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殇》诵读教学的设计策略及教后反思

    【摘要】文化自信是继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之后,中国极为重视的第四个自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让中国人“自信”的“文化”,中华经典诵读是深入学习、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是培养、提高文化自信重要而有效的途径。其教学的普及与提高可更好地推动全民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认识,助推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学习,培养与提升全民的文化自信力。本文以《国殇》诵读教学的设计策略及教后反思为主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国殇》;诵读教学;设计策略;教后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2?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 ?【文章编号】1672-0490(2021)15-0063-02

    【本文著錄格式】熊放放.《国殇》诵读教学的设计策略及教后反思[J].课外语文,2021,20(15):63-64.

    一、概述《国殇》

    在中国文化长河里,屈原的高尚人格和他的文学作品是不能避开的学习内容。《国殇》是屈原《九歌》中的一篇,《九歌》的其他篇,大多描写秋兰青青、绿叶素茎,充满了浪漫气息,而《国殇》却是描写壮烈的战争场面,表现了楚国将士视死如归的精神,所传达的精神更是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有志之士。

    具体来说,首先,《国殇》对战争的描写极为经典。诗中选用了大量的与战争有关的意象,如“吴戈”“犀甲”“鸣鼓”“长剑”等。其次,用细节和场面,从不同层面渲染氛围,如“严杀尽兮弃原野”,用一个广角全景镜头,给全诗营造了悲壮苍凉的氛围。第三,全篇是整齐的七言,前三后三中间夹一“兮”字,音韵铿锵,富有战斗的力量,也增添了诗的感染力。

    勇敢反抗侵略、保卫祖国,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品格。《国殇》中将士的坚强、果敢、英勇、不屈等品质正是这一精神品格的体现。所以,《国殇》不仅在当时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在后世也是一篇富于感召力的颂歌,在今天仍然可以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优秀诗篇。

    二、教学设想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既不能浅尝辄止,因为那就浪费了经典文本的鉴赏价值;也不能生吞活剥,因为经典文本的典范性只有靠走到文字背后才能感知;当然,同样不能陷入字句篇章的零碎咀嚼,因为一节课只是引领学生去深入学习、去感知体悟的引子,对于经典文本的深层领悟,更多要依靠持续发展的个体生命体验。由此可见,要教授这样一篇从内容到情感到艺术效果,都有丰富内涵的中华经典作品,这节课需要一点突破。

    在这种背景下,我选择了以诵读指导作为教学的主要方法。通过诵读让学生自主学习体悟,以读带析,以析促读,以读体情,用读贯穿整个课堂,在诵读中分析形象,理解内容,获得情感体验,逐步深化对作品和诗人的认识,最终提升语文素养。

    三、具体教学过程

    在正式进入这首诗之前,先问一个问题:“《国殇》是这首诗的诗题,那么‘国殇这个词如何理解?”这个问题一方面能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另一方面也是为接下来的整体感知张本。学生很快能回答出来,“‘国,是楚国,‘殇是死亡。屈原写《国殇》,是为了祭祀为国捐躯的将士。”

    接下来自然过渡到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这个问题比前一个问题稍有难度,需要理解内容,才能体悟情感。所以先给学生一些时间,自由朗读诗歌,在朗读中初步体会情感。学生体会出了“悲伤”“痛心”“歌颂”“壮烈”等多种感情,这就符合清代戴震在《屈原赋注》中的评价,“言其战,悲其亡;悯其情,壮其志”。可见这首诗既是一首悼念将士的祭歌,又是一首歌颂将士的赞歌。

    接着把这首诗分为三个部分,分块进行朗读指导和情感把握。

    先指导诵读“备战、迎战”的四句:

    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

    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

    接下来,再指导诵读,关于“战斗的经过、结果”的六句:

    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

    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

    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

    最后,指导诵读最后八句: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

    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

    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接下来进入课堂的第二层次,“知人论世,走近诗人”。

    祭歌是只有在祭祀的时候才能唱的歌,《左传》:“国之大事,惟祭与戎”,就是说国家最重要的两件事情是祭祀和战争。战争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存亡,而把祭祀和战争放在一个等级上,可见祭祀的严肃性。

