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精神在课程实施中的推进策略

    李玮玮

    [摘 ? 要]课程游戏化是对已有课程提升、改造的过程,如何立足本园实际发展情况,选择适宜的途径与策略,是课程游戏园本化的关键所在。可以尝试从教师对课程整体意识的领会、对儿童的有效观察、师生共创环境等主线开展实践研究,通过有效的策略推进,反观与调整当下的教育行为。

    [关键词]游戏精神;课程实施;园本化

    自江苏省教育厅、财政厅联合发布《关于开展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的通知》以来,全省很多幼儿园都开始积极探究和构建课程游戏化项目,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学习探究方式已逐步涵盖于幼儿发展领域的课程体系中。

    无锡市长安中心幼儿园(以下简称长幼)在2016年成为无锡市课程游戏化建设项目园,该园根据课程游戏化项目实施要求,以游戏为基本教育活动,以民间故事游戏活动的课程园本化架构为基本建设思路,将游戏的理念融入课程建设的全过程,在实践中做出了十分有益的探索。

    一、问题与困惑

    课程游戏化是对已有课程提升、改造的过程,是对照游戏精神使现有课程更完善、更优质的过程。故事是幼儿教育的重要载体,而贴近幼儿生活的民间故事对培养幼儿良好的审美情趣、道德品质和认知,以及形成积极的自我认同感和归宿感更具有重要的价值。因此,当前长幼实施的园本化课程主要以情节结构简单、主线清晰的民间故事为依托,并通过师生共同收集、讨论相关材料,引导幼儿用语言、绘画、手工制作和舞蹈等不同形式表达自己的感受,从而帮助幼儿进行知识经验和能力情感的整体建构,并体验艺术文化的多元性。

    但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虽然在活动中投放了大量的材料,但往往无法兼顾所有的幼儿;幼儿在活动中难以集中注意力,甚至还滋长了很多不良习惯;在班级环境改造中,当前对所需空间、基本材料和时间等的安排无法确保幼儿能够通过参与游戏获得知识的建构等。因此,如何立足本园实际情况开展有效的诊断与反思,进而选择适宜的途径与策略推进游戏精神在课程中的渗透,是课程园本化的关键问题。

    为解决这一问题,幼儿园进一步深化教师对课程的整体意识,提高教师观察分析的准确性,引导幼儿真正参与班级环境共建,同时从《幼儿视角下的幼儿园区域活动》《以游戏为中心的幼儿园课程》等书籍中汲取养分,用批判性的思维方式反观当下的教育行为,最终与原课程进行二次融合与改良,帮助教师不断调整和修正自身的教育行为。

    二、研究目标路径与策略

    教育行为反映了一定的教育理念,因此课程游戏化本质上也渗透着教育者对幼儿教育的认识。幼儿园立足核心困惑,将目标指向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聚焦课程的整体意识,通过梳理民间故事游戏活动的目标框架等核心要素,以整体观统领一日活动组织,提高课程实施的适宜性。二是聚焦对幼儿的有效观察,运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科学地解读幼儿在民间故事游戏活动中的行为表征,在具体的案例故事中厘清幼儿游戏与学习的关系,实现从“评判”到“支持”的观念转变。三是聚焦环境的师幼共创,对游戏的空间与时间、材料的收集与摆放等进行整合优化,引导幼儿参与班级管理,在活动中不断深入持续探究,获得新经验。根据具体目标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推进。

    1.围绕关键目标经验,达成课程整体推进的价值认同

    基于幼儿园现行课程方案,通过观察、记录、反思、研训等方式开展课程方案的游戏化、生活化、适宜性改造[1]。虽然课程游戏建设的具体实施方案为课程改进指明了方向,但在实践过程中仍存在本本主义,特别是一些比较成熟的民间故事游戏活动容易使教师形成物化思维,缺乏课程意识,从而未使幼儿的主体地位得到凸显。为此,教师采取了以下策略。

    (1)目标审视

    根据前期活动中对幼儿的观察,把原定的关键目标对照《指南》各年龄段的相关经验能力,重新梳理拟定本活动中幼儿可能获得的关键经验与参考建议,并将梳理调整后的目标和相关核心经验进行比较,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自己在课程中的位置,强调课程的整体考量。

