江苏M校饲料与动物营养专业2019届毕业生,广东省阳江市人,毕业后在其父亲的支持下创办阳东区大八镇传飞饲料店。店铺占地约180立方米,前店后库,店内雇工1人,月工资3400元。企业注册资金10万元,经营范围主要包括双胞胎饲料、离源饲料及其他品牌饲料的批发与零售,以固定客源为主,月利润约4万元。

    案例二:B同学,女,江苏M校动物科学专业2019届毕业生,安徽省宿州市人,毕业后返乡经营养殖业。现有养殖场占地14亩左右,饲养生猪800多头,本人和父母共同饲养,前期投入计20余万元。以目前的市场价,每头250斤的猪净利润可达200元。

    案例三:C同学,男,江苏M校畜牧兽医专业2019届毕业生,江苏省淮安市人,2019年8月起与其他2名合伙人共同经营生猪调运生意,将各地出栏生猪发往屠宰场。无固定办公场所,无雇工,具体调运工作外包给专业物流公司,客源视各地生猪价格而定。前期启动资金约150万元,月利润约10-12万。

    二、农职院校学生返乡创业的有效经验

    创业动机明确。案例中的3名同学家庭经济水平一般,在校期间就已经决定毕业后要通过返乡创业来改善自己和家人的生活。因此,他们积极地参加创业培训,参与创业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明确的创业动机也帮助他们克服了创业过程中遇到的重重困难,让他们在这条道路上更加坚定地走下去。

    创业团队合理。尽管案例中只有C同学拥有一个分工明确的创业团队,但A同学和B同学也并非单打独斗,他们或聘请雇员或由父母协助,各司其职,服从指挥。组建一个目标清晰、技能互补、沟通良好、相互信任的创业团队,集思广益、众志成城,有效地提高了他们创业成功的概率。

    创业项目合适。案例中3名同学都选择了自己熟知的、且与所学专业相近的行业来开发各自的创业项目,固然缺乏了一定的创新性和创造性,但他们熟悉行业情况,精通实务知识,在创业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技术优势,相对于其他大多数创业者来说少走了许多弯路。

    执行力大于一切。在访谈中,笔者了解到,这3名同学身边都或多或少有一些同学,曾经怀揣着与他们一样返乡创业的梦想,但由于种种原因后来都放弃了,这其中不乏一些优秀的创业想法。所谓宁要三流的计划与一流的执行力,而不要一流的计划与三流的执行力。3名同学创业至今能取得一定的成功,也在于他们有着坚定的执行力。

    三、农职院校学生返乡创业的现实问题

    创业者信息渠道不畅通。案例1中的A同学创业主要依靠家庭的支持,创业初期并未咨询和享受当地政策;因为手头掌握了固定的客源,也很少主动了解市场行情。一旦出现个别客户长期赊账或赖账,就会导致企业入不敷出;如果饲料价格大幅波动,也将对企业经营造成巨大影响。而案例二中的B同学同样也曾因为消息滞后,在生猪市场价格居高不下时,将出栏生猪远低于市场价抛售出去,大大减少了盈利。

    团队成员利润分配不均。根据相关资料,影响国内现阶段创业团队散伙的前两个主要原因是团队矛盾(26%)和利益分配(15%)。团队矛盾的背后或多或少存在利益的影响,因此可以看出,利益分配对于团队的持续长期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而案例3中的C同学简单地采取了一种平均主义的做法,这在团队组建之初是可行的,但随着企业的发展和利润的增加,团队成员会因为各自在企业中的作用和贡献不同,在利润分配时出现争议,极易引发团队成员之间的矛盾,进而影响企业今后的发展。

    企业缺乏长远规划。农职院校的毕业生受到自身学历和家庭经济等因素的制约,他们的创业类型大都以生存型为主,往往是为了谋生而自觉或被迫地走上创业之路,希望通过创业发家致富,但同时又存在一种“小富即安”的思想,很难将事业做大做强。通过对3名同学的深入访谈,笔者发现,他们对目前的创业成果都比较满意,而对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卻没有明确的规划,觉得只要能够规避风险、维持现状就足够了。

    风险防范能力不足。创业风险发生的链条较长,从项目选择、资金筹措、团队组建到产品生产、市场开拓、市场维护,战线长、变数多,任何一个环节都有可能存在风险,而案例中3名同学刚刚走出校园不久,缺乏规避、转移、补偿、抑制、评价、预测及管理风险的意识和能力,所幸创业至今尚未遇到较大风险。但想要企业继续平稳发展,创业者必须具备一定的风险防范能力。

    四、提高农职院校学生返乡创业成功率的实现路径探究

    拓宽信息渠道。各地政府除制定适合本地实情的减税降费政策,支持学生返乡创业以外,更需要通过广播、电视、报纸、杂志以及新媒体手段进行宣传,确保有返乡创业意愿的学生在决定返乡创业以前就能够熟知当地的优惠政策。学校在所开设的创业指导课程中也应对学生加强信息收集方面的培训,提高学生对新情况、新事件的敏感度。学生自身更需要做一个创业路上的“有心人”,主动获取最新的创业政策、市场行情,避免“闭门造车”,与行业、与市场脱节。

    优化团队配置。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在当今社会更应该摒弃单打独斗的“个人英雄主义”。而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团队,需要每一个团队成员都有明确的创业目标,不同成员在能力或技术上形成互补,各自有明确的职能划分,并根据贡献合理分配利益。同时,为保证企业的长远发展,还需要共同制定和坚决执行包括各种约束制度和激励制度在内的创业团队制度体系,适时调整融合,确保团队在动态发展过程中始终发挥出最大合力。

    做好发展规划。鼓励返乡创业的学生主动与新型经营主体建立契约型、股权型利益联结机制,充分整合与利用合作主体已有的场地、资金、人才、管理、科技等要素资源和政策、信息、品牌等环境资源,带动自身的专业化生产,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同时,加快培育农商产业联盟、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等新型产业链主体,密切产销衔接,发展农超、农社、农企、农校等产销对接的新型流通业态,打造产加销一体的全产业链企业集群。

    有效抵御风险。农业项目回报周期长,自然风险高,前期投入巨大,返乡创业者要做好心理准备,改善生产设施条件,提高抵御自然风险的能力。可以通过发展多样化的联合与合作,来提升小农户组织化程度,开展规模化经营,与合作伙伴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同时相关部门也要加强风险防范,健全风险保障金制度,依托基層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平台,做好返乡人员创业服务、社保关系转移接续等工作,并将返乡创业人员所需贷款按规定纳入全国农业信贷担保体系支持范围。

    如今大学生享有国家提供的返乡创业优惠政策,享有学校提供的创新创业平台和教学资源,大学生尤其是农职院校的毕业生应该充分利用这些便利,悉心培育、努力实现自己返乡创业的梦想。鼓励农职院校毕业生返乡创业,对学生来说,可以实现个人价值,改善家庭经济状况;对家乡来说,可以有效应对村庄空心化和农村老龄化,延续乡村文化血脉;对整个国家和社会来说,可以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助推“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这一伟大目标的全面实现。

    基金项目: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2018年教育教学研究课题“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职院校学生返乡创业意愿调查与实现路径研究——以江苏M校为例”(JYYJ20181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Z]2018-02

    [2]施让龙.创业实务[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6月

    [3]蔡佳钰.高校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案例研究——以淮南师范学院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8(44)

    [4]张玉磊,马栋.乡村振兴战略下大学生返乡创业的经验凝练与能力提升——基于盱眙县旧铺镇“青年创客”的案例分析[J]淮海工学院学报,20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