    《九歌》中的祭歌共有11篇,《国殇》是其中一首。《九歌》的11篇中,每篇各祭祀一个神,如:《东皇太一》祭祀炎帝,《湘君》祭祀舜,《湘夫人》祭祀舜的夫人。只有《国殇》祭的却是人,而且是战败的将士。

    屈原为什么把这些战败的将士放到神坛上呢?因为虽然战败,但他们慷慨赴死的英雄品质和爱国精神感天动地。此外,屈原本人的爱国精神与这些将士爱国行为共振,在屈原心中,这些将士的精神足以震撼神灵,堪与神鬼同享祭祀。

    补充屈原的相关材料,让学生从多个角度,理解屈原,将课堂引入第二层次。

    在《国殇》中我们感受到屈原为国主的无能而悲哀,为“国蹙兵亡”而悲叹,其实悲的背后是痛苦,因为爱国却无能为力。一直以来,屈原就是一个执拗的爱国主义者,爱国是他美德和尊严的体现。他高唱“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当一腔爱国热忱无法被理解时,他没有另投明主,而是宁愿自投汨罗,用死亡证明他拳拳赤子之心。所以悲壮诗篇的背后,其实是悲壮的诗人。

    通过第二层次的分析,由诗及人,由人及精神,使学生深刻体悟到,悲是那个时代造成的无奈,痛是个体生命被撕裂的呼喊,爱是生命情怀被震荡的共鸣。

    于是进入课堂的第三层次,“薪火相传,共铸国魂”。虽有“国殇”之痛,但也由此涌现了一批批爱国诗人,留下了一首首爱国篇章。这些诗篇就在学生的心中,在爱国精神的感召下,一些耳熟能详的经典诗句就自然而然地流淌了出来。比如:

    三国·曹植《白马篇》:“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宋·岳飛《满江红》:“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陆游“王师北定中原日”。

    清·秋瑾:“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

    这些人物和他们的精神成为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原动力。

    最后用电视剧《亮剑》的片段为整个课堂带来悲壮威武的气氛,在肃穆的氛围中,全班集体诵读《国殇》,龙鼓伴奏,铿锵有力,更将气氛推向最高潮。

    四、教后反思

    首先,对于经典文本的研习,“听、说、读、写、思”依然是学习的基本途径;“积累、感悟、熏陶”依然是学习的基本内容;“以学生为中心,学生自主探索,师生协作生成”依然是学习的基本策略。倘若离开这些,学生的基本语文能力就无法形成,更不用说形成语文核心素养了。所以本节课的教学,力求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学生自由表达见解,学生之间互听点评分析,班级在各种形式的诵读中逐层领会《国殇》的情感内涵和思想价值,用思考去浸润生命。比如在《国殇》前四句的学习中,我们希望学生能读出节奏,读出语音语调的波澜,但这些朗读的技巧不是由老师通过讲授知识告诉学生的,而是由学生在反复诵读和讨论比较中自己体悟出来的。老师在学习的过程中力求发挥积极参与、恰当指导、适时帮助、升华引领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要素去理解爱国主义的精神实质,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最终使学生有效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其次,传统经典篇目,不仅承担着母语教育及培育母语素养的责任,而且需要传递主流价值观。语文学科天然具有育人价值,一方面,传统的优秀的作品从古至今一直具有启蒙心智、认识社会、获得思想的教益;另一方面,这些经典作品也通过高雅文化使学生的身心得到陶冶,从而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像《国殇》这样集文学性和思想性为一身的传统经典篇目有很多,如《师说》《指南录后序》《六国论》《谏太宗十思疏》,还有岳飞、辛弃疾的词等等,如果能将育人的作用自然渗入单篇教学过程中,或者就人生追求、人生理想等角度,进行群文比较阅读,那么就能最大程度发挥这些作品在思想文化传承上的作用。

    最后,语文教育的重中之重是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我们希望通过各种语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必备语文品格和关键语文能力,从而在现实生活和未来发展中发挥语文的价值、帮助学生实现自我价值。

    参考文献

    [1]赵晗.学校课程中经典诵读教学策略的运用[J].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20(4).

    [2]朱子辉.传统文化教育的教学设计(总论)[J].汉字文化,2018(11).

    作者简介:熊放放,女,1980年生,江苏南京人,本科,中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为语文教学。