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进行中小学语文诵读教学的策略研究

    蒋波

    摘要: 近些年,国学经典成了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课外读物。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合理开展经典诵读能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我国传统文化,强化学生语言积累,不断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鉴赏力,还可以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强化学生的文学功底,有效培养其人文情怀。当前,随着课改不断深入,传统文化传承与弘扬不断向中小学语文教育滲透,并成为了中小学语文教育的重难点。因此,在中小学语文教育过程中推广美文诵读是教学的重难点,教育工作者应对之加以关注。在核心素养的视域下,教师可以从核心素养培养的角度,设计并开展经典诵读活动。

    关键词: 中小学语文;诵读教学;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20-187

    引言

    在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经典诵读是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新阅读模式。教师在开展具体的教学活动时,需要严格遵循以人为本、适时适度和活泼趣味的原则,使学生更为高效地参与经典诵读,进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促进学生文学素养的全面提升。为了明确如何更为高效地实施经典诵读,笔者特进行本次研究工作,希望中小学语文教师能够科学实施经典诵读。

    一、领悟诗人情感,提升综合能力

    众所周知,诵读是最能把握诗人情感的方式,它既简单又实用,是学生在学习诗歌时的必要手段。古诗词会运用到多种描写手法,最常运用的应该就是比喻、拟人、夸张、对偶等。它们的作用各不相同,比喻和拟人可以使古诗更加生动,夸张让古诗给人的印象更加鲜明,对偶让古诗读起来朗朗上口。学生在诵读古诗词的过程中能够充分调动情感、展开想象,对诗人运用的意象进行揣摩。在多次诵读之后,学生会通过这些意象进一步体会到诗歌的内涵,从而对诗人的情感和文章的中心思想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例如,教师在教授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就可以让学生先通读全文十分钟,然后再对诗中内容进行讲解。这首诗是杜甫在晚年时期面对国破家亡、穷困潦倒的境遇下写下的,主要描写了杜甫的茅屋被秋风无情吹破而遭到大雨无情摧残的经历,让学生在诵读的时候就能体会到作者的生存之艰难和国家覆灭的辛酸苦楚。但即便如此,在后文中作者依然抒发了忧国忧民、舍己为人的豁达情怀,“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就是最好的写照。即使为生活所累、为命运所困,杜甫却仍将自己置之度外,只想让天下如同他一般落魄的人能够有一处地方安身立命,这种为民着想的宽广胸襟和忧国忧民的崇高思想境界,让读者所叹服。学生在朗读时应该也会为他的无私情怀所动容,由此进一步掌握这首诗。

    例如,在学习《木兰诗》的时候,学生就能学习到如何运用修辞手法。一是比喻,“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雌雄?”将木兰比作雌兔,写出了木兰费尽心思女扮男装的努力和成功。二是夸张,“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体现从军路途的艰难险阻。三是对比,“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突出战争时间之长,战况惨烈,体现木兰从军的艰难和骁勇善战。学生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结合教师的讲解,学会这些修辞手法,不仅提高了自身的语言表达水平,还能将其灵活运用在写作中。

    二、优化教学氛围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占据权威地位,学生必须严格遵循教师的教学思路,长此以往,学生不愿意主动参与课堂学习,难以提高教学效果。因此,中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对课堂教学进行调整,优化教学氛围,激发学生主动思考。中小学生年龄较小,其思维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加之受到传统学习习惯的影响,往往较少主动进行思考。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在开展古诗词教学时,多以口头形式向学生灌输知识,教学较为枯燥乏味,未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采取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合理创设教学情境,确保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协同发展,进而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这要求教师有效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中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需要营造师生平等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并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此外,教师应不断活跃教学氛围,使学生之间能够深入交流,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三、完善诵读模式

    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应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深入分析学生的认知和性格特点,合理优化诵读形式,满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具体需求,使其进一步适应现代教学发展。因此,教师需要完善诵读模式,确保其多元化,使学生更积极地参与诵读。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创设故事情境,为学生讲述经典文学,同时合理设置故事悬念,激发学生参与经典诵读的积极性,使学生有效参与诵读活动。在进行经典诵读时,教师需要为文学作品合理搭配音乐,利用音乐调动学生情感,使学生积极参与其中,营造活跃的教学氛围。教师还可以开展飞花令、诗词大会、诗文接龙、角色扮演等多种形式的诵读活动,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学习的乐趣,从而提高学生的诵读能力。

    四、组织表演活动,提升审美创造能力

    在国学经典的诵读活动中,由于许多学校并不会将国学经典的诵读纳入考核范围中,所以学生在丧失对国学经典的新鲜感后,便有很可能会以敷衍态度进行国学经典的诵读。所以,教师需要积极组织表演活动,以表演活动增强学生的诵读积极性。并且,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将自己的理解灌输到朗诵活动中,以此提升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

    以《论语》为例,《论语》中不仅有许多简单而意蕴深刻的句子,也有一些情景故事。教师在开展经典诵读教之后,可以为学生组织表演活动,引导各年级学生依据自己诵读的内容,自行设计表演活动。对于《论语》这一经典,教师则可以组织学生选择趣味性较强的论语情景故事,然后将情景故事改编成短剧,以表演短剧的方式展现自己对经典的理解。当然,学生由于能力的限制,对《论语》的理解并不深。对此,教师就需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辅导。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分成“孔子”“问问题者”“旁白”等多个角色,并设计了什么是幸福这一故事背景。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的审美创造力得到了较大的培养。

    结语

    总而言之,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科学、合理地为学生选择经典名著,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创新教育方法,丰富教学形式,完善诵读模式,确保经典诵读活动的有效落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有效参与经典诵读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诵读能力及语文综合素养,进而推进现代教育工作的有效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秋霞.核心素养下中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8):160.

    [2]刘天翔.经典诵读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策略分析[J].西部素质教育,2017,3(07):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