    比如在长幼“民间故事游趣节活动”中,根据民间故事游戏活动的特点及幼儿自身的发展规律,把目标维度进行二次细化,分为认知(角色、情节、场景、剧本、相关的话题)、技能(情节创编、造型裝扮、分工合作、表现表达)和情感态度(兴趣点、开放性、角色情感、道德认知)三部分,形成《长幼民间故事游趣节目标维度对照表》《长幼民间故事游趣节的核心经验》等,其中关键经验的定位不在于简单的文字梳理,而是暗示教师和幼儿的经验的方向发展,从而帮助教师强调课程目标的整体考量。

    (2)实例改造

    在实例改造中,主要关注教师如何进行弹性的调整。这个弹性的调整基于目标的“预设”与幼儿经验的“生成”两者之间。

    如在民间故事游趣节活动中,首先通过对调整前后的两次活动的比较,找出在以往的活动思考设计中可能“缺失”了什么,哪些是由教师引发的活动,哪些是由幼儿兴趣产生的活动,然后在每次活动开展前鼓励教师以“活动清单”的形式推进。活动前,教师首先组织幼儿进行介绍性讨论,鼓励幼儿就某一话题或主题列出想要了解的问题清单。如:这一活动可以做些什么?玩些什么?可能要收集哪些材料?如何展示?活动中,鼓励幼儿采用“幼儿例会”的方式进行讨论,由幼儿每次列出小问题清单,然后尝试带着问题去探究。在讨论的过程中,重点关注幼儿尝试制定活动规则、展示作品、解决问题的过程等方面。合理运用集体、小组、区域等互相补充方式,并将这些互补方式统整于一日生活之中。活动后,梳理活动开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如:尝试设计了哪些开放式情境?在这些情境中,幼儿怎样一起探究,寻找问题的答案?在“预设”和“生成”之间,教师有哪些调整?实例改造可以帮助教师寻找更加宽泛的教育元素,使其更好地理解自己在课程中的位置。

    (3)活动评价

    根据有利幼儿发展的宗旨,着力进行改变评价的方式方法。幼儿园在活动评价中,将落脚点放在评价的价值角度上,实现从“评判”到“支持”的观念转变。幼儿园从最初将关注点放在评价的群体和分值上,到坚持通过推行教师每日游戏观察日志、每周小组交流研讨的方式,从个体到群体尝试对理论落实到行为中的每一个环节的再思考、再实施、再调整,从而积累民间故事游戏活动特有的实践策略,使其更好地释放幼儿的游戏天性。

    2.基于幼儿行为观察,达成教师课程执行能力的共同提升

    教师们经常存在这样的困惑:明白幼儿观察的重要性,但想要观察却不会观察。为帮助教师找到观察幼儿的抓手,幼儿园要求教师熟悉、熟知《指南》中的关键经验点,同时注重对幼儿日常游戏行为的观察记录和分析思考,关注他们在游戏或者活动过程中的表达,并针对互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经验进行记录和探讨。幼儿园主要为教师提供了以下策略支持。

    (1)个案解读

    从《指南》倡导的教育观点出发,定期针对某一位或某一群幼儿的行为采取客观记录或描述的方式,收集幼儿活动中的详细数据,同时关注幼儿游戏和学习经验的意义,对照《指南》目标分析幼儿行为所表现出的各方面发展水平与特点,解读差异产生的原因。

    观察建议明确以下问题:幼儿在游戏中想玩什么?他们可能正在建构什么样的知识或技能?他们提出了什么问题?遇到了什么困难?他们发现什么是有意义的?什么对他们来说是具有挑战性的?他们想从同伴那里获得什么?带着问题记录,可以更好地提高观察与解读的准确性与针对性。

    (2)例会研讨

    教师每周定期开展例会,集中分析幼儿的照片、绘画、涂鸦表征和影像记录,共同探讨。通过对第一手资料的共同分析,教师会萌生下一步教学的计划和想法。教研现场建议:一是每次教研现场确定一个小主题;二是学会找出发言中的描述关键词;三是围绕研讨主题,与大家分享自己认为最有意思的教育故事;四是简洁地概括针对某一话题的好建议或好想法。

    (3)长幼叙事

    长幼叙事是针对新教师推行的一种教研策略,即通过积累大量的活动现场素材,采用讲述故事的方式,重新审视看似司空见惯的细节,寻找藏在故事里的教育智慧,发现其中的教育意蕴。采用这种方式的原因有两个:一是这样的叙事方法简单,方便操作,新教师容易上手;二是教育是一种特殊的岗位,需要教师投入情感。对于新教师来说,通过讲故事的方法可以培养她们的观察能力,使其慢慢地喜欢教师职业,喜欢幼儿。

    3.关注班本环境共创,达成幼儿自我主导的能力养成

    游戏环境是幼儿进行自主游戏的重要因素和影响源,在不同的游戏环境影响下,幼儿会产生不同的游戏行为。在以往实践中,繁重的班级环境布置让教师真正放在幼儿身上的时间越来越少,如何从幼儿的视角看待环境创设呢?对此,幼儿园尝试从幼儿的发展特点出发,落实“关注点”,即关注整个班级营造的开放度,让幼儿能够找到参与的兴趣点。

    (1)幼儿例会

    幼儿例会指的是幼儿自己的小例会。在活动中,幼儿每日有相对固定的例会时间,分小组围绕“我发现的问题”“我觉得可以调整”等关键语句进行描述记录,通过商议等方式解决活动当下即时发现的问题[2]。比如在民间故事《渔童——裙摆条条》中,幼儿就怎样折叠裙摆整齐好看,做裙摆可能会用到的材料,需要一个怎样的空间展示作品等一系列问题展开了讨论并做记录,他们还把这样的例会方式延伸到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中。

    (2)班本优化

    幼儿将在例会中出现的问题梳理出来并与教师进行了沟通。比如,为了方便制作裙摆,他们觉得需要一个比较大而空的地面空间,并且还想要一个专门展示裙摆材料的区域,因为原来的桌面空间太小,不够展示。在教师合理采纳了幼儿的建议并给予支持后,幼儿开始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合理调整。幼儿通过增加地垫、整理箱的方法,充分利用了中间集中活动的空间;借助走廊角落、玩具柜背面设置小型区角,制作了材料玩具摆放的规划图;利用绳子拉长线的方式,让自己的作品展示得更加多元化。除了空间的调整,也对一日作息安排进行了较大的调整,尽可能地延长区域活动时间,将活动拓展到户外,营造观察、交往的多元体验环境。

    (3)共同管理

    教师鼓励幼儿积极参与班级管理,一起细心维护班级环境。在每周一次的服务日中,教师带着幼儿一起整理班级环境、收归物品;每月班级轮流一起清扫公共的户外场所。

    三、成效与反思

    1.统筹策略是实施课程游戏化的行动方向

    统筹即集中全方位的力量与资源,各环节上下贯通,形成合力。统筹更是一种方法和手段,把各種因素整合在一起,形成课程管理力度,让群体智慧的交融有效地推进教育实践管理。事实上,在课程实施的推进过程中,改的就是整个幼儿园的课程管理机制,就是通过解决每一个具体问题,推动课程机制的建立,最终使园本化的课程推进策略成为幼儿园所有参与者实实在在的课程行为。

    2.引领教师是实施课程游戏化的关键抓手

    任何一个教育行为的背后都渗透着它的幼儿观和课程观,梳理从最初问题的思考到一步步实践策略的细化与推进过程,是对教师的成长以及专业发展的一种检验和挑战。

    作为教师,从班级环境的创设到幼儿行为的观察记录,都需要将课程的整体意识蕴藏在一日活动的每个环节中。这样,实践活动才能折射出更多充满教育智慧的内心能量,而不是游离于课程活动之外。在整个课程游戏化的推进过程中,教师们从最初的迷茫埋怨到大胆创新,从被动卷入到积极参与,不断地重新认识、理解、接纳、适应,其教育行为方式也在这样的动态过程中发生了由点及面的变化。教师们开始明晰专业理论对自己的影响,用一种接纳的心态传达了对幼儿的尊重,进而逐渐成为教师群体的一种共同认知。而当这个课程理念认知转化为大家的共同行动时,它就成为了一种课程文化。

    当然,在课程探索的过程中还存在许多其他问题,如对幼儿的评价只是停留在观察和记录的层面,还不能很好地呈现出他们完整的知识建构轨迹,所以未能做到更有效地分析幼儿发展中的问题和需要等。未来将带着这些新的问题与思考融入幼儿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之中,让不断调整改进的循证行动给更多教师的课程观带来改变。

    参考文献

    [1]章丽.践行游戏精神、优化课程实施[R].南京:2019年江苏省乡村幼儿教师培训千人计划“第一、二期园长管理能力提高专题培训班”,2019.

    [2]李晓文,原晋霞.幼儿视角下的幼儿园区域活动[J].学前教育研究,2019(2):70-80.

    (责任编辑 ? 姚力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